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爆炸》的读后感大全
《终极爆炸》是一本由王晋康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2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终极爆炸》精选点评:
●结局从来都是平平淡淡 但除此之外相当完美 我总结出 科幻小说的上乘之作 一定要反映出宇宙的大气与人伦的小气之间的矛盾 终极爆炸篇如此 三体也是如此
●多一星给情怀吧
●过于文学作品化的人物人格。作者的意愿的确美好。
●最近童心大起,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值得向小学生初中生推荐的科幻小说作品,其文笔和作品内涵都让我仿佛回到了小学和初中时代,亲切至极。
●越读越没有期待
●奇怪,老王的短篇,并没有体现出什么故事和写作技巧,几乎平铺直叙,“故事会”式的文章,难免阅读体验大打折扣。与刘慈欣的《鲸歌》《山村教师》等极富人文色彩的科幻作品相比对比很强烈。
●只有《终极爆炸》这个故事让人才不透结局;其他的都是很一般的习作。
●王、刘确实是中国科幻的领军人~星河都拼不过吧= =。。。
●这一本时间旅行比重较大。《终极爆炸》能让我们把住银河奖评委的脉。老王操作不同叙事人身份时还是捉襟见肘,女性视角写直男癌观念尤其让人不忍卒读。以及,这大概是我最后一本看老王了。
●冥冥中自有天意,无论多努力,科技、医学多进步,甚至实现时空穿越,始终都逃不过上帝划定之路。
《终极爆炸》读后感(一):合格的科幻,枯燥的小说
老王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养蜂人》、《替天行道》、《终极爆炸》都已经拜读过了,总体来说三星水平,鲜有四星作品。
老王的作品有两个特点:一是凭借其良好的科学素养,立足于科学真实和生活现实,用通俗文学元素阐释丰富的人性,揭示深奥的哲理,反思科技的发展。老王在科技与人性、与伦理冲突方面,以及对科学的牺牲精神和探索精神方面还是挺有思想的,虽然这些思想有些是“借鉴”他人的;二是当他把这些科幻元素反映到小说中就显得干瘪而枯燥了,小说只是单纯的作为阐释科幻思想的载体,两者无法有机融合,老王只能生硬地通过大段大段人物对白或者大段大段的旁白来解释科学概念,大大冲淡了小说的阅读乐趣,弱化了小说的文学性。
老王曾说:“在中国,科幻作品在文学长廊里几乎没有一席之地。”我不敢苟同,近年刘慈欣的《三体》大热,说明中国读者对本土科幻小说是认可并有希冀的。我认为科幻小说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还在“小说”,小说写得好不好,最终决定了作品的质量。所以问题还出在作者自身,也就是小说创作能力较差。小说是需要塑造人物、设置悬念、铺陈情节的,不是加点科幻元素就能成为优秀作品的。
《终极爆炸》读后感(二):各篇简评
一生的故事
开头以为是沉重的回忆录,后来民科的内容上来了,关于什么医学和文明的吹水。然后来了个裸体男人,要杀她们防止计算机在未来统治世界,这tm不是终结者吗……然后讨论了一点自由意志,认为人没有自由意志,而故事似乎也是说可以改变细节,但不能改变总体走向。不知道王大大是不是看了终结者,不过没有后记来说明。可以说民科科幻作家都是说理论说的很起劲,但是用起来很外行很没用。
可爱的机器犬
说机器人狗发疯变狼,太短太不知所云。
决战美杜莎
富翁要在千年后留名,哦不,是150亿年之后……最后想到的办法就是送入黑洞里面……而在结尾,作者又添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自作聪明的尾巴。
时空商人
又是时间机器的命题,做发财梦,最后良心发现了,基本很无趣。
终极爆炸
宇宙的终极方程式!iq超过160的两个科学家的大碰撞!(后来还有个160小组。。。。。orz)不过在战争的阴影下,一个科学家似乎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但后来发现脑中异物是160小组科学家为了联机解决宇宙奥秘!n个人联机,其智力是一个人的10n次方倍!!!结果探讨出一个终极公式,具有终极的毁灭力!!!然后……战争就开始了,然后就是各方对终极武器的垂涎什么。最后,还是没怎么解决问题,只是说科技研究还是放一放,先净化人性吧亲!
