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之南》读后感摘抄
《南非之南》是一本由恺蒂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页数:1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非之南》精选点评:
●恺蒂和娜斯有着微妙而至关重要的不同。
●难道我没有登记过咩?阅读感受轻松,但内容不一定轻松的小小的书。“和解与真相”委员会,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温暖人心了。
●一个和三毛笔下不一样的非洲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善待世界,还是善待我们。 所以有些人说,善待世界就是善待我们,有些东西说,善待我们就是善待世界。
●冷静、克制的文风,有几篇营造了非常特别而又自然的情调。
●感觉论文笔不及三毛(同样是非洲),论深度不及林达
●求插图
●借着南非世界杯的东风应景似地读完了恺蒂这本散文集,虽然到底无关足球,却对那片充满神奇和苦难的土地有了别样的感觉。
●charming
●终于从文中看出了,恺蒂是个女的。另外,最好的游记,还是莫过于从小人物的故事讲起,这样最有看头,且更亲切自然。
《南非之南》读后感(一):南非的人们在想什么?
南非是什么样的国家?
黑黝黝的人,曼德拉,钻石与黄金,长颈鹿和大象,稀树草原,好望角,艾滋病。
南非的人们在想什么?
午后时光,翻翻这本旅居笔记。
《南非之南》读后感(二):南非情怀
世界杯结束了,但更多的目光仍聚焦于足球而非这次的举办地。它的对外营销策略的确不怎么高明。而对于爱滋、种族歧视我们又了解多少?在这本书之前,恺蒂这个名字对我相当陌生,我从没想到如今还有这么舒服不做作的文字,乍读,仿佛教科书一样平铺直叙,但每一份情感又是那样真挚、恰到好处。没有炫耀、没有异国情调,更多的是人文关怀、对生命的尊重。
《南非之南》读后感(三):南非之南,日落之西
一口气读完,感觉这本书还是不错的。文中即介绍了南非的风土人情,又介绍了政治生活,还表露了作者的鲜明的政治观点,行文作风有点龙应台的感觉。
一本小书,少了些插图。装帧的风格和书的趣味不太相符,尤其是封面的设计,总觉得怪怪的。
非洲题材的读物读的不多,梁子的《读创非洲》太多游记的感觉,以前读库上也读过一个在北非的使馆公务的一篇,尤其是吃蛇的那段印象非常深刻,但是太多娱乐的感觉了。还是这本位到更好一些。
《南非之南》读后感(四):南非指南
对于一个在另一个大陆最南端的国家的了解,我跟你们一样仅在几个关键词下联想:曼德拉、种族隔离、库切、金刚石、英荷侨民,再多的就是南非世界杯和呜呜祖拉了。而凯蒂则将这些片段大大地丰富了一翻,像一个画家一样每到一个地点就停下来写生、记录。南非大主教图图说"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传教时,手里拿着《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拿着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当我们睁开眼睛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我们手里有了《圣经》,而他们手里有了土地。“南非以及非洲土地上,最终肩负书写责任的依然是库切他们。南非之南,南非指南,南非之难。
《南非之南》读后感(五):夜晚
这是我的夜晚。
外面是暴晒过的马路和树木,白天里四十度的高温,晒得美人蕉卷了叶子,枣树也打了蔫,柏油路直要晒化了,可恨还有用彩色沥青铺设的路面,美其名曰高科技,实际是砖红色,火焰山的颜色,从那条路走过,身体和灵魂受到双重煎熬。热的空气在晚上也不放过人们,走上一圈,热得喘气,月亮赤红,缓缓升起来,云层有时是丝丝缕缕,有时又是一大片,挨近西边的,带着一点绯红和赭褐,头顶正中,是轻盈的墨蓝,抬头看去,觉得天离自己那么近,近得看一会儿都要害怕。四野空旷,宇宙中没有重量和方向,虚无,还是虚无。
这是我的夜晚。房间里的夜晚。空调吐出嘶嘶凉气,我知道室外的温度增高了一点,因为我使用空调,但是没办法。喝一杯一杯的水,泡龙井,看绿的芽叶在玻璃杯中起舞,铁观音要用紫砂壶,高高地斟下去,盖上盖子,淋壶。一百度的水,二十五度的室温,洞中一日,世上千年。《heal the world》,MJ驾鹤西去,悲伤中依然可以点燃热情。他不过是个孩子,一无所知,除了唱歌跳舞。美丽国的东方不败。他来自黑非洲,所以我看恺蒂的《南非之南》,南非人称雨为兽,很美丽的想象。乱云如兽出山前,是中国的雨兽。
是谁说的?恺蒂+毛尖=万象?诚恳的女作家不多,恺蒂算一个。能谈一点政治的女作家也不多,恺蒂也算一个,不光谈,谈得还有趣,更少了,她还在圈里。哪里没有政治?道貌岸然是装出来的,家庭主妇煮一点小鱼做晚饭,政治不过如此。可是看《南非之南》不是个好选择,在这四十度的高温里,在热风狂野地刮呀刮呀的夏季,应该看《雾都孤儿》,阴惨惨孤戚戚,冷风从后脊梁冒上来;要不就看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老太太都那么美,遑论那许多钗?
可是恺蒂写的实在好,一个奇异的世界,用冷静的态度写一个有些许狂躁的国度,你便不觉得热。她长途跋涉之后又热又累,直要晕倒,可是洗了澡躺在帆布椅上看落日,真是想一想就很美。恺蒂说值得,我也认为值得。想象中的南非落日一定大而且圆,一点点地落下来,接近地平线时像是要溶化了的金子,大滴大滴的金子没入地底,黑夜在十分钟之内骤然来临。
南非距离我们那么远,没认真想过那样一个世界:天空湛蓝,井水清甜,雨季来临的时候,广阔的草场上一片绿色。彩虹民族的上空,有历史的阴影,有现实的创痛,但是他们歌唱,用干旱台地的蓝调,使我想起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的结尾,炎热干燥的南方小镇,尘土飞扬,苦役犯的歌声金属般地响起,像踩过身体般踩过那片黑土地,等待复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