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全八册)》的读后感大全
《魏书(全八册)》是一本由(北齐)魏收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6.00,页数:30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魏书(全八册)》精选点评:
●@京东
●“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
●有名的“秽史”
●补记
●断断续续用了十个月的时间读完,魏收的笔法历来争议颇多,但仍然无法阻止本书作为北魏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拓跋建代,到拓跋珪重新建国,经历一系列皇室自相残杀,走入汉化,却引来进一步的六镇与中央的矛盾,最后毁在军阀手中。
●二十四史通读:10/24,4个月零12天。
●惊蛱蝶的确是是惊才艳艳,魏书可以说是二十四史里面文学水平最高的了。不过史学造诣就呵呵了。
●前两册翻得最多。
●该书搜罗史料翔实丰富,是研究北朝史的基本史料。
●“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伯起很屌。
《魏书(全八册)》读后感(一):魏收很可愛
據說魏收出使南朝,見沈約《宋書》,寫北朝歷史稱為《索虜傳》。回到北方,怎么想都不甘心,於是極其創意將南朝歷史部分命名為《島夷傳》。
想必那時也沒有什麽統一戰線的說法,不想現在我們倒是真真地面對著某個“島夷”了。
《魏书(全八册)》读后感(二):标记
已经读完的:
帝纪第一 【序纪】
帝纪第二 【太祖纪】
帝纪第三 【太宗纪】
帝纪第四 【世祖纪上】
帝纪第五 【世祖纪下 恭宗纪】
帝纪第六 【高帝纪】
列传第五 【明元六王 乐平王 安定王 乐安王 永昌王 建宁王 新兴王】
列传第十一 【卫操 莫含 刘库仁】
列传第十六 【和跋 奚牧 莫题 庾业延 贺狄干 李栗 刘洁 古弼 张黎】
列传第十七 【奚斤 叔孙建】
列传第二十三 【崔浩】
列传第八十三 【匈奴刘聪 羯胡石勒 铁弗刘虎 徒何慕容廆 临渭氐苻健 羌姚苌 略阳氐吕光】
列传第八十四 【僭晋司马叡 賨李雄】
列传第八十七 【私署凉州牧张实 鲜卑乞伏国仁 鲜卑秃发乌孤 私署凉王李暠 卢水胡沮渠蒙逊】
《魏书(全八册)》读后感(三):景先,景远读后
景先,景远读后
景先,字光胄。幼孤贫,无资从师,其母自授《毛诗》、《曲礼》。年十二,请其母曰:「岂可使兄佣赁以供景先也?请自求衣,然后就学。」母哀其小,不许。苦请,从之,遂得一羊裘,忻然自足。昼则樵苏,夜诵经史,自是精勤,遂大通赡。太和中,例得还乡,郡辟功曹。州举秀才,值州将卒,不得对策。解褐太学博士。时太常刘芳、侍中崔光富世儒宗,叹其精博,光遂奏兼著作佐郎,修国史。寻除司徒祭酒、员外郎。侍中穆绍又启景先撰《世宗起居注》。累迁步兵校尉,领尚书郎,齐州中正,所历皆有当官之称。
景先沉敏方正,事兄恭谨,出告反面,晨昏参省,侧立移时,兄亦危坐,相敬如对宾客。兄曾寝疾,景先侍汤药,衣冠不解,形容毁瘁。亲友见者莫不哀之。
景远,字叔遐。重然诺,好施与。频岁凶俭,分赡宗亲,又于通衢以食饿者,存济甚众。平原刘郁行经齐兗之境,忽遇劫贼,已杀十余人。次至郁,郁呼曰:「与君乡近,何忍见杀!」贼曰:「若言乡里,亲亲是谁?」郁曰:「齐州主簿房阳是我姨兄。」阳是景远小字。贼曰:「我食其粥得活,何得杀其亲!」遂还衣服,蒙活者二十余人。景远好史传,不为章句。天性小急,不类家风,然事二兄至谨,抚养兄孤恩训甚笃。
景先“昼则樵苏,夜诵经史,自是精勤,遂大通赡。”
吾亦何尝不是昼则案牍,夜隙经史,景先尚可通瞻,吾辈亦须有信,博文约礼,每日讽咏,暗然日章,日就月将,譬如陈酒,历久方香。多少古圣先贤,吾当以之为师矣。
2014年12月16日星期二
《魏书(全八册)》读后感(四):读魏收《魏书》
