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先知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先知读后感1000字

2021-01-05 01:11: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先知读后感1000字

  《先知》是一本由(黎)卡里·纪伯伦著作,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80元,页数:1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先知》精选点评:

  ●非常非常非常美

  ●love knows not its own depth until the hour of separation 除非临到了别离的时候。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深浅

  ●启蒙

  ●邀朋友共享生命那段 夫妻关系比作廊柱那段 较赞

  ●看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前,我以为这是哲理诗顶级作品呢。

  ●淨化心靈良藥

  ●收藏的版本。

  ●很好,可以送朋友,哈哈!刚从我送过的那个朋友的豆瓣里拷贝回来。

  ●打算换个版本看看,翻译的好奇怪,排版也不大舒服。

  ●圣经.

  《先知》读后感(一):绝知此诗要看英文那一半

  一直认定一个关于诗歌的定义:那就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本书应该也不例外。每种文字都有文化渊源,这类文字如果原版看起来一定是会增色很多。不过,即使如此,类似泰戈尔风格的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短句子,仍然可以心有灵动共鸣处。

  一个不约而同的小错误,就是作者纪伯伦这个人被自己和孩子一开始都误认为是英国的诗人,其实,那是张伯伦,这个先生是黎巴嫩人。

  《先知》读后感(二):他会让你爱上诗

  “可我,如此贫穷,仅仅拥有梦;

  就把我的梦铺展在你的脚下,

  轻一点啊,因为你脚踩着我的梦。”

  “开始的那一段,长长的那一段,在我的诗集里,全都是你。”

  “远方,精灵在唱吟,

  我们是被召唤的孩子,

  渴望抵达圣境,

  却要舍下那小小

  朴素的快乐”

  。。。。。。

  我是个不太读诗的人,但请相信,《先知》值得让你爱上他。

  《先知》读后感(三):欢乐与忧伤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欢乐与忧伤。

  忧伤让你快乐,快乐让你流泪。

  When you are joyous, look deep into your heart and you shall find it is only that which has given you sorrow that is giving you joy.

  When you are sorrowful look again in your heart, and you shall see that in truth you are weeping for that has been your delight.

  让我想起: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情绪表达上有着相似之处。也有些物极必反的意思。

  也让我想起:所有当下你认为过不去的坎都会随着时间过去,所有当下你认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痛亦都会随着时间过去。时间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会让一切都在漫长中获得救赎。

  《先知》读后感(四):“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伟大的诗人纪伯伦

  哈利勒.纪伯伦(Kahlil Gibran 1883-1931) 黎巴嫩著名诗人、作家兼画家,被认为是20世纪与泰戈尔比肩的东方文学大师、二十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诗人,在西方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威廉.布莱克"。他那从灵魂深处传来的生命之歌,富有神秘天启预言式的语句,宛如天籁之音,传达出人生的真理,成为融合东西方心灵精髓、超越时空的永恒箴言,为心灵迷失于尘世的人们起着洗涤灵魂的作用。纪伯伦足以堪称人类精神修养大师,他的文字历久弥新,传遍了全世界,超越了时空与国界的限制,他的散文诗,大半个世纪以来,驰誉东西方世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诗人说,它是诗化的哲学;哲人说,它是充满哲理的诗。

  纪伯伦的经典代表作《先知》自1923年出版至今,被喻为代表真理的小圣经,一经出版就轰动了全世界,译文多达五十几种语言,发行量超过七百万册,欧美评论家将它与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相提并论,称之为“东方最美妙的声音”。《先知》是他“从少年时即开始酝酿,早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的“伟大成就”。纪伯伦在初稿执笔《先知》时,才仅仅十八岁;而这部书在纪伯伦去世翌年,才得以和世人见面。纪伯伦视《先知》为其一生最大的成就,称之为“我的第二次诞生,第一次洗礼”。他曾经说过:“它仿佛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因为我想要确定,非常地确定,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必须是我的最佳贡献。”

  在《先知》一书中,纪伯伦以生活中每人所接触的层次当主题,以先知的口吻、超越现实世界的视野、简洁的问答型式,来谈及感情、婚姻、子女、事业、时间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的重要问题,哲理极为深奥,使我们不得不细嚼深思,从他那睿智的人生哲理中得到顿悟!其深邃广博几乎已达到人类精神修养所能及的最高境界。作为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并被誉为“东方赠送给西方的最好礼物”。《芝加哥邮报》评论说:“如果一个男人或者女人读了他,不能安静地接受一位伟人的哲学,那么,这个男人或者女人,就生命和真理而言,确已死亡”;“这一本奇妙的著作,哲学家认为它是哲学,诗人称是诗,青年则说:‘这里有一切蕴含在我心中的东西。’老年人说:‘我曾不断追寻,但却不知追寻为何?但在我垂暮之年,我在这本书中找到我的宝藏。’” 1983年纪伯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位“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之一。他生前虽未得到文学大奖,然而身后世人给予他和他的作品评价之高却是许多大家可望而不可及的。几年前我国由《中华读书报》评选的20世纪百部文学经典中,《先知》也入选其中。《先知》在中国最早的中文版是冰心译的,冰心曾说:"一般说来,年轻时都会喜欢泰戈尔,而年纪大了,有了一段阅历之后,就会转向纪伯伦。"

