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金》影评精选
《托尔金》是一部由多姆·卡如库斯基执导,尼古拉斯·霍尔特 / 莉莉·柯林斯 / 吉娜薇·欧瑞丽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托尔金》影评(一):一切都在抓着观众耳朵喊,他是托尔金,他注定要写出指环王。
玩伴,女友,战争,所有一切都在提醒观众,圣人初诞,必有祥瑞,托尔金之所以为托尔金,早有预兆。可是毕竟电影名字叫托尔金,而不是魔戒起源吧。跟指环王无关的其他塑造了托尔金人格的事情也应该相应表现一下。
战场上如果只是朴实地表现喷火枪的火焰,让观众自己来幻想火龙的场面,那才是高明的。另外,只要长的帅,吹牛B也能撩妹。电影的逻辑不是不可以,但这毕竟是人物传记不是么。
《托尔金》影评(二):《托尔金》
很喜欢《魔界》和《霍比特人》。
但其实一直没有认真的看完托尔金的原著小说。记得一个朋友很喜欢他的小说。
我觉得对于一个不了解托尔金的人,这部电影还算及格的。至少让我了解了他的大致的一个创作经历,而且画面也很美,我很喜欢那种带有一丝魔幻现实的色调。
当然剧情有些迷,特别是托尔金作为一名军官,不带武器的穿越枪林弹雨去寻找自己的朋友。这是不是有些超乎现实了。
不过托尔金和她喜欢的姑娘在剧院的后台的那个长镜头真的很美,
《托尔金》影评(三):虚构文学的套路
本作以托尔金参加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昏迷为契机,以意识流的方式会议了托尔金的少年以及青年时代的经历。 所以从托尔金的经历,还有从这两天我刚刚标记过的《德云斗笑社》第一季的情况我们可以坚定地得出一个结论——有才华者在其青年时代就一定会展现端倪。 我们细想,至少在作家这个行业当中,有没有哪位创作者是年轻时的创作一直很烂(而并非藏着掖着不出版),到了晚年以一部处女座一下一鸣惊人的? 我一下子想不到这样的典型,毕竟文字需要有一个反复联系的过程,仅仅是凭借生活的经历、岁月的长河就能在文学创作上找到诀窍,恐怕在非虚构文学上这样可以,但是在虚构文学上这一点是不成立的。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虚构文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套路,当然了,虚构文学也讲究文学中语言的美感,但是虚构文学因其虚构,所以情节救赎很重要的。 而情节,并非需要全部自己亲眼所见。
《托尔金》影评(四):虚构文学的套路
本作以托尔金参加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昏迷为契机,以意识流的方式会议了托尔金的少年以及青年时代的经历。 所以从托尔金的经历,还有从这两天我刚刚标记过的《德云斗笑社》第一季的情况我们可以坚定地得出一个结论——有才华者在其青年时代就一定会展现端倪。 我们细想,至少在作家这个行业当中,有没有哪位创作者是年轻时的创作一直很烂(而并非藏着掖着不出版),到了晚年以一部处女座一下一鸣惊人的? 我一下子想不到这样的典型,毕竟文字需要有一个反复联系的过程,仅仅是凭借生活的经历、岁月的长河就能在文学创作上找到诀窍,恐怕在非虚构文学上这样可以,但是在虚构文学上这一点是不成立的。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虚构文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套路,当然了,虚构文学也讲究文学中语言的美感,但是虚构文学因其虚构,所以情节救赎很重要的。 而情节,并非需要全部自己亲眼所见。
《托尔金》影评(五):很美的一个片子
【9/10】
电影结束,与我一同包场的两位白发老太太慢慢起身离场,我没有动。一是公交车还没来,二是实在哭得太丑,没法走到灯光下。
想了好久该怎么形容这部电影:"beautiful"。真的是一个很美的片子,美到每一帧里,美到场景画面,人物台词,节奏韵律,爱情友情,还有他和她的眼睛。欣赏这样一个故事,像是在欣赏着绘画、音乐、和诗歌。
能理解有人会觉得不好看,它不是一部激烈的电影,没有跌宕起伏,没有燃点泪点。但就在这平静细微之下,埋藏着的那些汹涌激荡的情感,对语言、韵律、故事、友情、爱情。强烈到仿佛他的心脏和血液就在你的胸膛里跳动、在你的血管里奔流。
小时候觉得传记片无聊,现在渐渐无法自拔。就像穿越了时间空间信仰阅历,一个灵魂触摸到了另一个灵魂的回响。
——————————
尼子眼睛真的太好看了,我沉沦。
小托尔金的演员选得真好,真的没有血缘关系吗?长大之后大概会和尼子一模一样吧……
兄弟情比爱情描写得好。TCBS的每个场景都让我想落泪,太美了,太美了。
英国男孩是全人类的宝藏。
《托尔金》影评(六):没有好运的Geoffrey
看完没有被男女主感动,唯一被触动到的是Geoffrey死后托尔金和***那番对话。
TW,电影里Geoffrey的soundtrack简直太好听了。他完全就是托尔金说的,从头到尾,从里到外都gentle的一个小伙子。
但是这个小伙子也太惨了吧,也太没有好运了吧。
年纪轻轻战死沙场,从小的诗人梦想没有实现,家庭关系不够亲密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苦苦沉迷得不到回应的爱,反倒感觉这样很美丽。
It burns, brights..
