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读后感摘抄

2021-01-13 04:37: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读后感摘抄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是一本由冯梦龙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元,页数:1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精选点评:

  ●高一的时候在北方图书城划拉一圈,这个版本是最合适的,前面一句废话没有,很厚,字小,三本书合订的,还便宜。比现在精装的,前面废话一箩筐,正文字大,页边距大,行间距大,一页装不了几个字还弄个不知从哪划拉的插图的不知强多少

  ●很小的时候就看过这三本,印象最深的,还是警世恒言,里面两个故事最有趣,刘小官雌雄兄弟(看点不在于花木兰,在于女追男),苏小妹三难新郎(关键不在于“饱看小妹不丑”,而在于少游之于东坡)

  ●读过!!哈哈家里有全套~~

  ●很不错 各式各样的故事 就算世界怎么变 不变的依旧是人

  ●做爱都能写成七言诗好么~ =。= 可怜菩提几点水滴入红莲两瓣中什么的。

  ●小时候读的,大约十一二岁,现在想到原来自己小时候喜欢读这种书,完全是性启蒙书好咩,笑哭

  ●大八卦。

  ●小故事道出中国古代人的社会风情。才子艳遇,妓女谈情,僧道弄鬼,贫富相依,神怪轶事,福报轮回

  ●通俗易懂的故事却很大程度的填充了脑海中关于历史的空白,简单的故事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值得一读。

  ●小时看的,突然想起,一并记录一下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读后感(一):聪明不可用尽

  笑语荆公不识菊,

  举笔舐墨己意书

  黄州一载重九日,

  才知黄菊惧金风

  瞿塘三峡贯东西

  下峡取水交荆公

  引经泡茶露端倪

  太过聪明致面红

  荆公藏书二十橱

  任你子瞻把题出

  我问如意郎君事

  原来才子不知故.

  今看荆公难子瞻

  警世喻人意绵绵

  人外有人天外天

  谦虚做人记心间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读后感(二):过好当下才是真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当时的心情颇为郁郁,所以自己便把这首词摆在眼前,和别人聊的时候也常似乎不经意的谈起, 可惜总是应和者寡,直到一天,遇到一位朋友,他听我说完,很快的接一句,”当年我看: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时也是记忆深刻这.随即他又打出这句: 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片浮云.在他的指引下,我知道这首词的出处,并对这本书有了阅读的欲望.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是警世通言的第二篇,讲的有慧根的庄子设局试探妻子是否从一而终,结果难逃“见了新人忘旧人。”印证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纷飞,警世人别贪枕席之欢,勿陷夫妻迷情。

  站在今天来看老先生说的人情依旧洞彻明白。先生倡导的是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之恩莫忘,兄弟乃骨肉相连,兄弟之情永连,只有夫妻之情缘浅,最是经不得风雨考验。经不得的风雨因为女人嬗变。女人嬗变是红颜祸水,见了新人忘旧人。老先生对女人的观点偶不敢苟同。女人的嬗变是男人的外因造成的,倘若庄子不是三婚的心虚,不设迷局呢,会不会还有休鼓盆而歌的事情呢,不好说,也许就因为男人心里自己的狭隘才促成女人见了新人忘旧人吧。

  柳三变奉旨填词醉卧扬淮岸,乘醉听箫鼓,是一段风流,韦庄五做菩萨蛮,一一怀念曾经的五位红颜,是一段佳话,这都是男人,所以人人至今还津津乐道,倘若他们是女流呢,一个女人经历第二个男人便是人前难以抬头,更别说鱼玄机,薛涛之类,纵有才学满胸,因为流连男女之情,便沦为下流,叛经逆道之人了。

  父母之情,兄弟之情,夫妻之情都是在两厢情愿之下才会长远,只有相互扶持才能走的平稳,我们皆凡人,闲来不要胡乱想,现在最重要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过好当下才是真。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读后感(三):喻世明言卷1-3简写

