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分钟导师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一分钟导师读后感100字

2020-12-20 00:53: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分钟导师读后感100字

  《一分钟导师》是一本由[美] 肯·布兰佳(Ken Blanchard) / [美]克莱著作,精装出版的2018-10-20图书,本书定价:13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分钟导师》精选点评:

  ●先实质后形式、明确使命宣言(建立导师关系的目标)、只在工作时间工作其余时间自省等观点给我很大启发。

  ●人生导师,可遇不可求。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找到一位导师的重要性。一位好导师必须有相同的价值观。以及,书中提到的如何寻找,如何保持保持关系,很受用。寓言故事,行云流水,读完反思良多。

  ●MENTOR。

  ●从朝阳图书馆借的,像虚构小说一样对白跟中国的大坏境有些格格不入。唯一好处就是提醒自己还是应该找导师或者多找同行不断地激励启发自己。

  ●no

  《一分钟导师》读后感(一):Ⅵ.践行G(定量之化)

  【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本书对我而言 正好是一次复盘 我和小亮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言传身教的学徒制 有机会彼此探讨生命中的 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以禅宗机锋问答的方式 深入思辨每一个谈论到的哲学话题 当然也会温故而知新 最后落实到一本书的书摘和书评 这就是我们的交流方式: 一人一书一课

  《一分钟导师》读后感(二):告别盲目地努力,寻找你的贵人吧

  相见恨晚,之前没有这种意识,十年间总觉得哪里不对,觉得单位培训少,机会少,接触的人少人单一。阅读之后才发现是思维问题。觉得仅靠努力靠时间就能获得一切获得成长,获得成长没错但是性价比太低了,丧失了很多机会成本,站在巨人肩膀上会很重要,陷在困境里的人苦苦摸索不得,而过来人很可能一句话就能使你醍醐灌顶。愿你能及早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指引你的人,愿你能在最美的年华里少走弯路获得更多,愿你在行走中也能提供一个巨人的肩膀给陷入泥沼的后辈一臂之力。

  《一分钟导师》读后感(三):全网最快解读:人生关键转折,就在这 1 分钟

  这次(2018年11月18日首发微信公众号“炫先森读新书”),炫先森和你分享的书是,刚在国内出版的《一分钟导师》。

  这本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刚刚开始发售。

什么是“导师”?

  这本书基于这样一个情况:没有人可以独自成功。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导师这个概念。

  你想想身边,是不是有这么一个朋友。你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总会给ta打个电话,问问ta的意见。这个朋友可能与你的行业八竿子打不着,但总能给你拨开云雾见晴天。这样的朋友就是作者说的导师。

为什么是“一分钟导师”?

  1,作者认为,导师往往是一两句就能让我们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2,作者之前的一本书《一分钟经理人》实在是太火了,自己的IP流量不蹭白不蹭。

  《一分钟经理人》是教会领导者高效管理他人的经典作品,它已经出版了30多年,被翻译成 40 种语言,累计发行量高达 1500 万册,长期位居《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可谓是经久不衰。

  嗯,作者就是肯·布兰佳。《一分钟导师》这本书除了肯·布兰佳之外,还有一位作者克莱尔·迪亚兹-奥尔蒂斯。

这本书讲了哪些内容?

  这本书与《一分钟经理人》一脉相承。

  虚拟了一个职场故事。通过这个隐寓式小说,来讲述了怎样寻找导师以及如何成为他人导师的方法。

  方法是什么呢?

  1,三观要一致,无论是你找导师还是你做别人的导师。

  请记住,如果你觉得不舒服,那往往不是合适的关系。

  2,双方要确定目标。比如,我们通过建立这样的导师机制,需要达成怎样的目标呢?目标要简洁明了,并且要看得见摸得着。

  3,双方要确定交流的时间、频次和方式。通过交流来巩固关系,且达成目标。

  4,双方要分享人脉。

  5,双方要建立信任。有事说事,有错就改。

  6,要为彼此创造和寻找机会。

  7,对关系要定期回顾和更新。

这3个点最值得和你分享

  1,导师不是教练

  导师不是行业内的大佬,奔着找人脉关系去找导师,一定是找不到导师的。导师也不是行业内的专家,你想从ta哪里获得技能和能力,那是找教练不是找导师。

  其实,这本书所说的导师,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个朋友。这个朋友眼界开阔、见多识广,与我们三观一致,我们能时常就一些拿捏不准的问题展开讨论。

  2,双方都可以从这段关系中获益。

  导师也有困惑,眼界再开阔的人也偶有迷茫时。两个人在一起聊聊,彼此都会有收获有成长。书中一位人物就说,“我有不少好的建议,都是和我的导师们闲聊出来的。”

