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读后感锦集
《战国策》是一本由缪文远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4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国策》精选点评:
●十分经典
●厚黑学的集大成者,虽然有些策略精彩绝伦,文章也是恣意汪洋,但是牵强附会的地方太多,让本来就史料模糊的战国时代更加难辨,并且篇目良莠不齐,尤其是过分地夸大了策士们在政治外交方面的作用,从精彩程度而言五星,从历史角度来看三星,综合四星。
●要站在对方立场分析利弊。
●读过后对战国的英雄人物有了些了解。不过时间有些乱
●口才真好,计谋真多。
●耗时一个多月,终于读完一遍!要买一本存在家里时时翻阅才好。
●越来越觉得古人单纯,尤其是搞政治的,一说就懂,一劝就听,一改就行。。。
●国别体,非编年史,不方便进行全局分析
●里面的主人公都太能忽悠了!难怪袁悦说:「少年时读论语、老子,又看庄、易,此皆是病痛事,当何所益 邪?天下要物,正有战国策。」不过,袁兄也因此招祸.
●当故事和训练自己文言文看还不错。
《战国策》读后感(一):熟读笃行
看书前,我以为古文书很枯燥而且还是千年前的书,没想到看过两篇后爱不释手,振聋发聩,自省,每日力勉自己坚持读十页,不求甚解。但求通读,如有所得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复读,精读。窃以为这书30岁前精读熟读混个肚儿圆很轻松
《战国策》读后感(二):是个节选本
字很大,前有概要,后有白话翻译,看起来不吃力,适合喜欢看白话的读者,也适合抽空翻看。
以前有种偏见,觉得古文就要看原文不看注解。现在想来,有注解没什么不好,只要正确通顺,一样是好文章。
可惜是节选本,这是我唯一不太满意的地方。
《战国策》读后感(三):玩笑:战国心机婊的故事集
内容很精华,但是还是让人忍不住吐槽
战国毕竟太冷血,不如春秋的故事读起来那么有趣
相比春秋的礼仪廉耻之争,战国则是生死存亡之斗。
春秋的规则,节操什么的也就碎了一地,战国足够精彩,却又很冷酷。
短短短,你全家都短,豆瓣你丫的干嘛非要凑字数!
《战国策》读后感(四):战国策之一·战国策士
在读史记,读到甘茂甘罗,太史公曰:
甘茂起下蔡闾阎,显名诸侯,重强齐楚。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现今金融界所谓之“大资管时代”,金融狗奔走于四海,围绕政经大体系大机构大佬,承揽承做,操盘布局,如同战国之策士奔走。
《战国策》读后感(五):战国策与君主论,中立的对比性描述。
关于中立的两段对比性论述。
反对中立的:引自君主论。
优柔寡断的君主,为了避免当前的为难,常常采取中立的道路,而且常常因此被人灭了。但如果君主明确地表态赞助一方时,如果和自己联合的一方胜利了,虽然胜者强而有力,却因为已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他将会对你负有义务。”……“即使支持的是失败一方,也仍然会收到他的忆念,在他有能力的时候,他会帮助你,你变成可能东山再起的命运伴侣。”
支持中立的,引自战国策。
齐楚构难,宋请中立。齐急宋,宋许之。子象为楚谓宋王曰:“楚以缓失宋,将法齐之急也。齐以急得宋,后将常急矣。是从齐而攻楚,未必利也。齐战胜楚,势必危宋;不胜,是以弱宋干强楚也。而令两万乘之国,常以急求所欲,国必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