  喻世明言 卷一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蒋兴哥娶妻王巧儿后不久南下广东经商,约定来年春归。不料途中病倒客乡,耽误了归期。王巧儿终日闺中长盼望眼欲穿。一日开窗望夫,看到貌似蒋兴哥的陈大郎,认出不是蒋兴哥后羞愧掩窗。陈大郎也看到了美妇王巧儿,遂生爱慕之意并央求牙婆成全。牙婆引诱王巧儿并偷梁换柱成全陈大郎。陈大郎准备回家安排与王巧儿私奔,王巧儿将蒋家祖传珍珠衫赠送陈大郎。归家途中遇到并不认识的也是归家途中的蒋兴哥并成为朋友,酒席上蒋看到陈穿在身上的珍珠衫,知道了实情大概,气氛至极,回家休妻。陈大郎回家后被妻子平氏发现有外遇闹翻复返回来找王巧儿,不料途中遇到强盗,不久病故。平氏接到消息后北上殓夫暂住了下来,后来被人说与蒋兴哥为妻。又一日蒋吃了官司,被已嫁为审案官之妾的王巧儿搭救,旧情复燃。审案官成全了他俩。从此,蒋兴哥和妻平氏妾王巧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女人啊女人,主动权全在男人一方。)

  喻世明言 卷二 陈御使巧堪金钗细

  鲁顾两家自幼许下亲事。但鲁学增自为官清廉父亲死后生活愈加贫苦,顾家打算毁约。可是顾家小姐阿秀坚决不同意毁约,其母孟氏设计约鲁学增后花园见面送他金银助他们完婚。学增因没有体面的衣服所以将实情告诉表哥梁尚宾求借衣服。梁尚宾本是无赖小人,设计拖住鲁学增自己冒充他去领走了金银并玷污了阿秀。及鲁学增去顾家登门求见孟氏时,阿秀知道事情已经阴错阳差,羞愤缢死。顾老爷将此事告到官府,被陈御使扮作贩布商人将梁尚宾捉拿归案。梁妻田氏因素不满丈夫为人,被梁休回娘家,后认孟氏为干娘,与鲁学增成婚,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完美寓言。结尾书说:他夫妻“生二子,一姓鲁,一姓顾,以奉两家宗祠。梁尚宾子孙遂绝。”读起来解恨啊!)

  喻世明言 卷三 新桥市朝五卖春情

  情宠娇多不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本卷讲的是年少有为的吴山被租住在他铺子里的一户私娼朝五又唤金奴的妓女勾引几乎丧命的故事。从故事看当时社会还是很反感私娼这类营生的。不过既是营生,就是经营生活的一种。故事里只简单说因金奴的父亲无能,母亲就干起私娼,后又拉上女儿干这种事,有感:1、教育重要,女儿被拉来做妓女并无反抗,父亲也没有反对;2、女人在那个社会做事业难,如果社会给女人足够的空间,也许精明强干的母女俩并不一定干这一行;3、男人要知道什么人对自己好、什么女人对自己好很难吗?金奴一个媚眼就轻松地把吴山钩住了说明了什么?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读后感(四):小故事里的人生哲理

  明清时代的白话文小说最出名的是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不得不叹服这些作者的脑洞啊,像西游记老少都喜欢看,特别是电视剧版的风靡多少年多少地区。不仅故事有趣可读,重要的是,从中能学到很多点,像孙悟空对唐三藏的智勇忠心、唐三藏的坚持不懈为梦想坚持.....