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
一开始是有关一个三角恋的极品故事,什么9999朵玫瑰9999根蜡烛99首情歌(这个怎么不是9999首了?)剧情实在是不打草稿,然后突然咯噔情敌却说我已想到如何时间旅行,这哪跟哪啊、。。。结果解说时间机器民科的居然赢得了爱情!下面唱歌的唱到99首力竭而死!!!!然而情敌还良心发现说要造出时间机器改变这一切!!最后的真相还是比较陈旧,什么不允许有意识的生物改变具体的世界线之类。
我们向何处去
这个更无语了,没头没尾的,有点鲁滨逊的意思。
新安魂曲
壮哉我大中国人,要进行环宇宙飞行了!!!(夸父号,名字略老土)既然宇宙是个“球”那么一定会回到出发点是不是?等等……这个好像是宇宙过河卒的情节?算了,反正天下科幻一大抄。。。不过,我擦最后结尾“神”了不仅飞船因为光速躲过了宇宙热寂,连地球也……变成了“光速地球”!!!!!
《终极爆炸》读后感(三):科学家的哲人情怀
王晋康的短篇小说集第三本《终极爆炸》也已面世,本书中的作品完成时间相对较晚。由于我本人在99年之后停买《科幻世界》,所以这些作品基本是初次阅读。从中,我看到的是他作为一个科幻作家,或者说科学工作者所流露出来的哲人情怀。
从这些作品的探讨方向上,这种哲学思考已经十分明显。《一生的故事》《时空商人》《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等作品均涉及时间旅行的可能性,以及对“外祖父悖论”的阐释;《一生的故事》还着重讨论了人类的发展究竟是自由意志还是命中注定;《终极爆炸》中对宇宙的终极真理,宇宙诞生的原初进行了辨析,这分明就是“世界的源起”“我们从何而来”的问题;《决战美杜莎》《新安魂曲》则对这个宇宙的衰亡和人类文明的最终命运给予了关注。可以说,这些都是哲学家经常加以探讨的问题,而如今已经不再是他们独专的了。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科学虽以实证为其特色,而不似哲学更注重理性辨析和逻辑论述,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其所穷尽的范畴已经开始逼近哲学家们的终极命题。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入手的相对论已经在解释世界的本质,大爆炸理论是关于万物的本源,量子力学和微观世界的探究试图揭开物质的本质,而进化论和基因的发现则是拷问生命和人类的起源……这些几千年前由老子和苏格拉底思考的问题,如今转由科学家来解答。难怪杨振宁说过“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
但是这还不是最后的终点,因为即使是科学,仍然有不能解释的东西。我们知道了所处的宇宙起源于“奇点”的大爆炸,但在这之前如何,在这之后又如何?我们知道有机的生命起始于无机的物质,但是什么力量促使了生命的诞生?我们相信宇宙的终极真理会是十分简洁和有序的,但这又是谁在冥冥之中的安排?知道得越多,就对造物之主越存敬畏。这也是包括牛顿在内的许多科学家皈依宗教的原因吧,毕竟我们还是不能推演出那个“第一推动力”,那个“第一因”。于是杨振宁的话还有下句“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
当然,科学家心中的神,还是和宗教信徒心中的神不太相同的。其并不是需要无条件膜拜以获得救赎的权威,或是神秘不可测,只能仰视的至高存在。王晋康在书里也多次借书中人物说出了“神”的存在,但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个终极追求的目标,一个令人敬畏,但又令人无比向往的境界。正是因为有这个终极的存在,这个全能全知的造物主,我们才会不断去探索,去试图揭开神的面纱。人是否能达到这个境界,是否能超越神?也许永远不能,但正是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和不屈的探索,使人得以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取得进步。因此,即使探讨了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技术带来的许多威胁,但王晋康本质上也许依旧是个乐观主义者,相信人类终将借助科学和理性迎来光明的未来,正如《新安魂曲》中那个即使经历了宇宙寂灭也依然幸存的地球吧。也正是具备了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才使他的作品有了不同寻常的高度。
