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晃悠悠读后感锦集
《晃晃悠悠》是一本由石康著作,時報文化出版的312图书,本书定价:92.00元,页数:200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晃晃悠悠》精选点评:
●终于看完了
●感觉石康跟韩寒是一类人
●我想这本读完就不读石康了吧...
●《奋斗》之后找来看的
●我一点都不同情周文。一切都是咎由自取。而阿莱。阿莱就是我们的纯净海滩。
●真爱也许就象高潮般那样短暂
●看了晃晃悠悠,在我正合适看的时候。看完了觉得原来大家都那么回事。
●是怎样的姑娘让石康写出了阿莱和米莱这样的人物?
●阿莱老这么对我说;别告诉别人你今天难受过,什么也别说,因为说了也没用
●无比精彩的最后一章,让我耐住性子、半知半解的读的前面所有的章节都活了过来。。。心中有种不知道什么样的情绪在拼命滋长,眼泪抑制不住的流,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流。。。
《晃晃悠悠》读后感(一):小风
误打误撞,晃晃悠悠的读完。因为对爱依绵羊油的好奇,百度之后才发现,原来是本书阿。。。。。
匆匆读过之后,脑子里闪现最多的是小风。很想把它推荐给小风,不过知道推荐她也不会看的。总是觉得很多地方惊人的相似,又似乎完全不同。颓废的结果是看完之后毫无心情上课,用大吃一顿,塞满肚子,借以安慰。
《晃晃悠悠》读后感(二):这就是日子
晃晃悠悠的故事发生在80后的身上,但我觉得我的青春也不过如此。我不知道我们这种晃晃悠悠的青春能不能算是走在边缘,纵使我一万个不愿意承认,但事实确实是这样。我们的青春一点也不明亮,我们有点聪明所以过于早熟,身体和心理不断地纠缠在冲突与碰撞中,最后不得不妥协于一浪接着一浪的消沉。我们整天高呼梦想来欺骗家长和老师,同时也欺骗自己。我们的心情总是愤怒与沉沦,我们也有真正的梦想,也觉得很美好,但最后换来的是更深的绝望,那是控制不住的冲动,绝望消沉的冲动。
《晃晃悠悠》读后感(三):假装不正经
其实生活也不过如此,在那样一个年龄那样一个环境,朋友、烟、音乐、不知深浅的恋爱、永远让人担心的考试和那些个自以为是的理想构成了那个年代那个年龄的心态。
没什么事情是重要的,最让人担心的却是无聊和空虚,或许他们的状态好得多潇洒的多。当下社会,我们会看如此逍遥的小说,却不敢多说什么,我们变得如此现实,赞同即是背叛,背叛所有正统的社会规范,如此一来我们会活下去,好像社会前进的同时,人类也变胆小了,活下去便是拥有的最大的勇气。
活着的态度,与当初的爱情 这些足以支撑一个人一部书,而这两样东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想来也不过是越来越纯熟的圆滑。
《晃晃悠悠》读后感(四):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周文和阿莱终究还是没有在一起。阿莱需要一个依靠,她爱周文,她想等周文成熟起来,可惜她没有等到。周文就像个孩子,他天真、单纯、就算有些坏习惯,就算和别的女人暧昧不清,却绝对没有坏心眼儿,他也有孩子一样的迷茫、不安和恐惧……于是他在这种晃晃悠悠的状态下,怎么都无法给阿莱踏实、稳定的生活。一次次的原谅,一次次的失望,终于,阿莱不得不选择一条不归路——彻底的离开。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我对她说:“跟丫离了吧!”
阿莱低下头想了一想,抬头时目露坚毅之色,说:“然后呢?”
“然后再说然后的。”我说。
“再然后呢?”
阿莱看着我,语气有些泄气。
“嫁我。”
“你真这么想的?”
“真的。”
“什么时候想的?”
“就在刚才。”
有时,失望只是那么一瞬间。
《晃晃悠悠》读后感(五):人本来就很残忍
知道石康是因为奋斗。我坦白我没看过几本小说,也不知道他是属于哪门哪派,只是觉得他写的东西真逗乐。但逗乐中也不忘记告诉我们,傻X,醒醒吧,这个世界很荒唐,这个世界根本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回事。
实际上就是这样。
晃晃悠悠的故事发生在60后的身上,但我觉得我的青春也不过如此。我不知道我们这种晃晃悠悠的青春能不能算是走在边缘,纵使我一万个不愿意承认,但事实确实是这样。我们的青春一点也不明亮,我们有点聪明所以过于早熟,身体和心理不断地纠缠在冲突与碰撞中,最后不得不妥协于一浪接着一浪的消沉。我们整天高呼梦想来欺骗家长和老师,同时也欺骗自己。我们的心情总是愤怒与沉沦,我们也有真正的梦想,也觉得很美好,但最后换来的是更深的绝望,那是控制不住的冲动,绝望消沉的冲动。
也许我这么形容有些偏激,但我想起克里希纳穆提的话,“如果你知道真理是活的,互动的,不驻留的,既不在佛寺,教堂里,也没有人和上师或哲人能领你到那儿去,那时你才会明白,这活生生的东西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你的愤怒,你的残忍,你的凶暴,绝望,痛苦和悲伤。”
人人都会有伪善的一面,那么,我想知道,伪善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掩饰人内心深处那蠢蠢欲动的残忍?
对于我们这类人,只有晃晃悠悠的,才能走好那荒唐的青春。实在是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