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間昆蟲記 1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人間昆蟲記 1读后感摘抄

2020-09-29 16: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間昆蟲記 1读后感摘抄

  《人間昆蟲記 1》是一本由手塚治虫著作,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中文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120,页数:2008年10月09日,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間昆蟲記 1》精选点评

  ●女人还是社会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完了你就知道

  ●生活中确实有十村十枝子这样的女人呐,尤其是现代社会容易一夜成名一夕暴富的年代。要做好人,但要谨慎。手塚治虫很了不起思考起来相深刻

  ●略略觉得剧情有点赶场啊,虽然通过名字明白昆虫比喻,但,没有很能很直观对接到本身人物性格

  ●卧槽。。。大神你是要借这蛇蝎女子之手整死我们么。。。

  ●大师们都写坏女人( ﹁ ﹁ ) ~

  ●70年代的日本,好像今天的天朝。。。红颜祸水也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好长相加高智商才能造就如此这般“女神”啊!第一次觉得漫画可以如此深刻,虽然只是区区两卷!拜~

  ●手塚是出於對抄襲者的控訴而作的嗎?

  ●由新番日剧倒追回原著漫画。

  ●大神的脑袋究竟是何构造,什么类型作品你都能得心应手的画出,神~~膜拜!!

  ●十枝子代表的不光是女性 像她这样的男人一样比比皆是

  《人間昆蟲記 1》读后感(一):《人間昆蟲記》- 人如蝶的短篇

  《人間昆蟲記》- 人如蝶的短篇

  一个考吸取宿主营养然后不断化身成蝶故事

  表达人类社会其实也如同昆虫世界一样。女主角摄取度日的人生经历

  一路看来,觉得篇幅过短,很多内容也没有展开也许在问世当年,也许比较三观。但是在45年的今天看来,似乎蛮温和的,并没有让人深刻的感觉。是否也意味着现在的社会比以前更接近昆虫世界呢。

  《人間昆蟲記 1》读后感(二):经济飞速发展下的欲壑难填

  读手冢治虫大师的人间昆虫记,在后记的内容中,特别明了这个漫画创作时代,正好是处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80年代。

  于是我就开始思考,这样的时代背景,跟故事的主题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很多文章对这个作品的评价是“所有登场人物皆以昆虫来命名,藉以讽刺人类的世界其实和昆虫没有两样,为了生存而互相残杀,互相吞噬,丝毫没有一点愧疚怜悯 ” 。难道在经济疲软时候,人跟人就不互相残杀和吞噬了么?这种对于故事主题的解释苍白而无力。

  故事是用一个女主的经历,串联起了好几位男性。有建筑师,有小报记者,有导演,有摄影师,有大企业家,还有杀手,进而展现出当时日本的生活风貌?而当时的背景是什么呢?就是经济的蓬勃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们预期,并且进一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影片中无论哪一个角色,其动作都饱含了一种奋发向上力量。小报记者不知疲倦的加班找素材、大企业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无所不用其极。而这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在金钱、欲望和地位的蛊惑下,很容易变得欲壑难填,最终每一个男主角的失落死亡,其实都是被自己的欲望所吞噬的。

  而在本作当中,女主美丽,妖艳,光芒四射,非常具有蛊惑力,他就是人类中欲壑难填欲望的代表

  在这样的蛊惑下,小报记者不再满足于头条带来的正常职位迁升,杀手不再满足于老老实实的杀人越货,大企业家不再满足于原来地位稳固但并未一把手的高管位置,导演不再满足于依靠辛勤工作而扬名立万,所有人,或为了钱,或为了色,或为了名誉与地位,开始使尽全力触碰他们力所不能及的目标,直到被残忍的现实碾压的粉碎。

  试想一下,如果他们正的老老实实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能真的不会遭遇到那么悲惨的结果。但是在现实中,真的很少人愿意这样的甘于平凡把。

  为了达成这样坑害所有男人的结果,作者对于女主的设定具有明显的bug,女主颜值高,会装,而且极其聪明,情商高,能够非常准确的洞悉人性的弱点。基本上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在女主的身上。现实中这样的女性其实是不存在的。而漫画中这样的女性大行其道,并且屡屡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种设定),我认为也包含着作者对于男权社会的辛辣讽刺:你们不是喜欢大美女么,那就给你们,但是这样的大美女确是有毒的。。。

