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叫我兄弟》影评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别叫我兄弟》影评100字

2021-01-18 03:52: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叫我兄弟》影评100字

  《别叫我兄弟》是一部由付宁执导,朱雨辰 / 任重 / 程媛媛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叫我兄弟》影评(一):我们还是兄弟吗

  韩子辉和佟海涛情同手足,两人都爱上了同一个女孩叶晓晓,他们都想和叶晓晓考上同一所大学,然而高考时,两个人却纷纷落榜。韩子辉家里遭遇变故,父亲车祸去世,养家的重担全都压在他的肩上。佟海涛父母希望儿子有出息,不喜欢他跟韩子辉在一块天天瞎折腾、耽误前途。利用一次机会,佟家设局将佟海涛强行带往香港,这在佟海涛和叶晓晓之间造成了很深的误会。韩子辉赢得了叶晓晓的爱情,却让暗恋他的罗雪娟很伤心。罗雪娟在韩子辉和叶晓晓之间制造矛盾,使得叶晓晓伤心离开,罗雪娟趁虚而入。就在韩子辉和罗雪娟即将结婚的时候,韩子辉发现了事情的真实情况。韩子辉找到叶晓晓,两人尽释前嫌王露芝,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别叫我兄弟》影评(二):只看了大结局,最后半集居然哭了。

  大概高中的时候,某一次回家看到我爸在看的剧。正好我看到了大结局,前面的剧情没有看过剧集。但百度了一哈,大概了解了剧情,总体剧情套路还不是很新颖,反正算正常的吧!

  只是,当初,我就只看到了大结局,大概是最后那两集,特别是后面有个音乐出来,童声唱的一首歌“啦啦啦啦啦,...”,结合剧情,然后我眼泪刷就出来了(๑>ڡ<)☆。就眼泪汪汪地看着,那个男二写给他媳妇儿和孩子的信(因为没看多少,名字和角色对不上号),他们兄弟在天台见面,谈过去的人生,谈当年的理想,谈现在的各自,说着说着,有一个就跳下去了!接着,就是一声“海涛”,萦绕在耳边。我大概能从那几集猜到点之前的剧情发展,于是,结合自己对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的理解,有点伤怀!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高中时候没那么多时间看电视,反正月假一回家看到这部剧最后两集的时候,是被震撼到了的。以至于,后来找了最后半集放的那首歌,单曲循环了整个高三。虽然这部剧的名字我觉得,有点非,但是,因为最后那点剧情,那首歌,一直念着它,大学才开始用豆瓣,正好找到了机会,来说说感想。

  以后或许会找时间看完吧!

  《别叫我兄弟》影评(三):雪涵的出现

  从小的方面说,个人觉得这部电视剧告诉了我们不同观念所带来的不同命运。

  先说说爱情观,子辉、晓晓以及雪涵是一类人,能拿的起放的下,如,同样喜欢晓晓的子辉再得知海涛以抢他一步时,虽不情愿的给了祝福,但并没有为此而不择手段的去报复对方;

  然而,喜欢子辉的雪娟,却为达目的而无所不用其极,最终由爱变恨,耿耿于怀,不能释然,可能有的人认为雪娟爱情观是对的,就应该敢爱敢恨,对于这个问题,雪涵给了最好的答复(或许是导演最后可以安排来与雪娟其形成鲜明对比,个人臆想O(∩_∩)O~),雪涵对子辉事业的重要性是雪娟所不能及的,但雪涵对待爱情,坦然、真诚,得不到的保留于心中,继续生活、工作,这正是雪娟所欠缺的那份对待爱情的美好~

  关于海涛,在他写给晓晓的最后一封信里也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的价值观念变了,权力、金钱已深深扎入其内心,以致最后走火入魔。。。可惜呀~

  最后子辉说这几年我们得到很多,失去的更多,应该是暗示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虽然富足了,但由于缺乏信仰,人和人之间也缺少了归属感和信任,物质丰富了,精神荒芜了。这一点雪涵和子辉的谈话中也有所体现,是时代变化太快,部分人没跟上,我觉得雪涵最后这几集出现,真有点像代表导演、编剧来为我们传经的。

