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幻夜花》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幻夜花》读后感摘抄

2021-01-03 00:42: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幻夜花》读后感摘抄

  《幻夜花》是一本由(日) 橘小梦,绘 / (日) 中村圭子,编著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1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幻夜花》精选点评:

  ●2019-234。画风妖冶凄美,别具一格。

  ●惊艳

  ●至爱《水魔》

  ●画的真好看。浮世绘+比亚兹莱 真真我的菜

  ●袈裟御前

  ●蛮漂亮的

  ●古典美

  ●修长的手指 狭长的衣裙 妖丽诡谲的植物 确实让人想起比亚兹莱 从很多故事里能看到中国志怪小说的翻版 只不过传到日本后几乎没有好结果 结局基本都是双双赴死 里面和服纹样都非常美 觉得小梦对细节的安排非常用心 这样妖媚 幽玄 凄清风格的画家不多 可惜了毁于关东大地震的即将出版的原作

  ●有毒的美学,橘小梦的日本妖美世界

  ●牛逼

  《幻夜花》读后感(一):不一样的艺术世界

  其实让我来评分,我一下子真不知道如何给分。

  也许从专业角度,绘画和写作角度来看橘小梦可能技艺高超,但这个妖美我真的。。有点欣赏不来。

  一开始是通过一些插图(很美的,不吓人)还有精美的装裱所吸引。一开始简介发现有点特别,“妖美”这个词第一次听说。翻翻书里的画作,基本上画的都是妖,女妖,很美很妖媚的女妖。但有些女妖在美的同时真的很吓人。

  妖不吓人还能是妖吗。所以,我不怪作者画得吓人,能画得吓人真的是作者的功力。我只能承认,我欣赏不来。

  看过江户川乱步的《贴画和旅行的男子》,但故事和橘小梦的画两者给我的感觉完全是两种,橘小梦的画更诡异更妖。

  《幻夜花》读后感(二):落英处有鬼情人

橘小梦

  “牡丹灯笼”,是和“四谷怪谈”与“皿屋敷”齐名的日本三大怪谈之一。

  这个故事原本来自我国明代小说集《剪灯新话》中的《牡丹灯记》,明治时被落语家三游亭圆朝改编成怪谈噺作品,从此家喻户晓,成为了日本鬼故事的一个重要改编来源。

  故事很简单,浪人新三郎思慕贵族家大小姐阿露,两人生前困于家世无法结合,阿露抑郁死去,魂魄却飘到新三郎的居所处,但毕竟人鬼殊途,新三郎精神渐渐不振,后又震惊得知每夜所见的阿露原来早已是鬼,起了退缩之意。和尚在居所门前贴了符,但却被贪财的邻居受阿露蛊惑撕下,第二天早上,新三郎尸体被人发现,房中只余两盏牡丹灯笼。

  明治时代的日本,在对“妖魔鬼怪”的纯洁爱情的接受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泉八云在《恶姻缘》里批评不回报亡魂短暂的爱情而选择逃离的新三郎是“最无耻的男人”,橘小梦的画谱里,新三郎也成了亲手撕下符咒死去的痴情人……

  有毒的美学,不止于美

  它赞美动人心魄的恐惧

  《幻夜花》读后感(三):深感遗憾的是,这么晚才看到橘小梦的作品

  

我很喜欢橘小梦的作品。

我认为,橘小梦的作品吸收了近现代艺术风格,对日本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的表达。但总体上仍然没有脱离日本传统审美与文化的范畴。他的表达方式,他的构图以及绘画的内容,都非常日本。

出版社介绍这本书的时候,会有这么一句“ 谈到日本的美,人们往往用闲寂、古雅、清凉、幽玄等词来加以描述,但事实并不止于此,日本还有妖美 ”,但是个人不认同。其一,妖美,并非日本审美的典型特征,很大程度上,妖美是蕴含在“闲寂、凄美、幽玄”这些气质当中的;其二,橘小梦的作品,并不仅仅体现出妖美,对于亲情的思念,对于民俗的洞察,对爱与永恒,都是他追求的主题。

橘小梦的大多数画作诞生与昭和时代,但是其基本价值观的形成,却是在浮华慵懒,浪漫纤细的大正时代。这个时代赋予橘小梦与众不同的敏感,也让他对于传统绘画有了更加华丽、深刻而准确的表达,这些都体现在了他的作品当中。

同样是对于鬼魅的描述,圆山应举的鬼更像一只鬼,而橘小梦的鬼则更像一个人。

圆山应举用水墨的技法模糊了鬼的形象,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影影绰绰的影子,以及一张略显平静,生无可恋的表情。这只鬼好像要从画面当中出来,但却没有体现出任何危险和威胁。整体画面营造的是一种生无可恋的凄美和悲伤。这是非常传统的日本绘画表达。