  如果说女主有一点点人性化的设置,那可能是通过建筑师男主水野表现出来的。水野应该是女主真心倾慕的人,但是这他们的一切都在女主烧光旧居之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而水野线中出现的与女主容貌无二的女性,是女主在真实社会的映照,也是那个时代女性境遇的真实写照:温柔善良,柔弱而容易受到伤害。。。

  这个作品,绝对是值得回味的神作,也显示了大神非常深厚的社会现实洞察能力。在大师谢世后的当年,日本开始爆发经济危机,整个国家,为自己的欲壑难填付出了失去的二十年的代价。从这个角度,大师的作品,具有发人深省的预见性和批判性。

  《人間昆蟲記 1》读后感(三):祢

  “啊?真是不巧,我已经有约,不然下次换我约你好了”。

  对啊,我常常像今天一样礼貌的婉拒邀请,推说自己已经有约。

  而真相是:我急急忙忙赶回到家里,不冲凉就跳到床上,开始全情投入的压着我的巨大抱枕、像熊猫一样滚来滚去……

  我想说这并不是一个多可爱的举动,我稍加分析,你便会发现,这连串的动作恰恰是一点都不可爱的、甚至是相当恶毒而可恶的。

  你看:我表演出虚伪的遗憾和抱歉,同时内心是相当无动于衷的;我常常随心所欲的就拒绝了你,却没有好好体会被我拒绝后你的心情;我给出“有约在先无法推辞”的冠冕理由,明明可以真诚的解释说今天不想出去;还有那句好听的“下次换我约你”,你将永远也等不到几乎从不约人的我;最后我所做的是躺回自己那张能找到食物残渣的床上无所事事,而不是去运筹什么改变历史和社会的大事;我的抱枕很久没有被拿出去晾晒,可能已经不堪承受我的口水或其它污垢;熊猫肯定不喜欢被我拿来比喻,因为熊猫觉得我根本不可爱……

  正在读《人間昆虫記》的我突然发现自己对书中那个叫做十村十枝子的女人达至了某种程度上的理解。

  谁是十村十枝子?

  在手塚治虫笔下,十村十枝子曾经是知名剧场的首席新人、之后又在艺术设计的领域上得到国际性的好评、她闲暇之余所著述的第一部小说一举夺下全国文学大奖后便晋身成为才女作家…… 尽管对比起来,我简直像个庸碌的无头苍蝇,但她瑰丽如蝶翼般的身份在这里并不是重点,我想说的是这个无役不与、钻营权谋的女人,每当完成一桩令她人生色彩更加斑斓的浩大工程,她便惯于从世俗芜杂中急速抽离,逃遁到偏远故乡的自家空屋,赤身裸体的尽情爱抚并吮吸一具老妪人偶的乳头 ── 十村十枝子把那具人偶当成自己过世母亲的替身,借此抛却一切,回归到像婴儿一般的“平静”。

  她寻求平静的诡谲方式我无意尝试,但我想由于对“平静”那份类似的执着追求,我和十村十枝子是能够成为惺惺相惜的好朋友的,抑或我也是会喜欢上十村十枝子的男生。

  亲爱的,我想你也早已开始奇怪了:难道你和我拥有的不是同一个构造、居住的不是同一个地球、游弋的不是同一个时空、沉沦的不是同一个社会?不然的话,为什么我和十村十枝子会需要这么多所谓的“平静”、这生活在我眼里到底是有多扰攘喧嚣、我究竟是承受了多么严重的内消外耗、我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自然又坦然的面对自己也面对你?

  嗯,如果我可以解释得出来,我也可以弄一块心理谘商师的匾额,挂牌从业了。

  我翻开了《人間昆虫記》,手塚治虫是如此描述十村十枝子的:“轮流喂食着嗡嗡飞来的男人们,终于华丽地蜕变为成熟的女人,一部描写十村十枝子异样生态的社会写实剧!”

