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殿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古殿读后感摘抄

2020-11-20 03:15: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殿读后感摘抄

  《古殿》是一本由三云岳斗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殿》精选点评:

  ●美人达芬奇和保护者【还有美少女】的故事……考虑到网络评选最高奖这一点、真心不错╮( ̄▽ ̄")╭

  ●第一篇的梗是霍克时代的吧.第二篇的无窗画很无趣,梗也一般.第三篇开始出现亮点了,切入点各种有趣.第四篇那两把钥匙导出的推演颇有EQ的感觉,全书最大亮点皆于此.第五篇.............竟然出现这么没意思的......老掉牙了吧.....

  ●觉得相当有趣的短篇集,但是里面有些译文感觉很奇怪

  ●低于预期的一本,噱头大于实质。诡计的实施几乎全靠一些冷知识,只有钥匙那一篇出现了正常的逻辑推理,但也是空中楼阁般的心理分析+排除法,最后靠巧合找到的间接证据解决问题。达芬奇的塑造方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不能不让人反感。

  ●最后两个案子最棒

  ●最后那个案子, 差点以为凶手就是达芬奇呢, 叙述性诡计...

  ●佩服作者的精巧构思,将故事地点放在十五世纪的米兰,让达·芬奇来担当侦探,并以此写出五篇精妙绝伦的短篇推理故事,五篇故事中的诡异都挺有意思的,可以说是既符合时代,又不易让人猜中,文中的“红鲱鱼”设得也是恰到好处呢。 前三篇应该属于日常之谜:宴会上神秘消失的画、于高塔上神秘消失的女子、在众兵守护下离奇消失的雕塑,后两篇涉及杀人事件:金银钥匙悖论下被杀的富人,会因此得益的凶手是谁?叙诡误导下的杀人断手事件。这些谜面已很够味,作者的解答亦毫不逊色。 感觉作者还为许多人扫了个盲:达·芬奇其实是个美男子哦。 详可见吾之书评。

  ●画的不可能消失,人的不可能消失,雕像的不可能消失,心证推理,以及明显到不能再明显的■诡计。单从推理质量上讲,只有第四篇能过四星,不过文风读着倒是挺轻松的

  ●又是典型的五分钟探案小故事集,不过也没耍什么雷死人的滑头,古朴得简直有种穿越感。人物设置与搭配中规中矩,简直是正态分布的顶点。第一个故事太简陋,梗也老,第二个故事别的还好,但小孔成像不是作者你想象的那么平易近人的实验好吗,第三个故事想法还行,但是……总之从实操层面上来讲真的坑爹,第四个故事水准挺不错,设计得挺讨巧,推理过程也合理,第五个故事中心诡计又是老梗,还出现了完全没必要也骗不到人的不要脸叙诡,这就是trick不够叙诡来凑吗混蛋!——总之值得一看的就是第四篇,因为有了这篇才能勉强吊上三星的尾巴。另外,尽管背景设定在文艺复兴时期米兰,但是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笔画里都透着现代霓虹气息啊……

  ●背景设定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兰,侦探则是达芬奇。包含密室失踪、密室失窃、dying message等谜题在内的五个短篇。trick以简单的心理误导和物理诡计为主,融合一定的历史、艺术、神话知识的炫学。主角阵容也十分有趣。后两篇较为出色,特别是第四篇的逻辑性比较强~

  《古殿》读后感(一):还不错的日式料理

  虽然说的是米兰发生的事,不过字里行间还是非常浓的日本味。风格上也是非常轻快的,只是每个故事都不厌其烦的用相同的文字介绍主要人物,有点凑字数的嫌疑啊。。。

  几个故事都短小精悍,个人觉得越后面的越出彩,所以读起来也是渐入佳境,最后一个故事甚至在叙述上开始使诡计了。只是书薄,这佳境也就嘎然而止了。

  《古殿》读后感(二):阅毕

  日本2005年出版,号称获推理小说网络评选最高奖,与《达芬奇密码》有的一拼。

  书里主要由5个故事组成,看上去像是连载后结集而成,因为每部分都会重复进行人物介绍

  。

  作者以15世纪末米兰为背景,达芬奇为主角。其中的诡计倒是不难猜,因为比较老套,而且每个故事前面都会为后面的诡计做伏笔。但是推理过程不错,值得一看。有些推理会涉及到一些那个时期的知识,从翻译上来看,没有注释可能对读者是个考验。

  总体上来说还不错,我挺喜欢这种比较清新的风格,不阴暗,也不过多渲染杀人场景,最主要是看起来很快:)。

  《古殿》读后感(三):不够舒展

  三云岳斗,一个游走在科幻与推理之间的作家。1998年以《冰寒地狱》荣获第五届闪电游戏小说奖而出道,小说类作品不多,引进了的更少。与推理相关的,除了谜斗篷日本卷中那篇让看惯了本格推理的我,有耳目一新的《龙之遗迹与黄金之夏》,就是这本古殿了。

