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我去兜风》观后感摘抄
《带我去兜风》是一部由Micaela Rueda执导,Samanta Caicedo / Maria Juliana Rangel / Diego Nar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带我去兜风》精选点评:
●这大概是我看的第一部厄瓜多尔的电影,厄瓜多尔的国歌还蛮好听,但大家的表情略好笑。
●女同性恋的电影..真的没必要拍那么多的,厄瓜多尔的年轻人真是长相丑的五花八门,但是18岁真好啊,我到高中毕业出了国还没成年ˊ_>ˋ
●接近尾聲才讓主角走出櫃子,導演能發揮的大概也不多,但也不能隨意帶過吧!
●拉拉行不行的名字和带我去兜风差别有点大啊,片子有点闷,不是LGBT真的很难理解,至少平常心看待吧
●有的细节还可以 意外get到了导演的点
●这部在众多的百合片里显得那么平淡..
●2.5
●译的什么破名字?
●奇怪之处在于要是一男一女的青春爱情故事我就没觉得会好看了。。。
●就是 《拉拉行不行》。
《带我去兜风》观后感(一):两个高中小妹妹的初恋 ヽ(ˋ▽ˊ)ノ
安德莉亚再次和家庭出现分裂。
两人原本轻松自在的校园恋,顿时凭空降下重重压力。
莎拉终于鼓起勇气想向父母出柜。
可终究因为年轻的关系,她的恋情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和许可。
影片结尾,是莎拉一个人躺在床上的脸部特写。随后,音乐响起,穿插了许多她与安德莉亚美好的片段回忆。
瞬间,画面又从这些甜美的回忆里抽离出来,停格在莎拉充满悲情的脸庞上。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有一幕学生在唱国歌(厄瓜多尔国歌)的画面,只有莎拉从头到尾一直默默站在那里,既不把手放在心口,也不唱。
她就那样呆呆的站在人群中,脸上看不出来是什么表情,观众也难以猜得出来,年轻的她面对这个国家庄严的时刻,到底在想什么。
影片中的几首背景音乐都挺好听的,导演还在片尾有两处用到时钟的滴答声作为特殊的配乐,颇有寓意。
时间流逝着,而人类总有一天会走出歧视的桎梏。
关注深秋小屋公众号ladyscn
在订阅号后台回复 带我去兜风 获取熟肉资源
《带我去兜风》观后感(二):《带我去兜风》观后随笔
三星分别给主题、演员以及互动场景,扣得两星一颗因为剧情衔接,一颗因为结尾。
关于名字
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电影译名者的脑洞,片名直译为“带我去散步”或是是“带我去兜风”,扔给百度机翻的结果也应该是“我想去散步”,可最终,它的中文名字叫“拉拉行不行”……
初步猜测应该是这样:
翻译者:领导,这片字幕我完成了您过目一下?
领导:行就这样吧,反正小众片。哎小翻啊,这片还没名字是吧,按剧情起个名字报给我。
翻译者:贴合剧情……“拉拉” 行不行?这片核心就是这个。
领导:嗯,“拉拉行不行”,完事了,你下去吧……
电影简述
莎拉,一个通常被人们认定为“坏女孩”的假小子,抽烟、喝酒、性格孤僻,可在这些标签下的是一个温柔、善良有点胆怯的小女生。她渴望友谊,但校园里那些“绑定”着男生的姑娘们却让她不知该如何接触,就这样,格格不入的她成了人们眼中的怪人——直到安德莉亚的出现。
下课后,和往常一样穿越一对对情侣后的莎拉却发现自己的秘密据点已经被人占据,而那个躲在这里抽烟的女孩正是刚刚转校来到这里的安德莉亚,看着安德莉亚递过来的香烟,萨拉不由得会心一笑,“原来,她也是和我一样的‘怪人’啊”,第一次发现,午后的阳光是如此的温暖。
在作家父亲的熏陶下,阅读,是萨拉最爱的事情,畅游书海能让她忘记现实中所有的不快。默默地把头埋进书中,油墨芳香经由时光发酵后愈发的醇厚,令人沉醉无法自拔。“我喜欢这个味道,旧书的味道”安德莉亚的声音将沉浸于书海的萨拉唤醒,可她不知道的是,对于孤独的人,有种东西比书籍更令人上瘾,它的名字叫——认可。
夕阳下,两个有趣的灵魂就此相遇,她们一起分享快乐、承担悲伤,创造幸福、排解孤独,她们一起穿越隧道,一起享受阳光,一起嬉闹玩耍,一起参加派对,沉寂的心灵就像一块干柴,一遇火星就会熊熊燃烧,直到——那场演唱会。
