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的钱(下)》的读后感大全
《会走路的钱(下)》是一本由BayFamily著作,平装出版的2020-2图书,本书定价:229,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会走路的钱(下)》读后感(一):很不错
跟《穷爸爸富爸爸》一样,是一本非常适合理财启蒙的读物,书中介绍的例子非常贴近生活,具有一些实际操作的价值,看得出作者非常用心,我很喜欢。
但是我想要跟那些希望凭借这本书致富的读者们分享(浇冷水)。以前我听过一个故事,在一个电梯里有几个人,这个电梯正在从一楼上升到10楼,有一个人在电梯里做俯卧撑,一个人用头撞墙,一个人在看书。到了10楼之后,别人问他们,你们真的是太厉害了这么快就到了10楼,怎么做到的?……
未来有限的日子里,我肯定也会依样画葫芦的学习作者书中的方法,毫无疑问。但是这本书给我带来更大的启发,是让我开始思考怎么找到上楼的电梯。
《会走路的钱(下)》读后感(二):普通人的理财故事
这本书读起来很像一本故事书,从小时候对钱的认识以及贫穷带给作者少年时代的困窘一直到如何一步步理财达到一千万美元的目标。因为作者是居住在美国硅谷的普通华人,将自己理财的心态和例子写进书里,所以并非像名人传记中的经历那样遥不可及,也不像一般理财书一样大多是纯理论。书中很多理财的思路和方法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一些学到的点:
1.地产因为高杠杆所以回报率高,如果去除杠杆,房地产的收益远不及股市。所以投资房地产的核心是保持高杠杆。
2.房价增长以后可以refinance套现(仅限美国),来继续购买下一套。正现金流的房子如珍宝一样难得。
3.“会走路的钱”投资方法总原则就是,把自己的投资瞄准未来可能成为富人,现在还是穷人的人。实现资产保值,最好的办法是敢于突破自己,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去。
4. 懒人适合投资股票,指数基金;勤快人适合投资房地产,因为要不断举债,不停贷款,还要管理租客,维修房屋等等。房地产投资和股票投资一个显著不同的地方就是房地产市场可以timing(一般会慢于股市半年左右)。
书里的很多例子和作者在做决定时的心理过程的描述都让我觉得仿佛在饭桌上听一位比我年长的朋友在聊自己的经历,增添了很多亲切感。
特别同意作者所说的一点: 投资不应该是退休,为了退休而投资是无趣的。应该是为了自由和想做的事。这样想动力就更多了。
《会走路的钱(下)》读后感(三):我觉得下册比上册更有实践意义
房地产投资和股市投资还是有相当大区别的,虽然我对作者的男人炒房女人炒股观念持保留意见,但是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回顾了他自己如何在一轮房市周期中,买到八套房,并实现资产翻五倍的过程。同样的增长,其实在股市也可以办到(同样可以用杠杆而且更方便),但是除非你是从2020年3月穿越回来,知道标普指数有如此长牛,大部分人如果不是中途下车就是被股灾牵连。真正能做到进退有余的少之又少。当然,你也可以说,作者的大部分资产增长是因为经历了一轮房产牛市,熊市未到不能说明什么,接下来的2-3年,房产下跌失业率增加。作者如何做到在保住自己现有资产不缩水的同时,实现下一步一亿美元的目标,我想那肯定又是一个更精彩的故事。
虽然作者在讲房地产市场是可以timing的,但是当我看到满仓加杠杆买到第八套房的时候,我还是隐隐为作者有点担忧。熟悉股票期货市场的人应该知道,这样的操作除非你有100%的把握。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100%把握吗?个人的那点资产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如果一次全仓失败,往往全部前功尽弃。所以这也是股市期市和房市最大的不同。
这本书对于比特币的分析,让我收获很多(这一章我重点反复看了几遍),我甚至开始查找相关资料如何配置一部分相关资产,但这个市场波动太大,真是闲的不能再闲的钱才放进去试试水,就像买个保险一样。不出事就当保费,极端情况也许可以救命。我喜欢作者在比特币市场对冲操作的经验,对他提出的相关技术指标也非常受益。
开拓眼界:以往新闻里才看到的大麻屋事件,竟然作者亲身碰到了,而且处理得相当好。我甚至认为作者走保险解决的方法有效放心,比别人推荐的和房客协商方案好得多。
对于房地产的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些章节是我在金融资产经验之外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意外惊喜,以前也思考过,但是作者的总结归纳让我有种找到共鸣的欣喜。
别人成功的经历未必可以复制,但别人踩过的坑是可以避免的。强烈推荐这本书
《会走路的钱(下)》读后感(四):会走路的钱:普通家庭十年一千万美元
简介
作者Bayfamily,博士、MBA,湾区家庭,年过半百。多年前在网上公布个人资产十年一千万美元的计划。在计划实现后写了本书,分上下两册,总结过去的经验和不足。一方面是个人纪念,另一方面是公开信息,帮助更多的人。最重要的五点建议
1. 提高自己的信用分数; 2. 购买五年以内的二手日本车; 3. 尽量自己动手,不要请人干活; 4. 除了房贷,不要借贷消费; 5. 远离官司纠纷和律师;坚持锻炼保持身体健康,远离医院和医生。
白手起家靠储蓄
先从存钱开始攒第一桶金。作者带着200美元前往美国,最开始只能靠打工、存钱累积资本。 从0到1万美元,作者靠的是在大学读书期间做TA、RA储蓄实现。 从1万美元到10万美元,作者靠在公司上班储蓄实现。 因此,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 1. 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节俭是一种美德。手中有粮,心中不慌(2020年全球疫情,更显现金的可贵); 2. 强制储蓄。无论如何,把收入的1/3的存起来。因为你会发现每个月收入比你少1/3的人,其生活品质其实并不会有明显下降。
地产投资入佳境
从10到100万美元,作者靠的是踏准了中美房地产的黄金时代。 通过大量购买房产实现资产加零。 1. 地产投资要选未来的核心地段; 2. 时刻注意再抵押,保持杠杆。
从100到1000万美元,除了靠不断房地产滚动,需要另外的资产配置。 作者开始研究加密货币:bitcoin 说明作者资产到达一定程度,开始考虑分散化配置,以及资产的安全性。 暂时不适合普通人参与,波动风险很大,不作过多介绍,有心人自会去学习。
心法介绍
会走路的钱理论:不要和old money拼体力,“欺负”未来会有钱的年轻人,比new money快一步即可。 懒人理财法:每月定投标普500指数基金。 勤快人理财法:当房东。买房、出租、存钱、再抵押、再买房、再出租,滚雪球。
其它理念
投资不是为了退休:为的是追求最终的自我实现,最终的自由。 为追求财富正名 :发财致富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炒作不可耻。贫穷才是万恶之源。 从MBA到投行:MBA学的知识有用,但是否值得那么高的学费值得商榷;投行压榨机,没意思。 啃老是可耻的:自己的事自己做,要学会独立承担责任。
免责声明
时代不同,经验不可生搬硬套。市场变化,即使写书的时候到现在才过去几个月。对于购房,作者本人最近的建议是自住刚需可以,投资建议观望。
本人在喜马拉雅FM播客节目的解读:https://www.ximalaya.com/shishang/30551489/281492070
Apple Podcasts、Pocket Casts等也可直接搜索《懒人笔记》
或者搜索以下地址:
http://www.ximalaya.com/album/30551489.xml
Wordpress小站:https://lazy.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