  3,不要向导师以及其朋友推销产品。

  要小心地对待他人介绍的朋友。不要利用或滥用这些朋友关系。对所有的朋友都要充满感激和敬意。

写在最后

  整本书才8万多字,我用了不到2个小时就看完了。

  书很薄内容很短,精华我也已在上面分享了。

  最后,摘自书中的三句话送给你。愿你找到人生导师,或成为别人的导师。

  1,跟着导师学习,比只靠自己成长的速度要快很多。

  2,一旦你开始寻找导师,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导师。

  3,培养有价值的关系是一个人得以成功的关键。

- end -

炫先森

专注于解读刚出版和未出版的新书。

微信公众号:炫先森读新书 ID:xuanxians

  《一分钟导师》读后感(四):你会为自己寻找一位导师吗?

  当你为他人点亮一盏明灯,也会照亮你自己的路。

2020年还有剩下50天,如果我问你,在这一年当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呢?

我这一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就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位好导师。

第1次遇到这位导师是在2019年5月份的一次读书会上。听到了他的分享课《优势成长,做少数人》,那时的我正在为自己职业前景困惑而找不到方向,那堂课让我深受启发。开始考虑这位导师的定位是不是符合我的需求,他的成绩到底如何?他擅长什么方向。从他的公众号,微博以及他对一些社会热门事件的观点,都让我心生敬佩,我确定他就是我要找的导师。

2020年1月24号,也就是除夕的那天晚上,在大家都居家隔离,担心着外界疫情的时候,我其实也茫然。我想知道,接下来的一年,我要怎么做?我要提高自己的什么能力,可以在危机来临时少一些恐惧,多一些安全感。所以我做了决定,选择了这位导师。

找到导师以后,我有了哪些变化?我获得了三个能力的提升。

第1个能力,理智的专注力。

对于自己所遇到的事情先从自身上面找原因,反求诸己。气愤的事情,思考它为什么会发生,会产生什么后果,下一步行动怎么做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这在以前我都是做不到的,比如说我会冲动,我会和别人吵架,会很容易生气,但现在这些我通通都远离了。理智的思考让我明白,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需要更专注在自己的收获上。专注力提升了,情绪就没那么重要了。

第2个能力,决策的能力。

很多人换工作可能是和同事、领导闹矛盾,工资低,离家远等等,想想看,你是用情绪在决策,还是在理性决策。如何做决定是基于信息量的,信息样本的足够多,而去分析可能性,并非一叶障目。我从人力资源经理转行选择新的岗位去挑战,是去锻炼未来的十年所需要的能力,选择未来学习的方向和做职业规划。

第3个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们常说要扬长避短,大多数情况人们的特性是擅长避自己的短,而忘记了发挥自己的长。我热爱演讲,坚持在头马例会锻炼,170场多例会提升了自信力。自信可以让未来的方向多了很多确定与可能性。我热爱写作就坚持写成功日记至今有500多篇,后来开始了写公众号、写简书、写书评,开始有了出书的目标。通过写作能力的提高,未来10年的方向更清晰了。

想想看,你的优势是什么呢?你是怎么发挥的呢?

这三个能力让我在2020年真的有了不一样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也更有信心,少了焦虑与犹豫。这就是导师带给我的作用。

说起导师,大家都不陌生,但有多少小伙伴找到了导师,或者用好了导师,做好了导师呢?

《一分钟导师》这本书里面讲述了一位在职场困惑的乔希寻找导师、与导师互相成就的故事。乔希不肯去向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学习,也对自己的销售能力产生了怀疑,他苦寻导师,有的只给他提要求,有的并没有考虑他的感觉,总之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在服务的志愿组织里遇到了黛安娜,他发现黛安娜与自己价值观一致,鼓励他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导师的帮助下,他最终在职场和个人成就都获得成功。同时,他也成就了导师,即将退休时找到了价值所在。

也许你会问,我们需要导师吗?

不妨先从自身分析你当前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上升还是瓶颈,你是否确定自己选择的方向?

如果以上答案是否定的,你可能就需要寻找一位导师了。如果以上答案是肯定的,你可以成为别人的导师了。 寻找你的导师,你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导师。很多人通过指导他人,获得鼓舞,你也可以。

当你为他人点亮一盏明灯,也会照亮你自己的路。

没有人会独自成功,哪怕是很厉害、很独立的人,其背后也会有一个人或一群人在支持。

无论处于什么年龄阶段,我们都可以从今天开始,寻找一位导师,或者成为别人的导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