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合约杀手》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合约杀手》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2020-11-19 07:48: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合约杀手》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合约杀手》是一部由弗兰克·塔特尔执导,维罗妮卡·莱克 / 罗伯特·普雷斯顿 / 拉尔德·克雷加主演的一部黑色电影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合约杀手》精选点评:

  ●好悲伤。可以看出这部对后世包括「独行杀手」在内的多部电影的影响。Veronica Lake果然名不虚传,很酷很迷人像个小魔女。男主跟阿兰德龙真有点神似,还有爱猫的男人能坏到哪里去!!

  ●果真是有些主旋律的黑色电影。很喜欢Alan Ladd的杀手形象,长风衣,猫,狠手段,温柔受伤的心,之后不少杀手形象都该是在向Raven靠齐。Veronica Lake变魔术时灵动迷人,和杀手的暧昧中总带着母性光环,"Did i do it alright for ya?"多像是纯真的孩子想获得母亲最后的肯定与爱,心碎

  ●【补遗】书看得差不多才发觉原来看过电影 Alan Ladd正符合原著中所描述的瘦黑身材 兔唇则在照顾观众脆弱的承受力(或者不如认为顾全男主漂亮的脸庞)而变为畸形的手骨 用格林的一句话便是“纯粹为了庸俗而庸俗”

  ●论猫在黑色电影中的作用;除了故事不咋地,其它都有很棒。Lake太美了,黑白影像中都能感觉她的头发是金色的。

  ●黑色电影经典!

  ●noir样本戏

  ●Ladd的小模样惹人怜,演angelic killer再适合不过了。"a pair of diminutive and sullenly pretty blonds, they seem an almost incestuous couple, and the dark, Germanic setting provides a foil to their California-style beauty" (More than Night).

  ●改编自A Gun for Hire by Graham Greene.前大半部分节奏都跟不上人物的发展.而人设崩塌造成后面强行插入日美对战背景的突兀.这个故事本应该特别精彩.Alan Ladd饰演的男主角成为Angelic Killer.爱猫.风衣.寡言.糟糕童年等特质简直完美配置.而莱克饰演的魔术师更应该发挥自己打动男主以及和男主守卫誓言的秘密.爵士乐开场很有情调.跳桥和上坡两个段落看的十分搞笑.只能说有剧本支撑也拍不出来杰作导演得背锅-

  ●这是杀手第一次拯救了女主角,纯粹的虚无令人动容,警探与制度是无用的,他们反应迟钝,难辨真伪,唯有那个被误解的杀手,在遇见了圣洁的白月光之后,决定以生命为代价进行自我救赎,他解脱了。

  ●結構略松散.人物也欠深入.有些細節還算動人.不夠Noir~~~

  《合约杀手》观后感(一):当杀手遇上魔术师

  我不会把杀手Raven和女魔术师Ellen之间那种暧昧的情愫理解成--“他们都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实在是太无趣了 ,“电影不应该是这样欣赏的”。我个人更喜欢这样解读他们之间发生的这种感情联系,在那时那刻,Raven的"心灵脆弱了",在那时那刻,Ellen的母性大爆发.

  当然,关于他们之间的故事,结局肯定是悲剧。(如果说,他们之间真的有些什么的话)。因为,在(思想传统的美国)导演看来,“杀人者必偿命”。不过,当Raven临死前得知Ellen并没有出卖他时,他还算死的“很欣慰”.

  最后再来谈谈影片中的那个幕后大黑手,也就是那位坐在轮椅上的老资本家,是他为了实现自己所拥有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不惜滥杀无辜,甚至丧心病狂的出卖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叛国者”。

  导演Frank Tuttle在电影中对这一情节的设置,极其有力的证明了我对好莱坞的一个一贯看法,那就是--“绝大多数的好莱坞从影人士都是政治上的左派”。

  《合约杀手》观后感(二):(转)本片是黑色电影史里最关键性的,最具源头意义的作品之一

  转自《黑色电影---历史,批评和风格》

  当《This Gun for Hire》于1946年在巴黎上映的时候,它被视为正在发展中的黑色电影系列里的关键性的作品,被视为三部具有源头意义的黑色电影之一,《马耳他之鹰》为黑色电影带来了犯罪心理学,《上海手势》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黑色情色主义,而《This Gun for Hire》开创了一个新的人物类型------天使杀手(angelic killer)和以都市为背景的超现实主义追逐的成规,本片事实上影响了以后诸如《独行杀手》的许多电影。

  这部电影的开头备受赞誉:从一个低角度镜头,完美看到主角坐在床上,他往抢中装着子弹,他站起来,穿戴好大衣和帽子,并轻柔地给一只流浪猫喂了点牛奶,一个女仆走了进来,打扮的像刚从低俗杂志的封面上走下来,抹着口红,穿着一件低胸衣,她想轰走那只猫,但主角撕了她的衣服,扇了她一耳光,拉德的表演冷峻,迷人而优雅,他的表演不像上个十年好莱坞电影里任何的主角或反角,他看上去就像一个沉着而致命的花花公子。《This Gun for Hire》把艾伦拉德和维罗妮卡雷克打造成了好莱坞最性感的商品,这对忧郁的金发尤物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对乱伦的情侣,黑暗,德国似的场景把这他们俩加利福尼亚风格的美貌衬托的熠熠生辉!

  《合约杀手》观后感(三):第一代独行杀手

  圆边礼帽,双唇紧闭,及膝风衣,衣领竖起,双手插兜……这个形象成为了历代独行杀手们的范本,从“合约杀手”中的莱恩开始,由“独行杀手”中的杰夫继承,直到最后被“买凶拍人”中的bart消解。

  然后是情节的一脉相承:杀手完成任务后,被雇主出卖,遭到黑白两道同时追杀。杀手一路逃亡,干掉无数小喽罗。但他们的逃亡并非是消极性质的,而是积极的:他们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找到黑心的雇主,不报此仇誓不罢休。于是,他们的结局往往也是相同的:他们干掉了雇主,然后被警方击毙。

  同时,往往在电影中段,导演就会利用很多细节,来暗示死是主角的唯一出路。比如“独行杀手”的杰夫离家前对住所的最后一瞥,“合约杀手”中莱恩杀死了他一直认为能给他带来幸运的猫。这些不祥之兆,增加了影片的宿命感。

  “合约杀手”的原著小说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人人心中都有大战一触即发的感觉,对政治的关心,胜过了对自己的。于是,故事虽然是讲述杀手找雇主报仇,但结局也要写成他揪出了黑心的军火商、延缓了大战的爆发。这是切合当时的环境的。

  到了六十年代,无政府主义、非主流、反文化、新思潮一哄而至。简单的说,就是个人主义至上。这时,“独行杀手”适时的出现了。除了约略描写了无孔不入的警察所代表的永远严酷的国家机器(电影中出动几百个警察去抓杰夫一个人,这在现实中显然很难见到),影片的基调,还是一个个体的挣扎。主人公的几乎极致的冷漠、孤寂,使电影超越了具体的政治背景,直至人类的末日。

  所以,除非再有个能让全世界一同关心的特大危机,在自我表达依然是主流的今天,“独行杀手”的感染力是远超“合约杀手”的。

  在女角方面,两部电影都有个温暖的女人,几乎能软化任何坚硬的事物,但却无法走入冷漠的男主角的内心。她们越温柔,就越让观众心碎。

  事实上,我们就爱看主人公藏起所有的柔情、悍然拒绝关心他的女人的样子,我们就爱看他一条路走到底的牛脾气,我们就爱看他以一个背影消失在女主角视线里、而非回首一瞥。

  永远的独行吧,杀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