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的观后感大全
《蜂巢》是一部由卡洛斯·绍拉执导,杰拉丁·卓别林 / 帕尔·奥斯卡森 / Teresa del Río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蜂巢》精选点评:
●75
●三部曲里最好的一部
●角色扮演,童年,政治隱喻。奇特的別墅與汽車工廠。結局一定得死人(或至少是想像),但這部稍嫌突兀… 角色扮演片段揭露與反轉權力關係,可惜對情節推展的功能有限。
●薄荷刨冰>蜂巢>圣力三重奏
●采用豆瓣2.0小组的中字,针对现有版本视频文件进行了时间轴重调。
●B+:和《迪林·格尔之死》竟然是同一年,气质如此接近,甚至怀疑费雷里和绍拉是不是聊过。编剧还有杰拉丁本人的参与。
●主题是男女情感问题,表现方法挺独特的。
●更好的世界。偶然的邂逅。
●平静的力量。
●“超现实三部曲”其三。因童年阴影造成的心理恶疾,特丽莎妄图通过角色扮演维系与丈夫佩德罗的婚姻情感,在愈渐病态的境况下最终走向毁灭。绍拉将所有事件的发生都压置在别墅室内,借由现代化的新式建筑形喻封闭的自我内心,一并影射弗朗哥独裁时期的西班牙。1.以角色演绎角色的多层嵌套实现过去与现在的奇妙切换:特丽莎无缝分饰现实中的妻子—童年时的自己—母亲(象征受迫于父/夫威权下的扭曲人格);佩德罗分饰现实中的丈夫—特丽莎的父亲(虚伪丑陋的中产阶级/极富控制欲望的贪婪统治者)。2.“偷窥”行径延承《三重奏》。3.幽魂梦游、人体图册、睡美人;宗教嘲讽;出轨与逃离。4.“生活是不含戏剧成分的游戏”,而“戏剧总是伴随真实,在恐惧与期望中逐渐消耗他人”。(8.5/10)
《蜂巢》观后感(一):杰拉丁·卓别林+偷窥/偷听+套层结构
编剧名单中女主角杰拉丁·卓别林的名字赫然在列,多少有些杰拉丁的内心投射在影片中。从来没有见过卡洛斯·绍拉为讲述一个女人的故事花费如此的篇幅,《蜂巢》是1969年之前时间最长和主要角色最少的影片。由此可见,卡洛斯·绍拉对杰拉丁·卓别林的爱戴,女主角参与剧本编写,这放在任何时代与地域都不多见。
偷窥,这一元素在《蜂巢》中继续发挥着阐释当代中产阶级特征的作用,由《狩猎》、《圣力三重奏》中的使用望远镜偷窥转化为利用监听器偷听。偷窥/偷听成为剧中人了解他人真实行为与想法的唯一方法,沟通已然失去了功效,偷窥/偷听进而加重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以此恶性循环。这也解释了为何绍拉片中角色甚少,这是剧中人自我封闭、拒绝沟通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绍拉首次使用套层结构,争吵、生育、分手、枪杀这些事件都是在特丽莎和佩德罗虚构出来的第二时空中展开叙述,绍拉有意将重要段落放置在套层中做叙事实验,片中甚至还出现了三重套层的状况。套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没有影响影片整体的叙事效果,之后《卡门》中的经典套层结构可视为绍拉在《蜂巢》中大胆尝试的历练成果。
《蜂巢》观后感(二):梦境的现实
貌似平静的水泥碉堡里一对中产阶级夫妇,妻子心怀童真、有点神经质、爱幻想,丈夫古板权威、惯于发号施令,在送来妻子小时玩物之前,一切都相安无事。所有精彩的故事都需要一个有灵感的开头,童年的阴影突然笼罩在妻子的心头,梦境昭示了悲剧的源头。
如果一定要解释这源头的产生,那么开场的场景就已经有所暗示,平移的漠然的镜头逐渐扫过灰暗的建筑,直达内部,我们可以看见人们在交谈,但无法感知话语的内容,基调就此定下:灰暗的暗流,此刻正渐渐形成泡沫和浪头,最终它们要席卷这座孤零零的城堡,万劫不复。
