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后感精选

2020-11-24 03: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后感精选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是一本由德鲁克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95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精选点评:

  ●德鲁克的书要好好读。大师中的大师。

  ●个人时间管理省出来的生命

  ●融汇了德鲁克最精要的管理思想,五星级图书。

  ●真正的大师之作,跨越时代的睿智

  ●比较喜欢他的真知灼见,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接地气,同时,又有理论高度。陈春花老师的很多著作都能从他的书中找到痕迹。中国的管理学教授们,可否有这样的研究成果呢?

  ●Kindle上看的,三本书的摘要,不是特别实用贴地气,已做笔记。

  ●先学会管好自己。

  ●很有用

  ●德鲁克的精华

  ●超级推荐…… 霸气的书! 霸气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后感(一):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

  彼得·德鲁克对企业界的深远影响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 杰克·韦尔奇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 比尔·盖茨

  “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 安迪·格鲁夫

  “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话,那么彼得·德鲁克无疑是最伟大的发明家。”

  ——美国管理协会

  集彼得·德鲁克六十年

  管理学著作精华于一体

  作者根据六十年的管理工作经历,从精心挑选的10部作品中取其精华编写成此书,它始于《工业人的未来》(1942),止于《21世纪的管理挑战》(1999)。它是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全面总结,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关于管理学连贯易懂的入门介绍。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后感(二):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一)

  1. 商业企业之所以会存在,就是为了要向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不是为了给员工和管理者提供工作机会,甚至也不是为了给股东赚取利益和发放股息。

  2. 所谓创新,就是一种使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拥有新的、更大的创造财富能力的工作。

  3. 人口的变动,是我们唯一可能对未来进行准确预测的依据。

  4. 所有的企业都依赖于经济学家所强调的三项生产要素,即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

  5. 企业必须确定在哪个细分市场上、哪种产品的经营上、在哪种服务的提供以及在何种价值的交付方面,自己应该成为领跑者,成为主导力量。

  6. 实际上,独占企业所犯的错误,往往在于它自己的松懈和自满、盲目自大,而不是来自于公众的反对。市场主导地位往往会在企业内部对创新产生激烈的反抗,从而更难于适应变化,导致某种程度陷入危险的境地。

  7. 很显然,100中的80%,肯定比250中的50%要少得多。

  8. 企业的资源目标必须通过一种双向流程来制定。其中的一个出发点是预测企业未来的需求,然而自内而外地推及到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另一个出发点是这些市场本身,然后推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发展方向和计划。

  9. 可以说生产率是体现管理能力的第一个衡量要素。

  10. 劳动力只是生产三要素的一项。如果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是以牺牲其他资源的生产率为代价而获得的,那么这实际是整体生产率的损失。

  11. 社会维度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一个维度---联系百度魏则西事件,美联合打人事件,西安地铁线缆事件。

  12. 只有在社会和经济容许的条件下,企业才能存在并发展,而且只有当社会和经济认为企业是在从事工作,在做必要的、有价值的、有较高生产率的工作时,该企业才能存在。

  13. 利润是企业生存的一个条件,是未来的成本,是继续维持其经营活动的成本。

  14. 对利润进行规划是必要的,但这是一种对必需的最低利润率的规划,而不是那种毫无意义的对“利润最大化”的盲目追求。

  15. 组织使命和组织要求使非盈利组织能够聚焦于行动,制定实现组织关键目标所需的各种具体策略,创建有纪律的组织。

  16. 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做自愿者工作时,大多数的回答是一样的:我的本职工作不富有挑战性,体会不到足够的成就感,没有足够的责任感,也没有一定的使命感,它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

  17. 社会问题是由社会的机能失调引起的,并且至少可以看做是国家的潜在退化弊病。它们的确是一些弊病,但是对于各种机构的管理,尤其是对于商业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它们也是一些挑战,是商业机会的主要来源。

  18. 组织实际上也是需要遵守有一些原则的,第一条原则:组织必须是透明的。第二条原则:在某些时刻,组织里必须有人拥有最后拍板的权利,特别是在面临危机的时刻必须有人站出来掌握全局。第三条原则:在组织中,一个人只应该有一个领导。

  19.管理不是管理人;管理的使命是领导人,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特定优势和知识。

  20. 对本公司和本行业影响最大的技术恰恰是本领域外的技术。。比如贝尔实验室发明的用于电话的晶体管。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后感(三):大师就是大师