演唱会中,被气氛所感染的两人忘情的亲吻,她们终于认识到彼此的之间感情不仅仅是友谊更是爱情,是被世人所厌恶的同性之爱( 剧中观点!)。看着新闻中因百合被监禁的少女,莎拉有点恐惧,而这种恐惧在随后课堂上一位同学对她说看到了她们一起去演唱会时上升到了极点。她决定逃避,放弃这段初生的感情,面对安德里亚的懦弱,安德莉亚一怒之下转身离开,几天未曾上学。短暂的分离并没有让莎拉彻底地忘了安德莉亚反倒帮她认清了一个事实,不知何时,她们早已无法分离。
从安德莉亚的家中得知她离家出走后,莎拉来到了她们第一次敞开心扉交谈的那个小广场,不出意外,安德莉亚正默默地在这里等待着她。萨拉心中的千言万语在此刻都化为了一个拥抱,相爱的人,从来都不需要说对不起。
经过这次的波折,莎拉和安德莉亚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她们彼此形影不离,享受着生活点点滴滴平淡的幸福和在父母眼皮之下偷尝禁果的刺激。但很快,厄运就降临到了她们的身上——不知和人将她们交往的照片传播到了网上。
面对如此噩耗,两人没有迷茫,毅然要将这份感情贯彻到底。事情已经无法掩盖,于是她们决定向父母摊牌,先踏出这一步的是一贯坚强的安德莉亚。不出意外,一顿毒打是安德莉亚最终的结局。可就算这样,莎拉还是勇敢的对父母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感情。结局?重要吗?当两人决定共同携手与世俗对抗时,幸福,就已经在不远的彼岸向她们招手相待。
到这里正好很神奇的1314个字,希望那些和两人有相同境遇的人都能携手相伴一生一世。
对于同性之恋,说实话我不太懂,毕竟本人男爱好女……但我身边仅有的几个朋友之一就是所谓的百合,再加上工作的因素,对这一群体也算是有些接触。网上有句玩笑“异性只为繁衍,同性才是真爱”,就现实来说,确实如此。
爱情本身没有高低之分,我们爱的从来都只是彼此,容貌、金钱,乃至于性别、年龄都应该置于其后。但就现在来说,两个人能顶住世俗的压力走到一起本身就是一种及其难得的事情,而经过世俗、家庭等层层考验和筛选的同性之爱比异性恋更加的纯粹其实是理所应当的。
剧情发展之我见
跑题了,回归正题。
来分析一下电影吧,就像开头所说的,抛开这个太监的结局,本身两人之间感情的衔接倒是没有问题。下面就来说说我对剧情的看法。
首先,电影里莎拉看起来一副假小子的造型,可她在和安德莉亚在一起的时候扮演的却是女性的角色,这点从剧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比如对爱情的态度,亲吻时的主动性等等。这点倒是和我的朋友很像,一个被我们称之为“男人哥哥”的女汉子其实就是一个特别细腻的小女生。
莎拉和安德莉亚的相爱其实并不突兀。从日常生活的片段来看,萨拉活得及其压抑。常年的阅读不仅仅带来文化素养上的提升同时也成了她思想上的包袱。她渴望友谊,渴望融入人群,可她却又对同龄人在性上的放纵表示不屑,而这种不屑是源自于思想上的自我约束,外在表现带给人们的就是一种“自命清高”的感觉。这也是她说女生们称她为“怪胎”的原因。无论是多次出现的自卫的场景以及她抽烟、喝酒的习惯归根结底都是在这种羡慕与厌恶交织过程中产生的对自己的逆反心理。简单来说就是否认自己、厌恶自己却无从改变自己。而这时,她最渴望的就是来自于他人的认可以及和自己相似的人的肯定。安德莉亚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她的需求。
“秘密据点”的对话中,安德莉亚表现出了和莎拉相同的立场,书店内确认了同样的喜好,而在之后于小广场的闲聊则展现出来两人相似的心路历程。透过安德莉亚,莎拉仿佛看见了另一个自己。
莎拉是一个自卑的人,她非常在意外界人的看法,这也是她之后退缩的原因。但每一个自卑的人心底里都蕴藏着一份“自恋”。越是自卑的人越容易爱上一个和自己有着相似之处的人,因为这会给她带来一种潜意识上的“认可”感,这就是莎拉对安德莉亚感情的本质,她爱上的不是安德莉亚,而是安德莉亚所倒映的那个自己。
后面的内容不想再提了,反正也没什么可说的。说说结局吧。
虽然总喊着这个结局是烂尾,但真的没法再演了。接下来无非是三条路,
1、父母看开了,同意了莎拉和安德莉亚之间的感情。但电影的社会背景是一个同性恋会被人在大街上强行送去看押的时代,她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社会,至少被人把爱情公之于众的情况下两人已经只有离开本地一条路可选了。
2、父母不同意,两人分手。这是最现实的结果,但是……现实已经如此残忍,看个电影还不给点安慰的话我分分钟寄菜刀好吗,刀片都不行。
3、父母不同意,爱情转入地下……实话说,在图片都发到网上弄得众所周知的情况下,地下恋情?可能吗?
