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读后感精选
《青蛇》是一本由李碧华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40,页数:1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蛇》精选点评:
●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的,相间的,点缀 他荒芜的命运。——只是,当他得到白蛇,她渐渐成了朱门旁惨白的余灰;那青蛇,却是树顶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叶子。到他得了青蛇,她反是百子柜中闷绿的山草药;而白蛇,抬尽了头方见天际皑皑飘飞柔情万缕新雪花。
●这个世上金玉良缘是缘分,一千年后又遇到你的转世轮回,也是一种缘。「姐姐,你总说人间有情。我们相伴的五百年就不是情吗,你到底有没有把我当成人来看过?」
●春意荡漾,妖娆绵长,生冷透彻,直截了当,顽劣纠结,决断又缠绵,看破却弥足深陷....读这样的文字,太畅快,太折磨,太不知所措....
●由来世间风雨急,哪堪断桥共伞情。
●另一种爱的诠释,看完恍然大悟,原来真相如此?这就是作者的到位吧,让读者信以为真。
●不要提携男人。最好到他差不多了,才去爱。李碧华和亦舒的言情一样不相信男人。非常刻薄的故事。小青爱小白,小白爱小许,小青也去爱小许,小法也去爱小许,小青又去爱小法,最终小青和小白永生永世相守在一起。
●爱情不是太饿,便是太饱。吃饱的永远体会不到饿着肚子的人的苦。
●亏了电影的福。文章依然除了文采飞扬,其余远不如电影改编。
●白蛇故事的新视角,只是结局青蛇的张小泉剪刀厂女工身份的设置是不是有插入广告的嫌疑?
●呕
《青蛇》读后感(一):鬼故事
刚看了几个她的短篇,脊背发凉...
再看小组里评论哪个故事最恐怖,每个人说的都让我觉得好恐怖~~才知道《青蛇》还是比较柔和的。
慎看--反正不不能连着看。怪不得朋友说谣传她是鬼附身才写得这些小说。
觉得她的评论性的短文不好看,眼光比较狭隘,还有些偏激。
《青蛇》读后感(二):求的是从一而终
素贞自己说道:“男人,那是一种让女人伤心的同类。”“苏小小的男人,叫她长怨十字街;杨玉环的男人,因六军不发,在马嵬坡赐她白练自缢;鱼玄机的男人,使她嗟叹,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霍小玉的男人,害她痴爱怨愤,玉损香销;王宝钏的男人,在她苦守寒窑十八年后,竟也娶了西凉国的代战公主……”
白蛇对从一而终的渴望,多半是她活过千年后的孤单,看过那么多男欢女爱后的渴望,因寂寞而爱的人赌上千年道行去换将心比心。
谁给的七情六欲?
白发老头卖汤圆,大伙都只买大汤圆,她俩一个自持有千年道行,另一个自觉好歹也修炼五百载而买小汤圆,自此便种下七情六欲。这哪里是吕洞宾的设计陷害,本来就是她俩的好奇心与高估自己的能力。
就像《海上钢琴师》里的一句话:突然有一天一幅画掉下来了,之前一直好好地挂着画的钉子,好像是跟画商量好了一样,说好我要在某一天某一刻不再支撑你。
什么突发奇想,想谈恋爱了,想以后早睡,想以后每天锻炼,想这想那…… 好像是突然发生,到又像事先预谋好在今天发生。
《青蛇》读后感(三):李碧华的两色玫瑰
传说还是传说,不过已经是李碧华的。
雷峰夕照还是很美,只不过是要买门票的。游客拥挤,声音喧嚣,闪光灯彼此呼应,多么繁华。
哪一个季节,西湖没有人声?哪一个时辰,传说苏醒?
重写,始终是一件危险的事。于是,你不得不对她的勇敢表示敬佩。循规蹈矩便是墨守,天马行空便是背叛,惟她,将颠覆信手拈来,并恰到好处。
原来,青蛇与许仙有几番纠缠。原来,青蛇与法海有一场厮杀。原来,推倒雷峰塔的是革命小将许士林。
原来,她躲在一个小岛上,给自己写自传。
如果说这是一种透彻,她把如花美景撕扯去,给你看血淋淋的假象。如果说这是一种刻薄,那么她大概也是苍凉女子中的一个。
于是,她写道:
一个女子,无论长得多美丽,前途多灿烂,要不成了皇后,要不成了名妓,要不成了一个才气横溢的词人--像刚死了不久的李清照……她们的一生都不太快乐。不比一个平凡的女子快乐:只成了人妻,却不必承担命运上诡秘与凄艳的煎熬。
许仙留下来那晚,她写道:男人最终不过是要“不走”,女人最终不过是要男人“不走”。
一场情事,几番纠缠。
然而,故事到了尾声,白蛇说:生命太长了,无事可做,难道坐以待毙?于是她约少年迪斯科跳舞去。
文末,关于青蛇与白蛇的论断,太过于类似红玫瑰与白玫瑰,颇让人觉得意外。
莫非,是对张爱玲的一种致意?