  推理短篇集。背景设定在15世纪末的米兰,以达芬奇为侦探。作品似把推理放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平静而理性的叙述。以达芬奇为侦探,是好也是坏。这是大众熟知的人物,节省了塑造侦探的笔墨,直接就可以用。本格方面很正,很明确,这就是以推理小说的形式去创作的。谜也与背景人物风格匹配,化为一体。

  设定与创意感,加上本格。刚开卷就给人强烈的好感,也许正因如此,读完始终觉得遗憾。

  《特制的遗嘱盒》一篇推理设定有些繁琐,结果又无太多惊喜,得不偿失。《被遗忘的塑像右臂》对于文艺复兴时期元素的运用不错,却又让我怀疑自己是否因为无知,才未偿得其中美味。《无窗塔外的风景》应该算是全书最喜欢的一篇,高塔密室与少女画家,情节推理衔接顺畅,密室部分说不上多出色,但此篇整体性是达到用力均匀而呈现饱满色调的。

  推理上不惊艳,优秀的设定构思又在有限的篇幅内无法舒展。真还不如写为长篇,将多个谜团放在其中的好。推荐一读。

  4星

  《古殿》读后感(四):超出预期的推理短篇集,推荐~~

  十五世纪米兰城,住在城中古殿里的达芬奇也可以成为安乐椅侦探!他听着老板兼好友卢多维柯宰相和忘年交美女切奇丽亚口中的种种案件,从容不迫地进行推理,找到最后的真相!

  大庭广众下,房间里展出的画不翼而飞;

  被关在高塔上的女子神秘失踪,塔内壁上画着视野范围中无法看到的景色;

  笨重的人形石雕像在重重卫兵的把守下神隐于房间,只有底座和一只右臂留在现场;

  老商人打造了需要金银两把不同钥匙搭配才能开启的匣子,里面放有遗产分配方案。一个夜晚,老人在自己房中被残忍杀害,匣子失踪……

  诗人在盛典现场的某个小房间内被杀死,而在其死亡时间段内用眼窥视过那间小屋情形的人都表示房间内毫无异常。诗人留下了死亡信息,达芬奇能识破暗号找出真凶吗?

  全书由以上五个互不关联的小故事组成,前三个可以算日常推理,后两个出现了死者。前三个故事的诡计大都涉及某类知识,而第四个故事则是漂亮的纯推演破案,第五个故事涉及一个精巧的机械诡计和死亡留言。

  作者行文不紧不慢,颇有种娓娓道来之势,使得本书在扣人心弦的程度上略逊一筹。不过书中灌水极少,引用的知识几乎都和案件相关,因此可以归类为诚意作品中。另外,由于诡计不难理解,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坑爹、逆转,私以为此书可以作为一本推理入门书,老少咸宜。

  由于本书五个小故事终究未能如某些连作般串为一体,五个短篇的数量倒来不去,是一小憾。另外,作者在某些地方为了突出达芬奇之睿智与大师风范,在结构设计和诡计交待上稍欠火候,但不影响轻松流畅的阅读体验。

  看见本书题目,又见是日本作家(之前并不了解三云岳斗其人),以为是类似山村枯井般恐怖的惊悚小说;翻开书时,发现竟然是达芬奇身边的故事,又是一惊,以为是日本作家喜欢的仿哥特风格叙述;读完全书才发现,这本书是相当“温和”的,如同坐在旋转木马看着四周的风景。为他带给我的这三次心境的变化,推荐此书~

  鉴于本书诡计的精巧,以下给出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作为提示,如果没有看过原作的切勿阅读!!

  蜡是非常好的塑型材料;镜子和反射总能扩展空间;羊肠子比气球好用;所有的大斗篷都可以用作隐形衣;小孔成像可以打发寂寞、书写梦想;了解一件事不能只靠眼睛,最好伸手去摸摸;有些典故只能骗过外行,骗不过大师……

  《古殿》读后感(五):少女漫画一般的推理小说

  把手头这本三云岳斗的《古殿》比作少女漫画,绝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而是在阅读这本《古殿》的时候确确实实感到了如同阅读少女漫画一般的轻松与愉悦。

  长久以来,在阅读日本推理小说时,已经习惯了在享受推理趣味的同时,承受一份血腥、压抑、阴诡的气氛。看到《古殿》这样的书名,脑海中不由浮现出阴森的鬼面、凄厉的惨叫、大片黑乌鸦这之类的鬼魅的东西,在深夜开始读这本书,也不免因为周围的寂静而甚感畏惧。然而,想当然的东西常常真的就只是想当然,《古殿》作者三云岳斗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把读者引入那种阴森恐怖的情境中,阅读这本书使我意识到,原来我们还可以轻松地享受推理带来的乐趣。在满目众多奇异诡怪的推理小说中,这本书仿似一股清流,清新而细腻。