他和托尔金的友情,也掺杂了他对对朋友的一丝嫉妒心理。他虽然家里有钱,但自叹不如托尔金的天赋和才华。对于朋友,有爱,但内心也有不甘。
和姑娘搭讪刚聊得开心,人家转头开始向他倾诉她心上人的故事。
有好运的人好好珍惜。没好运的人,要自己对自己好一点,做爱做的事,见想见的人,说想说的话。
《托尔金》影评(七):托尔金-命运眷顾之人
最初看的时候以为会是一部充满了幻想元素的传记电影,这种期待一直持续到整部电影的结束,最终我发现,所有的魔法与精灵,都已经通过语言与情感表达出来了。
从电影中来看,托尔金的一生有一些波折,但绝对算不上坎坷,甚至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里他的人生都受到了命运的眷顾,他是一个幸福的人。
他在青少年时期丧母,与弟弟两人成为了孤儿。但照顾他们的神父非常负责,帮助他们找到了一个贵族寡妇(似乎是?)并说服对方提供住处,此处也是他日后结识人生伴侣的地方。在学校里托尔金结识了最好的三位朋友,他们都有自己的才华,小伙伴们一起玩乐,交流写作、诗歌和音乐。在牛津入学考中,托尔金因为谈朋友耽误了学习,神父强硬地棒打鸳鸯,但这并非出于病态的控制欲,而是一种认清现实(孤儿,穷)后做出的妥协。
在大学里托尔金依旧和小伙伴们非常亲密,在他主修希腊文学(希腊语?)似乎越来越缺乏兴趣而即将面临退学之际,他机缘巧合得到了牛津一位语言学教授的赏识。在好朋友的鼓励下,他终于鼓起勇气转系追寻起自己从孩提时代就萌发的对语言的爱好。而语言的生命力来自历史,来自用那种语言的人们经历过的无数喜怒哀乐,于是最终我们见到了一个恢弘庞大的中土世界。
在整个过程中,这种幻想的种子由他的母亲浇灌发芽,由他的伙伴和神父照顾滋养,由他的爱人和导师引领方向,可以说他遇到的每一个人都通过他,共同塑造了这个美丽的幻想世界。
整部电影观感似乎非常平淡极少波澜,但这也正是一个传记片应有的真实状况--人生哪有那么多波澜壮阔,大部分时候都是当时一个小小的决定,最终左右了人生的轨迹。
《托尔金》影评(八):未能传神的传记电影
首先点明,从剧作上来讲,本片(电影《托尔金》)并不能让人满意。
作为一部挂着托尔金传记的名头的电影,本片其实表现平平,水准未达合格。整体上敘事非常散乱,没有重心。爱情、友情、战场、梦魇这些元素的堆砌几乎能放到其他相关的任何一个故事里面,但我们知道:那不是托尔金。至少,那些东西不是有关于托尔金的重要的部分。而仅仅于影片临近结尾时才仓促的出现了托尔金作品的主题:关于勇气,关于伙伴、友谊,并配合片尾字幕,感觉导演已经是非要让人相信这就是托尔金的故事。所谓剧本不够,表演来凑,可是男主角尼古拉斯·霍尔特的表演却不能让人信服他就是那个伟大的作家托尔金,此为影片最大的不足之处。好在女主角莉莉·柯林斯的人选以及表演还尚有一点点出彩的地方,是为影片唯一的亮点。
真实人物的传记电影,演员的气质必须要契合那个人物,整个影片才能立得起来。譬如丹尼尔·戴·刘易斯在《林肯》中的表演,影片一开始的5分钟内,刘易斯的传神表演和强大气场就让人相信一点:这就是林肯。虽然我们并没有见过林肯本人。同样的,都不是讲述人物的整个生平,只是截取其人生之中的某个片段,但《林肯》的剧作完整度要比《托尔金》强上很多倍。剧作加上表演双双不足,这是电影《托尔金》未获好评的源头。
一句话总结:非托尔金书迷、《魔戒》迷,就还是不要看了。否则在看片过程中你会感到非常的迷茫:同样是一战,为什么本片的男主角在战场上神神叨叨,爱幻想不说,在冲锋的时候也不带武器,可是他也没有像《光荣之路》中的战士那样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呢?