从梦境和角色扮演的成分中,我们触摸到妻子不安焦躁的根源---源于父权和夫权的压迫,但如果仅仅是看成描写夫妻间和家庭管理伦理漫谈,那你就太小看卡洛斯•绍拉了,想想此片拍摄的年代和屡次突出的城堡(西班牙建筑设计大师Javier Carvajal设计)外观及朋友的评论“他想让他妻子与世隔绝”,不难联想到佛朗哥时期的专政和独裁,曲线救国至此,也算心思独到了,当然我们完全还可以凭布努埃尔和卡夫卡去深度阐述。
说布努埃尔,的确在某些方面有交集,比如两对夫妻背后各自的议论诽谤,暴露了中产阶级虚伪本质;比如妻子和臆想中的“父亲”对话时,说宗教课得了10分,讽刺性十足;比如日常细节中夹杂的超现实片段,流露出和拉丁美洲魔幻文学源出一致的本质,也正是西班牙电影一向擅长的手法。
翻译字幕时,只觉台词简单,又有点颠三倒四不知所云,原来大量平静前戏只为彰显最终激烈结局,当然这个结局并非突如其来,导演在节奏上把握得相当好,从低音到减高到高音,一路欢畅,音符随着无需准备的“台词”(夫妻间角色扮演的台词)源源不断涌出,渐露危机、渐显杀意,终于两人分不清现实和角色,藏匿于潜意识多年的怨气和恨意一并发作,以血见誓,但这样的悲剧,在那个暴政的年代,也只是沧海一粟,也只能沦为统计里的一个微末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所以从广义上说,任何个人的悲剧都无法和时代脱离干系。
《蜂巢》观后感(三):《蜂巢》- 童年的阴影与超现实的隐喻
六十年代的新西班牙电影中,尽管马德里学派并没有巴塞罗那学派那样先锋,但相较于巴塞罗那电影人直接而毫不妥协的政治表达方式来说,马德里电影人选择了一条迂回的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间接发表自己诉求的道路,这使得他们的电影往往比巴塞罗那学派更容易得到出国参展而获得声誉的机会。卡洛斯-绍拉就是一个例子,在他70年以前的几部长片中,除新写实主义风格的处女作《无良之徒》外都是有深刻象征含意的作品。67-69年的《薄荷糖》《三倍精神压力》《蜂巢》更是将隐喻与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发挥到极至的佳作,其中较少为人提及的《蜂巢》却是绍拉在佛朗哥统治时期拍摄的所有影片中最值得一看的一部。
《蜂巢》讲述的是一对住在远郊一座现代化豪华别墅里的夫妇,丈夫佩德罗(Per Oscarsson)是一家汽车制造厂的主管,每天将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而妻子特蕾莎(Geraldine Chaplin)是个略带孩子气的女人,尽管对丈夫的冷淡有点失望,但也能理解他。一天卡车运来一批给特蕾莎的遗产,是许多她童年时代的玩具、衣服、照片和旧家具。从那时起两人的生活有了奇异的变化,先是特蕾莎不时做恶梦,梦见小时候的可怕经历,然后是佩德罗的眼前出现幻像,看到水杯中的蝎子,甚至幻想自己将一整盆蝎子倒在妻子身上的场景。。。为求解脱特蕾莎让丈夫和她一起玩一个游戏,用堆放在地下室的旧物做道具重现自己童年时的人和事,以这种弗洛依德式的心理疗法去寻找原因,然而在越来越深入的角色分析和扮演的过程中,两人逐渐沉浸在挥之不去的阴影里无法自拔,最终导致了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惨剧。
