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生活》观后感100字
《绝望生活》是一部由约翰·沃特斯执导,伊迪丝·梅西 / Mink Stole / Mary Vivian Pearce主演的一部喜剧 / 奇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绝望生活》精选点评:
●目前看过最恶心最荒诞最感到不适的cult片了………如果导演的目的是在挑战布尔乔亚的品位那么他成功了= =
●
●观影盘点期,看过补脚印
●4.5柳暗花明疑无路,山穷水尽又一村【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严重政治不正确,各类群体被黑了个遍。总结一下,WATERS童鞋的朴素世界观:山丑水丑人更丑,人因为丑陋而可爱丑陋的心灵得由丑陋的外表来拯救
●其實..這片是在吐槽希特勒或者說獨裁嗎?...政治意味好濃厚...而且内个啥..其实这不是电影..这是戏剧记录吧....
●好傻逼啊。
●大卫林奇执导的mad max: fury road可能就长这样子吧
●
●警察局那段还有点想像力。雾港水手+希特勒海报+白雪公主。
●油腻
《绝望生活》观后感(一):搞怪的極致
一貫對喜劇皺眉的我愛上john waters的「喜劇片」。
我覺得是一種預言──「我們」還能忍多久?
即便在這樣一個「社會」悲慘地生活,也好過監獄或精神病院。畢竟現實更可怕(想見),且「自由之夢」可以期待。
但這樣一個社會的結局,可能如同美利堅的「獨立戰爭」那樣。區別只在於:這一次,被吃掉的不是印第安人,而是美國自己這只「火雞」。
對「美國之夢」的極大諷刺。
: 這也是言論自由的魅力。
另,慶幸在中國這樣一片國土上,臭罵美帝國主義便是自由的。
下到John Waters的《绝地逢生》(Desperate Living)时,还是很激动的。说来,一部1977年的电影能在30年后给一个八〇后的人如此大的幸福,它肯定是伟大而永恒的。正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垃圾导演”John Waters的恶心搞怪是另类童话,它没有公主、王子,没有仙女、白马,但是他用的大便、异装、露阴、……都起到了那些虚构的道具作用。同样是虚构和幻想,为什么偏要想成公主和王子,俊男和靓女呢?在Waters另类的照耀下,那些甜美的谎言不得不一再现原形。这里的《绝地逢生》却不太相同:它说了一个孤立的世界,有公主、女王——Mortville的解放革命史。而若把这部电影说得如此简单,那必然是不懂John Waters了。
来到Mortville,她们遇到一对相爱女同。后来才知道这个“国度”有一个女王,Carlotta,横征暴敛、作威作福,贪婪好色。女王还有一个38岁的公主,Coo-Coo,她被禁在宫中,不得外出,更不能自由恋爱。之后,公主逃跑,阴错阳差,Peggy变成了捕捉公主的功臣。Carlotta女王无法忍受Coo-Coo公主的任性,便严厉地惩罚她(gang-rape…不译了吧…),还把Coo-Coo赶出宫外,贬为庶民。此时,Peggy提出自己的法西斯政见,深得女王赞赏,随即做了新公主。
最后,之前提及的那对女同带头起义,歼灭了淫乱的皇宫警卫,直抵后宫,杀了叛徒Peggy(那个杀法比较搞…),把女王当火鸡烤了。
和《粉红火烈鸟》(Pink Flamingos)一样,闹剧成分很浓。很多看完《粉红火烈鸟》的观众,关注点似乎只在于里面的恶心和反常,这样的片面欣赏思维同样会影响《绝地逢生》的欣赏。我们只要稍稍留意一些细节就不难发现电影中的微妙而尖锐的讽刺。
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恐怕是女王宣布的两条皇家宣言吧:一、只要你们住在Mortville,就要把我视为你们的上帝。在街上看到我就要跪下大叫:“我忠实于你,Carlotta女王!”;二、你们要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独自住在这里。我对你们的收入、住房条件、个人幸福感不负责任。
其中的讽刺意义是不用多说的。另外,女同们的胜利也包含了诸多意义。
下面说一说演员。Edith Massey这位John Waters的金牌女演员是无与伦比的!在《粉红火烈鸟》里面的天真童趣,在《女人的烦恼》(Female Trouble)里面的疯狂乖张,以及在此的飞扬跋扈都说明了Edith的可塑性极强极强。记得在一个访谈节目中看到的Edith,大概70岁左右了,和蔼可亲,说话含糊不清,感觉她在现实中是个很可爱的老太太吧。
Mink Stole。这也是John Waters的金牌演员(当然,不止是John Waters一个人在用她)。演技不用说,造型百变,怎么变都像。不过她的角色总是脱离不了“疯癫”这个概念范围,《粉红火烈鸟》里嫉妒的疯癫,《Mondo Trasho》里病态的疯癫,《女人的烦恼》里幼稚的疯癫,《无耻》(A Dirty Shame)里压抑的疯癫,《湿刻》(Eating Out 2: Sloppy Seconds)里家庭无趣的疯癫,……以及这里法西斯主义的疯癫。在该片最后部分,Mink Stole无论是扮相还是声音上都极像《白雪公主》中的恶毒皇后,不知在这里,John Waters是回归“正统童话”还是恶搞之。
