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呼啸山庄》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呼啸山庄》读后感100字

2021-01-09 01:57: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呼啸山庄》读后感100字

  《呼啸山庄》是一本由[英] 艾米莉·勃朗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7.50元,页数:4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啸山庄》精选点评:

  ●伤害之后的报复,报复之后还剩下什么

  ●希克厉不是魔鬼 只是把自私表现的够彻底罢了

  ●初中时候看过的第一本世界名著~

  ●简直是让我无处挤身的提笔 继而被研磨的情绪 那是你所不希望的透不过气 我希望我不是一个冷漠的人我希望跳出那个包裹住我的自恋的声音 诡异感永远是局外人强加的注脚 她敏感的内向的善意的美好的心 拾起被踩碎的镜框项链后 面对墙角抽泣 但请千万不要不和我说话

  ●勃兰特三姐妹文集的其中一部小说。 初中时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地阅读过1988年版的。 10年的春节,在家,无聊,再次拜读。 不得不承认,我心态不同了,读来感受触动已全然不同。

  ●个人认为,好过简爱

  ●乏力……

  ●不知,遇到这样的爱情,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

  ●方平翻译的《呼啸山庄

  ●一切始于爱,毁于爱。

  《呼啸山庄》读后感(一):呼啸山庄

  被书中希斯克利夫深刻的爱和恨所震撼,但好像他只对凯瑟琳好,其他人是死是活全然不关他的事,这跟冷酷的小龙女倒是有点相像。看完这本书,跟其他人一样,有同样的问题,艾米丽勃朗特这样一个跟世人没有太多接触的小姑娘怎么写得出这样爱得深恨得透的故事呢?读这本书的时候有时会感觉书中的人物有点幼稚,或者是作者有点幼稚。。。或者是男女主角爱得太用力,反正我不懂。。

  《呼啸山庄》读后感(二):即使被摧毁也心甘情愿

  礼拜天在CCTV1看了意大利版的《呼啸山庄》,这个我曾经在年少时第一次读就被深深震撼,作为我毕业论文主题的小说,被意大利人拍成电影后省掉了结尾很多细节,以希斯克利夫的死作为电影的结束。最后的画面是他和凯瑟琳牵着手留在茫茫雪地上的背影。尘世间的恩怨都随着他们生命体征的终止而终止,他们留给世界两具躯体,灵魂便得以永久的释放和缠绕

  小说营造的氛围和感情力度远远比电影表现出来的阴郁、强烈,和具有摧毁力量。那俩个人是那样极端贪婪不顾一切的爱着彼此恨着彼此,就像俩颗呼啸着冲向彼此的星球,谁要是突然出现在他们的轨道上,必然被炸的粉身碎骨。

  据说还有一个电影版本的《呼啸山庄》,是拉尔夫法因斯和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到是不难想象拉尔夫法因斯透过凶狠凌厉的眼神传递出来的强烈占有欲和爱意,但很难想象比诺什会如何把一个任性、自私又爱的淋漓尽致甚至搭上性命的庄园小姐演绎出来。

  作为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莉勃朗特,一生只写了这么一部在当时看来“扭曲、压抑、黑暗又违反常态的”作品。大部分时间,这个安静甚至有些忧郁的女孩的活动范围都不超过自己的卧室。她在自己的天地里安然的生活,有时写些闲散的诗。跟她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励志小说《简爱》相比,她的小说刚一出现就受到全面的否定和批判。

  也许越是有着安静外表的人越是有颗丰富易感的心,沉默寡言艾米莉勃朗特在自己平淡无奇的生活里构造出一个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在跟随着主人公经历了一遍这种锥心泣血的感情之后,30几岁的艾米莉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一个颇具争议的小说。然而在此后的几十年,文学界和评论界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对这部作品的最初态度,甚至认为它的成就超过了《简爱》。

  有人说真正的爱情是超脱的,伟大的人都有两颗心,一颗宽容,一颗流血。但是在这部小说、这个电影里我只看到了爱情好像洪水猛兽般冲破了樊笼吞噬了俩人。那种呼啸着冲向你,席卷你的感情,是注定逃不掉,也是心甘情愿不想逃掉的。

  《呼啸山庄》读后感(三):《呼啸山庄》书评

  《呼啸山庄》(英文名为Wuthering Heights)是由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所著的一部小说,而艾米莉正是另一部著名小说《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妹妹。

  这部作品采用十分新奇的方式,由房客洛克乌和女管家纳莉来担任故事的叙述者,向读者展现了欧肖与林敦两个家族在三十多年内所发生的种种事件。

  小说的内容十分复杂,用两三句话概括是不太可能的事,不过我还是简单介绍一下比较好:

  1764年,呼啸山庄的东家欧肖先生从利物浦带回来了一个弃儿,并给他取名为希克厉——这原是欧肖家一个死在襁褓中的儿子的名字。欧肖先生很喜欢希克厉,但是欧肖家的几个孩子大都很讨厌他,只有老欧肖的女儿卡瑟琳十分喜欢他,结果她还嫁给了希克厉特别厌恶的埃德加•林敦先生。这些事件造就了希克厉冷酷无情的性格,也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老欧肖去世后,希克厉采取种种手段,一步步地将两个家族的产业全部抢夺到自己的手里,并无情地对待着两个家族的后代。

  到了1802年,也就是洛克乌先生来到希克厉的另一宗产业画眉田庄居住的第二年,希克厉因过度思念已故的卡瑟琳,不食而死。两个家族也终于摆脱了希克厉的魔掌,并且尽释前嫌,成为好友。

  《呼啸山庄》在近半个世纪内都不为世人所理解,除了个别有见地的评论家外,都认为这部小说比她姐姐的作品差远了,即使夏洛蒂也不能完全理解这部作品。这部作品的前三十章的确十分令人感到压抑,就比如说全书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一八〇一年——

  我(洛克乌)刚从我的业主那儿做客回来。这一位孤零零的邻居,今后我和他可有一番交道可打啦。这还算不得一个美丽的山乡吗!我不信在整个英国境内我还能挑中一个地方,象这儿那样完全跟熙熙攘攘的社会隔绝开来。好一个厌世者的天堂哪!……

  从这一小部分就能明显看出,洛克乌认为他的业主希克厉性格十分孤僻,家里的人也个个都很阴郁,而再把他的宅子的名字“呼啸山庄”联系起来,就更觉得压抑。这大概也就是这部小说在出版当初受到白眼的原因吧。

  勃朗特姐妹的两部杰作于1847年问世后,命运大不相同。《简•爱》受到了世人的热烈追捧,使作者一夜成名;但《呼啸山庄》却遭到了评论界的猛烈谴责,其中有一些非常刻薄:“是哪一个人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来,他怎么写了十来章居然没有自杀?”(1848)有人有嘲弄道:这部“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应该改名为《枯萎山庄》(Withering Heights)才对。”(1848)

  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呼啸山庄》的亮点最终被人们所发现,因为包藏在小说中的主旨令人很难猜透,这也使它的主题、风格、意向等都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写得很成功,它这种前后呼应、多层次、多视角的新奇叙述方式即使在现代小说中也十分少见,这一点也使得《呼啸山庄》被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列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十分耐人寻味,各位都来读一读吧。

  因本人能力有限,书评中若有不妥善之处,还请各位多多见谅、见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