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南联大哲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爆款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西南联大哲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爆款历

2021-01-31 01:57: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南联大哲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爆款历

  《西南联大哲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爆款历史大号温乎 @温伯陵 重磅推荐!)》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南联大哲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爆款历史大号温乎 @温伯陵 重磅推荐!)》读后感(一):如果可以选择,我想学哲学

  

高考后报考专业的时候对任何专业都没有概念,从不知道究竟所选的究竟是研究什么,属于什么学科。知道大学毕业,那天无意和爸爸提起,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一次去大学深造,而我想学习哲学。爸爸低头沉思,说学哲学你有可能吃不起饭的,不过你喜欢可以去吧,自己能够养活自己想学什么学什么,不过还要实际些。顿时觉得爸爸可爱,同时我也想知道哲学究竟研究什么。

威尔·杜兰特在《哲学的故事》一书中继续指出:具体说来,哲学包含以下五门学科:逻辑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形而上学。

都说学哲学的人情商高,会讲话,可我觉得哲学总是直击心灵的那部分科学。最近读了这本西南联大哲学课,觉得自己好似在和所有圣贤对话,那些我所憧憬的“大家”,好似就在眼前,一点点,一章章都在向我讲述哲学,娓娓道来真叫我舒服。

不敢说全部读的懂,可是还是仔仔细细的读完了整本书《西南联大哲学课》。西南联大在中国好似神一般的存在,仅仅存在8年,却培育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士。

西南联大成立于民族危亡、战火连天之时,授课的地方都是一换再换,可是就是在资源物资短缺的情况,依旧大师云集,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大师,用他们的富足精神与灵魂为莘莘学子奉上了凝聚一生心血的教育课程,这才使得,西南联大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的学府,绝无仅有,无人能及。

全书一共分为六章,有三位哲学大师:冯友兰、汤用彤、贺麟。分别根据我国历史上不同的朝代、时期,向我们讲述哲学的发展历程。

从子学时代时代开始: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几位先哲的思想。随后便是汉代的哲学发展,魏晋时期的玄学,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未研究透彻的《周易》,还有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王安石的哲学思想,还有距离我们当今时代最近的清朝的思想观念。

或许你会觉得,读完了我还是不了解,不清楚,读完了我就该说我读懂了哲学吗?不是,哲学就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你,或许只是书中一个段落或者一个句子,就会让你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一瞬间脑子里所有的纠结于矛盾都消失不见了。

或许哲学的意义就在这里吧,总之读完了真的让人爱不释手,总想再读一遍,而且要细细的读一遍,真想穿越回时代的回廊,与书中所有的先哲远远的见上一面,我想看看我们中华大地上那每一位大师或者说圣者究竟是怎么创造出如此伟大的传世“瑰宝”。

  《西南联大哲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爆款历史大号温乎 @温伯陵 重磅推荐!)》读后感(二):感受大师们的哲学课——《西南联大哲学课》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集大成的存在。它诞生于抗战时期的昆明,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为了保存重要的科研力量,迁往西南边陲,合并在一起。它存在的八年里,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这里的学生中,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上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本《西南联大哲学课》是对西南联大的冯友兰、贺麟和汤用彤三位大师的哲学文章。翻开这本书,你可以领略这些大师们的思想。