  《别叫我兄弟》影评(四):很喜欢的一部电视剧

  这部电视剧剧情很精彩,让人一集一集接着看,根本停不下来。

  说说里面的人物吧, 韩子辉不应该抢佟海涛的女盆友,应该将事情的真相解释清楚后与海涛公平竞争,毕竟朋友妻不可欺。

  海涛就是太痴情了,晓晓不理你你可以找其他女孩啊。自己是高富帅还愁没有女友。身边还有晴晴在啊,晴晴是个死心塌地的爱你的女孩,应该珍惜。就算你不喜欢晴晴也不要只想着晓晓一个女人啊,韩子辉是可恨,但是现在也成了这样了,去找晓晓她也拒绝了你,就不要后悔了。你们没在一起可能是有缘无分吧。

  在初期海涛炒股炒输了,后来上官先生批评了他,批评是有些严厉,但是海涛认为自己没有了尊严,这也是他性格的弱点,因此导致了他最后的失败。

  晴晴对海涛百依百顺,按道理说应该会有好结果的,但是现实并不是想象的那样,这就告诉我们找对象一定要找一个对自己好的,一味的一厢情愿对自己是不公平的。我也想告诉生活中的佟海涛们,要珍惜眼前人,生活并不会事事如意,要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如果身边有一个爱自己的人,那么你是幸运的,假如你觉得他(她)还好,能走到一起,那么就在一起吧。

  晓晓在这里是被两个男人深爱的女人,乍一看这个女人太幸福了,但是两个男人因为她成了仇人,不能说晓晓有罪,我想她的内心是很痛苦的。

  娟子很喜欢子辉,她在晓晓和子辉之间制造了很多矛盾,最后还是没得逞。一个女孩喜欢一个男孩,如果你很努力,做了很多事,但是人家还是不太喜欢你,要记住有种爱叫做放手,放手可能很难受,但是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看到你爱的人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会在遗憾的同时真诚地祝福她。

  看到最后一幕,海涛跳楼了,自己不禁流下了眼泪,彻底被这部剧感动了,子辉对晓晓说我们得到了很多,但是我们失去的更多。做事之前要考虑好结果,三思而后行。

  还有就是电视剧的曲子都很好听,记忆中的小时光,两个人一支烟,一瞬间,单曲循环中。。。

  《别叫我兄弟》影评(五):别挖我墙角

  我从来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所以我喜欢看电影,两个小时就完事了,对吧。我相信大部分人和我是一样的,看电视剧,要么不看,要么熬夜看完。所以我很少看电视剧,几乎不看

  很不幸的,前几天看了这样的一部电视剧,其实看这个完全是冲着朱雨辰和任重去的,怎么说呢,又害我熬了三天的通宵啊...结果看完,结局太伤了。害我几天没睡好觉,好了,不说这些杂七杂八的了。

  首先说说给我感触最深的角色吧,出乎我意料的不是韩子辉也不是佟海涛,而是罗雪娟,很多人觉得罗雪娟是一个阴险,心毒的女人,可是我觉得她是最可怜的人,都快要结婚的人了,结果所有的付出都没有得到回报,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应该的,幸灾乐祸,呵呵,当然,事情没有发生自己身上,就不知道有多痛,罗雪娟在韩子辉最落魄的时候无声的帮助他,照顾他,然后用了一些手段终于要和韩子辉结婚了,结果一脚被韩子辉踹了,要我说,韩子辉就一王八蛋。然后再说说叶晓晓吧,其实我最看不上的就是叶晓晓这个角色,祸害了这个,又祸害这个,真正的红颜祸水啊。可以说这部电视剧如果没有叶晓晓这个角色就演不了啦,把一对过命的兄弟彻底搞掰了,唉...当然,我理解,剧情需要嘛。当佟海涛不声不响离开她的时候是对不起她,后来写了那么多的信都不看一下,解释的机会也不给,人家佟海涛又没做对不起她的事,有必要吗?如果真心相爱的话解释的机会也不给?还有韩子辉丢了她送的钢笔,就问钢笔还在不在,不在了,我再也不想在见到你了,太假了吧,以为自己谁啊?再来讲韩子辉吧,挖兄弟的墙角,精明能干,应该是这样吧。最后说说佟海涛吧,我最佩服的就是那些会隐忍的人,不过人家晴晴对你那么好,瞎子吗?对于兄弟挖墙脚我能理解,儿子都他吗有了,还想着报仇,服了u啊,我觉得有句话说的真对,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不作死就不会死啊。。。不过佟海涛能为了叶晓晓做出这么多不理智的事来,说明是真心爱叶晓晓的,虽然没把韩子辉搞垮,但是我想说的是,你的失败,虽败犹荣啊。。。

