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读后感精选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是一本由[意] 奥丽亚娜·法拉奇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精选点评:
●我只看到一个母亲。 一个母亲。
●感人至深~法拉奇是个超有魅力的女人!
●母性是女人最美的特质。
●喜欢法拉奇让人深思的语言。
●记忆犹新。。 男女皆宜
●一个女人写给所有女人的书。法拉奇,波伏娃,普拉丝,向她们致敬。
●左仔的书就是矫情......讲故事逻辑混乱论据有问题而且非理性的要死....
●这本书 是高中利用午休时间去新华书店看的 有次看入了迷 忘了时间 下午上课迟到了 还被班主任在教室门口罚站 十多年过去 书里的内容已记不确切 但认识了法拉奇这个人 到底是什么吸引了我呢 打算再看一遍 找找答案
●再读一遍
●当时我就震惊了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读后感(一):只说这个版本_很差
书本身的内容完全没问题,推荐甚至力荐。可是这个版本很差!内页被分成两栏,正文占着窄窄的五分之三,另外的五分之二被自作聪明的摘录法拉奇的轶事...相当的聒躁!翻译也觉得挺生硬的,不知道是译自意大利文还是英文的版本,都可以一一对应的把英文填进去,感情好象被文字搞得不直接...糟蹋了作者作为记者的文字功力!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读后感(二):微不足道的插曲
法拉奇,说到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万万不可落下的就是她了。且不说她在新闻界的贡献,单是她的文学成就也够后人说上好几个昼夜的了。
喜欢她的坚强与独立。欣赏她的从容与聪慧。
这本说,是一个母亲写给她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但,同时作者也序言到:这是一个女人写给天下所有女人的书。
从这话看,你大略可以知道谁该好好地阅读它了。别望文生义觉得作者夸张,真的,是女人的话,你确实有必要读它。
法拉奇的信念是“我的生活就像我的作品。我从未放弃过。”因此,我这里只再引出这书中的一句经典,别的更多,大家阅读时,自可欣赏到。
“我的确不知道我是否爱你。我不想通过爱来想你,我想用生命来想你。”
呵,境界上的事儿,人各有异。
但,尽管她很用生命想自己的孩儿,这孩子,于她,终究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插曲”。
哎……
母亲!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读后感(三):她是法拉奇,不是法拉利
是很真实的自我剖析,一个从知道怀孕开始,到决定保留这个孩子,经过艰难的身体和心理挣扎,最终还是没能将孩子生下来,依然继续自己的人生,的独立女性,的心路历程。
不禁忍不住拿过来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做比,那个“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孩子是用来怀念父亲,最后因孩子夭折,失去支撑生命的力量,自杀后用一封信实现曾经泣鬼神的信念:“即便我死了,在坟墓里听到你的呼唤,也会站起身来,向你走去”,的女人。
如果法拉奇像陌生女人一样对孩子的爸爸迷恋到自我已不存在的地步,再加上坚强的个性,也许在怀胎期间就会多加小心,不抽烟,不喝酒,不去想工作的事情,铁了心生出个健康的宝宝来,给他/她其他孩子也许很稀有的自由,让他/她按自己的方式长大。
如果陌生女人有些许法拉奇的坚强、理智和自我意识,也许就不会自我迷失到比尘埃还渺小的地步,毁灭了自己的生活,也没能给别人带来持久的幸福。
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
如果是用自我调侃的语气写成的话,就更对本person的胃口。
.S.无知的本person一度把一代名记聊成一代名车...找地缝去。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读后感(四):無題……
我擁有這本書的時候,它還被稱爲“禁書”。那時候也不是海南出版社,而是成都的草堂出版社。它屬於我的時候就很破了,但是我卻很喜歡。
一度的,看看停停,也許我也是個女人,更多的時候,是需要去思考。很遺憾我沒有把它看完……因爲2003年那個夏天,一位同學因各種個人問題把自己弄得很崩潰,於是在某個深夜暢談的時候,我把這本書給了她。
由於本身我也是女人的緣故,我並不想來多說任何關於女人之偉大的話題。最近一直很想再買這本書,卻很難找了。
想再看的原因有二:一是想把它讀完,二是因爲自己跟那個同學一樣,倒不是個人問題的困擾,而是趨於穩定的家庭生活,讓我也在考慮是否該要孩子的問題了。
“生”不是件很簡單的事情麽?而我卻很難準備好。自己的壓力姑且不談,我只是憎惡這個世界環境的惡化。我常想,小時候看見的天呢,它去哪裏了?我不想我的孩子死于客觀的毀滅,我不想讓他們經歷這樣的恐懼,我無法説服自己。可是我也想成爲一個完整的女人,也想做這個年紀應該做的事情,很多問題,也許不能考慮得太複雜,卻不能不去想……
胡説到現在,不知該如何結尾,也許書跟我也需要很多的緣分,繼續找吧,或者說不定在哪裏,就藏著我想要的答案。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读后感(五):人世之旅太险恶,买好保险再投胎
这是一位坚强的女战士写给未出生孩子的信。
法拉奇是位坚强而传奇的战士。即使她的男友听到她怀孕的消息要她打掉孩子,而且还要和她平摊堕胎的费用;即使她的上司、朋友、甚至是医生、护士、裁缝~~周围所有的人几乎没有赞同她未婚先孕的选择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依然让这个孩子出世,可见其内心的强大,也可见母爱的强大。
可是她又不是一般的母亲。她爱这个孩子,也许太爱这个孩子,所以想要告诉他人世间的真相。想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粉饰太平充满糖果的天堂,而是充斥着残酷、不公乃至暴力的竞技场。她写了三个寓言童话给未出生的孩子,每个都用轻松的语言揭露了那样赤裸裸的现实。而现实本是如此。
她在信中告诉她的孩子:“我并不是想让你失去信心,或者劝告你不要诞生。我仅仅想把我的责任和你区别开来,为你澄清你的责任。你依然有时间来考虑,或更确切地说有时间来反复考虑”因为“”你仍然不理解现实社会的邪恶:世界变是变了,但却仍然保持原状。“
所以,也许最后孩子做出了选择,最终选择不进行这一趟人世之旅了。据说法拉奇有着传奇的一生,最后却唯一嫉妒的就是有孩子的女人。我却觉得,这也未尝不是一种轻松,如果把她的孩子独自留在这险恶的人间,更见惦念和不安也说不定。
如果孩子没出生前都能收到一封人间指南,并可以选择,计划生育神马的也许就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