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心理助人者读后感精选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是一本由Egan.G (吉拉德·伊根)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精选点评:
●相对第五版,除了配套相关的精要和练习,没有更多的突破。
●咨商必读,egan 的书偏向咨商师作为个案轻推的对象,以及解释风格有点像焦点解决后面的章节
●好书
●我写了四千多字的读书笔记。
●好书
●: R395.6/2249-1
●可能是我还没够道行,看着真觉得无聊,但是又有很多笔记需要做啊。。#老师口中的工具书#
●william
●助人的终极目标,是让对方能独立面对自己的处境~
●典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我们永远只是伴随者,无权决定别人该怎么做。没有任何一种做法是一定正确的。我们至少提高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度,让他们自己抉择。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读后感(一):读后感
看完整本书,如果不是老师推荐,估计我是不会看下去的。实在是觉得读着无味,写一写看的时候的感受吧。
1.看这本书的途中,开始真的有了一种“匠”与“师”的区别感。就是,书中所交的技能,其实是“匠”,而要看穿当事人所说的话的背后的原因,感觉还是需要像社会学之类专业的背景来分析啊,此之为“师”。老师之前有说过,但是看了书之后才自己感受到。
2.我之前好像一直都在拽着造成当事人问题的原因烦恼,可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就是无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暂且不说过去造成的原因,它聚焦于当事人可改变的未来,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改变当事人的未来啊!
先想到这么多,以后有机会再补吧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读后感(二):Skilled helper。 讲的是如何方式帮助人自救行动解决困境。
原书名为skilled helper。 讲的是如何方式帮助人自救行动解决困境。
讲述了行动模型的过程阶段,需要的技能和基于的价值观。
翻译似乎很差,词不达意加上文字拗口。我记得有中说法,好的文章是可以读出来的,这本书朗读估计较困难。
词不达意:举例文中常用的神入(empathy)一词,估计应该是移情。
建议大概看一看,了解纲要即可,如果需要深入,另外找资料看。
我的体会,关于三个方面
1、行动模式可以参考,如果本身有项目管理经验的话,其实可以看做一个简化的项目管理。认识问题、确定目标、确定行动计划、review计划执行。(对应帮助当事人澄清问题、知道要什么、做什么、落实计划)
2、价值观需要谨记。
3、技能需要锻炼,建议从其他方面资料学习应用技能。看一下沟通和倾听的资料。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读后感(三):跟心理咨询师学高阶沟通技巧
@拆书帮 赵周
【拆书简介】
这是一本心理学教科书,是全球最流行的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二者统称为心理助人)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这样的书,人们通常用“权威”、“厚重”、“大部头”、“难读”来形容,于是敬而远之——除非为了考试。
但优秀的教科书毕竟是人类专门领域知识的沉淀,从内容上来说,其缜密、严谨和系统性远超过一般商业图书,只是易读性和实用性相对弱一些。所以,教科书可以说是硬骨头。但硬骨头钙多。拆书帮的老读者,应该具备啃硬骨头的能力,具备自学教科书的能力,不为了考试,只为了把其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弱水三千取一瓢饮。我们只拆解这本书的一小部分(还记得吗,拆书帮不对书负责,不问这本书读完了没有,拆书帮只对人负责,问这本书有没有帮到你一点)。
本期拆书帮拆解“神入”技能。“神入”是心理学术语,英文empathy,从另外几个译名可能更容易理解它的含义:“共情”、“移情”、“同感”、“同理心”等。在拆书帮核心能力体系中,这属于沟通的高级水平,涉及KC1表达能力,KC2主动倾听,KC3提问能力,KC6社交洞察力,KC8服务意识,KC12分析及整理信息等。
艾克斯将“神入的准确性”定义为“准确地推断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内容的能力”。根据艾克斯的观点,在生活的许多方面,沟通中的神入能力都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要素。
能给出准确神入的感知者是这么一种人,他们擅长读懂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他们很可能成为最机智的顾问,最老练的外交家,最有效的谈判者,最值得信赖的政治家,最有成效的推销员,有成功的教师和最有洞察力的治疗师。(p.116)两点说明:第一,强调实用,不求深入。如果你想要成为专业的心理助人者,那么必须钻研前因后果、深究细微之处。但如果你想要的是增强沟通能力,那么学习和了解神入的基本概念,并熟练应用和掌握这些方法,已经能大大帮助你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成为“给出准确神入的感知者”。
第二,强调基本能力,不限销售场景。因为本刊读者多是销售行业,所以本文设计的拆解训练多和销售相关。但沟通能力可以在任何情境下学习、演练和实践,然后面对客户的特定沟通场景就功到自然成。
【阅读片段一】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p.95
主动倾听,听什么?
