理解是沟通的桥梁
【意粉来问:黄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二学生,我感觉妈妈对我管得太苛刻了,她不允许我上网,不允许我社交,也不允许我画画,每天只能学习。我知道她的本意是爱我,但我感到很压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文/黄小平
同学你好!你来信中谈到的问题,其实,是存在于孩子和家长之间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必给自己过多的压力,更不必如临大敌。有了问题,不是压在心里,压抑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和痛苦,而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问题解决了,那些由问题带来的不适、不快、不安,也就迎刃而解了,那些内心的压抑,也就如释重负了。
从你的来信看,你和你妈妈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隔阂。隔阂的产生,很多时候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比如你不理解你妈妈的苛刻,你妈妈也不理解你上网、社交和画画。而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是因为不能互换角色,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为对方着想,去为对方考虑,由此而相互猜疑,产生误会、误解和误伤。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小羊请小狗吃饭,它准备了一桌鲜嫩的青草,结果,小狗勉强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过了几天,小狗请小羊吃饭,小狗想,我一定要用最丰盛的宴席来招待小羊,于是小狗准备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结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故事中的小羊和小狗,本都出于好心,用自己认为最好的菜肴来热情地招待客人,结果却事与愿违。出现如此难堪的局面,就是因为小羊和小狗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为对方着想。
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哪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你妈妈不允许你上网、社交和画画,也是出于爱你,怕影响了你的学习,耽搁了你的前程,你毕竟正在读高二,马上面临着高考。高考是人生的大考,决定着人生的未来和方向,这如何不会牵挂父母的心?又如何不会让父母揪心揪肺呢?你在信中说“我知道她的本意是爱我”,这说明你对妈妈的爱有了初浅的理解和认识,这个很好,就以此为起点,走进妈妈的内心,去顷听妈妈的心声,去感受妈妈那深沉的母爱。
理解了别人,还要正确地理解和认识自己。比如自己是个学生,当然是以学为主,学习之余,上上网、交交友、学学画,这无可厚非,“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处理得好,不仅不会耽误学习,而且还会促进学习,关键是要管理好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做时间的主人。
理解了妈妈,理解了自己,那就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妈妈听。相互理解了,沟通起来就容易了,因为理解是沟通的桥梁,而沟通又是消除隔阂、解决矛盾最有效的办法。真心理解,真情沟通,一家人在一起才会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黄小平: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出版文集7部,发表、转款小品文7000多篇次,有作品选录语文教材,为《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签约作家。】(摘自《意林》2020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