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读后感1000字

2021-01-01 03:26: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读后感1000字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是一本由Milan Kundera著作,faber and faber出版的Perfect 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95.00,页数:3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精选点评:

  ●不管是哪个版的,打算赶紧把手头这一大摞书读完就去买,外加lenorad cohan的The favorite game!

  ●意识流的心理描写~轻和重,everything is a trade-off。当你进入一段婚姻关系中时,你可能感觉到了重,被束缚了,而这时,你才真正的成熟了。看起来失去了自由,然而却得到了责任和成熟。

  ●有些神经质但是很有意思。

  ●Only the first 3 parts are good in my opinion...

  ●爱情与性 矛盾 解脱

  ●We are all wounded. Things happened leave a mark in space, time, and us. Those wounds eventually kill us.

  ●又看了一遍 看到最后karenin's smile真的哭成sb了 真是不知道自己四年前看这书的时候在干嘛

  ●非常非常喜欢

  ●favourite book and favourite author,and favourite city as well

  ●If you only live your life once, and if life is transitory and passing, how do you give it meaning?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读后感(一):很特别的一本 love story

  我是看了蔡澜的推荐才去看得小说(此人只收藏了150本真品,其他市面上买的到的都不够格占一席之地),正好朋友找来了英译本,就翻来看看。起初不知道是爱情故事,上来第一句关于Nietzsche的eternal return理论就把我扔晕了,什么和什么?!wiki了一下,才知道是何方神圣,又是何种派别,顿时被自己文盲的一面挫败了。于是在后来的阅读过程中,继续着一次次地击倒,又一次次地站起来,人94这样成长起来的,希望能快点看完阿!~~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读后感(二):跟你一起变老,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

  就像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的开头, Tomas看着睡在他床上的发着烧的Tereza,突然想要躺在她身边跟她一起死去,不是跟她结婚然后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而是一起就这样死去。

  爱着谁就是你恨不得跳过漫长而痛苦的人生,跳过中途所有的挣扎坎坷,躺在他身边,立刻一起死去。

  就像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的结尾,Tereza看到在修他们那辆破车的Tomas,看到他灰白的头发看到他的老态,Tereza忽然认识到自己终于达成了她毕生追求的目标——他们一起变老了。

  她很伤感,因为这是他们人生最后的一站。她也很欣慰,因为在这最后一站,他们仍然在一起。

  我想起之前看的《Reader》, Michael 去监狱里看Hanna, 他们已经几十年没有见过面。

  Michael坐在Hanna旁边,看到Hanna已经变成了一个old woman, 他闻到她身上老太太的味道。。。心痛不已。

  Time, is a heartless bitch.

  有時候 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 都有時候

  沒有甚麼會永垂不朽

  可是我 有時候

  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 看細水長流

  是啊,跟你一起变老,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尽头。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读后感(三):你是我与天堂最后的联系

  对一个从来没养过小动物的人谈人和狗的关系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

  我一直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的阐释来表述这种感情。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给了我这个完美的答案。

  Milan Kundera 说, the love between Tereza and Karenin is better than what she has with Tomas, not more, but better.

  It is a better kind of love,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真相。

  这是一种绝对的信任,一种让你觉得你不配拥有的期待,一份你可以依靠你可以相信永远不会背叛你的感情。

  就像你知道不管你多晚回家, 你的小狗都会趴在门前的脚垫上等着你; 不管你有钱没钱,不管你漂不漂亮,不管你给没给他买好吃的,它永远欢迎你。

  就像你知道它永远相信你,就算你在很远的地方喊它,它也会朝你跑过来。

  它会一直看着你,用它黑黑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你,期待你的任何一个动作,把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当作某种真相来聆听。

  你知道你可以依赖这种感情,u can always count on it, 它不会突然不爱你了,不会不要你了,你知道它有时候可能会发点小脾气,但是它永远永远永远会原谅你。

  The way it looks at you, It is the unbearable of trust. It is a better love, yes, maybe not more than the way you love your boyfriend, but definitely better.

  是的, 我爱我的小狗candy,Tereza 爱她的 Karenin, 这种无私的,毫无保留的,彼此依靠和温暖的爱,就是被从天堂驱逐的人类,和天堂最后的联系。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读后感(四):Kundera's life struggle and philosophy

  原著Milan Kundera, 译者Michael Henry Heim, Harper and Row, 1987。

  首先,这本英文译本读起来很通畅。以苏联入侵捷克的前后几年为背景,主人公Tomas的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为主线,涉及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物(前妻,儿子,Teraza, Sabina,Franz,Karenin)。书在时间上跳跃非常随意,但并不给阅读带来困难。主要以第三人称叙事,但偶尔也会穿插(甚至独立于情节之外的)第一人称的旁白。

