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洋大时代》经典观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北洋大时代》经典观后感有感

2021-01-07 04:39: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洋大时代》经典观后感有感

  《北洋大时代》是一部由纪录片 / 历史执导,中国大陆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洋大时代》精选点评:

  ●值得一看

  ●无官方背景,解说也多次出错,很多还算客观,只是少部分洗白过严重,最毒辣的,莫过于最后一集,总体还是值得鼓励。

  ●没有人大张旗鼓的宣传这部纪录片。很多历史都被政府宣传而歪曲。但历史是不容玷污的。威武北洋。以史为鉴,让历史照进现实,让那些曾经推动中国进步而现在还被历史教科书不公正对待的人,受到最起码的历史尊重。国人如无最基本的大是大非历史观,又怎知如今大热的中国梦,其实发根于100年前!

  ●我是第110个看的,最近很喜欢北洋。

  ●直言不讳 开启民智

  ●除去片头片尾,正片也就7分钟,片中好些影像资料都被用在不同的场合,很难相信其说的还原不同的历史,但是毕竟不同与教科书一味的抹黑,还是值得一看的

  ●历史的过渡时期,对北洋军阀时代有了简单的了解,有机会再深入研究。

  ●五四那集亮了

  ●还原一个真实北洋时代

  ●对于被洗脑者确实该看看,对于我在内的人群而言解读有些浅

  《北洋大时代》观后感(一):背景音乐有点尬

  反映这个时期纪录片不多,不想过于挑剔,但确实有过毁过誉偏颇之感,另外背景音乐有点大杂烩,没听错的话连电影阿甘正传的背景音乐都有 ,实在有点尬。里面对电影末代皇帝用了太多笔墨 ,降低了纪录片的纪录性,毕竟末代皇帝获再多奖也只能算是故事片,嫁接进纪录片里,就显得不够严肃和客观,喜欢尽可能的多展示史实,少表达个人观点的纪录片。

  《北洋大时代》观后感(二):还原历史 耳目一新

  立意高远,还原历史,耳目一新

  以历史的角度去研究历史,是真正的历史唯物的研究。对得起这些历史人物了

  比如说袁世凯称帝,非常客观的分析当时世界各国政治体制,袁世凯不可能超越那个年代。我们以现在的眼光去要求他,实在是过于苛刻了。

  史料照片和视频太少,显然是经费不足,如果能多多加入历史视频就好了,头尾序幕太长了

  《北洋大时代》观后感(三):历史不容胡说

  真不懂为什么豆瓣上还有这么高的评分,难道真的就没有一个懂历史的。本以为是全景式再现那个时代的大制作,最后竟是这种粗浅简陋的东西。我看了前面六七集,实在无法坚持看下去。就从前面我所看的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干货,满篇的想当然,翻来覆去就是两个“历史爱好者”(只能这么说)进行着一些不着调的解读。还大言不惭说还原历史的争相,既然敢这么说,那好,就请在片中拿出些证据,进行些考证推敲吧。很可惜,片中的几句胡诌旁白,两个“专家”确实让我看不到任何有理有据。可以以戏谑有趣的方式讲述历史,可以讲述历史中的奇闻异事,但是请不要以这些方式、这些材料来“还原历史的真相”。片中的观点本来可以算是一家之言,但是,看着看着,你就会发现,哗众取宠,断章取义,无凭无据,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北洋大时代》观后感(四):粗制滥造,想看的就看后三集就行了

  可以简单了解下北洋历史

  一集12分钟,去掉1分钟片头,5分钟片尾,正片也就是6分。史料也几乎没有,全剧都在《走向共和》《末代皇帝》的镜头中切来切去,除此以外就是听“专家”讲故事,还敢打着纪录片的名头,片头介绍竟然好意思写“复原历史影像”,真是笑了。

  除了为北洋无限度洗地,前后各集站在不同人物的基础上,历史观竟然不一致,真硬伤,堪称粗制滥造的典范。

  Update151031:终于看到最后三集,总算有点可以嚼的东西。

  推荐观看顺序:58、56、57

  第58集:全剧的总结,其实前55集都可以浓缩为这一集。(前55集就是各个北洋人物的小传,加上花边新闻一类的东西。)

  第56集:对五四运动的文化反思——堪称全篇最佳;

  第57集:经常认错的的北洋政府——对政府行为进行反思;

  反思的两集感觉像在影射什么,我并没有看懂o(^▽^)o

  《北洋大时代》观后感(五):让北洋的时代渐行渐远

  这书夹带太多私货了,为了凸显北洋时代的所谓开明皿煮和自由,不惜把割据一方,毫无政治理想追求,只想争地盘和权利的自私守旧的土军阀 ,说成是不走运的英雄,完全颠倒是非。这些人玩权谋,谋夺个体地方私利可以,要问鼎神器是不够格的。因为社会已不可阻挡进入共和了,论建设现代国家的先进理念,思想体系,北洋的丘八头子跟革命党的孙和毛的共相比,足有云泥之别,比如孙的建国方略和共的建党纲领,从一肇始就何其大气,甚至规划的三峡和十万里铁路。就像思想启蒙后的西方资产阶级必然可以战胜皇权贵族一样,手里拿了洋枪但思想上还是封建的侏儒思想的旧官僚,会一时在时代变革中偶然得势,被时代的潮流推动,做出一些顺应时势的成绩和贡献,但也会从处处作为映射出于先进格格不入的落后格局了,这最终会给整个国家带来难以克服的弊端,损害人民的利益,投射到军队的凝聚离战斗力,是否获得民心等实在上,注定被时代抛弃。而不是象片子所说,时代没过给袁足够的时间,如果。。。就。。。因为时代不会抛弃作为一个真正改革者的袁,抛弃的是一个有封建守成者内心的袁,袁的落后性最鲜明的表现就是称帝,损害国家体现在叛变维新和二十一条。片子说不该看历史人物的道德,只看作为就可以了,但历史不存在这样的如果,如同沙漠里长不出高大的乔木,换成李世凯,王世凯,马世凯,李祺瑞,马祺瑞。。一样会被北伐军摧枯拉朽般推翻,就看的是人物的思想格局,折射而为个人品德。

  对比拿枪扫射游行学生,疯狂砍头革命者的白色恐怖的年代,人民每每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却膜拜吹捧为自由的所谓“光芒万丈的伟大时代”,现代中国国富民强,蒸蒸日上,较之往昔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很有趣的问题啊。混乱中的“大”自由却依然是混乱和苦难,绝对的自由即使在成熟的典范里也可能是多数人相争的混乱的暴政,能在历史进步的光辉中阔步前进的大时代,纵然青涩而不成熟不甚自由,未必不能是指引人类社会合理演进的辉煌伟大时代,非绝对自由即是压抑,有主旋律即不可创造,这却究竟真是是今不如昔,抑或还是一叶障目?比起北洋时代的风云激荡,枭雄辈出,为救国图存而思想竞出,其实当时的有识之士真正热切追求的是今天的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其他那些都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更该看到的是,北洋前后难以言喻的屈辱和苦难,并非是历史的偶然,封建惯性,军阀割据,列强霸凌都有一份成因,而能突出其外的,才是真正宝贵的珍珠。今夕好与不好,对统一和自由的理解,当代人完全可以比北洋的近代人看得更深刻和透彻,更具有辩证性,而不是重复甚至匍匐膜拜在北洋甚至民国的时代,而这正是作者和本书格调不高,以还原史实为名为同样悖于历史潮流的军阀枭雄写颂歌的缺撼。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比起激荡的小溪,平静深沉的大海更博大而无限深远,激愤与动荡的北洋时代的身影渐行渐远,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