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簿》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簿》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14 01:31: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簿》经典读后感有感

  《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簿》是一本由【美】迈克尔•卡塔基斯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簿》读后感(一):作家海明威的过往生活

  

《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薄》这本书比较特别,它的题材虽然是海明威但是他的作者并不是海明威,所以这本书也不再是一本小说,而是作家海明威一生的回忆录般的记录图册。里面包含了400张左右与海明威的生活相关的图片,当然这些图片都是官方的,大都来自于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的,也是经过了海明威家族的认可认同再发布出来的。

这本书最适合的读者应该是海明威小说的忠实粉丝们,或者是对海明威这位著名的小说家感兴趣的读者。这种类型的读者们,一定会深深的爱上这本书,读完之后,也一定更加的热爱海明威了,或许有的小说,又会翻出来,再读一遍了。带着对海明威这位作家更多的理解,再去拜读他的作品,也许能更好地了解海明威在创作这本书的语境心境和真实的或者隐藏了的含义。这些珍贵的图片现今大多收集于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粉丝们幸运的也可以直接去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去了解更多的信息。

“海明威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他对待工作小说的写作,是十分认真和苛刻的。一句传世的名言,他可能修改了39次。他坚定的认为,小说家写下的句子,一定是真实的,不做作的句子。所以,海明威的小说作品大多是直接的,平白的,敢于记叙真实的生活。

肯尼迪总统和海明威之前是有着非常友好的联系的,彼此支持,彼此帮助的关系。

“一名作家的贡献不是在于扩张我们的国土面积,而是在于塑造我们的国民精神,不是在于巩固我们的政治信念,而是在于深入挖掘我们的洞察力,不是在于培养我们的自负心,而是在于增强我们全面认识自我的能力”——JF-肯尼迪

这是美国总统肯尼迪对于作家海明威的高度赞扬的评价。海明威对于塑造美国人的人格,塑造美国大众的精神面貌,塑造美国人与其他国家人的不同风格,是在美国的历史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引起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海明威是一位令美国人民深感骄傲的一位作家。看完了这本书之后,我更想有机会拜读一下海明威的作品,比如《永别了,武器》。

  《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簿》读后感(二):从《老人与海》到作家海明威

  初识海明威,源自那本必读的外读物《老人与海》,当时只觉得书中的故事太震撼了,却不曾想过为什么海明威要写这样一个故事,更不知道为什么海明威可以写出这样惊心动魄的故事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量的增大,对海明威这个人越来越肃然起敬。 敬佩他,不单单是因为他的出类拔萃的作品,更是因为他的个人魅力。 海明威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文学家,在人们的眼里,海明威是多种传奇身份的结合体:军人、冒险家、爱人、流亡者、作家……他18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意大利前线担任救护车司机,被200多块散弹击中,但依然坚持将伤员送往安全地带,战后,他被授予银质勇敢勋章,他在战争中受过无数次重伤,被大火烧过脸,遭遇过两次飞机失事,先后五次脑震荡,在车祸中摔断过腿,他甚至还患有严重的躁郁症,在接受点击治疗中丧失了一部分记忆,导致无法继续写作……生活中的种种困苦,没有将海明威压倒,反而成了海明威作品中最宝贵的写作背景,精神食粮,正因为海明威在生活中的不屈不挠,所以他的每一部作品中,从来都不会缺少“硬汉”的身影。 海明威的“硬汉”事迹是他个人生涯中令人称奇的经历,然而真实、普通的海明威究竟如何,始终是一个谜团。 《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簿》这本书,首次收录来自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的权威收藏400张罕见图片,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揭开海明威私密生活的一角,带我们认识海明威不为人知的一面。 肯尼迪图书馆1979年对外开放,收录了海明威90%的手稿,上千封书信及大量实物珍藏于海明威馆中。《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簿》一书中收录了海明威大量的书信和手稿,通过这些手稿,我们可以看到“硬汉”海明威的另外一面:一个有趣的起外号大王;一个对孩子充满爱心和宠溺的父亲;一个对兄弟姐妹关怀备至的大男孩;一个孝顺的儿子;以及一个好胜心强、嫉妒成性、偶尔冷库的男人。 无论过了多少年,文化长河中,海明威始终都在场,他特别的能作死,但也特别值得他人崇拜和钦佩。《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簿》在帮助我们了解“迷”一样的海明威方面以及他每一部作品的意义方面,堪称物价之宝,这本生活剪贴簿带领我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整个二十世纪的惊心动魄之旅,带领我们走进海明威,去触碰“硬汉”背后最真实、最私密的一面。