  《先知》读后感(五):爱的认知,直至分别之际,才知其深沉。

  在看此书的时候,我尽量让心思不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困扰,比如这本书的来历,这是件难以启齿的事,而大凡这类事,总是因为有着令自己也无法饶恕的过错。

  努力许久仍是无法摆脱深重的歉疚,为此我乞求先知的宽恕。

  ...

  这本书描述的故事均是关于生命的真理宣言,在你感到生命绝望的时候,不妨在午后泡一杯咖啡,找一片寂静的庇护之荫,细细品尝这本书。当然,他不会像聂鲁达的情诗或者绝望之歌那般,本想在爱情的回忆中得到救赎,结果却往往狼狈而归,弄的满脸泪痕。为此你大可放心,我可以保证,你会对得起圆桌上冒着热气的咖啡,因为先知背后的救赎,即使是泪水,也透射着阳光般的灿烂与光明。

  这本书关于生命的方方面面,而其间的精神核心就是感恩和释然,这也是我敢做出如上保证的原因,我坚信这是所有为情而动的泪水都富含的元素。记得贵同学经常无厘头的装出一副深情款款的样子,“为何我的眼中一直噙着泪水,是因为我爱你爱的深沉。”博取大家的恶心之余,殊不知这句话的巨大杀伤力,对于这股力量,纪伯伦做出了最精辟的阐释:爱的认知,直至分别之际,才知其深沉。而且这深沉往往是慢性病,伴着季节、风景、心情的更替,随时都可能发作,我们称之为没有终点的思念。

  自他离去,你将度过多少慢慢长夜,孤寂而痛苦。你为他学的粤语歌,如今再没有人可以听到;你为他走的淑女步伐,如今已经成为过往路人欣赏的风景;你为哄他而准备的笑话,如今耳边再也没有那标志性的傻笑;你攒钱想去看他,却换来一句“或许我从来没有爱过你”,你为他准备的思念,从此再也找不到寄托的方向。

  你流泪了,滑过脸颊,触痛舌尖,你恍然大悟,原来这股味道,名叫深沉。

  ...

  然而有人离去,亦有人等待,无论是谁的泪水,无论是执念还是释然,只要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和心智的磨练,那么它的主人都是深沉病患者,并甘愿沉溺,只是有人乐在其中,有人肝肠寸断。

  我看似把生命的真理仅仅局限在了爱上面,可纪伯伦就是如此教导后人的:以爱的名义,满足所有需求的渴望。只是这爱不应被囚禁在爱情的范围之内,所以纪伯伦反反复复提及“大我”的概念,那些所有与你有生命交集的人,理应受到你爱的赐予。

  至此,感恩与释然便得以共事。在罪与罚、善与恶的问题上,纪伯伦强调的概念用一句歌词体现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罪”,欲加之罪时我们应先自省。这也就是感恩与释然的最高境界:感谢伤害过你的人,并对他们好。这样,当我们锤炼出虚怀若谷的心态,再来考究那些生命的其他方面,比如饮食、比如工作的时候,必定能显得从容而欢快。

  回头再去考虑深沉的爱,便也就多了份豁达的情怀。细细品味在一起的日子,从偶然邂逅到狂烈的爱再到背叛分离,恰恰是这段完整的爱恋,让你体味到了爱情五彩的颜色和斑斓的味道。酸甜苦辣,最终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你的成熟之路。“你若燃亮我,我亦要懂得释放”,因为他,因为爱情之光,燃亮了你脚下的路,并教你永不断自强,而释然并为之感激,是你为这份完美爱恋能做的最后一次抉择。在这漫长的思念之旅上,悲伤与痛苦无法避免,宽恕对方亦是宽恕自己,待这杯名叫痛苦的醇酒,自你能平静饮下之日,爱便在你的生命里结下了永恒之果。

  愿先知能以爱的名义,治愈所有心头的病痛,满足所有需求的渴望。

  ...

  最后,愿先知,再次宽恕我,并祝她幸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先知读后感10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