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人生读后感摘抄
《另类人生》是一本由赵铁林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5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另类人生》精选点评:
●很喜欢这种纪实摄影的方格 也很欣赏这种介入被摄者的方式 很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摄影师
●个人极喜欢,从他第一本书开始
●难得
●曾經借來看的書~還不錯~
●海南海口。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热潮过去,一切成了边城与放逐的故事。
●当年阅读的时候,总觉得文字里有半梦半醒。
●沉重啊~
●这样的摄影师这年头少见了!
●不用问了,你一定要读
●是不是现实太残酷了
《另类人生》读后感(一):江湖
对里面的拐子印象最深,通过读他我想到的不是下层人的疾苦,而是江湖。
人在江湖飘,这种生活倒有几分说不出的感觉,疾苦?神奇?避世?
回头看正本书,又是一个大的江湖,穷苦人,年轻人闯江湖。闯江湖一事,自古就有,他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它是以疾苦人民为主体(也不乏老江湖,世代江湖),平行与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我觉着它的存在,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程度,是想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谁会再去闯江湖呢??
《另类人生》读后感(二):平淡之中的波澜
听李强的讲座的时候,他提到了这本书,我就去预约了,等了好久才借到。一天就看完了,影响很深。很少有一本书能够象这本书一样深刻的揭示中国社会下层群众的生活,叙述他们的苦与乐、悲与喜。作者的叙述语调非常平淡,看不出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愤怒,更没有为我们指出什么理想的道路。唯其如此,才能见出作者是真正了解下层人生活的。只有无知的大学生看到人民的悲惨生活的时候才会义愤填膺。作者为我们展示的就是一些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这些人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他们承受着别人施加于他们的痛苦,自己也施加给别人痛苦。但是他们就这样生活着。我们不能赞同他们,我们也不能责备他们。他们就是他们,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些人,就有这样一种活法,仅此而已。
12月14日
《另类人生》读后感(三):不需写的很美 只需客观评价
老先生已经去世,在贫苦和疾病中,确实很辛酸。
通篇描摹中国80、90年代社会变革时期的海南省社会景象,没有一般社会纪实摄影家那般直接表现社会惨状的血淋淋图片,多的是一份温暖和平易近人。不管身前这些图片有多么大的争议,要肯定的是如此系统的记录一个变迁中的城市图景,难度很大,作者本人的付出很多。
难忘第一次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立在书架旁看完半本,心中满是感伤。
《另类人生》读后感(四):这本书真不错!
只是偶尔的在图书馆翻到这本书,立刻被这本所吸引了,这本书展示给我一个我从来没有想象到过的世界。这本书的摄影是其次的,他主要是用图片来记录那些故事吧,有些时候图片比单独的文字更能说明问题。
作者从非常客观的角度来为我们展现这个不一样的世界,他没有将自己的感情掺杂在其中,用一种非常平等的眼光来看这群在别人眼中“不一样”的人,这是非常难得可贵,试问世上又有几个人不会用有色眼镜看人?
原来她们也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有梦想有追求,她们也有他们的故事,她们出于各种原因去做这种职业,我们对着她们的故事,感受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我们不要自以为是的为别人可怜,觉得他或者他过的如何不幸或者悲惨,你压根不清楚他们的人生是怎么回事。幸福从来都是自己知道,只要他自己觉得快乐幸福那就足够了。
挺佩服作者的,用了八年的时间去记录他们的生活,这种勇气这种对人对己的态度真的很值得我去学习。
《另类人生》读后感(五):第n+1种生活
2013年早晨,没有吃饭,坐在书桌前看完的第一本书。从书里抬起头的时候才发现阳光正好,很好的天气。
心里冰凉凉的感觉与环境格格不入,忽然觉得无助,对象并不是我自己,一个学新闻的我,对于这样的现状在很长时间却从未听说过,多么可笑。而未来,我能为他们做什么?
那么多种生活,他们和她们,却无疑是n+1种生活。
那些镜头下面人,是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看见的景致和体会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我最怕看见一个人行走的背影,而现在浮现在我脑海的,全是那个背着钉满钉子赤着脚光着身子离开的小孩子的背影,还有那些处在风尘依旧善良单纯的姑娘们。
幸福是一种残酷的东西,它建立在与他人对比之中获得的差距感,那些类似“你去跟那些偏远地区没书读成天放牛放羊的孩子比一比,你就知道你有多幸福”这样的话语,含着一枚锋利的刺,我们却长期无知着,并且沾沾自喜。
每一本书都能带给我不同的感觉,对我的影响或大或小,需要一个激发的过程,然后,慢慢组成一个最新的你们看见的我。2013,我遇见的第一本书,只是想说,希望这一年伴着阳光,虽不能改变生活的残酷和他们的状态,仅仅希望,会让他们有个喘息的缝隙。
我不善于写评论,所写只是我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