  《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簿》读后感(三):从这里,了解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海明威

  

年少的时候,有段时间特别流行硬汉文化,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时,总会告诉我们一定要去读读海明威的作品。在学校的图书馆,我们也会三五成群的去借阅海明威的作品,如《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等等。几个年幼的小女生,还会特意八卦一下海明威的情史,例如他的四次婚姻。

虽然我很愿意相信海明威是硬汉,而且是硬汉文学的代表人物,但是在他饱受病痛折磨饮弹自尽后,过了许多年,我才渐渐明白,这个硬汉的内里,其实安放的是一颗敏感而多情,甚至有些柔软的心。

海明威的文学之路走得还算顺遂,他当过兵的经历,也让他成为“迷惘的一代”中的作家代表。他所处的时代造就了他,也造就了他的专属文学类型。海明威不仅在他的国家有着很深地影响力,更在世界范围内也留下了很深地影响力。但是这些外在的形象只能代表其中一部分的海明威,在《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薄:来自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的权威收藏》中,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海明威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老话说:“铁汉柔情”,能说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人,肯定不是那种为了形而上而形而上的作家。海明威的硬气展现在这本书里时,总是添加了很多柔情的因子,使我对他的印象不再只是停留在硬汉这两个字的字面意义上,而是更深切地切入了他的内心。

海明威被印在教科书的照片是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老人形象,可是翻看他年轻时的照片,海明威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帅哥。在本书中,收录了海明威各个时期的400余张珍贵照片,很多都是第一次和读者见面,还有他的100多封亲笔信,记录了他与朋友、爱人和出版商之间的互动。信中有欢笑也有苦恼,有脱不开的环境,也有不断迭代的改变。如此鲜活的海明威跃然纸上,也让我感到他终于可以在我心里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硬汉符号。

读完整本书,我感觉到海明威其实是个特别害怕孤独的人,他所谓的迷惘本不应该成为他精神的桎梏,可是那个时代却让这迷惘真实的困住了他。海明威的精神桎梏最后毁灭了他的意志,再加上肉体的病痛折磨,人的意志力就会渐渐衰弱,所以他的结局早就藏在了他生命轨迹的记录中。

只是,当海明威离去这么多年后,他留在这本书中的那些热爱,还是让他永远地活在每一个喜欢他的人心里。

  《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簿》读后感(四):文坛硬汉与情场浪子,躁狂抑郁症患者与超级猫奴

  

提起海明威很多人都并不陌生。众所周知,他是美国20世纪以“文坛硬汉”而著称的著名作家、《太阳照常升起》《老人与海》等诸多作品的作者、是普利策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是一名军人与战地记者。这些光鲜耀眼身份的背后,鲜为人知的是海明威另一个身份,作为一个普通男人、一个儿子、一个父亲,海明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更加全面认识海明威?

就像肖恩.海明威在后记中所写:若要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那就去读他的作品,去海明威馆参观他的藏品。

杰奎琳提意,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

当无法真正走进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时,可以通过阅读海明威的一切相关的资料来了解他。《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贴簿》是由迈克尔•卡塔基斯(海明威文学遗产管理人)整理而成的关于海明威的一座纸上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看到海明威大量书信内容、写作手稿、私人照片、以及海明威的实物收藏,藏品大多由海明威的儿子以及他的妻子提供,另外还有儿子们对海明威评价及印象、以及当代学者对海明威的研究等。