  我没有办法喂食嗡嗡飞来的任何人,我恰好是那个需要被喂食的人;我永远也不会华丽地蜕变为成熟的人,华丽与成熟跟我的蜕变没有任何关系;一部描写我异样生态的社会写实剧?异样不异样的我都没有任何观众…… 我想,拿自己和十村十枝子两相比较颇有点令人作呕、也显得异常无聊。

  我换好拖鞋,关上房门,打开空调,拨弄头发驱走一整头的静电,我明显的感觉到我那张脸的轮廓立刻坍塌。从现在开始,你和一整个世界就不在我关心范围之内了,但反正只限于此刻,因为你也知道,我的晚餐仅仅是一根香蕉和一只梨,我清楚我不能长胖、不能走样,否则明天你和世界就都要不约而同的将我遗弃了,我被遗弃的征兆大概是再得不到你的邀约,而十村十枝子此时和我几乎要异口同声的感喟:“哦,多么的可悲…… ”

  无论我相信宗教的创造论、还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你都决定着我的生存形态;无论你看穿我的把戏、还是被我蒙在鼓里,都改变不了我役使于你的事实。

  哦,八点了,到深夜十二点为止,我要接连去看一堆不同的新闻节目和综艺节目了。

  十村十枝子总能顺利的破茧重生,而我也一直可以毫不费力的作茧自缚。

  你从来也不必担心找不到我,因为我就在我的床上打滚着。

  《人間昆蟲記 1》读后感(四):末太严肃看

  01. 《人间昆虫记》 作者:手塚治虫 时间:1970

  状态:2卷完结 推荐指数:7.5/10 [犯罪,微奇幻]

  《人间昆虫记》时报版的封面上有一段给读者带来压迫感的评述:

  “所有登场人物皆以昆虫来命名,籍以讽刺人类的世界其实和昆虫没有两样,为了生存而互相残杀、互相吞噬,丝毫没有一点愧疚和怜悯。在这部作品中,手塚让读者看到了人性最深沉与黑暗的一面,发人深省!”

  个人倒以为读者若怀着对人性一记棒喝的态度看这部漫画难免会失去许多乐趣。

  手塚是情节大师,叙事紧凑。《人间昆虫记》与他的其他作品比较,又更加凝练。短短两本的篇幅里,有四个叙述清晰的谋杀(另有暗示的谋杀若干),勾勒出六七位角色的命运。女主角十枝子在通过剽窃获得名声的道路上,多次遇到把柄被抓、自由难觅的困局,可她凭借高超的智力和计谋,总能反过来将别人一军。手塚欲将她定位为通过模仿高手榨干他人才华、自身没有创意的女子,借助多个深受其苦的男配角之口说她没一样能耐是属于自己的。然而十枝子在险境中迅速适应的能力、对他人动向的谨密分析、因时造势之大胆和果敢,都令她在犯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善伪装的蝴蝶成为最耀眼的犯罪天才,不知是否是漫画家无心插柳的结果。她就如派翠西亚笔下的瑞普利,沒有道德逻辑,大摇大摆地作坏事,之后喜不自胜地继续过生活。或许《人间昆虫记》更适合这样阅读:站在十枝子的立场上,和她一起走过那些个犯罪年月,体验外表光鲜、充满危险的生活。

  从挖掘人性地角度看,《人间昆虫记》并非特别到位,但也称得上有意思。

  十枝子不必说是个生来冷血的犯罪奇人。她完全可以在犯罪一次后安享富丽的人生,可总不安分地再惹出事来。她通过犯罪获取金钱和地位、被镁光灯环绕,令人们以为她只是个屈从金钱和权利的物质女郎。可她内心却向往住到希腊荒凉的郊野去。“那些荒凉的山上不是有很多像骨一样散建各处的神殿么?那就是我所向往的。” 她说。这是种非常特殊难以言喻的恣意任性,是区别于犯罪之寒的另一种冷的自由之美,是玩转俗世规则又跳脱出来对社会常态的挑衅。漫画仅以猎奇的剖面展现十枝子,未能更深地挖掘她,其实是略带遗憾的。

  不幸的男配角们,与十枝子相比,就泯然众人了。手塚对商界精英釜石桐郎着墨最多,其个性在众男角色里也最强烈。釜石是典型的权利狂。他在商战中施展两面派把男性的同僚和长官逼到死路,在个人生活里想征服身为女性的十枝子。前者是怀着对等心态的生死较量,他攻防有术,赢了。后者则是居高临下的俘获之役,他打心眼里对女性的小看,和认定女性必然具有服从和依赖天性的误判,让他输得一塌糊涂。其他男性角色或多或少与釜山有重叠,连三流记者青草龟太郎都这样想:“当然,她该有数百个各界追求者当她的靠山!也该有那万分之一的机会,我有权利将她收为囊中之物。” 浅薄自负的男权意识导致他们一个个跳进并不了解就以为必赢的挑战,脆弱的自尊稍被踩踏就支离破碎。