  关于作者 冯友兰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现当代学界和国外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是“现代新儒家”。他的著作包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 贺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翻译家和黑格尔研究专家。他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是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之一。他的著作包括《中国当代哲学》、《文化与哲学》和《近代唯心主义简释》,以及许多译著。 汤用彤是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和国学大师。他与陈寅恪、吴宓并称为“哈佛三杰”,在学术上颇有建树。他主要探索印度哲学、中国佛教、魏晋玄学。他的著作包括《魏晋玄学论稿》、《印度哲学史略》和《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 关于内容 这本书一共有六章,分别讲述了诸子百家时代、汉代儒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清代思想。第一、二、六章是冯友兰的作品,第三章是和第四章是汤用彤的文章,第五章是贺麟的文章。 哲学思想的演变与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比如诸子百家的不同思想得以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体环境对学者的尊重和自由程度极大。这些思想家可以成为君主们的座上宾,还可以为君主建言献策,社会地位和身份都很崇高。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家争鸣的状态自然就会出现。 另一方面,哲学对文学、文化和生活的影响非常大。就比如魏晋玄学之风的盛行,让魏晋名士每天的交谈都在讲玄学。也是玄学之风,让这个时代出现了竹林七贤。玄言诗、写意风景画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很多文学理论和美学理念,也是出自这个时代,并且还在影响我们这个时代。 对哲学的研究和了解,是对我们生活本源的探索。所以,我推荐这本《西南联大哲学课》,相信你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西南联大哲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爆款历史大号温乎 @温伯陵 重磅推荐!)》读后感(三):感受大师们的哲学课——《西南联大哲学课》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集大成的存在。它诞生于抗战时期的昆明,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为了保存重要的科研力量,迁往西南边陲,合并在一起。它存在的八年里,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这里的学生中,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上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本《西南联大哲学课》是对西南联大的冯友兰、贺麟和汤用彤三位大师的哲学文章。翻开这本书,你可以领略这些大师们的思想。

  关于作者 冯友兰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现当代学界和国外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是“现代新儒家”。他的著作包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 贺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翻译家和黑格尔研究专家。他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是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之一。他的著作包括《中国当代哲学》、《文化与哲学》和《近代唯心主义简释》,以及许多译著。 汤用彤是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和国学大师。他与陈寅恪、吴宓并称为“哈佛三杰”,在学术上颇有建树。他主要探索印度哲学、中国佛教、魏晋玄学。他的著作包括《魏晋玄学论稿》、《印度哲学史略》和《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 关于内容 这本书一共有六章,分别讲述了诸子百家时代、汉代儒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清代思想。第一、二、六章是冯友兰的作品,第三章是和第四章是汤用彤的文章,第五章是贺麟的文章。 哲学思想的演变与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比如诸子百家的不同思想得以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体环境对学者的尊重和自由程度极大。这些思想家可以成为君主们的座上宾,还可以为君主建言献策,社会地位和身份都很崇高。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家争鸣的状态自然就会出现。 另一方面,哲学对文学、文化和生活的影响非常大。就比如魏晋玄学之风的盛行,让魏晋名士每天的交谈都在讲玄学。也是玄学之风,让这个时代出现了竹林七贤。玄言诗、写意风景画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很多文学理论和美学理念,也是出自这个时代,并且还在影响我们这个时代。 对哲学的研究和了解,是对我们生活本源的探索。所以,我推荐这本《西南联大哲学课》,相信你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西南联大哲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爆款历史大号温乎 @温伯陵 重磅推荐!)》读后感(四):大师就在你身后——《西南联大哲学课》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不算熟悉,如果你对中国思想文化不太熟悉,如果你对形而上学等哲学思考门派不够熟悉,那么这本书真的不建议你读。

费钱不讨好。字都认识,合在一起怎么就不行呢?这写的都是啥啥啥……

也因这点,翻开此书的敬畏之情滔滔不绝。西南联大作为中国教育史的一颗璀璨的星星,虽转瞬即逝仅存八年,但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人才。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

而这样的一所大学,从创立之初时,东奔西走,辗转多地,且物资短缺,没有教室、宿舍、办公楼,只有核心灵魂一大批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大师云集,用他们富足的精神、自由的灵魂、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深厚的学识修养制作出一堂堂精彩内容照亮了莘莘学子求学之路。

系列图书共有三本,分别为《西南联大文学课》、《西南联大国史课》、《西南联大哲学课》三方面来展现西南联大的教育精神和大师风采。分别对应含有闻一多的唐诗课、陈寅恪的历史课,冯友兰的哲学课

本书《哲学课》主收录冯友兰、汤用彤、贺麟等先生围绕中国哲学不同时期和人物流派、历史事件按照年代从古至今进行排序,以便读者更好得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共计6个章讲述哲学前初期到中国哲学经学时代结束。