  仿似漫画改编而来的“轻小说”一般的本书,由五篇短小的故事组成,篇幅短小,使得读者不必和耐心挑战,尽可以一气呵成,书中的文字十分平易简洁,人物关系和情节也比较简单,读来相当的流畅舒适。但这种简洁的文字和情节并不会让书中的推理打上任何的折扣,少了许多旁支末节的干扰,反倒使得推理更形紧凑而精彩。从推理的风格看,本书应该还是属于主流的本格派的范畴,以推理解谜为主要走向,读者和侦探拥有同样线索、站在同一平面,面临同样的挑战,但文风的亲切使我并没有被作者咄咄逼人地挑战的感觉。在看过的推理小说中,这本书可谓难能可贵地恪守了推理的“本分”,以简单的故事承载了最精密的推理,没有那些让人看不懂的偏冷的旁门知识,也没有异想天开不找边际的幻想,诡谲气氛和异常心理也几乎没有看到,更无扰乱注意力的次要人物,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各司其职,其他出场人物各安本分,并无特意的安排来扰乱读者的视线,结构也是相当简单,并没有看到复杂的多线式线索。在这简单的人物和结构安排中,要想让故事情节出人意表而又不显得突兀和故弄玄虚原本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作者做到了,而且是在完全无损逻辑合理性的基础上,每个推理都很精彩,充分满足了本人解谜的乐趣。书中的5个故事,精彩程度递增,读来有让人渐入佳境之感,到第五篇的时候,作者突然运用到了叙述性技巧,但这绝不是愚弄读者,因为双方都知道其中隐含的推测是多么不可能,这些叙述倒更象是作者和读者开了一个彼此心照不宣的玩笑,让人一边默念着“不会吧”、“不是吧”、“不应该吧”、“不至于吧”,一边看到故事果真如心中所想,但又不免为作者的调皮而上扬起嘴角。

  虽然是本格派的推理小说,但是本书又不失社会派所强调的现实关照,尽管故事的背景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兰,但故事中所蕴含的主题——爱和人性——却是不分时代和社会的,这本小说中的人物,没有奇异古怪的性格,没有一般推理小说中类型化的刻板形象,反而都是一些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情感,有普通人的欲念,围绕着普通人的普通情感展开的小说塑造的是真实的人的世界而非怪异的世界,谜团解开之后也能让读者产生真正的有现实感的感概,由此本书有了很大的现实意义。

  虽说是一本“本分”而又简洁的推理书,但这并不妨碍作者展现他的想象力和情调。首先我们不用指望书中会有一位大侦探波洛、神探福尔摩斯、探长格兰特或是像金田一耕助那样的老头子出现,三云岳斗没有要创造一位自己的侦探形象,而是“胆大包天”的把文艺复兴时候的全才达芬奇大师的本尊请来当作他笔下揭示真相的人,毕竟,让文艺复兴时候的全才,全知全能的达芬奇作为侦探,也并不是说不通的啊。而他笔下的达芬奇的也不似一般的推理主人公的外表或平庸,或怪异,或神秘,而是一个“俊美的男子”、“雕像般的男子”,这位男子的声音“和缓清澈,宛如清冷的流水,极为动听”,这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达芬奇真正长什么样谁也没见过,把他变成少女漫画主人公一般的俊美无俦的男子又有何不可。书中的女主人公切奇利亚也是被描写的如同漫画人物一般完美,看到这两个人的描写,我脑子里如同放映幻灯片似的,浮现的全身齐藤千穗所绘的《白木兰圆舞曲》中的场面,读起故事来也就不自由的轻松畅快起来。

  书中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作者对于艺术史尤其是对于达芬奇的作品的熟捻,读的时候,我不时浮现把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找来看看,看看犹大的脸画成了什么样或是那块长长的桌布有着怎样的纹路这样的念头。虽然这样的时候很多,但读的时候并不感到作者是在故意卖弄,因为所有提及这些艺术品的知识几乎无一是可有可无的附加之物,而都是为着情节的需要所必须的,并且往往是关键的线索之所在。其它门类的知识亦然,不管是医学的、物理的、历史的还是音乐的,莫不是为着情节的考量,自自然然地呈现,并且是以读者便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这种信手拈来而又匠心独运的能力,让人叹服。

  读这本书,与其说达芬奇的微笑打动了我们,不如说是文字的亲和感染了我们;与其说解开了一个又一个迷题的达芬奇智识过人,不如说是创造了这样一个侦探达芬奇,让读者在充满情调的古典气氛中轻松愉悦的读完了这本推理小说的作者才是真正的智识过人。在推理小说多如牛毛的日本,这本小说能够取得旺盛的人气,在网络评选中占得魁首的位置,于我 ,并不感到奇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古殿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