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月神园》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月神园》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12 00:07: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月神园》经典读后感有感

  《月神园》是一本由埃尔莎·特丽奥莱著作,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神园》精选点评:

  ●飘逸奇幻而美丽

  ●太浪漫了

  ●是的、一切皆有可能

  ●文字很美。

  ●一个讲故事的人被另一个人的故事吸引,从而渴望走进另一个人的世界,甚至成为她。法国作家的情感细腻见于字里行间

  ●在成都旧书摊被封面吸引买来的。故事框架很浪漫,但部分情书实在不喜欢,有种巨兽般为爱撕扯,而布朗舍成为了唯一一个清醒洒脱的。有动情的成分,带着古老的人类感情登上月球,犹如四肢与躯体一样密不可分,但也只如此了。

  ●非常非常喜欢的一部书。

  ●萧大推荐,买来观看。印象最深的话,也是印在封底的话:人们应该始终把自己看作第二天就要死亡的人,将您扼杀的就是您以为面前还有不尽的时间。书没有想象中的壮阔深刻,但确是一味清幽的调味剂。让人不免回味,是否有这么个奇女子,也到了月神园,当然她做的事可比嫦娥伟大多了。女版的《小王子》?

  《月神园》读后感(一):《月神园》旁逸斜出的枝条

  看了萧秋水《永远的月神园》,当即在孔网阿贵旧书斋下了单,15日订购,24日一早邮递员就披挂着雨披送来了,他湿淋淋的,书整洁干净,九品。

  出发地址是广西桂林七星区朝阳乡莫家坪村,在豆瓣上加萧秋水为好友的时候,他一定没有想到有一本承载着他记忆的《月神园》正在发往杭州的邮路上。他说:“如果不是还能够在网上查到这些资料,我几乎要以为,《月神园》是一本只有我还记得的书——如果真的只有我,那将是怎样的孤单和寂寞?”

  诗人西渡说,“一个奇迹带来另一个奇迹”,同样的,记忆也是如此,一个牵着另一个,绝不磨灭。到我手里的这本《月神园》,和萧秋水的那本一模一样:

  1988年3月第一版

  印数:1-15780

  定价:1.20元

  页数:168页

  然而这本来自桂林的书,却印着“苏州市新华书店1937-1987”的印章,原来的定价下,还印着“5角”,显然是特价出售的。

  再翻开,最后一页的空白处,有这样一段话,浓黑的碳素墨水,字迹娟秀:

  今日偶过古旧书店,在一堆整齐却无序的折旧书中瞥见此书,不知何故,觉得这书名有一种神奇梦幻色彩,翻翻内容简介,何尝作者向往的不是一个很好的梦呢?

  悟静

  1990.9.7于古旧书店

  苏州的这家古旧书店我到过好几次,桂林则一直曾经梦想去,这本《月神园》,是经过怎样的手,从苏州到桂林,又借着一篇书评的力量,重新回到江南的呢?

  这个故事,一定要讲给萧秋水听。

  《月神园》读后感(二):月神园

  书名:月神园

  作者: 埃尔莎·特丽奥莱

  译者: 许钧

  isbn: 7805340463

  出版社: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1988

  如果不是还能够在网上查到这些资料,我几乎要以为,《月神园》是一本只有我还记得的书——如果真的只有我,那将是怎样的孤单和寂寞?

  只是,也只有这些资料而已。

  那时,应该就是88年吧,还在上高中,暑假里,在图书馆借阅书藉,很偶然地看到,喜欢这个名字,所以借了,读了,还做了摘录,只是岁月久远,记载着那些文字的笔记本早已消失不见。只在记忆里,还有零星碎片。

  连情节都模糊了。只依稀记得,是一个男子,租下了巴黎近郊的房子,从此步入一个女子的世界。房子里有透明的玻璃器皿,插大束丁香花,桃心木的家具,女主人或者是别人写给女主人的信……通过在房子里生活,通过展读那些信件,男子了解并爱上了素未谋面的女子。那女子,天生有心脏缺陷,却一心渴望成为宇航员,渴望飞向月球。她毅力惊人,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达成所愿,实现了梦想,驾驶飞船飞向月亮,却由于飞船意外,在撒哈拉沙漠中失踪。

  这是一本关于毅力、梦想的书。我不能说它对我影响有多大,我只是一直不能忘怀。女飞行员的精神对我来说一直是种激励,让我明白,为了实现梦想,人应该具有漠视困难的勇气,以及拿出相应的行动。——即使失去生命,也不足惜。或者说,这本来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浩瀚的撒哈拉,对于梦想,也许并非埋葬,而是成全。当银色的月光温柔倾泻下来,映照着撒哈拉无边沙海,映照她漫游的魂魄,又谁能说不是一种到达呢?