三位老师的文风风格各不相同,如冯友兰老师是细腻,将信息揉碎了一点点讲给你听;汤用彤老师是深度,对于历史背景、人物、流派、作品分析等深度宽泛;贺麟老师是反观,用现代思维反思过去行为。画风不同其对角度各有千秋。其中冯友兰和贺麟老师会联合中西历史横向对比,而汤用彤老师则专注中国哲学和历史的厚度。

说2个南瓜觉得有趣的地方,如世人颇有误以为唐太宗弘赞释教者,然唐代诸帝中,太宗实不以信佛著称,且日常做事里也不怎搭理释子者,还曾破洛阳,废隋唐寺院,大汰僧人。还有王船山虽思想的创颍简易或不如王阳明,但体系的博大平实则过之。且早于黑格尔一百五年提出“理性的机巧”。

前者与脑海受其误解,看到时颇为惊讶,有的时候真相并不同于理解;后者则让人不禁莞尔,脑海不经浮现一句话“宇宙的尽头是数学,时间的尽头是历史,历史的尽头是个人“(此言为个人言)

书籍的最后写道,中国的哲学史在经学时代结束,亦是新时代之思想家开始的时间。心中颇多感慨,老师们过去用自己保存了文化的种子,为民族复兴带来希望;对于未来,老师们也输出整理自己的颇多思考,为当今思想家铺路。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老师辛苦了。

  《西南联大哲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爆款历史大号温乎 @温伯陵 重磅推荐!)》读后感(五):“冯友兰讲子学时代”——《西南联大哲学课》

  

著有《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的冯友兰,这本同是包含有冯友兰的著作,书名为《西南联大哲学课》,所谓“课”即包含着他们上课的讲义,行文中也能看出他们的风格,编者更是诚实地告诉读者“既忠实于西南联大课堂,又不拘泥于课堂的原则”并且选编进这本书的就包括有冯友兰、汤用彤、贺麟这三人,很多地方只是“选用每位先生最擅长的领域”可见编者的野心——构建一本以时间为经的哲学发展脉络的书,以此唤起读者对西南联大的兴趣等更高的目标。现在担忧,三人的讲课(文字风格)不一样,不知道读者能不能迅速代入情景中阅读。本文也只是基于阅读了前面一部分内容后匆匆记录下一些想法,日后方便修改。(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比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后,发现这本书中的“泛论子学时代”与“孔子及儒家之初起”内容与《中国哲学史》的“泛论子学时代”的前四章无异,区别在于前书并没有收录“古代著述体裁”这一节,不过不碍阅读;“孔子及儒家之初起”部分的内容和后书内容完全一致,这不必细究。)

很多读者是为了了解中国哲学的情况选择购买这一本书,看其书名“西南联大哲学课”,读出这本书是那个充满理想主义情怀时期的课程的延伸物,免不了有一种“我读了就等于上过了西南联大的哲学课”的逻辑在里面。残酷的是,若从初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发现没有哲学功底的人买这本书只会带回家垫桌腿、盖泡面。因此,我也是带着疑问来阅读的,并做一些额外的补充,方便更多的读者思考。对初读者来说,他需要明白什么是中国的哲学,我借冯友兰的《中国哲学之精神》绪论中的话来给予一个概括:

中国的哲学分为两类,一类是“注重人伦日用,讲政治,说道德,而不讲,或讲不到最高底境界”为“普通所谓世间底哲学”;另一类是涉及人、天地境界与“生”等形而上的欲得到最高境界的哲学,冯称之为“普通所谓出世间哲学”。两相比较,出世间底哲学是理想主义的,非实用的;而世间底哲学是现实主义的,肤浅的,实用的。这里就可以让读者辨清一个“中国哲学都是实用的”的刻板说法,这很显然是流于表面的。这两种哲学观放在他那里分别说是“道中庸而不极高明”和“极高明而不道中庸”,冯归纳过后,用了一个新造词“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哲学主要的传统,即追求一个最高底境界,境界中离不开人伦日用底,也可以说是“世间而出世间底”。(注意:中国哲学史上的“高明”和“中庸”不是总是统一着说的,很多时候被古人分开来赘述)中国古代所说的可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谓之“圣人”。