写以上文字的原因,并不是推荐这部电影,只因我是一个《魔戒》的影迷书迷,我希望未来能够看到一部传神的托尔金传记电影,如果不能做到传神,那就还是算了。不要有。
《托尔金》影评(九):出于对托尔金的尊重给三星把
出于对托尔金的尊重,我给三星,但是这个影片其实也就是两星的水平。
影片的结构是用托尔金从后方到前线这么短的路程,闪回到他幼年、青年时期的经历。个人觉得这个手法很棒。但问题在于一战时期的托尔金,并没有成长成熟到后来完成霍比特人、魔戒的托尔金。因此,个人认为,主创错误的将托尔金阶段性的成长,作为他一生的积淀,去说霍比特人这个作品的诞生,这个还是有失偏颇的。
毕竟霍比特人也好,魔戒也好,都经历了漫长的修改期,每一次调整其实都蕴含这托尔金本人新的经历和新的创意。而这些经历和创意不仅仅只来源于一战,更多的还是在漫长的生活当中,对人性的思考以及人生的感悟,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语言天赋。
现实中,托尔金与伊迪斯的爱情其实算是充满着惊喜和激情。但是影片把他当中按部就班一样的水到渠成。这让人非常失望。而且在细节当中,很多托尔金与伊迪斯之间的感情也没有得到很好很充分的体现。他们相爱的基础到底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同为异乡人的同命相连么。而这种同命相连最后的升华又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个人认为,现实中二人的久别重逢,要比影片中展现的离别时的激吻深刻的多,临别时候的那场吻戏,个人觉得很尴尬,很不绅士。。。
友情是影片当中想表达的另外一个内涵。因为篇幅足够,所以这个线索的表现算是比较完整,但是感人程度却稍有不足。虽然篇幅足够,但是主创在其中添加的都是一些青少年的思辨,以及一些极具本土英伦范儿的表达,而实际信息量其实少的可怜,我们只知道四人组的俱乐部名称,他们的爱好,以及校长儿子的成长经历,还有他们最终的结局。而四个人友情的体现则相对缺乏深度,比较平面。
最终主创其实想表达的是托尔金在战争中失去挚友的遗憾。但由于在战争中混合了一些魔戒、索伦、戒灵等等的元素(这个部分是我认为影片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很可能让观众的点转移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上(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在战争内涵这个方面,影片还因为表达方式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男主的表演让人很失望,能够感觉他很努力的在抓托尔金这个角色,但是表现的很吃力,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对托尔金的理解,应该是一个平和、乐观,而又很深邃的人。而男主的表现则让人感觉到浮躁,甚至有点夸夸其谈。至于女主,老实说给他的空间并不多,无论是时间上还是情感上。
《托尔金》影评(十):《托尔金》:《魔戒》的由来
看这部电影时,不禁回想起大学时对《指环王》的热爱,就像你们现在追漫威电影一样狂热。而且讲真,至今为止,没有电影超越《指环王》三部曲在我心中的地位。这与托尔金本身的著作也有很大关系。是什么样的背景让他写出这个伟大的故事?显然是伤痛、离别、战争。。。
一群有才华、前途似锦的青年本来美好的人生,却因为一场战争被打断。大战后,很多人牺牲,而托尔金是幸存者,他回到了家乡,娶了心爱的女孩儿,但他的朋友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听起来有点像最近常说的某人的故事哈。但对托尔金来说,他并不觉这是他应得的幸福结局,反而让他意识到生存的意义,并且因为这场经历,写成了改变世界的《魔戒》系列。
太多名著都是悲剧和创伤启发而生,有时,越是残缺和不完美的人生,才会激发出最好的灵感。这绝对是真理。
影片前面部分我还以为会很闷,毕竟大部分是回忆托尔金儿时、长大及参战的经历,但好在四个风度翩翩美少年加Lily Colins出演的美女,让整部电影还是比较提神,看到最后也会被这些年轻人各自的人生起伏感到唏嘘。
《指环王》三部曲电影对我的影响是重大的,说它改变了我的人生一点也不夸张。在我最低潮的时候,是这个系列电影让我重新快乐起来,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也是它们让我真正成为了影迷,甚至出国留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是这个系列让我意识到魔幻电影并非只是特效大片,其背后的深意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托尔金自己也说,这是一个关于冒险、旅程、爱、友谊、魔幻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有着十分不同种族、形态的人物,却讲述了人们共通的内容。看过本片就会了解,这场世界大战实实在在启发了中土战争,如果托尔金只是个牛津大学的学生,过着平凡的生活,没有失去过爱人与朋友,那么也不会有这部杰作。
虽然演员、场景设计和摄影及配乐都很优秀,但看本片时,会让人感觉有点难集中经历于主人公身上,更多映射在脑海里的反而是他笔下的中土人物。 说着说着我又想重温魔戒了
无论是复联3、4还是权力游戏,我感觉大战场面之所以比不过《指环王2、3》里的大战,主要是因为反派角色特别弱,而且很单一。相反,《指环王》三部曲里有很多有趣的生灵和怪兽,而且每个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是以数量取胜,哗啦一下扑面而来。很多动作设计、大战前的情绪铺垫也依然难有人超越。
相比之下,记得《复联4》的最后大战,反派本来从外星飞船上牵下大只的外星怪兽,我还兴奋了一下,结果除了那一个镜头就再也不见了。而那些外星狗大部分时候都看不清楚它们。我们看到的都是英雄,除了灭霸,其他反派完全没有特色。
J虽然在魔幻片上有其功绩,但其实说到底,还是原著写的好。有的人说这是西方西游记,其实并不是,它讲述的不仅是一个冒险之旅,更多的还有正邪之战,牺牲与友谊。希望看过本片让你能理解是什么样的生活经历让托尔金有了这些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