  嗯,最后跳楼的确实有点伤啊,好了,就这么多了

  《别叫我兄弟》影评(六):兄弟亦难

  看到了海涛和子辉从兄弟走到对手的人生,是偶然也是必然,在人物中我更喜欢子辉不仅仅是任重的刻画和他带着“匪”气式的演绎,也是当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使我们更加有代入感,家里的变故让他不得不吧重担全部扛起在肩上,有多少父母亲跟海淘父母说过一样的话,不想你跟某个朋友混在一起,没出息没前途没未来,却没有理解孩子朋友的痛苦和努力,爱情亲情友情,都是从误会开始的,从误会慢慢走到矛盾和对立,海涛就这样给家里人安排去香港生活读书,再看子辉他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家里的入不敷出,母亲的压力,自己的压力,有时候电视剧何尝不是一段人生,子辉想到了其他兄弟朋友,说道一句;“我不像你们,我只有靠我自己”一句既无奈又坚强的话,多少人会抱怨生活抱怨父母,可是似乎生活连给子辉抱怨的时间都没有,只有不断的走下去不断的去攀一座座大山,生活中唯一的期盼和念想晓晓也跟兄弟海涛的感情迅速发展,子辉迫不及待将内心的喜悦告诉了海涛,海涛大方祝福着子辉,此时兄弟已经埋下了隔阂和矛盾的种子,这时,晓晓的母亲病重终究还是离开了人世,海涛此刻却被父母带走了,看着窗外快速倒退的风景似乎一切都在告诉他,他将远离曾经的过去,驶向父母心中美好的未来,生活没有给晓晓解释,生活也没有给海涛解释,当晚双重打击的晓晓想以死去陪伴自己的母亲,被子辉救下告诉她要好好活着,似乎她给了自己一次机会,也给了子辉一次机会。

  时光飞逝,暑假到了,还是以前的地方,还是回忆里面的地方,几个小伙伴觥筹交错之间 ,又是讲起来回忆,又是计划起了未来,也是卖起了“珍珠霜”赚得一笔小钱,晓晓可能还是忘不了海涛转而问子辉有联系他吗?子辉告诉大家海涛辜负了大家,辜负了大家的信任,晓晓忍痛对海涛彻底斩断了念想,看着一堆烧成灰的信件,也是她对海涛感情的灰烬。

  海涛这边在香港学习经济管理学人也开始变化,之前那个天真浪漫幻想主义的他已经没了,上官家族已经慢慢影响到他的价值观,中国要收回香港的消息已经传来,股市下跌,大家对香港的未来都不看好,上官家族的资金链面临断裂的风险,上官决定抛售楼盘让黑道大哥接手,此时海涛拒绝贱卖楼盘,并且提出了自己卓有远见的看法,在得到中资银行的资金支持后,公司又恢复了以前的活力,这时的海涛已经成了上官培养对对象和最大的功臣,并且提出以后集团未来最好的位置交给他,甚至有意把女儿都嫁给海涛,但是海涛心里始终忘不了晓晓,每日有什么事他马上写信给晓晓,但是从未收到过回信。最快乐的暑假时光过完了,几个人又各自踏上各自现有的轨道,有时候看到会不经意间感慨,现在人人有微信,人人一个我爱你表达的无比轻松,以前的我爱你可能是我回来了,我来看你了,我等你,时代的进步让爱越来越容易表达,也失去了爱该有的重量和独一无二

  《别叫我兄弟》影评(七):见证三十年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转型

  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造就了这个时代最大的转型,几乎一夜之间我们从遥远的农业时代跨进了各种喧嚣的现代、后现代社会。或许再也没有人能比这一代人的经历更为神奇,毕竟同样的现代化过程欧美国家用了二三百年的历史。这种变化带来的并不仅是物质上的丰裕,虽然物质上我们确实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更大的变化是在精神生活方面,曾经被不断放大的80、90后们各种逆天的生活方式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这三十多年的改变。