影片的男女主人公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生活富裕安逸却也平淡无奇,而他们所玩的游戏则逐渐显露出两人内心对权力与服从的渴望。在一次游戏中特蕾莎扮演的女儿甚至称佩德罗为爸爸,她所再现的正是童年时代的自己,始终生活在父权的阴影下,只能顺从而无法反抗,被送进孤儿院后依旧受到威权管制。就像佩德罗看见的幻像一样,被无数蝎子爬满身体的特蕾莎居然感到了快乐,蝎子是掌权者的象征,如今的她已学会了服从并能在其中得到快感。而事实上她的内心却渴望一个父亲般的角色用利剑杀死童年的自己,让现在的自我从这种绝对服从中解脱出来,得到心灵的释放并重新获得属于自己的权力。而另一次游戏中佩德罗要求特蕾莎穿上性感的古罗马式内衣诱惑自己,虽然最后她及时拒绝了他,但他内心古代君主至高无上权力的追求依然暴露无余。这两场戏影响了结局,当特蕾莎扮演一个发现丈夫有外遇的妻子时,她最终选择了“自杀”,而扮演丈夫的佩德罗却并没有及时叫救护车,甚至露出一丝喜悦的笑容,假装自杀的特蕾莎终于发现了丈夫的冷酷无情,失去理智的她开枪打死了佩德罗。其实特蕾莎再现的正是自己母亲当年的遭遇,她的母亲发现父亲有外遇而无法解脱最后自杀身亡,只是这次重获新生的特蕾莎选择把丈夫(童年时代父亲及掌权者的化身)给送进了地狱。
全片始终处在谜一般的神秘气氛之中,冷静而从容不迫的镜头缓慢移动着,引领观者进入真实与想象难辨的场景,无不体现出绍拉对布努艾尔的超现实主义和西班牙立体派绘画的借鉴。影片不停地在记忆中的过去和现在之间切换,奇特的是这种切换并非依靠镜头闪回,而是由表演者重现的。特蕾莎在片中分身成了三个角色:现实中的妻子,童年时的自己和自己的母亲,她们共同象征着威权统治下那些被驯服了的人,他们扭曲的性格和恐惧不安的心态。而佩德罗则分身成两个角色:现实中的丈夫和特蕾莎的父亲,他的身上不仅有中产阶级一贯的虚伪,也有统治者贪婪的占有欲和对权力的控制欲。影片看似是对西班牙中产阶级无意义的生活的批判,实际上影射的却是伪善的独裁者佛朗哥。当最后镜头定格在那张黑白照片上时,它所传达出的是绍拉对片中两位主人公的同情,其实他们都是威权下的受害者,他们的性格或多或少都被一个不自由的社会所扭曲。
西班牙建筑设计大师Javier Carvajal为本片设计了最重要的“道具”- 别墅,它在片中甚至起到了主要角色的作用。一个巨大的,简约主义风格的水泥房子,矗立在马德里郊区阴沉的天空下。。。概念化的前卫结构配上纯灰色的外墙,更显冷峻。而内部的一切都是白色,白色的墙壁,白色的灯光、白色的装饰、白色的家具。。。白色是最简单的颜色,同时也是最复杂的颜色,它最能反映出人的影子,无论是表面的假像还是内心的真实都难以逃脱。这座房子不仅是一场悲剧的见证者,也象征着当时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在它看似现代化的坚固表壳中却是人心的苍白、冷漠和惶恐,以及隔绝一切外界联系的孤立无助,正如当时西班牙的对外封闭一样。
至于片名我倒觉得用直译的“burrow”更为合适,一个深不见底与外部隔绝的洞穴,你不知道里面躲藏着何种怪物,而“honeycomb”尽管说的是两主人公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但显然并不是影片想要传递出的意思,也许只是绍拉为对付严苛的电影审查机构而想出来的招吧。
《蜂巢》(1969),导演Carlos Saura,编剧Rafael Azcona,摄影Luis Cuadrado,剪辑Pablo Gonzalez del Amo,制片Elias Querejeta,69年柏林影展金熊奖提名。MY RATING 5+(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的一部绍拉电影:-)
电影片段:http://you.video.sina.com.cn/b/14361374-123308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