橘小梦的阿岩,给我的感觉则更像一个浓妆素抹的美女,完全没有四谷怪谈当中的悲戚感,他身姿摇曳,表情挑逗,衣着也比较华丽。但是这个形象旁边站立着的黑色骷髅则说明了全部问题:这个美轮美奂的美女,并非人类。橘小梦不再拘泥与传统水墨的模糊表达,而是通过这种同一画面的强烈反差,造成了一种致命的威胁和危机感。

正是通过骷髅的描绘,让整个画面充满了不安与威胁,也让整个画面在危险的这个基调上,达成了一致与统一。

再有就是地狱太夫这个作品。在卢舍那法界人中像塑像上,可以看到刻绘诸世界形象的佛衣。这代表整个法界都是卢舍那佛的愿力化现出来的。佛的意念无法无边,那么法界也就无边无涯。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理解,地狱太夫美女本人的气质也和他所穿衣服的绘画,有着某种的统一。

地狱太夫显然没有佛那么高的层次。因此他衣服上展示的仅仅为地狱的景象,牛鬼马神,天空中吐射火焰的地狱之鸟(日本冥界特有种)结合着衣服的褶皱,无比逼真。而地狱太夫本人,仍然是一副平静如水,甚至还有略带引诱的表情。

太夫代表着的是肉欲的引诱,这是一种闲适而欢愉的生活,而地狱和服则揭示了这种生活的本质-堕落与罪恶。如果借用卢舍那法界像的逻辑,那就是太夫代表着的(或者太夫的欲念),就是堕落与罪恶。而整个画面也在这种极其负面的情绪中,达成了美女容颜与地狱不安场景的统一。

可能作者觉得堕落和罪恶的负面情绪表达的还不够,还在太夫的脚下,花了一个骷髅,这个威胁和危险的意味,就更加明显了。

另外一张个人非常喜欢的画,是书中的清姬。画家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重构,用非常隐喻的手法,届时了与欲念之间的关系。

画面上化为蛇妖的清姬与安珍是抱在一起死的形象。这种明显不符合故事的画面,在给人极大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1.清姬由人变妖,是欲念在作祟,而这种欲念是那种表层的淫欲,而蛇就是这种欲望的具化;

2.安珍违背诺言,本身就是有罪的,最后的结局是受到他原罪的惩罚(因此他最后被蛇勒死,而蛇本身就代表了罪恶)

3.无论如何,两个人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蛇缠着人的形象,虽然很有冲击力,但是却非常的稳定。整个画面体现出一种非常诡异而令人窒息的平衡(或者说是无奈):生死都要在一起,逃避的渣男你无论如何都跑不了。。。

之前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个画家,在看了这本书之后,不可救药的爱上了这种华丽而危险的风格

  《幻夜花》读后感(四):幻夜花人物形态上

  关于日本的绘画我知道的很浅薄,只有葛饰北斋,还有浮世绘,以及百鬼夜行的一些作品。幻夜花介绍了日本画的另一种风格:妖美。分为妖/梦/凄/媚/祈/幻/夜/奇

  妖:介绍了玉藻前,水妖,静御前,地狱太夫,女郎蜘蛛,高野圣,花魁和泽村田之助。的确,他的人物形体都很流畅,服饰也十分繁复雅致,总体接近于唐风却比唐风更追求与形体流畅飘渺。那种形象就像香水,很想要有一款叫做玉藻前和幻夜花的香水了。对于猎奇很值得看,这种画风真的很美。

地狱太夫

  梦:这个部分大多是民间爱情故事。画风和服饰线条都偏于之前简单,其中我最喜欢袈裟御前,于玉池(和边城故事相似),小浦伊之助。不过这一时期的画作好像男生女生都画成一个样?

袈裟御前于玉池小浦伊之助

  凄:这一部分更加与唐风绢画相似。好美啊。大多是凄历的爱情期盼,伦理上不欣赏,画风很赞。

  媚:用色十分大胆和鲜明,更像是印刷画。人物形态上明显的丰腴了。后面的春宵等也十分好看。

春宵

  祈:

伽罗奢升天

  幻:感慨:真的和慕夏一样招人喜欢啊。这章是和现代艺术的碰撞,有各种元素的结合,海报印刷体,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最喜欢的是“牡丹灯笼画谱”,日本画画人真的很善于用形体表现心理呀。

贴画和旅行的男子牡丹灯笼画谱

  奇:

爱上吉祥天女像的修行僧,在梦中如愿以偿。当他醒来后发现并非梦境。该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内心虔诚,奇迹也会出现。exm???

  总结:浮世绘,聊斋,和日本诗歌俳句等对他影响很深。看他写的诗句就像一幅画一样,也很动人和优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