  由东仑传媒出品,任重、朱雨辰、姜妍、程媛媛等人主演的都市情感剧《别叫我兄弟》从表面看来是一出爱恨情仇交织的商战故事,但却深刻地揭示了这个时代里诸多不易为人觉察的变化。透过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别叫我兄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它清晰地记录了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转变。

  《别叫我兄弟》一开始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场景其实过去并不远,可是对于已经习惯了都市生活的现代人来说,好像是一场遥远的回忆,然而事实上却仅仅是昨天的故事。这不是《十七岁的单车》中的场景,但却仍然带有那段青葱岁月的痕迹。作为曾经的兄弟,韩子辉(任重)、佟海涛(朱雨辰)与流氓打斗的场景曾经是80年代的街头一绝,也是那个香港警匪片热映年代的精神反应。或许那个年代的每个年轻人都有一个英雄梦,而这种打斗就是最好的宣泄。

  当初刘备曾经很光棍地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大概这就是传统江湖义气的精髓,也是江湖风采的最好说明。然而,这毕竟不再是传统的江湖时代,韩子辉与佟海涛也不再是传统的好汉,因为叶晓晓(姜研)他们最终走向了反面,或许这场冲突带走的还有江湖义气,在一个剧变的年代已经变成了谁抢我衣服,我砍他手中。

  情感的世界里我们无法区分对错,但韩子辉的发迹过程却清楚地展现了一代人的成功经历。面对爆炸式的物质突变,很多时候大家拼的并不是自己到底有多大的经营计划与能力,而是到底谁的胆更肥。当初深圳连空气里都是钱的味道,恰恰说明了这个时代的物质爆涨。韩子辉从打工摆摊开始最后成长为骨灰级倒爷,或许也能说明这一代商人的底色与成色。没有多少人的起家是真正干净的,这种通过灰色途径得来的财富很多时候就是沙滩上聚起的堡垒。

  当然,最大变化还在于对爱情的态度,佟海涛或许始终没有搞明白的并不仅是兄弟的背叛,而是他自己的爱情方式。当时代在变化时,如果还一直守着那种承诺就变成一种执念。并不是说花心更好,只是现代人的情感都很片断,而他却一直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份完整。当执念变成占有欲时,爱的越深伤害就越大。

  《别叫我兄弟》里充满了友情与爱情的冲突,所有的角色都在感情的漩涡里挣扎。或许这就是我们当下的转型,在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年代,我们只能凭着自我与本心生活。我们总是不满足于现在,总是在想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本剧又在鼓舞大家怀旧,想来很多观众内心的怀旧风很是猛烈。

  《别叫我兄弟》影评(八):《别叫我兄弟》

  最近在家里的互动点播平台上看了一部连续剧,是当红小生任重和朱雨辰演的。写的是出生于文革后的一批60后70后的成长故事。这个年龄的主角大概都和我爸妈差不多大了,但作为90后,见证了20年的各种故事,也算是有一番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一看剧照本来还以为是批量生产的老掉牙知青忆苦思甜电视剧,可是聪明的编剧和导演在第一集就安排了佟海涛跳楼的一幕,让咱们疾恶如仇的观众们一直看坏人得到报应的一刻看到了最后一集。与其说这是一部讲述一群人致青春的爱情故事,不如把它更确切的定位为带有励志标记的改革开放创业浪潮下的人们,并且是一群长的好看又优秀的人。他们年少时无忧无虑,在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的时代里享受着喜怒哀乐,这一点是很多未来的年轻人经历不到的。在20世纪末期他们又迎来了人生中很多可以选择的机遇与困惑,班长活的最知识分子,罗雪娟,晓晓大学毕业后各自选择了自己的人生和婚姻,大力代是广大普通工人和劳动人民的缩影,子辉是典型的白手起家成功人士代表,而佟海涛是那一小部分走上了不归路的人,电视剧之所以能引起共鸣,相信在不少人的记忆中这样的组合是很常见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部《别叫我兄弟》到底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在时过境迁的漫漫人生岁月里,人的感情会变吗,人会变吗?有人说,电视剧里的人物设定都是黑白分明的,在真实的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绝对,恨中往往带着爱,爱里又有着无奈,有的好人会变坏,有的坏人会变好。这世上没有绝对对错,只有相对的最好的选择,我很赞同这句话。子辉的爸爸在他出狱的当天驾货车出车祸死亡,晓晓在我们前几集认为她绝不会喜欢上子辉的时候一直和他爱到了32集,佟海涛在所有人都以为他是过的最好的时候选择了自毁前程。。。人生总是这么阴差阳错,因为在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也没有完美的人。不是编剧太聪明写出了我们的真实感受,而是我们抓住幸福的能力太差。