这里可以对比西哲的概念,精神的成就,可见两者是同类的。但中国哲学的这种“圣人”如上面所说的是“世间而出世间底”,也就是“内圣外王”人格的哲学养成者,那么中国哲学是一种“内圣外王”之道的。

第一章第一节讲述了子学时代的开始、原因、终结以及过渡时期的终结,这一终结说的是子学时代思想之特殊状况的终结,在董仲舒时期,儒家变为儒教,孔子变为神,则告诉读者应该结合古典文献加以判断这之后的儒家思想的内容。

第一章第二节是孔子和儒家之初起,里面很多观点都是冯友兰自己的观念,很客观,不过要自己思考,比如孔子“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不但他自己不治生产,他还不愿教弟子治生产”就生产一说可以结合《论语》等文献可考虑冯是否借文献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后面说及孔子的“述”、“歌”、“作”加以区别,从“直”到“仁”、“忠”“恕”冯是如何借典籍推理的,而“礼”又是从哪里来的,它与前面四者有什么关系,“仁”、“义”与“忠”、“恕”的关系是如何都要读者细细的阅读,但又因其涉及古代汉语文法的知识很多,初学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困难。不过,和孔子的结果导向不一样,笔者比较在意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产生疑问兴趣,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初步阅读这本书的一些想法和补充,待全书通读后,再来补充

  《西南联大哲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爆款历史大号温乎 @温伯陵 重磅推荐!)》读后感(六):请君享用豪华精神大餐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在颠沛流离的战争中,西南联大汇聚了名家学者,组成了豪华的教师天团,在无比艰难的物质环境下, 培养出了一大批响当当的人才,为国家保存了教育的根基,延续了教育的血脉。

  认识西南联大,始于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汪先生写过多篇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念文章,如《跑警报》、《金岳霖先生》等,在汪曾祺的笔下,西南联大实乃一所人人向往的高校,尽管物质贫乏,但精神生活相当丰富,人人意气风发。也就是在汪先生的影响下,我对关于西南联大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对大师学者的课堂一度非常羡慕。

  近年来,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录片、电影与回忆文章时有更新,将硝烟战火中的大学一点一滴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在今人面前。缅怀过去,唏嘘不已。其中,天地出版社的“西南联大”通识课(《西南联大文学课》、《西南联大国史课》、《西南联大哲学课》)再现了西南联大的通识课堂,穿越时空,再现了当时浓厚的学术课堂,真乃“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

  在享用《西南联大哲学课》之前,首先可以梳理几个问题:

  1、 何谓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西南联大哲学课》授课内容以中国哲学为主,因此,在这门课中,哲学的定义可采纳冯友兰先生的定义: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

  2、 这门课程由哪些老师授课?

  冯友兰: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摘录自百度百科)尤其是《中国哲学史新编》,他说写“自己在现有马克思主义水平上所能见到的东西,直接写我自己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上对于中国哲学史和文化的理解和体会,不依傍别人。”从而真正把自己80年来对中国哲学及文化研究所得之理解、体会写出来,成为一家之言。

  汤用彤: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著作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等,因此在《西南联大哲学课》中主要魏晋玄学及隋唐佛学。

  贺麟:黑格尔研究专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贺麟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重要人物。在《西南联大哲学课》中主要讲授宋明理学

  3、 西南联大哲学课的课程内容脉络如何?以历史朝代发展顺序为脉络串起中国哲学发展,既是中国哲学内容课程,同时也是一部中国哲学发展史。

  带着问题开始学习西南联大哲学课吧,这将是一门有趣但未必实用的课程。对我来说,至少弥补了一个遗憾——从未在大学课堂中上过哲学课。

  哲学不能带来华服美食,也许它是没有实用价值的,但是,它至少有两个用处:一、它让人的精神世界增添了丰富的思考乐趣。二、也许能让人生的前进的方向更加清晰,更加坚定,心思清明。譬如阅读“《老子》及道家之中《老》学”,便会发现“极简主义”的鼻祖在此:盖人生而有欲,又设种种方法以满足其欲。然满足欲之方法愈多,欲愈不能满足,而人亦愈受其害。故与其设种种方法以满足欲,不如在根本上寡欲。

