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者的诅咒》读后感1000字
《赢者的诅咒》是一本由(美)理查德·H·泰勒(Richard H.Thaler)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赢者的诅咒》精选点评:
●现在也就能看看这样的书了,,,
●我们发现了问题abc做出了假设123最后觉得它们都ry
●非常牛
●偏学术 理性人假设感觉问题还是不少 搜了下貌似这本书的主题今年拿诺奖了
●经济学
●: F012/5945
●经济学只教如何分饼,但是不教怎样做饼。至于面粉从哪儿来的问题么,下一位!
●不是科研狗不建议看。整本都在讲行为,找出异常的过程和展示模式对科研狗有参考价值。中间突然多了一个行业工资差异,有点纳闷他怎么会在一堆行为金融中想到这个
●专业性还是有点强
●如果你喜欢行为经济学,你可以读读这本书
《赢者的诅咒》读后感(一):只有错买, 没有错卖!
Winner's curse! 俺念书时很流行的一条理论, 听老师讲了无数遍,还有各种实证性的游戏来证明. 很强大, 很fancy!
昨天吃饭听妈妈唠叨菜价不一, 分不清好坏, 所以只能挑贵的买, "只有错买, 没有错卖!" 差点喷饭, 教授们奉若至宝的经典理论原来都在几千年的谚语里...
两点收获:
1.如果要拿诺贝尔, 可以再挖掘下民间谚语之类的. 经济学原理就在朴素的群众实践之中.
2.有朝一日我能开门经济学课程, 我要把所有的洋理论本土化:
- 专题一: 只有错买, 没有错卖 - Winner's curse
- 专题二: 田忌赛马 (算谚语?) - Gaming theory
- 专题三: 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 - ???
- ......
《赢者的诅咒》读后感(二):读(美)理查德·H·泰勒(Richard H.Thaler)《赢者的诅咒》
有很多启发。如何才能超越现有的生活模式?飞向蓝天
这本书都是对于博弈的比较深入的研究,显示了一种对于生活的深入把握。
2 赢者的诅咒,使得往往要反向而行。
4 弗里德曼的错误--人经常犯系统性的错误。
14 人们总是倾向于合作。
61 “现状偏见”既不愿意买也不愿意卖。
101 人们是缺乏耐心的,同时又缺乏自我控制,因此总是有问题。
108 房产越多,储蓄反而越多。这个结论对于解释目前的中国楼市很有用。
117 赛马市场和股票市场,这个也很有用。对于赛马而言,投资热门是没有错的。(赛马,其实也和判断不同股票的走势是一样的,人们总是对大热投注过多,或者对过冷的投注过多,实际上应该判断次热而未得到重视的机会)
(书中展示的睿智对于建立投资策略非常有用)
135 闭市前价格会上升。
144 低PE和高分红股的收益率较高。
无论是绩优股还是绩差股,其收益都是均值回归的。
亏损股的股价反转程度比盈利股更显著。
大部分亏损股的超常收益总是发生在1月。
对于3-5年期,买入绩差股卖空绩优股的组合收益率可达5-8%。
174 对于连续几年美元不发生暴跌的计算可参考。
《赢者的诅咒》读后感(三):啃了一半
啃了一半,笔记下:
1、竞标时,竞标者增多时,报价应趋于保守还是乐观?
答:保守。商品实价与竞标者报价之间的空隙就是生存空间,当竞标者增多,人人都为了竞标成功而报价趋于乐观化,报价最高者水涨船高,导致生存空间丧失概率增大。
2、解决公共产品强搭便车的方式?
答:通过诱导参与者更好的沟通促使大家合作,鼓励大家做出承诺是非常好的方式。另在团队中,团队认同的作用下,人们会增加合作率来弥补团队内部的不合作者带来的损失。
3、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关键分析要素?
答:1、公平感,给于的思考时间越少,实验持续的时间越短,公平感功效增强;2、被侮辱的心理界限,触摸这个下限,会导致给予遭拒;3、通牒次数,通谍次数略增加时,折扣因子趋于1时,会增加平均分配的概率,而通牒次数较多,不公平随之增加,人们只是期望降低被拒绝风险,并且报复性地比前次更加不公
4、什么是损失规避效应?
答:损失收益比感觉到的损失所造成的痛苦要小,所以卖东西的总期待比实物更高的价值才能打动自己享受掉的决定。在人们产生对事故的预期悔恨时,损失规避效应会放大。
5、偏好反转的现象是?
答:人们倾向高估那些低概率、高收益的赌局,而实实在在接受低收益、高概率的赌局。因此不同的诱导方式可以导致系统性的不同偏好顺序。
6、贴现率的函数关系是?
答,时间增长,贴现率下降(人的耐心缺乏),金额增大,贴现率下降(钱越多,人的耐心增强),奖金的贴现率比罚款的贴现率高(对失去的东西相对耐心小,对债务的厌恶),贴现率的选择会随时间产生动态不一致性(到底谁是主宰者?是理性远见的我?还是实际境遇中懒惰的我?)