  不过除了四大名著,还有些流传下来的经典小说,如充满讽刺性的《儒林外史》,充满人生哲理以故事形式流传的三言二拍。白话文小说在语言上相对文言文通俗易懂,比较接近现代文。

  冯梦龙是明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他出身在士大夫家族,与他的两个兄弟冯梦桂、冯梦熊并称为“吴下三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组成了有名的三言二拍。冯梦龙除了三言以外还著有《东周列国志》相对比读《左传》等史书会有趣多了。这五本书的内容都是以小故事的白话小说表现的,三言是冯梦龙收集整理的市井传奇等整理而成的故事集。主要讲宋元时期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故事。各种人物栩栩如生,在书中还能够读到当时期的社会情况和人们的一些口头语言,尽管现在已经消失。

不同栩栩如生的人物

  里面有读书人、官员、皇帝和大臣、商人、女妓、媒婆和算命先生、道士和尚尼姑、小偷和盗贼、还有神仙妖怪。

  书中有狡猾奸诈的商贾、无赖,智慧美丽的女妓,正直通达的官员,不同性格的书生....各色人物的性格表达的淋漓尽致。

  如《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里面的乔太守,这个故事开始是2对青年男女的婚姻,看的有些久了,许多剧情记得不太清楚,是故事中的男主之一玉郎,他的姐姐有个未婚夫刘公子病了,刘家夫妻希望玉郎的姐姐嫁过去冲喜,玉郎的母亲觉得有诈吧,让长得很好的玉郎男扮女装代姐姐嫁过去,如果没炸的话让玉郎3天后回门换回姐姐,故事因此开始。

  玉郎扮女装嫁过去,因为刘公子卧病在床,由刘公子的妹妹陪玉郎,这下意思就来了,玉郎是个俊俏的男孩,刘公子的妹妹慧娘又刚好是个美丽少女,两人睡在一起,干柴烈火的....玉郎因为舍不得慧娘,第三天没有回门,之后东窗事发,两家闹腾起来,玉郎跑回了家。这个时候慧娘的父母打算把女儿嫁到慧娘的未婚夫家去,慧娘不愿意,她已经和玉郎做了夫妻,很尴尬啊,其实我是无法理解这里面的男女,怎么可以这么快的做真夫妻啊!可能当时的社会是这么个社会吧,和咱们现在人不一样。

  这慧娘父母知道了,连着慧娘哥哥那桩事和玉郎家闹,慧娘未婚夫家也不乐意,怎么自己家的媳妇被别人坑去了呢。闹到了故事里的“糊涂”的乔太守那。乔太守真的糊涂吗,不糊涂,假装糊涂判给了3对青年一个最好的结果。慧娘和玉郎终成眷属,玉郎姐姐和慧娘哥哥一对,最后剩下玉郎的未婚妻和慧娘的未婚夫凑成了一对。

  结局是最好的结局,不过从故事中也能看出逃跑的玉郎有些不负责胆小就这么跑了,还是慧娘坚持的多。但是正因为慧娘和玉郎有夫妻之实了,慧娘除了真的喜欢玉郎外,还带有当时的社会的女性没什么地位,没了清白就没什么归宿了。

不同的爱情故事

  我喜欢看爱情故事,三言里的爱情,有很多写的很好。女追男、男追女都有,这些青年男女们,勇敢冲破世俗追求自己的幸福。其实也可以从侧面解读出,当时的人们思想已经开始觉醒了,他们追求自由的思想已经萌芽,像汤显祖的《牡丹亭》就是代表之一。

  《警世恒言》中开篇有个经典的故事还被拍过电视剧《卖油郎独占花魁》其实从古装剧里怎们都能了解到,想见花魁一面是很贵的,小老百姓基本不用想,卖油郎是个穷人,对花魁一见钟情,攒了三年的钱终于见到花魁娘子,可惜一开始花魁娘子是看不上他的,那一晚女主喝醉了,卖油郎照顾她一晚上,就是这样两人的缘分开始。之后进过一些事情,加上花魁原本也是被迫做风尘女子的,她认为卖油郎可以托付终生,两人通过很多阻碍,终于在一起,结局是大团圆。这之中主要是一开始卖油郎对花魁坚持的超长时间的暗恋。一个辛苦的暗恋得到回报的故事。