圣武皇帝讳诘汾。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
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其迁徙策略,多
出宣、献二帝,故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初,圣武帝尝率数
万骑田于山泽,欻见辎軿自天而下。既至,见美妇人,侍卫甚盛。帝异而问之,
对曰:“我天女也,受命相偶。”遂同寝宿。旦,请还,曰:“明年周时,复会
此处。”言终而别,去如风雨。及期,帝至先所田处,果复相见。天女以所生男
授帝曰:“此君之子也,善养视之。子孙相承,当世为帝王。”语讫而去。子即
始祖也。故时人谚曰:“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帝崩。此或为神话范式,或为当时部落和亲故事。
三十九年,迁于定襄之盛乐。夏四月,祭天,诸部君长皆来助祭,唯白部大
人观望不至,于是征而戮之,远近肃然,莫不震慑。始祖乃告诸大人曰:“我历
观前世匈奴、蹋顿之徒,苟贪财利,抄掠边民,虽有所得,而其死伤不足相补,
更招寇雠,百姓涂炭,非长计也。”于是与魏和亲。四十二年,遣子文帝如魏,
且观风土。魏景元二年也。此人深有大略,祭天并伐不从者,应为古时常用之政治手法。国之大事,在祭与戎也。
五十六年,帝复如晋;其年冬,还国。晋遗帝锦、罽、缯、彩、绵、绢诸物,
咸出丰厚,车牛百乘。行达并州,晋征北将军卫瓘,以帝为人雄异,恐为后患,
乃密启晋帝,请留不遣。晋帝难于失信,不许。瓘复请以金锦赂国之大人,令致
间隙,使相危害。晋帝从之,遂留帝。于是国之执事及外部大人,皆受瓘货。
五十八年,方遣帝。始祖闻帝归,大悦,使诸部大人诣阴馆迎之。酒酣,帝
仰视飞鸟,谓诸大人曰:“我为汝曹取之。”援弹飞丸,应弦而落。时国俗无弹,
众咸大惊,乃相谓曰:“太子风彩被服,同于南夏,兼奇术绝世,若继国统,变
易旧俗,吾等必不得志,不若在国诸子,习本淳朴。”咸以为然。且离间素行,
乃谋危害,并先驰还。始祖问曰:“我子既历他国,进德何如?”皆对曰:“太
子才艺非常,引空弓而落飞鸟,是似得晋人异法怪术,乱国害民之兆,惟愿察之。”
自帝在晋之后,诸子爱宠日进,始祖年逾期颐,颇有所惑,闻诸大人之语,意乃
有疑。因曰:“不可容者,便当除之。”于是诸大人乃驰诣塞南,矫害帝。既而,
始祖甚悔之。帝身长八尺,英姿瑰伟,在晋之日,朝士英俊多与亲善,雅为人物
归仰。后乃追谥焉。
其年,始祖不豫。乌丸王库贤,亲近任势,先受卫瓘之货,故欲沮动诸部,
因在庭中砺钺斧。诸大人问欲何为,答曰:“上恨汝曹谗杀太子,今欲尽收诸大
人长子杀之。”大人皆信,各各散走。始祖寻崩。凡飨国五十八年,年一百四岁。
太祖即位,尊为始祖。卫瓘一计而灭一国也。虽甚简略,但若以此事作文,必为千古绝唱。
是岁,桓帝崩。帝英杰魁岸,马不能胜。常乘安车,驾大牛,牛角容一石。
帝曾中蛊,呕吐之地仍生榆木。参合陂土无榆树,故世人异之,至今传记。帝统
部凡十一年。后定襄侯卫操,树碑于大邗城,以颂功德。子普根代立。
六年夏,帝不豫。初,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
甚。而灾变屡见,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归咎群下,喜怒乖常,
谓百僚左右人不可信,虑如天文之占,或有肘腋之虞。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终日
竟夜独语不止,若旁有鬼物对扬者。朝臣至前,追其旧恶皆见杀害,其余或以颜
色变动,或以喘息不调,或以行步乖节,或以言辞失措,帝皆以为怀恶在心,变
见于外,乃手自殴击,死者皆陈天安殿前。于是朝野人情各怀危惧。有司懈怠,
莫相督摄;百工偷劫,盗贼公行,巷里之间人为希少。帝亦闻之,曰:“朕纵之
使然,待过灾年,当更清治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