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德拉库拉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德拉库拉读后感精选

2021-01-15 03:15: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德拉库拉读后感精选

  《德拉库拉》是一本由斯托克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5.80元,页数:4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拉库拉》精选点评:

  ●高一。

  ●传奇的吸血鬼著作,但不如Anne Rice的吸血鬼系列好看。

  ●ORZ……还是找不到条目,应该是一本精装的。

  ●收尾太草率,传说中的德拉库拉伯爵怎能如此容易就被解决了

  ●虽然没有改编的电影那么著名 但是相比惊情四百年我还是更喜欢原著

  ●传说的开始啊……

  ●早期的吸血鬼还是没有那么浪漫

  ●曾经让我晚上睡不着觉。

  ●现代吸血鬼故事开山之作,不过作者的真实身份收到怀疑——莎士比亚似的

  ●吸血鬼的魅力延续至今就是穿一身黑的帅哥靓女

  《德拉库拉》读后感(一):德拉库拉

  记得第一次看此书时,真是有够恐怖的,我一般不太喜欢看恐怖的作品。不过此书委实太有“名”了,是久经流行的吸血鬼作品的祖师,所以也就硬着头皮看下去了。前半部份很惊悚,后半部就没什么了。而此次阅读连恐怖感都没什么了。这与推理作品类似,在知道结局后再阅读之下吸引力大为逊色。   作品当然没有当代吸血鬼故事的浪漫,没有俊男美女,惟一有的就是恐怖,加上略为厚重的历史。   作者通过书信以及日记体的形式,多角度叙述了德拉库拉伯爵的“人生”最后历程,他也正是吸血鬼之王。表现手法还是相当现代的。   从吸血鬼艺术作品的历史角度以及适当的恐怖小说来看,此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德拉库拉》读后感(二):他只是一个可怖的怪兽而已

  一直很喜欢吸血鬼题材的电影,今年也开始翻译一本吸血鬼小说,于是我还是打算把这本斯托克写的鼻祖看一下。

  这本书读起来很快,开头在古堡的部分很吸引人,甚至可以说比任何一部吸血鬼电影都要阴暗华丽,古堡的位置,布局,景色,德古拉神出鬼没的身影,既恐怖又神秘,但是收尾比较草率,开头把德古拉的能力写的那么强,结果却死的太容易了。

  很多电影中为了烘托德古拉的形象,把他塑造成性感的贵族,还要爱上女主角之类,其实,书中他只是一个可怖的怪兽而已,对女性毫无感情,也毫无吸引力可言。商业电影虽然好看(这是不可否认的优点),但也牺牲了原著中“恐怖”的歌特情节。

  手头的书还没有翻译完,准备年底再翻,但就我翻译完的片断而言,它是忠实于吸血鬼小说的基本构架——远古的生物来到现代都市,这个现代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但此时的德古拉已经不是斯托克笔下可怕的怪兽,他拥有众多的粉丝,是一个性感而有贵族气质的偶像,人们趋之若鹜,愿意用自己的鲜血来供养他,成为他的门徒。从这种意义来说,安迪.沃霍尔也是从“地下”变成了“地上”,把怪异的异端文化(同性恋等)变为了主流,和吸血鬼有相同的特质。

  《德拉库拉》读后感(三):学习,学习一下

  书的封面将其定位为“魔幻经典读本”,除了哈利波特,我几乎不看魔幻类的小说,这一次是为了补补课,了解一下关于吸血鬼的传说。读完全书,目的达到,也算一般挺愉悦的阅读消遣。

  起初几页描写的美景很优美,还好在稍感乏味的时候恶魔的影子也开始一步步逼近,很快便被吸引进去了。等看到露西几次遇险,惊悚达到了高潮,这时也已经是深夜了,为了避免做恶梦,又看了好一阵子电视才睡,结果一个晚上的梦境还是和德拉库拉伯爵纠缠在一起,却不知怎的,一点儿没有恐惧。

  等到了第二天,也许是没了夜晚和安静的阅读环境,几乎感觉不到惊恐了。书中的人物在我眼里似乎也渐渐摆脱了恐惧,变得勇敢坚定起来,开始有条不紊的执行一步一步的计划。于是故事仿佛成了个侦探故事,范黑尔辛便是那成竹在胸又可靠的真相。直到最后获得意料之中的胜利,只是有点意外的是最后用普通的剑便销毁了伯爵,而按照书中前文交代,却似乎一定是要用木桩穿透心脏,再割下头,嘴里塞满大蒜?

