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渔识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文/夜渔
写作,能够坚持日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过去我还没写文章的时候,看到别人坚持日更我觉得没啥,没有亲身经历,没有亲身体验,所以也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直到几年前我开始尝试写作的时候,当我想要坚持日更,我才真正的切身体会,原来坚持日更这么难。
难的不是写,不是没时间,而是不知道写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每天身边经历的事也就那么多,基本都差不多,我记得我当年尝试日更写作的时候,写了才一周,我就没东西写了。
所以后来我才倒逼自己去读书。
写作是输出,想要输出就需要输入,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输出。
这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是一回事。
但是想要有高质量的输出,就需要有高质量的输入,比如有人说,要读好书,要看好文章,要和优秀的人沟通。
这些也是我每天在做的,是倒逼自己读书之后通过思考进行的延伸,找到了其他输入的方式方法。
当我们从一些人的口中或者一些文章中看到这些方法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这就是干货,就像学习了一门课程,学完之后觉得有很多干货,课程当中分享了很多方法,比如一个项目如何一步一步去操作。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习了同样一门课程,有的人就能把项目做好,有的人就不能呢?也就是所谓的二八定律。
所以即便学习了干货,知道了很多方法,可依然不是最核心的。
有句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一句话就概括了问题所在。
只有输入是不够的,高质量的输入不仅仅是要读好书,要看好文章,要和优秀的人沟通,最关键的是要有深度思考,你思考的越深,就意味着你输入的质量有多高,进而你输出的质量也就会有多高。
这是我最近看一些公众号的文章时产生的思考,因为我看到很多公众号在分享所谓的干货,看完这些干货热血沸腾,仿佛知道了很多,可是真正要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咱也不能说人家分享的干货不好,这不是干货的问题,这些干货就相当于师傅领进门,能否做好就相当于个人修行。
很多人买了知识付费的课程之后,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对自己没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于是就会说是课程的问题,说卖课程的人是骗子,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什么问题,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为什么同样一门课,同样一个老师教,有的人就收获很多,而他们却做不好。
对于这样的人,他们买了课程却无法从中有所收获,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因为他们不会思考,就更别说深度思考了。
思考是善于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深度思考就像是一棵树的根,也就是具备发散性思维,不断的发散扩散出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就像是一种无止境的状态。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段岳云鹏和孙越的相声,岳云鹏提了一个问题,他说,你们知道“一”有几个发音吗?
有一声,有二声,有四声。
看相声就图个乐呵,岳云鹏说的这段是一个包袱,蛮搞笑的,但是这一段给我的印象很深,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然后我就在思考,我能不能把这三个发音都举出实际的例子?有了这个疑问之后,就会继续延伸我的思考。
所以你看,不论是什么样的输入,即便是一本非常普通的小说,但是当你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去阅读的时候,它就会有高质量的输入,然后就会有高质量的输出。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都是卖肉夹馍的,有的人开了全国连锁,而有的人每天还在路边的三轮车上卖。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勤奋的人,但是只有勤奋是不够的,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同时具备多种优秀的品质和能力。
而我们所看到的,往往都很片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