这么看来,其实到此结束已经是导演唯一的选择了,至于借口……开放式结局嘛。
观后随笔,可无视
以上人物的心理其实说的都是我自己,2011年,我在校园里遇到我的那个“安德莉亚”,幸运的是她是女生我是男生,不幸的是……一场单恋,从初见到如今。
其实,我们和剧中人真的好像。刚入学,我始终游离于人群之外,迎新晚会筹备前,她莫名的向我发出合作演出邀请时,我仿佛看到了天使,就像萨拉面前的那根烟。演出尚算成功,随后我被班主任推荐进入文宣,没过多久,她也加入了进来。
文宣主要负责校园活动的策划以及主持,作为唯一男生自然要承担起全部的工作,正好,这也是我所喜爱的。可我对自己作品却有一种近乎强迫症的完美要求,换而言之就是我的作品永远在改进中,直到超出我的能力水平后被无奈放弃。而她的加入,改变了一切。
她理解的了我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并总能在彻底跑偏之前把我带回正规,当我举棋不定时,总会发现她的选择是如此的贴合我意。那种默契是如此的温暖,就像书店里安德莉亚的那句“我喜欢这个味道,旧书的味道”。
一次,夜晚她陪我在学校做活动的海报,离开校门早已繁星满天,不知为何,我们就这样在校门口谈起了各自的家庭,看似截然不同的家庭却意外的相似,而那些不同之处却正是我们彼此期待的模样……
阻挡在莎拉面前的是她的胆怯,但她克服了,勇敢的踏出了那一步。
阻挡在我面前的也是我的胆怯,我被打败了,至今未能踏出哪一步。
七年了,我分析分析再分析,告诉我我喜欢的不是她而是那个她所倒映着的我的影子,可我说服不了我自己。她就像海 洛 因,我拼命想遗忘却无能为力,反倒是忙碌过后的回忆更加痛彻心扉,偶有联系,看到她消息的一刻心里会瞬间被喜悦所充斥,一字一句反复斟酌一撇一捺不敢疏忽,可当联络终止,仿佛人生只剩下了空虚……我再也回不去那个独自一人自得其乐的生活了。
后悔吗?或许,没有。
《带我去兜风》观后感(三):《拉拉行不行》校园大尺度les恋,所有甜蜜败给了现实!
今天推荐推荐一部厄瓜多尔的拉拉片,尺度稍微大了点,带着一些小文艺,小青春的校园爱情片,讲述两个女孩相爱,却被现实打败的故事。
片名:《拉拉行不行》又名《带我去兜风》
我们的短发女主莎拉,有点孤僻,有点成熟,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高三本该是一个紧张学习的过程,她上课不是画画就是叠纸飞机。
下课了就去自己的秘密据点去抽烟,望着成群结队的少男少女,她默默的走开,点燃一支烟,品味着无聊的生活。
放学后一个人,一副耳塞,乘着阳光正好,她会一路睡到家,不说多余的话,不走多余的路。
回家吃饭,洗澡睡觉,自己一个人躺床上,干不可描述的事.....咳咳...
有一天,莎拉正在专心的叠飞机,一个叫安德莉的转校生来了,她自带热情,笑起来很好看。
两个人因为抽烟相识。
莎拉说“没人告诉你要小心我吗?别让人看见了,你跟我鬼混,别人都说我很怪”
安德莉说“那又怎样,我也很怪”
慢慢的,她们成了好朋友,一起上学放学,一起探讨不去轻易探讨的问题。安德莉说在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独处才行。而在莎拉看来,她随时都喜欢独处的感觉。
她们一起打游戏,喝酒,一起诉说心事。
一起骑很久的车去山顶俯视万物。
安德莉去莎拉家做客的时候,乘着没人,两个人情不自禁的亲吻了起来,此刻友情在向爱情靠近。
她们去了酒吧,看着其他同性亲吻,她们也情不自禁的深吻,却被同学看到了,莎拉听到后,想结束这段恋情。
爱情还没开花,还没落地,难道就要夭折吗?莎拉的态度让安德莉特别伤心,她好几天没去上课,但莎拉抵不过自己的欲念,她想念安德莉的一切。
当两个人重新归好的时候,又一消息打碎了两个人的梦,她们的照片被人放在网上了,对于刚步入成人的她们来讲,这是重重的一击。
两个人,两颗心,两份孤独,只想紧紧的拥抱一起,却受到了阻碍,她们不知所措的相拥,怀念彼此度过美好的时光。
莎拉最终还是向父母说出了她喜欢安德莉的事实,但现实往往残酷又真实,父母是反对的!
莎拉一个人躺在床上,回忆着关于两个人的美好,如果现实是泡沫,那回忆就是不会生锈的铁盒子,那里存放着两个人的过往与念想。
这部影片的尺度有点大,有点小文艺,却很真实。
很多镜头都可以找到我们的影子,比如说莫名的孤独,喜欢一个人独处,一个人在床上做不可描述的事,向父母说自己的性取向,突然被熟人发现自己的性取向,不管多大的困扰,只要你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一切,并接纳它,你就是最完美,最独一无二的自己。
坦白说,这些事我都做过,换来的结果是坦然,有种不可描述的超脱感,我从不压抑真实的自己,更不会去隐藏我的独特,常人因为太习以为常的活着才麻木,而我们因为独特才不至于陷入平庸。
愿你重视自己的真实感受,让自己活成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