仿佛置身博物馆中的装帧设计

私人信件是一个作家最不设防、未经修饰的领地。从信件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的友谊、他的婚姻、他的家庭关系、他的文学密友、以及他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交往。信件最让人深刻的地方也在于其即时性,除了内容本身,也会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卡塔基斯正是通过20世纪人类历史发生过的一些大事件来看待海明威以及他生命中的不同阶段,这种对比的写作手法也让海明威的故事变得更加有趣。

战争中负伤的海明威

从这些藏品中我们可以轻易看到“文坛硬汉”海明威性格中刚硬的一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红十字会救护车司机而负伤,在潘普洛纳斗场亲自参与斗牛,墨西哥湾钓马林鱼,在东非与美国西海岸游猎,目睹战争的残酷,经历了西班牙内战以及二战中诺曼底登陆,许特根森林战役等。其早期作品《永别了,武器》创作灵感正是源于海明威的战争经历,主题则是一对年轻情侣,即使经历了战火纷飞,却依然怀抱着希望期待和平。这一主题毫无疑问是海明威对战争的思考,也表达了海明威坚强精神与乐观的性格。

海明威的一生有过四次婚姻,第一次婚姻之前,在米兰红十字会对于看护他的护士艾格尼斯一见钟情,这段感情,因为阿格尼斯宣布取消婚约,只维持了半年。与第一任妻子哈德利的婚姻维持了六年,在这期间海明威正式进入巴黎的文学领域,认识了更多作家,包括莎士比亚书店主人西尔维娅.毕奇、詹姆斯乔伊斯等。而莎士比亚书店也因此成为英语文学的据点。其后相继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一次是海明威主动提出,一次则是因为玛莎.盖尔霍恩的主动离开,直到第四次与玛丽威尔士结婚,因为玛丽的隐忍,这段婚姻得以维持。

海明威波折的情感中,经历了出轨与被出轨,对待女人、爱情、与婚姻,可以说既渴望但同时又恐惧。用情场浪子来形容海明威一点不为过。海明威的作品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为什么男人不应该结婚?”

“不该,就是不该,”他怒气冲冲地说。“即便一个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该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该使自己陷入那种境地。他应当去找不会丧失的东西。”

1925年写给菲茨杰拉德的信中海明威对于天堂的向往则是这样描述的:

“对我来说,天堂就是一个巨型斗牛场的样子......另外我在镇上还要拥有两套相当不错的房子,其中一所住着我的妻子和孩子,在那儿我们施行一夫一妻制,另一套房子则是我那九位曼妙情妇居住的地方,她们分别住在九层楼里的房间中......”

这是一种矛盾的表现,婚姻的恐惧,对女人与爱情的渴望,死亡的阴影。交织在海明威的小说主题中。

晚年的海明威患上了抑郁症与妄想症,这可能跟常年酗酒与服用降压药有关。情绪变的起伏不定,暴躁易怒、睡眠障碍、写作瓶颈随之而来,身体与事业上的双重压力让海明威陷入了极度消极的情绪中,1961年于爱达荷州的家中开枪自杀,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晚安,我的小猫咪”。也许这是留给玛丽.海明威最后的平静与温柔,也许是留给他的六趾猫最后的一句晚安。

海明威与猫

在诸多藏品资料中,让人很意外的是从中得知海明威还是一个超级猫奴。正因为海明威养六趾猫,所以六趾猫后来也被称为“海明威猫”。铲屎官猫奴的身份与海明威文坛硬汉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冲突产生在海明威身上却让这份温柔显得弥足珍贵。

延伸阅读

老人与海 (1999)8.91999 / 俄罗斯 加拿大 日本 / 短片 动画 / 亚历山大·彼德洛夫 / 高登·平森特 Kevin Duhaney

流动的盛宴8.2[美] 海明威 / 2009 / 上海译文出版社整个巴黎属于我8.2[美]莱斯利·M.M.布鲁姆 / 2019 / 中信出版集团海明威的猫7.6[英] 凯特·阿尼 / 2017 /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 纸间悦动海明威书信集 (1917-1961)8.2[美] 海明威 / 2016 / 上海译文出版社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下册)9.6[美] 欧内斯特·海明威 / 2019 / 上海译文出版社

PS:2020.10.1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