  《月神园》读后感(三):布朗舍太太

  〔法〕埃尔莎.特丽奥莱 许钧 译 105千字 1988年3月 168页 译本序值得一读 角色:儒斯坦.梅朗 布朗舍太太 一位女性作家写的小说,写的很飘逸,使人感到朦胧,一会真实一会虚幻。 文中有很多布朗舍太太的追求者写给她的情书,儒斯坦.梅朗正是从这些书信中,从一个个追求者的示爱中了解到她,在大脑中勾勒出这个人,看到的永远是她留下的一个背影。 她并不完美,脸上有雀斑,心脏有疾病,但这些都阻挡不了众多追求者对她的爱,她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气质,身上散发着一种精神,是一种否定尘世、超越现在、趋向崇高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对她即使素未蒙面的儒斯坦.梅朗,也深深的爱上了她,为她着迷。 我在读的时候有些地方是跳着读的,感觉语句繁琐枯燥,实在无法静下心慢慢读,下次有时间再细读。

  她驾驶着航天飞船,消失在沙漠中 “老蔡啊,我晚上看到一条新闻,国外一名女模特,健美爱好者,在爱情事业上双丰收,后来男友酗酒家暴,她伤 | 豆瓣日记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00825579/

  《月神园》读后感(四):寻找月神园

  我仍然记得,那天在邮局,把这本书拿在手里,微微发颤的感觉。这不是说我的定力不强,而是,这本书的意义非凡。

  当然它其实是一本平常的书,只是当年图书馆中借阅过的N本书中的一本。说非凡,是我深受影响,是我想要验证,在经历了20年沧海桑田的变化之后,我是否,还会喜欢这本书。

  在一切都疾速变化的世间,我深知,要保有一些不变的喜欢,其实是多么的难。身边的水流变了,我自己也变了,而我希望,有时候,可能都不敢面对这样的试炼,深恐试炼如同镜子,陡然间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已经面目全非。

  我用一个晚上就阅读完了这本书,因为它非常薄。但是,直到今天,我才有时间和心情,来写感想。

  当时读后,还是觉得激动、激荡,或者说,现在读的感受,要超过初读,因为初读时,我还只是一名高中生,太多的事情我还没有经历,太多的道理我还没有懂,但如今……在沧海已成桑田的多年之后的今日,在远离故乡千里之遥的深圳,我面对的,其实不只是一本书,而是岁月、年华、变迁,自然,最为重要的,是坚持。

  也许,每个人生来并非自己,人的成长,本来就是一个塑造自己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人的成长,环境、家人、朋友、书、音乐、电视、绘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我有幸生长在一个有很多书的环境里,可以朝夕与自己爱的书相伴,并且,有机会邂逅自己喜欢的书,从书中汲取营养,我一直记得,月神园的寓意,记得布朗舍所代表的精神,即使,我的追求其实不过是一个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我也还是,会受到那样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的鼓舞,希望自己变好一点、更好一点。

  我并不想成为布朗舍,我只想成为我自己,尤其是,当我发现,无论我怎样付出和牺牲,我都难以得到我想要的,我只能放弃,转变方向,成为我自己,沿着既定的方向,不管怎样艰难,也不再回头。接受这尘世间的一切,好与不好,享受过程,争取在死亡来临的时候,不后悔,少些遗憾。

  百千劫渡过,百千劫等待,但今日的我,已经没有畏惧,穿越万水千山,穿越重重岁月,也许直到生命尽头,都寻找不到月神园,但是,曾经不懈地努力过,在过程中,踏过荆棘,亦有玫瑰花香,也许就够了。知足,知止,为了梦想中的,即使付出生命也不吝惜。

  《月神园》读后感(五):永远的月神园

  “……我想象她还活着。谁也没有亲眼看到她飞机的残骸。谁也没有发现她的尸体或骨骸。在这酷似月球的莽莽沙海上永远走下去……沙海闪烁着金银色的光芒……当人们在地球上仰望月亮时,朦朦胧胧的影子使那一轮盈月变得如同人的脸庞…… 然而,要是人们登上月球,它会变成何等样子!在那困难重重的无垠的大漠上,人全依仗着其精神力量的支撑而生活!” 我承认,当我把那个包裹拿在手里,试图撕开的时候,我的手有些颤抖。毕竟,是隔着21年时光的一本书。一本,倾注了深刻的情感、作为多年的支撑力量的书。 它是那个样子,如同初见。其实,这也真的是一本不起眼的书,这一次,在21年之后的这一次,我特别留意了一些信息: 1988年3月第一版。我是大概在7月份读到这本书,也就是说,出版未久,我们即相遇。 印数:1-15780。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是15780这样的单数。如果这15780本书都销售出去,那么,理论上讲,至少是有15780个人看过这本书,但是,它非常沉寂,我当初看书是在图书馆,我手里的这本旧书,保存得不错,没有任何印迹表明它的原归属。但是显然,它不是被珍视的一本书,否则,不会来到我手。 页数:168页。是很薄很薄的一本书,其实,内容也很简单。但是,对于我,当然是不同的。 序言,是那样熟悉,那些句子,即使是阔别多年,我也还是感觉亲切。当年,我曾经用手做下笔记,而今天,我是用微机,把一些句子再录入进来,一字一字地感受。我还没有时间通读全书,但是,在熟悉的句子里,仿佛又回到过往的时光,说回,又不是确切的感觉,因为,相比当年对于月神园还充满了迷惘的我,今日的我,却是用实际行动在追寻着月神园,这,终究是有着巨大的不同。若说,在过去,当我还不知道世路艰辛,我还怀疑,今天的我,面对着巨大的困难,却是相信。而这个相信里面,有多少是《月神园》所形成?我却难以分辨。 所谓命运,有时候,其实并非一开始就注定,是在回望的路上,才会明白,当年那些偶然的因素,汇集起来,形成命运。也许,如果我不遇到《月神园》,我就不会被鼓舞,它不会对我形成力量,也许,我会在遇到打击的时候倒下……是的,一切均有可能。当然,也不是说,一本书就有这样决定性力量,而是,如果一本书,在多年之后,仍然能够拥有这种力量,我想,这是书的珍贵之处,也是我的幸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