此片没有Divine的参与多少有些奇怪,不过有了上述两位超级笑星也大大的够了。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一个别样的童话,我只能引用R. Federman的一本书名来对你说:Take it or leave it。
出自我的博客,原文地址:
《绝望生活》观后感(三):漫游症候群的童话世界
要问我看过的超级爆笑的电影,除了《唐伯虎点秋香》《被嫌弃的松子》就是这个《绝望生活》了。
癔症性漫游,又叫分离性漫游症,是指一个人忽然忘记了自己,毫无意识的仿佛给自己换了一个新身份,去另一地方生活。
本片中的女主角Peggy是一个患有严重抑郁症还未康复就被丈夫带回家疗养的中年女性,她言语行为极度夸张,歇斯底里,烦躁不安,周围一点响动都会让她暴跳如雷,甚至从中感到危险,一个陌生电话会让她惊恐而愤怒,一个不小心打破她家玻璃窗的棒球都会让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受到暴力威胁,连老公要给她来一针镇定剂也会被当做凶杀行为而惨遭闻讯赶来的黑人女佣肥臀活活坐死。
于是,我们的故事才拉开帷幕:他们逃去了一个童话般的世外空间Mortville。那里的居民在打扮上就已经显示出与正常世界的不同,同时他们似乎每个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往事,基本上都留有案底,当然,我们疯狂的女主角Peggy也有个谋杀亲夫的罪名。
eggy患有抑郁症,病因不详,想必是一段痛苦的经历。她是有精神病史的,那么,以她为线索讲述的故事,恐怕不能用常人所看到的那样,而要以异常心理的态度带着疑问进行解读。你看到导演拍的故事,未必就是眼睛看到的画面所反映的那样。一个精神病人给你讲的故事几分是真的?是真的,但是建立在现实事实之上的一种加工、联想和扭曲,此之谓变态的过程。
比如,真的存在这样一个国家吗,为什么去的人都有犯罪记录?显然是不可能存在的地方,——逃到美国也要召回国受审。会不会是他们进了监狱呢?Mortville是有过失犯罪的人才会去的地方,居民都有特定服装规范,那不就是影射监狱吗。
事实也恰好如此,女国王宛如一个凶残专横的典狱长,处处控制着人们的一举一动包括把衣服倒着穿,走路倒着走。女国王的手下都是几个黑色穿着的男性,个个都是打手的模样,随时护驾女王并充当武力。
是不是影射和暗示,这等于就是监狱无疑。
所以Peggy和她那肥硕无比的黑女佣依然没能摆脱身陷囹圄的困境。一踏入Mortville她俩就吃够苦头,还被灌了一嘴蟑螂。其实从踏入Mortville这一刻起,Peggy已经开始了她那神奇而癫狂的癔症漫游,一切都是她自己的幻想。
这么解读,有根据吗?
eggy对自己的子女管束严厉,不惜用一切肮脏的词语去描述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互相用听诊器检查身体的行为。
女国王不准公主coo coo去与清洁工情郎私会,把她训斥一顿并反锁在家限制自由。而公主的情郎,恰好是裸身主义的成员,两人见面的地方,所有人都奉行裸身主义。这恰好与Peggy的一对儿女裸着互相检查身体的情形极为相似,并且都遭到了一手遮天的统治者的残酷镇压和无情的言语侮辱。棒打鸳鸯最终以一死一疯收场,还让公主被士兵们强 暴100遍,被打狂犬病针,……对自己亲生女儿尚下如此毒手。
女王,也就是Peggy在这个自己臆想出来的世界里的自我投射。她也多么的诚心向往着权位,并自称法 西 斯 精神,从一开始面对淫威强权的痛哭流涕,再到俯首称臣,衷心赞美,最后助纣为虐,用自己的方式加倍残害曾经的朋友包括全国的居民,……这和女王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eggy就是女王无疑。最终两人也达到了高、精度的精神重合:要死一起死。当地的人民终于获得了自由,这个满腹牢骚、急躁而专横的女王,终于安息了。
她的疯狂,又是那么的好笑。说到形象的投射,卓别林和希特勒,不就是这么将一个大独裁者的癫狂演化成最滑稽的讽刺么。然而,看这个电影,最好笑的反而是演员们各自的表现,各种恶心、下作、怪诞、神经质、疯狂的内容挑战人的视觉和道德,无论正面反面人物无一例外是笑料百出。绝望生活,说到底只是一个疯子的绝望吧。最好笑的故事就是彩票中奖,小保姆偷办party,公主被女王训斥,还有就是一开始的Peggy各种癫狂无下限的耍泼。最喜欢的人物,当然是那个金发尤物。第二是coco。Peggy主要是极端夸张的表演把我逗得捧腹大笑,所以并不讨厌她。
经典台词:
ur a dirty woman in a dirty dream with a dirty man
感谢一位友邻,让我看到了这么好笑的电影。
下。dl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