  《陈多寿生死夫妻》这个故事我非常喜欢,故事很曲折结局很欢喜。故事里的男女主各有特色,男女主的父亲是棋友,女主的父亲去男主父亲家时,哇,对小时候就聪明可爱的男主很是喜欢,两家因此为儿女亲家,本来故事发展很顺利啊,两个孩子长大了就成亲了,可故事偏偏不,男主得了怪病,大概是很严重的皮肤病,原来细腻如玉的皮肤和俊秀如玉的面庞全部都没有了,因为皮肤病变成了个癞蛤蟆似的丑八怪。看了真闹心,一个充满戏剧性冲突的故事必然不会少一个坏人,女主的母亲出场,其实也不算坏人,爱女儿的母亲,不愿意女儿的婚姻是这样的,一直想要解除这个婚约,男主是个好男孩,主动退婚,不想毁了女主的人生,只是嘛,男女主青梅竹马,女主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放弃。故事里自卑很重想爱不敢爱的男主、为了爱情勇敢争取的女主、一个爱女儿做恶人的势力母亲还有个爱女儿又怕妻子的没主见懦弱纠结的父亲。这个故事是赞扬女主对男主陈多寿的不离不弃和对两人爱情的守护,我实在太喜欢这个故事。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这个故事吸引我的不是男女主的爱情,是女主很聪明,她是很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的,即使最后因为父亲和意外原因造成自己没有和心上人在一起。

  故事的开篇有个男女主相识的梗,真的非常有趣,在这里讲一讲。男女主在男主家的茶楼见到,可是二人怎么才能认识啊,一见钟情又苦于没办法认识对方。桥梁人物卖糖水的来了。女主想了个很好的办法,女主周胜仙是这样说的:“卖水的,倾一盏甜蜜蜜糖水”,之后打翻糖水,说你暗算我,我是谁谁谁,这糖水里有水草。一脸懵逼的卖水的不知所以。这个时候男主也很聪明,也用这种方式报了自己的信息,两个年轻人就这样认识并且互相倾心了。这个梗我觉得很好玩啊,卖水的在自己也不知爱到的情况下为二人牵了红线做了半个红娘。这个故事最有特点的是女主,一个市井女子大胆泼辣勇敢热烈追求自己的幸福。

故事中的小道理

  三言故事里很有意思的事,每个故事总会讲个道理,以诗句、俗语小故事来引出主要故事,在引出故事,最后强调故事所表现的道理。所以三言也有教人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这一篇主要讲三兄弟和顺的故事,不过作者冯梦龙在开篇先说了几句诗“紫荆之下还家日,花萼楼中合被时。同气从来兄与弟,千秋羞咏斗萁诗”,之后分别讲诗句的故事,在引出主要故事,讲完故事说道理。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这个故事就是一句戏言引发的血案的典型代表,之前有部电视剧《大宋提刑官》里面有个故事就是根据这个改编的。里面的男主人因为戏言把自己坑了,故事非常简单,这个男主人和妻子去丈人家吃饭,丈人为了女儿不要吃苦,给了男主人刘官人十五贯铜钱,刘官人吃了酒走夜路回家了,家里有个小妾,刘官人开玩笑说是把小企鹅卖掉的钱,把小妾吓得连夜回家找父母商量,走的时候没把门锁了,刘官人只能说倒霉,被谋财害命了。因为一些巧合,小妾和一个路人被冤杀。之后虽然真相大白,不过一句戏言造成三个人的无辜枉死。这个故事讽刺的是当权者的腐朽黑暗,以及讲明最后的道理用诗句来讲:善恶无分总丧躯,只因戏言酿殃危。劝君出话须诚信,口舌从来是祸基。

  小说大都根据流传下的传奇故事收集编写加工而成。故事很多,各色人物表现各种生活也讲明各种道理。从书中知道许多道理,是故事传达的目的。对于咱们现代人读读这些故事能学到简单明了的道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