1、倾听当事人的经历(Experience),即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
2、倾听当事人的行为(behavior),包括行为表现和行为模式,他们做了些什么,或者本该做什么但没有做。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做出让自己陷入麻烦的事,并且会疏于采取一些行动,让自己无法摆脱麻烦或发展机会。
3、倾听当事人的情感(affect),也就是他们的感受和情绪,而这些都来自于他们的经历和行为。体认出关键的情感非常重要,原因有三:第一、情感遍及我们的生活,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它们的伴音。其次,它们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第三,情感控制我们的行为。
4、加工出核心信息。核心信息是一个可以传达给当事人的要点。当我们倾听时,都会或有意或无意对我们听到的进行加工。关键在于要成为一个有心计的加工者。而很多人在面对当事人的情况、观点和决定时,是缺乏心计的。有心计的加工的核心是,确定关键信息。如果你认为当事人说的每一件事都很关键,那么就不存在关键了。
【片段一拆解指要 ?KC2主动倾听能力/KC6社交洞察力】
“神入”的核心是理解对方并清晰表达,理解的前提当然是倾听。很多讲沟通的培训课和书籍都会强调倾听,往往是通过讲故事或讲道理来告诉你倾听是多么重要,结论就是“一定要多听少说”之类。这是把倾听当成了意愿——谁都会倾听,之所以没做好,是因为你不知道倾听的重要性。如果说了还是没做好,那责任当然在你身上——你怎么就做不到呢!
本书的思路迥然不同,作者把倾听当作为一种能力:你没有做好,是因为你不会倾听,没有掌握倾听的方法。然后作者就有责任给出具体的方法,你只要照着去练,应该就能提升。如果练了还是没做好,你就可以说责任在作者——你这法子不管用啊!
倾听的方法是:听经历、听行为、听情感,然后加工出核心信息。
【示范拆解】
代理商老王打来电话:“你们太过分了,怎么这么见利忘义呢!当年说好了在金华市就我一家代理商,现在你们又授权一家。我给你们刘总投诉,他说那家只是做维修和配件。做维修和配件也是代理啊!合作三四年了,你们起码应该先跟我说一声!半个月前一个客户问我,我还说不可能呢!”
听经历:发现本市新增了一家代理。
听行为:给刘总投诉过了。
听情感:气愤。担心。
核心信息:老王知道本市新增了一家代理,而他之前居然一无所知。他很生气,也有些担心。
【片段一拆解训练】
参照示范拆解,完成下面的主动倾听练习:
今天上午拜访老客户时,信息处刘处长说:“这次突然停电,有几个海潮品牌的服务器把上次备份以来的信息全丢掉了,后来花了很大力气才挽救回来一部分。但是你们的服务器非常好,都没有出大问题。我打算在报告中着重提一下,对比你们产品和海潮产品的表现。邢总对这次停电事故很恼火,不过他看了报告就知道如果当时全都采购你们的服务器,停电造成的损失就可以降到最低了。”
听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片段二】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p.95
很少有人懂得将神入性理解付诸舌端。在交谈时将神入要点与他人分享,以此表明对他人的理解,这仍然是日常生活中罕见的行为方式。这也许就是在助人活动中,神入为何强有力的原因。在当事人被问到,咨询会面时什么对他们帮助最大,得到理解居于榜首。
基本的神入性理解可以按以下程式化的公式来表达:
你感到……{这里是当事人所表达的情绪的准确总结}
因为……{这里是引起当事人情感的经历、思维和行为的准确表述}
例如,李澳舵正在同他的咨询师谈论他的关节炎及其并发症,疼痛当然是存在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生活。在一个节骨眼上,助人者说:
“你感到很痛苦,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你的活动能力,或者说你的自由,极大地受到了限制。”
李澳舵回答说:“正是这样。疼痛我还可以对付,但是不能自由走动,就要我的命了。我就好像关进了监牢。”
借助公式“你感到……因为……”这一工具,初学者得以习惯分享要点这一关键。这个公式聚焦当事人的情况、观点、意愿、抗议和决定中的要点,以及伴随着的情绪、感受和心境。
【片段二拆解指要 ?KC12分析及整理信息/KC1表达能力】