  豪华精神大餐在此,请君静心享用吧。

  《西南联大哲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爆款历史大号温乎 @温伯陵 重磅推荐!)》读后感(七):西南联大,特殊时期的哲学课:梳理中国哲学,增强民族自豪感

  西南联大,这虽然只是一个学校的名字,但也代表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在中国最危难的时期,因为有西南联大的存在,作为立国之本的高等教育在中国才没有中断,而西南联大培养的那些人才成为中国今后建设的栋梁之才。为什么西南联大培养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出之前或之后几十年呢?8年西南联大,培养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他们都成为中国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人才。 是什么让西南联大会有这样的魔力呢?首先,能在战乱的年代去西南联大上学的师生都是有着家国情怀的,在那种艰苦的情况下还能学习,那一定都是真正的学者,一定是立志成为建设祖国的勇者,他们学习的精神一定是最棒的;其次,是因为西南联大的开放、创新、兼容并蓄的学风,培养出敢思考、爱思考的学生,可以在今后的未知领域奋勇前行。

  西南联大那曾经的辉煌,那可圈可点的业绩,已经无法重现,但他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追思,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那种恶劣的学习环境已经不可复制,也不希望再复制,二西南联大的课程内容确是我们可以了解的,可以学习的。天地出版社做了这么一套书,整理了西南联大著名讲师的讲义,让我们可以看到并学习西南联大课程,虽然他们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但相信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借鉴意义。 《西南联大哲学课》由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汤用彤、贺麟主讲,对中国整个文化史哲学观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从先秦诸子百家,到西汉独尊儒术,从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到宋明理学、清代中西思想的碰撞。整个中华哲学的脉络已经显现。当然,哲学史还是要聚焦到某些人,这才是这本书的精华,有我们熟悉的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墨家思想,这是我们中华根基的一部分;也有我们不太了解的魏晋玄学思想家和隋唐高僧,他们也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中华子孙。到宋明理学,可以说把中国古典经学集于大成,整个哲学体系影响之后近千年。

冯友兰

  这些著名讲师们对于我们古典哲学引经据典并能深入浅出的给出介绍;在各种思想的介绍过程中还能做到中外对比,不断给学生开阔视野,让学生们在宏观上真正的了解哲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冯友兰把孔子和苏格拉底比较,两个人差不多同时代人,而且都是在教授学生,都是思想的传播者。而孟子相当于柏拉图,荀子和亚里士多德相提,这样把整个中国哲学史和世界哲学史交融,在比较碰撞中加深思考。其他讲师其他课程也有着这种倾向,这更容易形成全面的哲学观。 《西南联大哲学课》在那种特殊时期,还担负起增进民族自豪感的重任,这种自豪感来自于中华五千年连续的文明。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不断的文明,有着数次驱除外辱的功绩,任何外敌都无法扑灭中华文明。从哲学层面来说,中国有着无弱于任何国家的哲学体系,虽然一直认为中国的哲学体系思辨思想过弱,但中国整个哲学思想就是这样几千年延续下来的,虽有外来入侵,但中国哲学思想一直没有中断,反而以兼容并蓄的方式,不断的融合着外来思想,为我所用,佛学始于印度,但发扬光大却在中国,中国佛教也被深深的打上了中国印记,中国哲学思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可见一斑。

  当然,从宋明理学开始,中国哲学走向保守,过于宣扬三纲五常,整个哲学体系过于注重礼教,注重秩序,让国人走向闭关锁国。而在外国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后,更为广阔的天地被打开,更为全面的哲学体系引入中国。经过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才有了冯友兰、汤用彤这批学贯中西的哲学家,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哲学史,也就更有心得,更加理性。反过来,掌握了西方哲学的他们,更将致力于让西方哲学为中国哲学所用,成为中国哲学的一部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