  关键的内容都是围绕几个议题展开的:“Eternal Return”,“Kitsch”,“Es Muss Sein”,Body vs. Soul。Eternal Return(直译:永远的重复)讲的是,如果我们假设生命、历史事件,会在将来不断的、永久的重复它们自身,那么这将从根本上颠覆我们看待、评价世事的方式。与此相关,甚至对立就是Es Muss Sein(可译为:命运)。在中国文化里,这两个概念都不陌生(想一想“轮回”和“宿命”)。由它们就产生了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争。Kitsch(可译为:自欺欺人)被作者用来描述不同的政党、团体、流派、甚至个人的一个共性,那就是对于自身的问题的一种抵赖、回避和装着看不见。是针对矛盾的唯一答案。Body vs. Soul(身体和灵魂的关系),身体是肮胀的,灵魂是纯洁的,当它们同时寄宿于一个主体时(人),就有了Teraza的“人与狗可以建立任何人与人无法建立的关系”结论。(再说一点跑题的话,前三个词汇都有德语渊源,应证了德语作为哲学思辨语言的地位。)

  一度作者把人群分为四类:一类,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人(即使是陌生人)的注视;二类,希望得到相识的人、朋友的注视;三类,希望得到所爱之人的注视;四类,假想得到特定人的注视。故事的主人公Tomas和Teraza被作者列为第三类。这也许也是作者的自我分类。

  对七十年代中国出生的人来说,这本书“很有名”。但读了之后,我很奇怪它没被禁,因为书中对捷克、及苏联政权的描绘并不是那么光彩。这可都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至于书中不少婚外情的情节,也许能吸引读者,却无关宏旨。全书留给我们一个思考的问题:如果“罪犯”(俄狄浦斯、一个制度)不知道他是在犯罪,他是否仍然有罪、仍然要接受惩罚?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读后感(五):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不知道是怎么从图书馆把这本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找到的。书很轻。却有一种沉重感从指尖渗入内心。这不能承受的到底是什么?

  小说从对永生的探讨开始: the eternity。设想如果一个事件在永无止境的轮回重复着。那么人们要担当起多么沉重的责任呢?所以说永恒是不可承受的沉重。因此。在这个世上。有的人内心是轻如鸿毛的。有的人则是沉如泰山。除了这两种人。还有人是介入这之间。他们既可以轻也可以沉。在Lightness和weight之间徘徊。

  小说的女主人公Tereza是重的代表。这沉重给予了她太多的负担。让她沉浸在自己的悲观的世界中。她不断的回忆起过去。不断的忍受着丈夫的不忠。不断揣测命运的不公。似乎她的每一口呼吸都蕴藏着对沉重生命的思考和挣扎。挣扎的不仅是生活在这沉重当中。还是对于这沉重无法摆脱的依赖。与Tereza恰恰相反的是她的丈夫Tomas。Tomas是轻的代表。就像他在第一次离婚之后所做的决定。不仅是游荡在不同女人之间。而是以一种高姿态去看待所有的一切。而这高姿态正式给予他轻浮的人生态度。但是。一切都改变在轻和重相遇的一刻。对于Tomas而言。Tereza就像一个放在摇篮里的婴儿飘向她来。他要保护她。呼呼他。用自己的双手抚慰她那双颤抖的手。而害怕的心。他之前所有的轻浮全都荡然无存。对于Tereza而言。Tomas是幸福的开始也是纠结的开始。幸福在自己颤抖的双手可以有了依靠。纠结在Tomas骨子里的轻让他依然游荡在不同女人之间。即使tereza永远是她的最爱。就是在这轻和重的碰撞之中引发了两个人对各自人生和两个人共同人生的思考。

  如果说爱情是故事的基础。那么大的时代背景则是画龙点睛。故事发生在捷克被俄罗斯侵占的年代。人们从原来安逸的生活中被活生生地拽出来。Tomas因为写了一篇反俄罗斯的文章而被医院解雇。而Tereza也因为拍摄俄罗斯士兵的照片而被驱逐。但是就在两个人好不容易远离这片战火缭绕的家园重新开始生活在另一个地方的时候。Tereza的重又将她拖入悲惨世界。她被Tomas的不忠折磨着。被自己的无能为力折磨着。最后再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独自回到了捷克。但是就像故事最后所说的。轻和重早已经融为一体。重走了。轻也会飘过去跟随她。所以 tomas也最终回到了她的身边。但是这回归可以说彻底改变了两个人的关系。证明了Tomas对Tereza的伟大的爱。

  在厌倦了喧闹的城市生活后。他们决定搬家到乡村。过平静的生活。很奇怪的是小说的这最后一张命名为Karenie。这是他们两个人养的一只小狗。而这只小狗在最后不行病死了。在这个时期。Tereza忽然意识到自己爱的是这只小狗而不是自己的丈夫。她困惑了。其实无需困惑。无论是小狗还是tomas。他们的作用都是填满她空虚的心灵。让她可以一沉再沉。完全掩盖在自己对他们的感情中。

  但是不论他们之前的生活多么坎坷。最后重还是把轻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而轻也把中从地狱拖回到人间。他们在人间相遇。然后将一切不可承受的都变成生命中没有的经历。因此。这不可承受的轻本不是生命中的挣扎。而是经历一切的坦然。是经过实践洗礼后。回过头看的从容。不论多轻多重。终究有一个人在某个角落等着和你相聚。所以。让我们忘掉所以不可承受的痛苦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