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朝鲜战争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朝鲜战争读后感100字

2020-12-01 02:28: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朝鲜战争读后感100字

  《朝鲜战争》是一本由马修·邦克·李奇微著作,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90页图书,本书定价:1.20元,页数:1983年,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朝鲜战争》精选点评:

  ●撤退的有序;有限战争;写作背景:越战

  ●看着玩

  ●肥头大丘疯

  ●有限战争及应对共产主义威胁的战略思想

  ●说客观的是眼瞎吧

  ●冷静务实,深思熟虑,有进攻精神和组织能力的典型美式军人形象

  ●相当客观

  ●李奇微回忆录

  ●利用无聊的培训时间,断断续续,终于在昨天看完了。另一个立场,另一种视角。

  ●这支军队向最邪恶的势力进行了挑战,抗击并击退了这股势力。共产主义洪流的浪头已经被你们有力的双臂和坚强的意志所粉碎。这股危险的潮水已开始消退

  《朝鲜战争》读后感(一):从另一个角度看朝鲜战争

  抛开作者的个人情绪,这个描述的韩战,还是挺公允的。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即使在中苏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时候。

  这场战争,中国打得极其惨烈,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远东朝鲜战争》一书,也可以找去看看《志愿军日记》- 我在豆瓣上没有找到,当年的“禁书”

  相对于轰轰烈烈的越战的评价和反思,美国对于韩战就太冷清了点。因为丢人啊!要不是杜老板换了老麦,用李奇微上,美国人,输的更多。。。

  FREEDOM is not FREE !!!

  《朝鲜战争》读后感(二):随便写点什么

  朝鲜人发动战争,把韩国人和美国人从三八线一路打到半岛最南端釜山。麦克阿瑟总司令大胆提出了仁川登陆,然后把朝鲜人赶回了三八线。然后这位大神骄傲了,全军出击,把朝鲜人一路赶到半岛北边的鸭绿江。中国军人不干了,不知道是出于当时什么样的原因参战了。又把美帝与南韩一路赶回三八线,赶出南韩首都汉城,至汉江南面(汉城在汉江北面边上)。后来美帝换将了,由李奇微负责领军。然后稳扎稳打,把北朝鲜军人与中国军人又逼到三八线以北了。而后不管中国军人与北朝鲜怎么样冲击,基本上都没法把美帝与南韩的军队往三八线上推进了。

  在美帝掌控了制空权,控制着半岛海域,中国人每一寸的胜利都是用血肉换来的。可以说金家现在的朝鲜,完全就是当年中国志愿军的英勇牺牲换来的。当时的这一战确实是给中国长脸,让美帝再也不敢小视。李奇微也是佩服中国军人的勇敢,难以对付,但他本人不支持中国军人作战的这种方式,死太多人了!但对于当时的中国国情,没有装备,没有经济,不用人肉身躯,不靠艰苦奋战,不靠英勇牺牲,不靠勇敢冲锋,那还能靠什么?

  《朝鲜战争》读后感(三):随便写点什么

  朝鲜人发动战争,把韩国人和美国人从三八线一路打到半岛最南端釜山。麦克阿瑟总司令大胆提出了仁川登陆,然后把朝鲜人赶回了三八线。然后这位大神骄傲了,全军出击,把朝鲜人一路赶到半岛北边的鸭绿江。中国军人不干了,不知道是出于当时什么样的原因参战了。又把美帝与南韩一路赶回三八线,赶出南韩首都汉城,至汉江南面(汉城在汉江北面边上)。后来美帝换将了,由李奇微负责领军。然后稳扎稳打,把北朝鲜军人与中国军人又逼到三八线以北了。而后不管中国军人与北朝鲜怎么样冲击,基本上都没法把美帝与南韩的军队往三八线上推进了。

  在美帝掌控了制空权,控制着半岛海域,中国人每一寸的胜利都是用血肉换来的。可以说金家现在的朝鲜,完全就是当年中国志愿军的英勇牺牲换来的。当时的这一战确实是给中国长脸,让美帝再也不敢小视。李奇微也是佩服中国军人的勇敢,难以对付,但他本人不支持中国军人作战的这种方式,死太多人了!但对于当时的中国国情,没有装备,没有经济,不用人肉身躯,不靠艰苦奋战,不靠英勇牺牲,不靠勇敢冲锋,那还能靠什么?

  《朝鲜战争》读后感(四):战区CEO

  我自己说过对回忆录应该都三星到顶。

  李奇微对麦克阿瑟的评价在书中明显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李奇微接手第八集团军以及接替麦克阿瑟职务阶段,这个阶段李奇微是以同袍军人的眼光来评述麦克阿瑟的,对他的军事天赋以及个人魅力大加褒扬,甚至显得有点刻意矫情。第二个阶段是离开日本之后写到麦克阿瑟,这部分可以看出李奇微对于麦克阿瑟的人品从内心是不屑的,他对于麦克阿瑟试图挑战文官政府的行为给予了否定。美国的体制不是一两个天才可以触动的,你麦克阿瑟不过是个自负的军事将领,要知道自己的斤两。

  另外有些理所当然的观点,比如新中国打出了国威军威赢得了多少年和平,赢得了老牌帝国主义的尊重云云,其实不过是一厢情愿,这在李奇微的书中表露无遗。这一仗无非是彻底打破了美国对新政权的幻想,建立了共产国家是邪恶的铁板一块的强烈印象,下一步以更客观实用的态度对待它而已。事后诸葛亮的回头看六七十年代中苏交恶给中国带来的威胁,朝鲜这一仗得失难讲。

  到了今天,这个半岛的对峙更是对美中毫无意义,尤其是中国,如今的战争与争取优势国际空间的模式已超过李奇微时代,朝鲜所谓缓冲地带的价值已经完全失去。可以预见的将来,南北一旦统一,举国同仇敌忾的恶魔一定是中国。

  《朝鲜战争》读后感(五):缺少宽容的西方文化

  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有一种蚂蚁,为了生存必须迁徙。当遇到河流的时候他们无法单独越过,因此所有的蚂蚁会抱成一团漂浮通过。在激流中外围的蚂蚁会被水冲走丧失生命,而大部分的蚂蚁可以生存下来。几千年以来一直如此,物种得以延续,小蚂蚁获得了比恐龙更长的生命力。

  “在他看来这是集权统治下思想被灌输的结果,他认为中国人的牺牲精神愚昧而邪恶”。

  如果我们认可丛林法则,就必须承认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是保障物种延续的重要基础。中国几千年来屡遭大难,但文化连绵不绝也正是由于集体主义的光辉下无数伟人的生命与血汗铸就。如果简单的说是集权主义下的思想灌输,那其他的集权主义为什么没有这个结果,事实是希特勒没有、墨索里尼没有。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是种伟大的民族特质,没有这种特质,中华文明无法绵延数千年不绝,这点西方是难以理解的。

  而西方有时候对某些观点极为固执,由此有了十字军东征,我们就是他们眼中的异教徒。如果西方能多一些宽容,让世界更加多元化一些,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战争了。

  以西方人现在对中国的理解,将来战场相见,估计他们还要输。当然他们会认为只要个人的性命保住了,输赢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关系。如果他们能多扛几千年,输上几把,应该就能认识到如果国家输了,个人性命就跟只蚂蚁没差别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