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的乐章》读后感精选
《气的乐章》是一本由王唯工 著 / 蔡志忠绘图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2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06-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气的乐章》精选点评:
●从国学堂得知此书,共振的理论应该是对的,其他有待观察。翻了一下看不下去了。
●很难得的科学角度解析经络和穴位的书。
●用现代科技解释中医的典范,中医要是有众多这样的研究人员,何愁中医不能发展!!
●理论不错,可惜有推销嫌疑
●物理学角度解释中医气循环——共振。
●作者是学物理出身的,从共振角度讲中医
●近期看过最好的一本中医书
●非常好。在看第二遍了
●充满貌似科学的自我否定。。。假说靠谱否当真未知。。。存疑。。
●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中医理论,很新颖,但感觉并不是完全很透彻。。。毕竟中医实在是很博大精深!
《气的乐章》读后感(一):气就是共振,频率的共振
气就是共振,频率的共振。以现代科学的角度论证“气”。本书从中医的角度对人体的气与经络做出科学的解释,从不侧面论证了中医基本理论的合理性和现代医学的某些欠缺。现在发现霎哈嘉瑜伽静坐对身心带来的巨大改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
《气的乐章》读后感(二):气就是共振传出来的能量还是有疑问的
就是没有内部器官、血管共振的证据,书上没有提到一个例子和数据
另外,王唯工是不是教授?后面他的研究团队是怎么来的?他的脉诊仪为什么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他写书没有一般的搞学术的严谨性,没有必要的引用,也是我心存疑问的重要原因。
《气的乐章》读后感(三):从科学角度解释中医的第一本书
最近买了一本《气的乐章》,仔细看了一遍后,大为佩服。真是一本以科学来解释中国传统理论的好书。其核心是血液是靠共振来流动的,所以十二经络代表的十二个不同频率谐波。而穴道起的作用类似于中继站加强共振信号。更厉害的是作者发明了一种脉诊仪,可以类似于西医的方式来测量人体的十二经络的指标,就是把中医的脉诊科学化了。强烈推荐大家看看。
《气的乐章》读后感(四):学术专著
用科学来解释中医本身是件好事,但是否真的有用?小样持保留态度。
跟国医系列完全是两种写法,所以看不懂实属正常。核心思想是共振,主要是以物理的原理来解释中医中“气”的概论。感觉是越看越玄幻,怀疑有的老中医也不一定能搞懂他在说什么。
中医如何弘扬是个问题!这书显然位于“金字塔”的顶端。
8.11.25晚写于402
《气的乐章》读后感(五):有关心脏功率问题的另一种解释
对于“末端循环阻力巨大,心脏不能将血压进去”这点,我有些疑虑。我认为,没有必要引进一个假想的频率共振的观念,而在正常经典物理学或许能够得到解释。首先能量守恒,阻力x距离=功率x时间。阻力很大,必然移动距离很短,从而得出,一定时间内需要的功率并不一定很大。而这个功率也不是像我们设想的那样用于将物体抬到高处,而是补充摩擦产生的能量亏损。至于说人工心脏的表现拙劣,重点当然不在提高功率上面,而是调控,那是每时每刻不多不少都能补充上亏损,这就需要巧夺天工的设计了。 我的设想是好于王教授,因为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读书有限,也没有翻证明方面的资料,仅作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