  就像在哲学领域,只要是在认真的谈哲学,那么总是绕不过康德和黑格尔一样,在管理学领域也有一个绕不过去的人,这个人就是德鲁克。如果再考虑到德鲁克对于管理学开宗立派的功绩和哲学是一个大师辈出的领域,那么德鲁克在管理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将轻松胜过上述两位哲学大师在哲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果说康德、黑格尔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海德格尔等人都是哲学领域里的璀璨群星,那么德鲁克算的上管理学领域里边的太阳,确切来讲是中世纪时期的太阳。

  德鲁克的思想博大精深,一生著作等身。比如名著《公司概念》首次系统化阐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并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一举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除此以外,这本书还无意中逼出了通用传奇总裁斯隆的一本名著《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传为佳话。名著《管理的实践》,提出了目标管理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管理学被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德鲁克也奠定了管理大师的地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则提出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由于观点新颖,富有洞见,大开脑洞而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而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既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也是一本学习管理学的学生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由于思想宏大,体系恢弘,该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除此以外还有《经济人的末日》、《工业人的未来》、《新社会》、《美国的下一个20年》、《明日的里程碑》、《成果管理》、《技术、管理与社会》、《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看不见的革命》等30多部富含思想的作品。

  事物皆有两面性,在这点上同样如此,一方面大师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另一方面丰硕的著述的也为读者带来了困扰,一个人想要通过阅读大师的所有作品来把握大师的管理思想,显然不太可行,因为这样做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对普通人来说,别说这样做,就算这样想,也是一件颇有压力的事情。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有没有办法在短时间一探大师的组要管理思想和观点?答案就是这本书。

  这本书就是从大师的作品中拔去论述,除去证明,唯取其精,只择其要,精挑细选而成,所以只保留了主要思想和观点。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大师的管理思想脉络和组要观点。当然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这本书的思想有浓度、有密度,但是不够深入,而要解决后者的问题,还需要读者去看大师的其他作品,毕竟这本书只能帮你开个头,尽管这个头也是很有价值的。

  r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后感(四):书没看,摘抄了一段总结

  

书没看,摘抄了一段总结

一,向下:管理下属。

下属是谁?是直接贯彻你的管理指令的人,对你的业绩起着关键作用。管理不好下属,是失职。

  1:善倾听。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玛丽·凯

  2:明赏罚。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

  3:会用人。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4:玩感情。感情投资是在所有投资中,花费最少,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5:懂授权:管得少,就是管得好。—通用电器总裁杰克·韦尔奇

  二,向上:管理上司。

  上司是谁?是给你提供资源和信任的人。对你的业绩起着决定作用。管理不好上司,是失策。

  1:勤请示。请示不是能力不足,而是一种工作态度和对领导的尊重。

  2:常沟通。沟通,既不能多到让领导嫌弃你,也不能少到让领导想起你。

  3:多建议。领导不需要问题的“二传手”,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主攻手”。

  4:有格局。要像老板那样去思考,而不是站在打工者的角度“思考”老板。

  5:懂汇报。不要说差不多,而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三,水平:管理平级。

  平级是谁?是给你的工作提供配合和支持的人。对你的业绩起着辅佐作用。管理不好平级,是失误。

  1:能合作。大成功靠和合作,小成功靠个人。—比尔·盖茨

  2:会沟通。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通用电器总裁杰克·韦尔奇

  3:懂换位。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想不通的事也就通了。

  4:少争执。与同事发生争论、争执、争吵,就是给自己的职场“挖坑”。

  5:多担责。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一点,对方就会退一步。这招百试不爽。

  四,向外:管理相关方。

  相关方是谁?是顾客、供应商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你的业绩起着影响作用。管理不好相关方,是失着。

  1:有标准。供应商和客户管理,要有明确的管理标准。没标准,就没章法。

  2:有目标。企业没有目标虽然可以活,但会活得很累。没目标,就没动力。

  3:有流程。流程要清晰和简洁,流程是企业运作的基础。没流程,就没效率。

  4:有责任。职责是做好工作的保证,要有具体的职责分配。没责任,就没压力。

  5:有监督。规定好监督的内容、标准、方法、频次和责任。没监督,就没结果。

  五,向内:管理自己。

  自己是谁?是通过他人完成工作的人,更是对自己的业绩负全部责任的人。管理不好自己,是失败。

  1:律己。作为CEO,不是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公司的人都在看着你。

  2:容人。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尊重。我不会问“为何做不到?”而是问“该怎么做?”—小林阳太郎。

  4:守信。不要轻易给下属画大饼,画之前要考虑有没有那么大的锅。

  5:时间。一个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的人,是一个缺乏计划性和工作效率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