传说,只能重写。
因为,西湖不会再有新的传说。
《青蛇》读后感(四):世间难事,原是在“情”不在“色”
还未提笔,《青蛇》已随WINAMP扭动。
“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跟有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劫是缘。”
这真真是不得了了,自古生生死死,诸多难事原是比不过一个情字的。
现在网络少年多是不读书的,要不就是不细读书的。听这黄沾的歌词,脑间心头浮现诸般光景,俱是那柔媚娇绕的美娘子,俱是那朱唇红颜,蛇样腰身的女子,然后跟个弱书生许仙一道喊:
“我就不出家,我就要贪恋红尘……”
间或写个把篇章,为书生和蛇妖掬一把同情泪。
他们却是错了。
李碧华不比那个民国女子,人家张爱玲冷看世间种种情色,杂以针尖细挑慢画,画到后来,终于难免于心不忍,在云端下了点悲悯之水,世上男女之间也还含了些许温馨之情。李碧华则一发全打发了,本身不是云端人物,本身就乐做红尘滚滚的女子,哈哈谈笑中,就在人间立着,看透那些真情假意,最终不过现代美人脸上的胭脂,只一泼水便见不得白日的。但是李碧华晓得,存在即是合理。既然存在本身就是不真实,笔下自然也不给你个信心。
许仙后来要避着白蛇,偷偷找小青,说道,男女之事不过如此罢了。
傻的则是那修了千年的妖精。
从来修真求道的人,先需学的就是“绝色”二字。自然,此绝色非彼绝色。世间流传多类劝善书,都谈到淫欲致祸,色字头间有把刀。书上明明白白说道理,岂不见小小书生许仙一旦惹上白娘子,哪里还有多少机会“跟有情人做快乐事”?一劫再劫,险险儿将个命也搭将出去。
白蛇是妖,非人,自然不曾受此教诲。
话说回来吧。
李碧华文字其实满有妖气。即便归于淡薄之后亦然。那妖氛绕着,字里行间竟然都在叹息,如歌中所唱,“人生如此……”既是人生如此,她也真该如其中许仙般,不必冷笑,不必执着一个二个爱情篇章,没完没了。
这般想来,忽然就悟开,想那李本身许也是前世修了许多载的妖精,故此有了妖气,也有了人所没有的一点点“情”字的遗传。
跑跑题。
网间多有网站,谈玄说佛。少不得会有一栏,戒淫止色。也不过是先人劝善书的今版。
前些日子,与师兄谈修佛,他忽然恼将起来,“说了半天,全是屁话!”一干师兄弟大惊,他叹息,“戒淫、戒淫、戒淫,四处都是这话,可真真要戒的不是那个淫字呀。
净衣沐浴,师兄一路却上了九华山。三月后回家,黑发依旧,手中不过多了一皈依证,身后却跟了一黄发热裤的女子——他恋爱上了。
师兄在往九华山的火车上遇上那个女子,途中相伴,把古今谈完,将中外论遍,那何止是前世情缘这般简单,简直不晓得累劫几阿僧祗劫才有的缘分呢。自此难舍难分。
也试着狠了心,打坐两月,修不净观,四加行。将种种劝善书上的法门一一搬将出来。女子却只需轻轻一声“许郎”,登时种种不净观都修做了美人观。师兄长叹,即便修时节,想那女子已死,长蛆,化了骨,竟也觉得应是世间最美的骷髅吧。金庸摹写大理王子段誉困死在情场,为妹妹语嫣折膝而作颠倒想,就有将那白骨观成美丽骷髅,可见也是情场过来人。
人生如此,其情若此,又将如何?
师兄道,这要戒的怎会仅是一个淫字呢。实天下难事不在淫,不在色,在个情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