  我意识到一种创造恐怖恶灵的方法便是创造一个能够控制主人公心灵的恶魔,比如魔戒,比如圣斗士星矢里的尼伯龙根戒指,比如控制了米娜的 伯爵,同时我也意识到,这种书还是要在夜深人静时一口气读完才能效果最佳。

  《德拉库拉》读后感(四):《德拉库拉》的反向殖民

  受吸血鬼题材电影、电视剧的影响让我对这本被称作“吸血鬼奠基之作”的长篇小说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但是阅读的过程我的感受是失望的:书中吸血鬼特性的描写偏少、打斗场面更是缺乏,悬念设定可谓没有,我甚至认为与现在的一些吸血鬼题材的小说相比,这本书毫无乐趣可言,因此我并不明白是何理由让这本书得以被译作多种语言流传多个国家,被公认是一部经典。可我相信存在必有价值,于是我百度、翻豆瓣评论、到知网上找论文看别人对这本书的理解、评论。当看到“他者性”“反向殖民”时,我懵了,这都是些什么意思,于是在看完几篇论文并看了书的创作背景后,我选择再读这本书。 在谈感受之前,还是先介绍一下书的章节内容吧。作者是以书信、日记、电报、报纸通讯等形式,时空交叉的方式描写的:第一章:乔纳森日记一,公证人的年轻书记乔纳森被派去特兰西瓦尼亚处理德拉库拉伯爵的房产事宜,并在此过程中被软禁;第二章:乔纳森日记二,当德拉库拉伯爵出去时,三个吸血鬼女人试图吸乔纳森的血,最终被伯爵赶走;第三章:乔纳森日记三,记述了在乔纳森认知中的吸血鬼——“身体因充血而肿胀”“脸上呈现着野兽般的表情”“透红的眼睛”“邪恶”②;第四章,米娜的日记,记录了米娜、露西与乔纳森的关系,并说明露西被咬,终患病;第五章:剪切自8月8日《每日一刊》上刊登的关于吸血鬼猎人范·海辛教授的描述;第六章:西沃德医生给亚瑟的信,西沃德医生告诉了亚瑟露西的近况,以及请求范·海辛教授就露西的想法;第七章,西沃德医生的日记一,记述了范·海辛教授带着他和亚瑟去露西的墓地,亲眼看见她正在吸一个小孩儿的血;第八章:西沃德医生的日记二,亚瑟为了拯救露西的灵魂,亲手将十字架插入露西的心脏;第九章:乔纳森的日记四,记述了范·海辛教授、西沃德医生、亚瑟、乔纳森四人赶往德拉库拉伯爵的城堡,准备杀死他;第十章:米娜的日记,德拉库拉袭击米娜,米娜最终成为半吸血鬼;第十一章:四人到达城堡,最终杀死德拉库拉,米娜得到救赎。 《德拉库拉》发表时,每一个英国人都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状是:国家正在不可避免地开始走向衰落,英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日益受到挑战。德国和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迅速崛起。首先看英国的海外,它的殖民地和属国内部动乱加剧;再看英国本土,舆论关于帝国主义政策道德性的反思导致人心浮动,这些都在吞噬着英国“日不落帝国”未来的信心。斯托克作为一个在爱尔兰出生的作家,拥有来自爱尔兰本土凯尔特人和来自英格兰盎格鲁民族的双重文化传统和身份。在这本书所蕴含的情感与他其他作品一样——反映不列颠殖民主义在十九世纪末的衰落及英国贵族地主和中产阶级对于来自殖民地人民反抗力的焦虑,吸血鬼德拉库拉伯爵因而被视作对传统维多利亚价值观具有挑战性与颠覆性力量的化身③,是被主流文化断然拒绝的“他者”形象。 小说第一章中当乔纳森意识到自己被囚禁试图逃跑时,“红色的眼睛”城堡窗户离地面约100米、狼的嚎叫、德拉库拉隐隐约约的威胁;第三章中乔纳森在德拉库拉因吸血过多而导致身体肿胀时,却也无能为力,甚至亲眼看着伯爵穿上他的衣服出去“捕食”。因此,在与德拉库拉伯爵的第一轮较量中,乔纳森失败了。于是他感到恐惧、不安,正如当时进步的“日不落帝国”衰落的不安和焦虑。当乔纳森问伯爵为什么城堡没有镜子时,他说“魔鬼给人镜子,令他们骄傲”④正如英国作为强大的帝国,在德国、美国蒸蒸日上逐渐强大之时,国内却因帝国主义这面“镜子”而骄傲,而日渐衰落。 德拉库拉原本是赛克利民族的将军,德拉库拉伯爵说“对一个孤独的经常怀念亡者的老人来说,黑暗没有什么可怕”⑤民族多次被侵犯,亲人多数离去,让他背叛上帝成为了吸血鬼,那么为何作者赋予他吸血鬼的身份?吸血鬼通过吸食别人的鲜血,将异类转化为同类,这与征服者殊途同归,从德拉库拉伯爵轻松赶走那三个女人可以看出:伯爵是以征服者和控制者的形象存在的,而他带来的威胁丝毫不亚于勇猛的征服民族。而如此危险的存在竟计划移居伦敦,试图将威胁和危险带到大英帝国的心脏。最后德拉库拉的灭亡也预示着“他者”文化的消逝、反向殖民的失败。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应该是由于斯托克改写了吸血鬼小说传统,将民族冲突、帝国衰亡和吸血行为三者密切联系起来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