原文翻译的有点拗口。其实意思就是:能够听懂、理解对方还不够,还必须让对方感受到你听懂他、理解他了。这叫做“表达神入”。而很多人做不到这点。
作者提供了一个简洁明了的公式,又举了一个例子,来帮助我们掌握分享神入的技能。为了更好应用这个公式,我们再拆解细致点,配合之前的主动倾听一起练。
【示范拆解】
你的一位好朋友,最近两个月都在为进入一家大型外企而努力。今天他来找你,看上去很颓废。他说:“我做梦都没想到,在最后一轮面试后把我给拒了。我费了那么多力气,跑去他们公司投简历,笔试,一面,二面……上次都跟我谈薪水了。他们也太过分了吧,不行早说啊,我连现在工作的辞职报告都写好了……完蛋了……我还得忍受现在的老板,不知道要忍多久……”
听经历:面试遭拒,而且是最后一轮被拒。
听行为:被拒绝之前做了不少,被拒绝之后似乎什么都没做。
听情感:沮丧。失望表达神入(使用公式):你感到很失望,因为他们居然在你付出这么多之后拒了你。而且你有点沮丧,因为还是脱离不了现在的老板。
【片段二拆解训练一】
销售顾问小丁费了很大力气问到客户副总经理的电话,给他打了四回,都是刚介绍自己,林总就说在忙、在开会,然后挂电话。
今天又打去,小丁说:“林总您好,我是小丁啊,行道信息技术公司,给您打过四次电话了,您都忙,今天您有两分钟时间吗?”
林总:“你们是做什么的?”
小丁:“我们是给企业提供CRM管理系统和call center系统服务的,这不之前您公司销售部王经理说您这边有想法升级销售管理设备。所以就想问一下您的具体设想,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林总:“是有这个想法。我们现在的CRM系统经常死机,另外我想要的一些功能也做不到,比如统计每个人的电话呼出情况,跟进重点客户的提醒,不同销售人员撞单的判断。要规范化管理,这些功能很重要,我希望能早点实现。不过我最近事情太多了,公司筹划在美国上市嘛,整天不是出差就是开会,其他什么都顾不上。你可以先跟王经理去聊聊。”
——请你替小丁完成如下的内容,注意最后一条表达神入,要使用公式,让林总感受到你在很认真听他讲,并且完全理解他。
听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神入(使用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二拆解训练二】
请回忆一个自己近期与他人的对话。最好是对方情绪比较强烈的情况。把对方的话写出来。然后参照上面的示范拆解,写出主动倾听的三项要点,以及你怎样表达神入(使用公式)。
【阅读片段三】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p.96
目前我们先不去计较采用公式听上去有多么呆板。过一段时间后,人们惯常使用的语言自然会取代公式。
【片段三拆解指要 ?KC12分析及整理信息/KC1表达能力】
一定要严格按照表达神入的公式反复练习,直到自己把“你感到……因为……”变成了能够脱口而出的说话习惯,再尝试变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候虽然你的语句中没有出现“你感到”或“因为”的字样,但表达神入的精髓已经被你把握了,从而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理解,在沟通中更好地形成信任和坦诚的氛围。
比如,片段二中咨询师可以不用“你感到……因为……”,而换一种说法对李澳舵表达神入,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关节痛还能忍受,但活动不自由其实更痛苦。”
【片段三拆解训练一】
请对前文出现的每个案例,尝试表达神入。用公式和用自己的话,各表达一次。
【片段三拆解训练二】
读到这里,请你看一下时间。要求自己在之后的七小时内尽量跟遇到的每个人尝试一次表达神入。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比如,你给一位亲戚打电话,问他最近怎么样。他说了一些关于养孩子的事情。你就回应说:“你现在是痛并快乐着,对吧,因为养孩子占了你那么多时间,但是也给你很多快乐。”
【阅读片段四】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p.135
某些人是差劲的沟通者,他们自己却不知道。新手或愚钝的助人者给出的许多应答是神入的劣质替代品。
1、不做反应。(似乎没听对方说话,继续按自己的思路来)
2、偏离聚焦点的提问。(让对方感到自己白说了)
3、陈词滥调。(尽说些没错但毫无意义的话)
4、某种阐释。(对方不需要你分析他)
5、忠告。(不要过早提建议!)