  道理懂得容易做到难,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幸福得到容易坚持难,把一件事做好并且坚持下去的人没有几个。我们只顾着周围的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却很少设身处地的去感同身受。沟通是比工作和感情本身更重要的事情,可惜我往往会因为情绪和片面的分析来误解一个人,一件事。我们很少用批判性的思维来客观的对待一件事物发展进程中的全面地角度,习惯于从众思维。如果我们在心里有了疙瘩之前再了解一下当时对方做出的选择是不是迫不得已的形势所趋,在交谈之前放下你的傲娇,我从来就不相信什么男人的尊严之类的屁话,尊严是在必要的地方用来让双方开心的,而不是你为失败找的借口。放下孔子的身份思维,礼义信仁有时候教我们“要么我跪下要么你跪下”的思维是错误的。

  《别叫我兄弟》影评(九):《别叫我兄弟》:情义之战,恩怨之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地改革开放日月新,气象万千天地宽。沐浴在醉人春风里的韩子辉、佟海涛和他们的小伙伴们惬意的生活着,简单却幸福。但一次意外的英雄救美让两人天各一方,前途迥异。韩子辉入狱坐牢,佟海涛则被父母“绑架”南下被迫“港漂”,与已经发生过关系的女友晓晓也失去联系...出狱后,韩子辉开始了自己的屌丝创业路,新的人生平淡却也快乐着。在和晓晓的照顾与被照顾间,两人互生情愫,温暖对方。借助精明的头脑,靠着改革的新风,韩子辉逐渐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成功倒爷。与此同时,身处南方的佟海涛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茁壮成长为商界精英…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他俩,让他俩从手足兄弟,到恩怨情仇,男人的战争旋即惊起。

  《别叫我兄弟》不仅记录了男人间的爱恨情愁,更铭印着一个个光阴的故事。韩子辉、佟海涛的成长发家史其实就是一段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写照。那时的中国,历经浩劫后万物刚刚复苏,一切都稳健起步,并涌现出韩子辉、佟海涛这样的成功人士。

  毫无疑问,韩子辉代表着北方的糙老爷呢,大大咧咧的同时不乏精明强干,为人善良朴实敦厚,做事踏实认真,对爱情真挚火烈,同时又不乏机敏睿智的最强之大脑。佟海涛则恰恰相反,深受香港成熟金融、经济大环境熏陶的他,天生一副精明相,加之踏实肯干的态度与作风,很快化身为颇具南方典型性特征的精英商务人士。北子辉、南海涛,两人的岁月磨砺恰恰见证了改革大潮中飞逝的光阴与厚重的历史。

  《别叫我兄弟》在呈现男人的战争,光阴的故事时,也极尽贴近生活本真,努力还原生活初态。韩子辉与众人挤在一间屋子里看央视春晚,那是1983年,我的记忆也跟着剧情回到了30年前。那会,电视机还不曾普及,家家户户看电视基本上都是挤着挣着有说有笑七嘴八舌,内容是次要的,热闹的氛围更重要。还有韩子辉用麻袋装钱的片段,有小盆友质疑其真实性,并颇有嘲笑口吻,我却告诉他那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那时候银行并不普及,也不懂什么开户汇款转账,更没有流行银行卡,大额交易还真是麻袋装钱,手数钞票(因为没有验钞机)。《相思河畔》词曲响起,醉心吟唱让人无法拒绝光阴的美好与岁月的甜蜜…说一千道一万,我不怕暴露自己的年纪,只是想佐证:《别叫我兄弟》的导演编剧对细节的追求,对生活的还原绝对是有依有据的。正是这样,剧集才能于情感真处、深爱真时,深深博发出观众的情感共鸣,心理共振。

