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木匠》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木匠》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0-11-09 23:37: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木匠》经典观后感1000字

  《木匠》是一部由Wojciech Wiszniewski执导,Jan Himilsbach / Adolf Hitler / Józef Pilsudski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木匠》精选点评:

  ●

  ●小角度,深切口。

  ●

  ●#画面循环播放#

  ●4.5/5 很喜欢色调 镜头视角的设计 各种大仰拍 还有背景音乐; 剪辑中有多次重复镜头的使用 有些诡异

  ●无字幕

  ●一直是锯木头的配音,听得烦躁。导演故意让镜头一直在晃动,看得眼睛花。总的来说,没什么意思的一部片子。

  ●飘零波兰史与只能仰望高楼的时代弃子。重复剪辑能剪出这么多般情绪:爱人、战壕、元首与斯大林。

  ●回忆自己的一生,我比很多人都活的够久,从窗户处架着自己做好的凳子。到了最后其实也没有过的多好~

  ●一名波兰普通木匠的口述历史。

  《木匠》观后感(一):一生。

  短短十三分钟。刻画了木匠的一生。也见证了一个时代,一段历史。

  最后的质问出乎意料,让人记忆深刻。那个画面也处理得很鲜明很有力。

  越了解波兰的历史,越能看懂更多。

  《木匠》观后感(二):无题

  Wojciech Wiszniewski喜欢用仰拍和广角镜头,直观地释放他对波兰的深切情意。《木匠》是一部简要的波兰近代史,从臬兀的时代直至解放。片尾直接诘问波兰的住房问题。

  艺术家如果真诚地表达其理念,观众也会真诚地对待其作品。

  《木匠》观后感(三):让我想起了小说流派的自然主义。

  对象问我在看什么,我说在看一个木匠的纪录片,讲的什么?The history through a carpenter's eyes. 这是以华沙的一个老木匠的视角展开的。影片一开始,老木匠在运木头,然后是他工作的场景,锯木头的刺耳声此起彼伏。历史从老人口中娓娓道来,有时候带着骄傲,有时候带着无奈,更多时候是冷静的叙述。无数的场景反复不得不让人注意每一个人物的表情和细节,波兰的历史用录影片段展示出来。木匠顺应时代变革工作内容也有变化,但是如此辛勤工作却在华沙只有12平米老旧公寓一套。 纪录片结尾处,苏联时期老大哥援建的华沙科学文化宫宏伟而突兀,之后一幢幢崭新的公寓掠过,密集的公租房现在在华沙还是可以看到的。而科学文化宫,也还矗立在那儿,尽管是那么格格不入。 突然想起波兰同学当时听说我去华沙玩儿,对我说的话。华沙有什么好玩的,华沙都是战后重建的。我当时在克拉科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