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二号人物读后感锦集
《和珅:二号人物》是一本由纪连海著作,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19.40,页数:8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和珅:二号人物》精选点评:
●蛮好的科普读物,只是自己记不住。微信读书
●纪连海的文章远不如他说的好啊,签的名倒是真不错
●纪连海老师的书,用了大量史料,写的非常好
●是不是为“和大人”平反的一本书?也更像是从正史角度解读和珅生平的一本书,引经据典、数据翔实,可以说是一本好书。和珅虽贪,但也是能力过人,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先生科普了很多 可惜都记不得
●关于和珅可考可信的介绍太少了,夹杂着一些乾隆时期满族姓氏与八旗制度的一些介绍,信息浓度太低了,纪连海当时候是怎么火起来的?弄得我对他其他的书都没兴趣了。
●值得一看
●在这本书里,从作者描写的和珅这一人物身上,我学的很多,生活中,职场上充满了你需要了解的大智慧
●出来玩这三天等车坐车时间看完的,总之是科普了一些。
●里面关于和珅的描述非常少,而是对清朝各种制度大段大段的描写。不喜欢这种风格,也没有把和珅的性格突显出来,甚至是和珅的贪婪,读完此书和珅没有给我留下任何印象。花了两天时间读完,感觉收获很少。
《和珅:二号人物》读后感(一):以史为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纵观集权的封建王朝,像和珅这样的臣子,真的不多。我们无法全部还原历史真相,但通过这本书,起码可以给给和珅一个稍微公平点的看法。
和珅的功过是非已成过往,但是看完正本书感觉是,做人不能没有信仰,做事适可而止。
《和珅:二号人物》读后感(二):鸡肋
书里面有提到三部电视剧,我只看过其中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和珅这个人物形象就先入为主了。作者又说了历史上的真相比较接近《乾隆王朝》这部电视,书看了几页觉得甚是啰嗦,于是就把《乾隆王朝》翻出来看看,看了看电视再去看书,总觉得电视剧比书更好看,而且内容也相差不多,电视剧的表现力也更强一些,对和珅这个人物就有了重新的认识。“用心良苦”可以说和珅一直都是这样侍奉乾隆的,但他自己却说他“不用心”,大概他的不用心才是真正的用心,正是他用心的侍奉乾隆,他才会有这么高的地位,能做到他这样的没几个,所以他的成就,没几个能企及。他的贪无可厚非,他为乾隆付出得很多~~~~~~~~~
《和珅:二号人物》读后感(三):随笔
官场,人脉真的重要的。和珅被弹劾有吴省钦连夜通风报信,前几天看《袁绍》时候,何进进宫去也是因为有人给他报信使眼色才免于被宦官害;在常侍中有同乡,才得以更容易要了蹇硕的人头。
最悲哀的不是出了一个大贪官,而是这背后的原因,以及百姓为之受的苦。尹壮图直言敢谏,说出“议罪银”的弊端,乾隆却因为一己私欲勃然大怒。也不怪乾隆老迈昏庸,家天下总是难免这些。
刘墉真够厉害啊!虽然揣度错了皇帝的意思,但也真是有手段,把库银亏空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这段真精彩。但是在专制时代不会揣度上意多么危险呐。被皇上针对就是被全世界针对。
刘墉、纪晓岚也是被文艺工作者过分美化的,他们的情怀也没高到哪里去,现实不允许。何况纪晓岚还被乾隆直说过“倡优蓄之”。 说来说去,和珅还是有能耐,更会讨乾隆欢心,什么“台湾官员没有把您的恩德带给百姓”;一个背原文一个背注解;互相和诗……人为处世也有手段,然而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靠山倒了就不行了。 那个鼻烟壶那里怎么感觉有点甜…他俩的关系是真暧昧。
《和珅:二号人物》读后感(四):命运坎坷 一生传奇
和珅是我一直比较喜欢和关注的历史人物,另一位是武则天。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铸就了传奇的一生
看纪先生写书需要有一定历史常识,我是一个历史盲,很多都是看热闹,所以本书中很多旁征博引,表示略看不懂。嘿嘿~ 以后还要继续看书。
就和珅个人而言,我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王刚扮演的角色。
一个油腻中年,贪得无厌又机敏聪慧,卷入风波又能机智化解
他对皇上的衷心,对皇上的感情,可以说是没有第二人了
他对皇上、家人、体己人是感性的,对待政敌、小人是理性的
他为人圆滑,处事得当,让人既爱又恨
和珅的成名也并非仅仅是命运的安排
如果不是他在书院刻苦努力,如果不是他与弟弟分工明确,如果不是他有明确生活态度和目标,没有一定学识和心机就不会有皇上离不开的和珅、贪官仰慕的和珅、政敌仇恨的和珅、家里顶梁柱的和珅。
虽然我不同历史,但是很喜欢看历史人物的传记。
以铜为镜,以史为鉴,这些红极一时并能流传下来的任务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希望历史学家们,多多留下一些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书本
像易中天先生写的三国,让我本来讨厌四大名著得人,看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