7、人们偏好不断增长的财富模式
《赢者的诅咒》读后感(四):名家推介:
“经济学家总是会时不时地写几本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著作。理查德·泰勒在《赢者的诅咒》一书中正是做了这样的事。”--华尔街日报
“通过揭示在真实世界中一系列既有哲学色彩、又有现实意义的难题,理查德·泰勒以一种令人愉快的方式形象地阐释了那些深奥晦涩的思想……泰勒在这本令人振奋的书中要呈现给大家的是当代经济学中最精彩绝伦的思想华章。它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博大的研究视野中洞察人类的经济行为,从而也进一步补充我们对市场和价格的见解。”--商业周刊
“理查德·泰勒……时髦地叙述了一些实证的经验研究,这些研究的发现将不断炙烤那些迄今为止广受庇护的经济学理念。”--当代心理学杂志
Winner’s curse(赢者诅咒):这个经济学术语最初起源与拍卖过程中的假说!而当今这一术语普遍用于股票交易市场!
下面拿股票ipo为例!所谓“赢者诅咒”,他关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指在任何形式的拍卖中,由于拍卖品的价值是不确定的,赢得拍卖品的中标者出价高于其他中标者,但他很可能对拍卖品估价过高,支付了超过其价值的价格,从而赢得的拍卖品的收益会低于正常收益甚至为负。
新股的市场价值也具有不确定性,发行公司须设定发行价格并按发行价销售新股,投资者依发行价格认购,如果认购过度,则须按比例配售。
潜在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他把潜在投资分为有信息群(informed investors)和无信息群(uninformed investors)。
有信息的投资者对新股有充分的信息,他们认购预期市场价值大于发行价格的新股;
而无信息群容易遭受所谓“赢者诅咒”(Winner’s curse)式的损失。
认识到这种可能性,他们就只认购定价相对较低的新股,而且很多人将没有积极性参与新股认购。如果发行公司不降低发行价格,信息较少的投资者(less-informed investors)就将不进入新股市场,许多新股发行就会失败,总之,为了吸引广大的无信息群参加认购新股,新股发行价格就必须低于正常价格。
《赢者的诅咒》读后感(五):3星|《赢者的诅咒》:新晋诺奖得主92年作品,博弈论在拍卖、薪酬、股市、彩票、赛马、汇市等领域的应用,偏专业
本书是塞勒92年的作品。偏专业,综述了博弈论在拍卖、薪酬、股市、彩票、赛马、汇市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结论比较有意思,不过论述太专业,时间也有点久远。
基本的结论是:拍卖的赢家经常会得不偿失;大公司的工资更高;股票涨跌确实有一定的踪迹可循;彩票市场有赚钱技巧不过前提条件非常高;赛马经常会有赚钱的机会;汇市盈利比较难。
总体评价3星,有一些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对这块土地的存油量估计最乐观的人将会是优胜者,这个人可能会出高于这块土地真实价格的报价,这就是可怕的赢者的诅咒。在一个有很多竞标者的拍卖中,出价的优胜者经常失败者。P2
在上述实验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合作,除非实验表明,他们与之共事的人占他们的便宜,采取了不合作的行为。P16
总之,消费者可能会不愿参与一桩对方拿走太多剩余的交易。这或许可以解释某些市场在卖方定的正式价格水平上不能出清的现象(比如说,"超霸杯"的球票,周六晚上在镇上最受欢迎的饭店订位等等)。为了将来的生意,卖者有动力把价格降到均衡价格以下。P35
总之,我发现行业工资模型是很难理解的,除非我们假定公司设定工资时注重感觉上的平等性,这是一个只有经济学家才会发现其争议之处的假设。P54
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赢者是被"诅咒"的:(1)赢者的出价高于这块土地的价值,所以该公司会亏钱或者(2)这块土地的价值低于专家的估价,赢了拍卖的公司也会大失所望。这两种情况分别叫做"嬴者的诅咒1。和。赢者的诅咒2。。56
在现实世界的大型拍卖会中,投标人是否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呢?有众多的研究声音称,发现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赢者的诅咒的证据。P62
尽管罗尔谨慎地解释说评价这些研究是如何地困难,但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些投标公司的并购几乎都不赚钱,即使有也是非常少。再一次地,第二种情形"赢者的诅咒"看起来与这些数据吻合。P66
概念决策者系统性地发现,结果比预期的要糟。他们表明,对于任何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或)存在许多替代方案的决策,将经常发生"决策后惊奇"。67
禀赋效应的一个启示是,人们在对待机会成本和"拿出口袋"的成本时的反应是不同的,放弃的收益比感觉到的损失造成的痛苦少一些。P82
具体来说,就是每一羡元赌金的预期收益随着赛马获胜的概率而单调增加。热门赛马赢得比赛的次数高于主观概率所反映的,冷门赛马获胜的概率则小于主观概率。这意味着选择热门赛马要远远好于选择冷门赛马。P135
对两个赛季的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在place 和show市场,每次赌博有11%的投注可能有很高的收益。而且,公布这一结果似乎并没有使可获利的赌博机会消失。P138
在北美,彩票直到新泽西州允许投注者自己选择数字后才流行起来。这一特点的流行似乎可以用心理学家艾伦·兰格(Ellen Langer,1975)称作"控制错觉" 的理论来解释。即使在纯粹靠运气的博彩中,投注者也感觉如果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机会会更好一些。147
本章所描述的价格波动模型是令人吃惊的,在岁尾年头、两月交接的几天、两周交接的几天、两个交易日交接的几个小时至几分钟以及节假日前的几天,股票价格和收益都会出现反常。P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