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之难经典读后感有感
《存在之难》是一本由让·科克托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2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存在之难》精选点评:
●工作时尽可能少地牵涉自我,要让自己处于半睡眠状态。 这是为什么孤单对我是有益的。它可以重组我的精力。 /一旦一项工作结束,我如果有意开始另项工作,我需要等待。结柬的工作并不会很快放弃我。它离开得很缓慢。聪明的办法是换个环境或房间。我散步的时候会出现新的素材。最主要的是,我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强制的结合不会完整。灵魂一点点地接近身体,要等到两者合二为一的时候才能起程/结束的作品仍然寄居在我们的身体中,它给下一步的工作留下的只有一片狼籍。对于准备旅行的人而言,重要的是等待身体恢复。/我最重要的事情是生活在自己的当下。怎么抵抗对空虚的恐惧?我训练自己。我甚至去读儿童书籍。我避免一切会让我感觉到时间的流逝的接触。我像植物一样生活。我和狗交谈。 通过观点认出我,故事与思想结合。
●您说,写作是一种性行为。于是我花了两个月断断续续地看您打飞机,有时因为您太过自我陶醉的表情而不得不中止观看。最令我佩服的是,您让我了解了,原来仅仅自慰也可以摆出那么多姿态。
●真好,他也把工作称之为「工作」。
●作品当如此。
●强烈的电流击中我
●小煽情,小自恋,不如Calvino合心意
●我也以为是讲存在主义的
●很无聊,局限的目光以及持续不断的自诩 自慰之书
●这样一个如此有才华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反思犹疑和对自己的否定,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这一切都坦诚地摆在所有人面前,把读者当成朋友,丝毫没有隐瞒。
●文艺男中年的世界,我不大懂。咳,我以为是讲存在主义呢,原来是生活随笔,作者是法国电影导演、贵族,双性恋,SO:他的生活的各种难,离我太远了Orz~
《存在之难》读后感(一):因为不懂,所以轻松
很多读不懂,但一点没关系,不求甚解也是一种快乐
放松了,反而悟性更高,更利于阅读此书。
系统提示我的评论太短了,要那么长做什么呢,我真的没怎么懂,说不出更多的东西,这下长度应该合适了吧。
还是不够长,我得写多少 啊?五十字应该有了吧。
《存在之难》读后感(二):一点点点点感想
《存在之难》是科克托自传。和普通的自传的不同的是,他并不是从自己的的生平之类展开,换句话说他并不在乎这些真实而又重要的存在,即使这和他密切相关。
与同时出版的其他四本书最大的不同,应该算是在书中他呈现的是他的思维。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篇幅很短,篇与篇之间联系并不紧密,甚至我觉得我很难从中挑出所谓最喜欢之类的语句。
完全私人的领地。我唯有折服。
《存在之难》读后感(三):你所认识的我 并不是我
有种气质是无法改变的
而这种气质
在作者那里
就变成了无序的变化
你会发现一个自恋的可可托
你会发现一个找不到自我的可可托
你会发现一个和你很像的可可托
你会发现一个孤独却喜欢独处的可可托
喜欢他的文字
就如同在煩雜世界里一泊苍凉而美丽的湖水
像芦苇
像传说
在这个吵闹而喧嚣的世界
每个人都漂泊无依
每有人会真正认识谁
甚至是自己
《存在之难》读后感(四):在人生困难之时阅读存在之难
2011年4月17日
在人生难过痛苦迷茫的时候总能使我得到宽慰。
部分节选:
我的天性既非快乐也非忧郁。但任意一者我都可以达到极致。
交谈时,如果思维流畅,我会忘记经历的忧伤,承受的痛苦,忘记自我。词语是如此地令我沉醉并引发我的灵感。灵感最好能在我独处的时候降临,这样我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它们讲述出来。
通常,装饰并非我们的主要意图,而是出于平衡的需求。观众们把这种平衡视为表象的魅力,在不明就里时自鸣得意。
痛苦的每一分钟都那么微妙,我不会拿它们和任何事物交换。
人们经常谈到奇迹。但还是有必要澄清并理解这个词的意义。
如果要我给它定义的话,我会说,是奇迹让我们挣脱不得不面对的藩篱,如同疲惫,在我们出生并死亡的床第之外延续。
爱情建立在短促痉挛的基础之上。如果这种痉挛让我们失望,爱情就死亡了。爱情少了超出这种经验而转化为友谊的。男人和女人间的友谊很微妙,仍旧是一种爱情。嫉妒被伪装。友谊是一种平和的痉挛。没有吝啬。朋友的幸福让我们欣喜,它使我们丰富,没有丝毫的剥夺。会被触怒的友谊不是友谊。是潜藏的爱情。
人不是在读书而是在阅读自己,同样的,他不是在看画而是在看自己。
《存在之难》读后感(五):你所认识的我,并不是我
我决定去图书馆躲躲。临走的时候,还不忘把裤兜翻过来,确认一下是否带了借阅证。冷不丁的在路上自嘲一番,当然这得意于我先前已经有几次走到图书馆前面,然后打道回府的经历。
一支首歌的时间后,我就走到了I开头的那一排书架前。突然间记起有人曾经说过,能否保持对阅读的热情,源自一个人是否对世界还有好奇心。我觉得有点好笑,不是有部电影就叫《好奇心害死猫》么?
我随意的取下几本书翻了翻,当我翻完第九本的时候,我恍然明白过来,我只是对书名和封面设计感兴趣。我想我干脆就找一本视觉设计的书就可以了,这倒是可以省去我不少翻书的时间。
我开始对下一本书充满了期待,就像一个人在河边钓了一个下午,天要黑的时候就会非常渴望见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我开始试着去用一些成功学大师的伎俩去说服自己,比如说,如果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那么你将得到更好的。老天真的很会倒腾人,在让人跌倒以后,总是不忘留一张红票子在你跌倒的那个地方,只是看你有没有发现而已。我很庆幸,就在我准备要走的时候,瞥到了一本被血染红的书籍,我顺手就去了出来打量一番,上面简单的写着几个字,《存在之难》让•科克托。他就这样很安静的给我讲他自己的故事,讲了整整一个晚自习。
走出图书馆之后觉得一身轻快,也许是因为那本书我还只读了一半。换句话来说,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去看看。它就一直安静的在那里躺着,像极了一个周末情人。我翻开记在草稿纸上的笔记,寥寥草草的字迹中,隐约看到,一个有臆想症的人读《小捣蛋》,他扮演马,觉得自己就是马。而我无意中就变成了那只马,只不过在一阵马鞭声后,我惊醒了过来,我恍然记起我只不过是去图书馆躲躲,没想到却闯了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