6、鹦鹉学舌。(简单重复对方的话,这不算表达神入)
7、同情和赞同。(神入只是表达理解对方,不等于认同对方的想法和行为)
8、蒙混过关。(要么是不认真,要么是没想法)
【片段四拆解指要 ? KC8服务意识】
优秀的心理助人者,一定是以当事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中心(比如拼命给每个当事人找出一个童年阴影来)。优秀的销售,一定是以客户为中心,理解客户的想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让客户满意,最后完成自己的业绩。
“以对方为中心,努力理解对方,主动寻找帮助对方的方法”,就是拆书帮核心能力体系中KC8服务意识的定义。
我们发现,片段四列出的“差劲的沟通者”的八种表现,是人们常见、常犯的错误,而其本质,大都在于沟通时以自己为中心。
我们拿片段二拆解训练一中的案例,来说明劣质的应答都是怎样的:
(林总表达了自己的情况后,小丁说)
1、【不做反应】我还是先跟您介绍一下我们的服务和我们的优势,就花您一点时间……
2、【偏离聚焦点的提问】那您以前用的CRM系统是什么样的?
3、【陈词滥调】哎呦,要上市啦,您公司真是蒸蒸日上啊。
4、【某种阐释】确实很多公司都会在做大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销售正规化。
5、【忠告】您可以抽时间考察一下销售管理系统使用比较好的公司。/您这么忙,可要注意身体。
6、【鹦鹉学舌】哦,您主要是上市的事情太忙了,要么出差要么开会,顾不上其他的。
7、【同情和赞同】您确实太忙了,要么等您忙过这段时间再说吧。
8、【蒙混过关】好的,那么我跟王经理去沟通。
【片段四拆解训练】
参照上述解释,回顾自己常犯的“劣质的应答”,写下来,要求自己以后尽量不再说这些话。
【阅读片段五】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p.151
在助人活动的任何互动过程中,助人者都必须自然而然地将各种沟通技能交织在一起。在实际咨询中,有效能的咨询师不断地调整姿态,主动倾听,结合利用探究与神入,协助当事人澄清和理解他们的担忧,排除盲点,确立目标,制定计划,并且将事情做成功。
关于分享神入与运用探究之间的关系,这里有一条基本的行为准则:当运用了探究,当事人也给出了回答后,便可以与当事人分享神入要点,以表达和核对你的理解。在一个探究之后如果还要接着再用一个探究,就要十分小心。
这里的道理十分清楚。首先,如果探究是有效的,它将会引出需要给以倾听和理解的信息。其次,如果这个分享的神入是准确的话,就往往向当事人提出了进一步探索的要求,将球又打回给当事人。
【片段五拆解指要 ? KC1表达能力/KC3提问能力】
表达能力不在于你说的多么精彩,而在于能否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和理解;提问能力绝不是你能问到对方无言以对,而是能够得到有效信息。
这个片段给了一个简明有效的方法:神入和探究交替进行,也就是我提一个问题,对方说话,我表达神入,对方说话,我再提一个问题,……
【示范拆解】
客户:你已经给我们提交了三次方案了,我们总工还是不太满意,要么先这样吧,你也不用修改了,我们回去讨论一下再说吧。
我(表达神入):我们改了这么多次都没达到您的要求,难怪您不耐烦。
客户:是啊,你给一次方案,我们就要开会讨论一次。
我(探究提问):总工这次有没有说,具体是哪里不符合要求?
客户:他也没具体说,大概还是前两次的问题没落实吧。眼看就年底了,这个采购还有好多项没定下来,大家都急了,总工说是无论如何月底之前确定方案。
我(表达神入):那是得赶紧了,不然其他进度就赶不上了。
我(探究提问):我能跟咱们一线的技术人员聊聊吗,看看他们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想法?
客户:……
【片段五拆解训练】
模仿示范拆解,自己编一段对话,使用到“探究提问-表达深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