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读后感锦集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是一本由M. Neil Browne / Stuart M. Keele著作,Prentice Hall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48.20,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精选点评:
●好书,值得反复阅读。断断续续读了三四个月才读完。中国教育同样缺失了批判性思维的课程。
●Sponge approach & panning for goid approach(interactive——a dialogue between the writer and the reader,asking critical questions)
●情商不够 看了也白看
●何时能真的具备这种思维方式才是真的读懂了这本书
●a little bit over-critical from my standard.
●这本书跟其他的critical thinking的书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来说更专业,但是又不失去娱乐的趣味性,也不会讲一些专业到搞逻辑学才需要知道的东西。另外,我也很喜欢这本书的结构,跟我做研究的体验很接近。这本书在讲descriptive assumption的时候没有其他地方清楚,没有让我理解assumption和reason的区别,也可能是内容本身难度比较大。
●重读原版。读完降了一星……= =
●将近一个月没读书了,憋得慌。这书真心好,批判性思维系列必读丛书之一。我们都有将问题简单化的倾向。但是运用批判性思维之前,你要确保自己并非是吹毛求疵。没人希望听到别人说他是错的。所以这就是“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的价值-----通过提问,证明你的对他人的关心,通过讨论,得出有价值的答案。
●非常实用的思考技巧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看完有些许收获,但要时时保持怀疑的态度却很难,绝知此事要躬行。
看的过程中记了一些笔记,以及打了一些草稿
读书笔记在evernote上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读后感(二):A guide to GRE writhing and reading
正在读,读的原版的,略费劲,但是很有收获哦。对于备战GRE的孩子们,与其去研究各种老师的奇葩应试技巧,不如好好研究一下这本书,体会和掌握所谓的critical thinking。
其实自己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有矛盾的,一方面在学习如何批判性阅读,一方面自己实际的阅读又是一种接受型的。尝试过刻意去critical thinking,但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英语太弱了,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意思都不太容易,更别说边读边批判了。最终决定先以一种接受式阅读读一遍,第二遍再去做更多的思考和批判吧。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读后感(三):思维的指南针
我是冲着副标题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去的,在TopLanguage上看到同样喜欢MMA的Kenny Yuan说他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Critical Thinking,我经过各种方式,找到了这本书。人说中文版的翻译的不太理想,于是下载了原书的第八版直接看,不过写得很简洁,虽然看得慢点儿,但不怎么费力。
作者提供了十几个问题,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有效地避免吸收错误的知识,防止被忽悠,同时能够使自己的议论更具有逻辑性。其实看之前对这个问题也有些思考了,也不自觉得用过书中提到的方法,小小得意下:P 对这本书的阅读大大加强了我这方面的意识跟技术,赞!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读后感(四):mmap 格式的读书笔记。
是一本有用的书。
如果想有一个清醒的脑袋,批判性思维必不可少。通向批判性思维的道路很多,不管什么路,养成自己看路和走路的习惯才是重要的。把思维方式变成一种自然而然。而这本书只能说是有所帮助。
.S.:有几章本人比较熟悉,因此只是很简略的的做了点笔记甚至未作笔记。
注:之前上传的图片分辨率不够,更新一下网址。mmap格式文件中有原书PDF附件。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读后感(五):一份关于critical thinking的检查单
作为读的第一本比较严肃的英文书,过程还算顺利。
跟我开始的想象不同,读完这本书并没有感受到非常巨大的思想冲击。书中的部分观点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只不过这本书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将其展现了出来。读的同时完成了critical thinking的思维导图,对我来说,这本书可能更像是一个检查单,一个可以随时使用的思维工具。
在书的最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How can you give others the sense that your critical thinking is a friendly tool, one that can improve the lives of the listener and the speaker, the reader, and the writer?"。如何运用思维工具,如何让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变得积极且有益于他人,可能是一个更大的主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