  由于手塚想尽可能多得反应60-70年代混乱的日本和世界局势,所以漫画里安插了太多位配角以代表社会的不同位面。为节约时间,故事发展渐渐套路化。他们无一例外地陷入迷恋,对她又爱又恨,让读者感到角色间区分度不够。如果能少一两位配角,增加些细腻的心理刻画,凭借已经很完善的过程描述,《人间昆虫记》在人性挖掘的层面上能有个较大提升。

  最后评说一下2011年依照本书改编的电视剧。本人对该电视剧是很失望的。手塚笔下的十枝子外表火热内心冷淡。她态度轻佻,积极设计阴谋、周旋自如,是艺高胆大响当当的恶棍。美波扮演的女主角则几乎颠倒过来。片中的十枝子有张怯怯地清纯无助的脸,干坏事也蹑手蹑脚、鬼鬼祟祟,一言概之只是个阴暗之辈。自认为把女主角的身家拉低了好几个档次。漫画里十枝子不择手段地在权利丛林的男性社会里寻求独立,有相当的篇幅饱含对她为自由复仇时镇定耐性的惊赞。而电视剧相关的媒体报道重心错得离谱,好似手塚写《人间昆虫记》是为了揭露恶女好坏、号召大家批斗之…唉,叫人冷笑死。

  附图地址:http://mjmkacg.com/manga-review-25/

  《人間昆蟲記 1》读后感(五):人生可以被替代,生命却只有一次

  《人间昆虫记》里那个叫十村十枝子的女人,不断把别人的人生复制过来,成就了更好的自己,她是名演员、知名作家、导演、获国际奖的设计师、人气摄影师……她在短时间内不断跨界成为一枚闪闪发光的斜杠青年,那些被她模仿复制的人最终被她抛弃,再也无力回春。

  对于被替代的那些“偶像们”(有的是十枝子真心崇拜过,有的只是自以为是偶像)来讲,十枝子就像他们人生的程序漏洞,但绿米觉得,十枝子不过是像编辑一样,把别人的段子复制粘贴过来,最终组成了属于自己的文案。

  是什么让那些“偶像”们降低智商甘愿上当,只因谁也不甘心过可以替代的人生。

  1.人生如戏,先学演技

  在人生经验贫乏的时候,我们总是先开始模仿,写文章需要范文,做菜需要菜谱……十枝子也是这样开始的。

  在十枝子还是学生的时候,曾经十分崇拜一名女演员,她想办法接近这名演员,给她一边打杂,一边学习表演,人生如戏,十枝子全靠演技,她的第一个模仿对象就是这名演员,她通过表演学习把别人的观点、行为以自己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十枝子学习的不仅仅是那名女演员,还有剧场里面的所有演员。

  十枝子爱学习,学习爱十枝子,她通过不断的去认同那些目标,内化出目标的形象,让“他们”成为一个内部的自我象征,然后取代了“他们”。

  这样扎实的演技功底成为了十枝子后面“精彩人生”的奠基石。

  2.梦想需要被测谎

  人生需要目标感,我们就像拉着车的驴,要是前面不栓个胡萝卜,还真没有可以继续向前的动力,水野就是这样的驴,他做着设计师的工作,计划拿奖去国外生活,这些给了十枝子一种消除未来恐惧的方向感。

  借着表演的功底,十枝子参与到了水野的未来中,成为了他的未婚妻,然后偷走水野设计好的参赛作品,修改后抢先寄到了美国。当水野发现作品被剽窃后,感情受到了一万点暴击,十枝子却冷静的说,怪你自己不早点寄出去,凭你的才华你也可以再画一个或者也去偷别人的。

  对于十枝子的解释水野并不买账,与其说十枝子偷走了他的梦想,不如说十枝子对水野的梦想进行了测谎,水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爱他的梦想。