最后,期待一下即将出版的几本长篇作品集。
《终极爆炸》读后感(四):科技的进步请停下来,等一等人性的提高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个短篇中篇的合集,下面逐一点评一下。
《一生的故事》看过“终结者”的会有熟悉的画面感。本文还着重讨论了人类的智慧的发展,以及对人工智能的担忧。
《可爱的机器犬》说机器人狗发疯变狼,调个时间设置,就又变好了!不怎么样。 《决战美杜莎》富翁要留名150亿年之后,最后想到的办法就是把富翁的意识送入黑洞里面。 《时空商人》利用时间机器回到过去,这个商人貌似很聪明,在过去转一圈,只有2000万的利润也太少了。一看就不是真正的商人,而是一个科幻作家伪装的商人。作者把这个商人送到过去买邮票--猴票,送到未来看几只涨停的股票,这也也太小儿科了。难到作者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彩票”? 《我们向何处去》这个更无语了,没头没尾的,有点鲁滨逊的意思。 《新安魂曲》“夸父号”进行环宇宙飞行,因为宇宙是圆的,最后结尾整出一个“光速地球”!!!!!厉害。
《终极爆炸》作为这本书中的中篇,还是不错的。算是这本书里的经典吧。
宇宙的终极方程式!被几个科学家大脑联网给整出来了。160小组科学家,n个人联机,其智力是一个人的10n次方倍!!!不过在战争的阴影下,人性无法纯洁的情况下,有人意图不遵守之前的约定。用这个终极武器毁灭对方。当然最后没有实施成。这个科技也暂时放下了。人类最重要的是净化人性,否者一切妄谈。
《终极爆炸》书中段落摘抄:
卓师母叹口气:“我这就告诉你。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文明发展的一个潜规则,虽然它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性,但它一直是很管用的。那就是:当技术之威力发展到某种程度时,它的掌握者必然会具有相应程度的成熟。形象地说,就是上帝不允许小孩得到危险玩具。这么说吧,二战时核爆炸技术没有落到希特勒和日本天皇手里,看似出于偶然,实则有其必然性,更不用说它绝不会落在成吉思汗手里。大自然能有这条潜规则实在是人类的幸运,否则就太危险了。但一六○小组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潜规则。由于智力联网,小组所达到的科技水平远远超越时代,至少超越五个世纪。反过来也就是说,今天的人类还不具备与终极技术相应的成熟度。”她强调着,“不,绝不能让他们得到这个危险的玩具。”
感想:多么理智的卓师母,知道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
史林当然能想像得到,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这就意味着,一旦终极技术被散播到公众中去,那对恐怖分子太有利了。他们今后甚至不用腰缠炸药,只用在上衣口袋中装上某种小器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他想去的地方,然后微笑着引爆自身。而且……这是怎样威力的人体炸弹啊。按质能公式,一个体重六十公斤的人具有大约5×10 18焦耳能量,按每克TNT能量密度为5000焦耳算,相当于10 9吨TNT,也就是说一亿吨!而美国扔在广岛的原子弹才1,3万吨!太可怕了,确实太可怕了。现在,史林完全理解了一六○小组对终极公式严格保密的苦心。
感想: 科技的进步请停下来,等一等人性的提高,否则就是绝对的灾难,让我想起老祖宗的一句话,厚德载物。
贝利茨笑着说:“不必伤心,琳达,我爱你,正因为爱你我才这样做。如果我的死能让人类从此远离战争,那我的六十四公斤体重可是宇宙中价值最高的物质啦!再说,世界上有哪个人能像我死得这样壮丽?在一瞬间抹平肉体的褶皱,回归平坦空间,同时放出终极能量,变成绚丽的火球。琳达,不要哭了,当命运不可避免时就要笑着迎接它。”
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小我大我,分得清楚。
感想:死亡终究会来,关键是死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