  以小喻大的影视剧常常喜欢把大的历史背景、社会事件掰碎了、碾细了揉进小人物的个人发展、变化轨迹中。《别叫我兄弟》亦如此,只是,在将个人情怀融入到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别叫我兄弟》的导演编剧更懂得如何接近生活,还原生活。演员的表演也极致再现着时代的缩影。比如糙老爷们任重,大大咧咧,邋里邋遢,黝黑粗糙,一口纯正北方口音方言,地地道道的暴发户。细皮嫩肉的朱雨辰总是西装革履,亮发净鞋,举止斯文,言谈有范儿,与南方清润的气候水土以及大的人文环境都相映成辉,着实映照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古语。

  《别叫我兄弟》影评(十):残酷的现实

  剧情很紧凑,紧凑的有些跳跃。消失了,分手了,恋爱了,分手了,结婚了,孩子突然就叫了爸爸了。。。。。

  雪花霜、石棉瓦、双卡录音机、突然就是地产大亨了。。。。。。

  过命的兄弟、因为女人产生误会、以为误会会解开、突然就是生死仇人了。。。。。。

  但即使如此,我还是很喜欢看这个剧,因为,他很现实,不是那种合家欢的大团圆,江湖一笑泯恩仇,一切恩怨都莫名其妙的淡忘悔过,所有的人性一时间光芒万丈,包容原谅了所有。大家又亲兄弟般相拥在一起,唱歌哭泣回忆,哦,我的好兄弟!

  总体来说,整个剧还是有正能量的,韩子辉的每次艰难时刻,总是有贵人相助,才会在佟海涛的数次围剿之中完身而退甚至还打个不小的翻身仗。善待周边的人讲信誉有,抵住各种诱惑肯吃苦才能创造机会抓住机会,报的美人归获得事业成。而佟海涛被编辑定义为一个野心勃勃的不能脚踏实地认为金钱能够决定一切的人,从不在自身原因上找原因,女友的离去投机取巧的简便,一意孤行,仿佛天下人都负了他,对于朋友的好言,师长的劝告,仿佛天下人都远离他,最后一跃而下的消失在自己的幻想里。

  而结尾处孑然一身的佟海涛没有渲染的那么万人唾弃的悲惨,这也是现实的,其实他的下场对于别人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胖飞和大力还是在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失望又早有预感的娇妻离婚后留下几滴眼泪还要继续自己的生活。韩子辉和老婆开着宝马驶向夕阳无限好美景,终究搞不清是为什么变成了这样。

  这就是现实,人生来就是不一样的,也许在某个阶段,我们由于生命际遇,相同的性格和憧憬暂时走到了一起,但是总归要回到各自的轨道,佟海涛可以空降香港接受良好的教育和上层的社会,而韩子辉则必须毫无背景的白手起家,一步一步的向上爬。虽然生来不一样,但是我们终究可以选择自己生活态度。或者勤勤恳恳或者投机倒把,或者善良感恩,或者心生怨恨。态度决定了一切,韩子辉是心怀美好的,乐观面对一切。而佟海涛却仇视一切,心中都是报复。美好的人获得美好的生活,报复一切的人最终自食恶果。

  现实中,人还是活在自己的阶层里,开着宝马的,修自行车的,被拆迁的,胖飞虽然也做过飞总,但是飞总最终没娶到老婆,也许只有胖飞才能娶妻生子,这才是他的生活。

  客观来说,朱雨辰把握的不是很好,也许之前的角色都是重义气又善良的形象,在每一个发狠发疯狂妄的镜头里最终看到的画面还是那么清冷善良。任重的表现中规中矩,虽然把人物诠释的很生动,但是这是任重一向的角色,不用演,站在那里,手抄着兜,坏坏的一笑,就是韩子辉了。

  剧情省略了太多人物的饱满,也许展开来会是一个很好的TVB剧情,但是这样,也已经很好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