  被十枝子打击以后,水野放弃了设计师的职业,跟一个长得像十枝子的艺妓结婚,他虽然还是才华尚存,却对人性缺乏认识,不懂得保护自己。后面十枝子有几次去找他,有一种花钱带他吃软饭养才华的试探,当然也有些许愧疚的成分,毕竟水野真心爱过自己,实际上水野是十枝子唯一欣赏的男人,这大概是因为水野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吧,但水野的自尊心并不允许,他宁愿退化封闭自己的才华,也不振作起来重新出发。

  水野善良,但软弱愚蠢,十枝子对他的打击被他无限放大成为了一生的打击,假设参加比赛的是水野本人,也不一定获奖,那么就此放弃设计师的梦想吗?或许只是想用设计师这个技能泡到想泡的女人,过想过的生活,而并不那么喜欢设计本身。

  真相是十枝子才是水野的梦想?

  不对,是和一个永远跟随自己梦想的十枝子结婚才是水野的梦想,就像那个被现实生活伤害却善良退缩的艺妓?但十枝子不甘心做平凡的女人,更不甘心平凡的男人来保护自己,她需要一个永远强大,无下限包容自己一切的男人才能安心,但是哪里有不求回报就对等的爱?

  到头来,这样的相遇只是为了揭开水野梦想的真相,造成十枝子感情的遗憾。

  3.你所鄙视的是想要拥有的

  我们时常鄙视的给一些人贴标签,比如说写作好的人不过是文青,但也许我们像坂口桐郎曾偷偷投过很多稿件,却始终了无音讯。

  十枝子有个头衔是作家,也是个美女作家,所以她自然成了坂口桐郎的目标,在睡过十枝子以后,坂口桐郎像招妓一样把钱砸到了她床上,这种强烈的攻击,给了十枝子一种挫败感,同时也有想报复的共鸣感,共鸣感来自坂口桐郎与十枝子一样,都有一种绝对控制的自恋,这种自恋只能通过代替别人、抛弃别人、贬低别人来实现,所以坂口桐郎是十枝子旗鼓相当的对手。

  坂口桐郎的轻敌导致他败给了十枝子,他的鄙视感让他创伤而盲目,他丢不掉全能的自恋,他踩死过太多阻拦他自恋的“敌人”,他的攻击性来自不肯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十枝子习得了他的目空一切,冷酷无情,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那些历史遗留伤疤就这样被揭开来, 坂口桐郎羞愧自尽,最后在电话里他问十枝子夫妻一场就不说句“你爱我吗”,原本约定的博弈游戏,却隐藏着那么深的渴望被治愈,十枝子和坂口桐郎同样渴求被爱,同样给不了对方爱的感觉,他们最终还是要放彼此自由。

  坂口桐郎所鄙视的不过是自己未曾得到的,早点舍弃,或许不必用死亡来解脱。

  4.与母亲的分离

  我们也跟十枝子一样曾是幼虫,随着年龄增长无法再在父母那里汲取营养,本作交代了十枝子早年丧母,却依然在精神上未能完全脱离母亲。

  十枝子在乡下有个破旧的房子,里面堆满了童年的物品,还有一尊母亲的蜡像,母亲生前有告诫过十枝子要写日子,并且要给自己看日记,日记内容不能有欺骗成分。这种来自母亲的控制感让十枝子在外面的世界里变化无穷,回到母亲的身边却如初生儿般单纯,忠诚。这种早年母亲的控制感直接影响到了十枝子的爱情观,回到之前提到的水野,虽然水野最能给她家的感觉,十枝子也想接受水野,但母亲教诲的无条件坦白水野是接受不了的,十枝子是按母亲的标准在衡量水野。

  直到有疯狂追求者发现了十枝子的这个“庇护所”,十枝子才觉得这样的依恋是阻碍成长的软肋,她烧掉了这个“庇护所”,让唯一的牵挂--母亲的蜡像化为灰烬,她说这就像蚂蚁的巢穴,被发现后只能放弃巢穴,搬家。

  然而这次分离过后,十枝子又会向谁去证明自己,她已经放弃对母亲回应的渴求了。

  结尾十枝子一个人在希腊,站在遗迹里让画面定格。

  过去,十枝子就像昆虫一样不断进化着。

  未来,十枝子的进化何时会终止?反正都会死。

  怎样过,也只有这一生,比起可以被替代,孤独感永不磨灭。

  在优胜劣汰的世界中,十枝子不过是活下来了而已。

  公众号原文链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