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旧约笔记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旧约笔记读后感摘抄

2020-11-14 01:55: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旧约笔记读后感摘抄

  《旧约笔记》是一本由张晓梅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旧约笔记》精选点评:

  ●任何思想,只要出之真诚,皆当被容忍。王尔德《自深深处》是用艺术家之眼来看《圣经》,作者是当作“人之书”来看。在我的“裸读”经验中也有本能的对于无端残暴的反感,可以理解,没有怀疑也就没有可靠的信。但是对自己的理论深信不疑,就会遮蔽心灵,无法释怀,读克尔凯郭尔也是如此,言说仅是言说

  ●虽然提供了对圣经的另外一种解读,可惜太叛逆,或许本不是信徒,所以不太严肃,作者在序文里也说过可能会被喷嘛,那我就弱喷一下吧,不太了解圣经的人或许也不会给很高的评价了。

  ●也算是一个角度吧。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诗:137,1)

  ●作为读书笔记,本来就无可厚非

  ●拿起来几次,实在读不下去。。。大概非信徒可以读 吧。。。

  ●崭新的角度 可读性一般 看睡着了好几次 平心而论还是不错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读书笔记是很不错的,但作者从事宗教教学研究,书中引文取自和合本圣经,行文可见作者英语水平不错,但选取圣经段落进行诠释的时候,仅仅按照和合本译文很不严谨,在我对照思高本的译文(还有日文版和和合本修订版)的时候,发现很多误译导致误解,比如以扫祝福,因此减一星。

  ●作者是宗教学学者,此书丢失已赔偿广州图书馆。

  ●20160703

  《旧约笔记》读后感(一):心到神知

  客观的说它就是一部以个人眼光来论证和辩驳自己的神学观点的一部散记 。如果没有点神学的修养是不能看懂它到底在写什么。在当下的环境下,我们需要的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知识的普及,市面上却很少能看到浅入深出的书。譬如尘土亚当,我找了好久都没有,不得不说是种悲哀。

  《旧约笔记》读后感(二):爱是虚空

  没有宗教或神学的熏陶,西方文化的背景也不是很了解,这样一部书读起来还是挺费解的。

  一目十行,匆匆读完。很多的章节都只是随便翻翻。一些大众情节如伊甸园,摩西等看的仔细点,算是加深了一点了解。不曾知道摩西带领的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的命运尽如此悲凉。他们消失在在旷野中,如被吹散的黄沙…以前看过动画片“埃及王子”,情节正是这段故事。耶和华的神迹助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脱了他的兄弟埃及法老的追捕,最后走向旷野。故事就在这里截止了。今天才知道,结果并非童话似的他们到了上帝应许的流奶与蜜的迦南之地。

  理想的处所、归宿,如上帝的迦南之地,尘世的我们终是可望而不可及。这人生没了希冀,要如何过呢?“传道者”或许给了我们答案。生死有命,哀乐有时,人生在世须及时行乐,去爱这虚空,爱这捕风……

  《旧约笔记》读后感(三):这本书值得最高的分值

  这本书是在纸的时代看到,当即在kindle上看到有电子版,于是买了。我对圣经仰慕已久,去过几次教堂,买过两本便携和合本圣经,一本中英对照和合本圣经,一本天主教新约,一本维语古兰经。应该算作一个慕道者。

  我二十年前就在朋友的言谈中接触过圣经的段落,不断在各种场合接触到圣经中的名句,比如,复活,卡特总统的演讲,一本家庭建设的书。。。但圣经对我仍太过复杂而沉闷,尤其是旧约部分。我一次次读起福音和诗篇,约伯记,却一次次不了了之。我相信这种情况即便对于信道者,也是常例。

  我读过摩根解经,末了,却对什么是福音和律法都搞不清了。这本书,在有限的篇幅内,条分缕析地拆解出整个旧约的结构与细节,神学届对文本某个要点的争论,文本的演进过程,当然还有个人的观感,所有的这些,都太宝贵了。以为这是出于教外人的揣测和妄念,这个论断无知而狂妄,基督教既然有普世的意义,有向教外传播的过程,如此恳切而丰富的教外慕道者的言论是最值得听取的。

  这本书再一次鼓舞我去阅读原始经文,并给予我对这些经文一种大致的脉络知识,亲切的第一印象,和一种熟稔感。非常感谢。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越来越流畅和鲜活。最后的1/3是在车站和列车上读完的。速度快到不可思议。

  修辞立其诚。宗教,更是诚的艺术。但诚不仅仅是单调刺耳的单声道啸叫。因为纷纭的世事,个人曲折的经历,民族的衰败与复兴的起起落落,这种诚挚里免不了掺入一些个人的气质和性情的沾染。然后,其中一些优秀的信道者仍会保持一种蓬勃或潜抑的对神的敬慕,我觉得这才构成了完满的信。事穷节乃见,患难显忠良。尤其这种曲折中锻造的诚挚,才是神所真正悦纳的。

  神正论的问题,也是我关注的主题。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庸庸去写字班,他先是未带乘车证,然后上课时间到了,我看到地图上他在学校附近,一个接一个电话打回来,至少打了7-9个,我没有接。为什么?所谓的正义缺失,所谓的神不在场,可以用这个事件解释。孟子说,不言之教、不屑于教训之教,也是教。乔布斯说,对于员工,你无需baby them。这也可以作为神正论的注脚。你有能力应付这些事,无需求助神,神也无需回应你,把你当做一个宝宝。grow up, my fellow.

  《旧约笔记》读后感(四):旧约笔记读后感

  读圣经有一年多,新约开始后,觉得越来越难以读下去,因为从头开始就有很多疑惑和不解的地方,越积越多,像座山一样挡在前面,圣经的确是很深奥的。

  偶然在图书馆发现这本书,借回来读了几章就引起了我的兴趣。里面几句话很有道理,作者说“单独依靠圣经去接近神是危险的”,这是不是类似于我们说的“本本主义”。

  有朋友教我读经,先分段读,大家就一个词,一个句子讲讲自我感受。我后来发现,这样纯属个人臆断,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图去解释圣经,不断的在自己给自己念咒一样,说这个词很好的,神要说什么给我等等,类似于洗脑,好的一面就是能起到督促你读经的作用。我们忽略了圣经是个整体,它有从创世纪开始整条的脉络,神的意图也是发展的,单个的词和句如果脱离了它的背景,自己加上去的解释只是瞎猜。神也许会表示很无奈。

  这本书把圣经中的事件一件件提出来,再解释它的前因后果,这样神的安排一目了然,的确是帮了我这样的圣经新读者大忙。其次,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来解释圣经中提到的人物,比如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以扫等。

  作者分析了亚伯拉罕献祭自己儿子时的心理,雅各对以扫的欺诈等,对于视圣经为至宝的人来说,这些描写都有诋毁圣人的嫌疑,但是,不要忘了,这些也是历史,记载的也是曾经活生生存在过的人,是人就会有心理活动。当然这些描写也只是作者的猜测,但它的确使得圣经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和立体。作为圣人的他们也有过挣扎、有过退却甚至有神视为污点的行为,他们已经得到了神的拣选和帮助,今天,我们有如此多缺点和罪孽的现代人也是有机会和神亲近的。当然,怎样才能接近神,答案还是隐藏在圣经中。

  总之,信或不信基督教,都没有必要去排斥异己的思想和观点,不同的观点作用是促进我们去思考,不至盲从。神要的也是这样的信服,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相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