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说话的动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爱说话的动物》是一本由[法] 弗乐·斗盖 / [法] 纳塔莉·舒著作,后浪丨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说话的动物》读后感(一):动物的语言
人类之所以成为王者,是因为有语言和文字,可以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动物界呢,那我们不为所知的世界,我们对它们的理解是:“这是什么声音?谁发出的?”
大多数人仅对于“发出这个声音的动物是什么”存在疑问,而忽略“这叫声究竟在说些什么”的疑问。
成人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习惯了同类的声音,以为大自然会寂静无声,或者有声音那也可以充耳不闻。然而,作为幼儿来说,他们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会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这个绘本就是解决来自个别动物声音的疑问。动物们的声音究竟要做什么呢?
声音对于聆听者来说是听,对于发出声音的动物来说,那就是语言。除了人类可以听到的一般动物的声音,还有听不到的,比如可以发出超声波的蝙蝠,次声波的鲸和大象。
这本绘本分为声音是什么?鸟儿的音乐会等十二个章节。从声音的概念,到鸟、青蛙、昆虫、爬行动物等的声音进行解读,发现自然界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声音的奥秘,带领我们走进平时不会注意到的世界。
动物们发出的声音是它们求生的本能,捕食、求偶、求助、警报、防御……让孩子认识动物,学会聆听,感受大自然,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爱说话的动物》读后感(二):听,动物在说话——读《爱说话的动物》
李长滨
作者个人微信公号【五彩“滨”粉】(ID:bfwc123)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从古到今,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诸葛亮临危不惧,舌战群儒,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张仪凭借三分不烂之舌,游说六国,连横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实力。曹植出口成章,七步诗让曹丕自惭形秽,暂时放弃了杀自己打算。可见,有的时候,一言可以成就一个国家,一言也可以成就一个名人,一言成就一件大事。同样,动物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听,动物们在说话。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动物和人一样,交流,叫喊,唱歌。大象,鲸鱼,蜘蛛,狼,他们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他们有什么作用,《爱说话的动物》会告诉人们答案。
动物音乐会
很多种类的雄鸟是天生的歌唱家,他们一展歌喉,是为了吸引雌鸟的注意力,希望找到一只雌鸟,可以白头到老,生儿育女。黑顶林莺歌声就像婉转的长笛,直上云霄。山雀叽叽喳喳,整个树林热闹起来。画眉鸟的歌声悦耳动听,好像在说:“如意,如意!”燕子的歌声,轻快流利,清脆甜美。原来鸟儿肺部有两个小气囊,气囊空气冲击鸣管,发出不同的声音。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湖测皱娃的脸颊像吹起来的泡泡,铃蟾的声音听起来像是竖笛王子的情歌,欧洲树蛙像小提琴收。雄娃们各显神通,池塘里热闹非凡,雌蛙则是最忠实的观众,千里有缘,歌声是最美妙的红线。
同样道理,昆虫也会通过演奏演奏音乐吸引异性。
利用声音捕食
蝙蝠视力不佳,漆黑的夜晚机会什么都看不见,如何发现飞翔的昆虫,原来他们通过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分辨是弱小的食物,还是强大的敌人。有人曾经在一个房间,密密麻麻布置了许许多多的丝线,丝线上挂满了铃铛,蝙蝠在里面飞行,铃铛悄然无声。
海豚也是利用超声波捕食。通过超声波,海豚迅速定位沙丁鱼和鲱鱼,让他们成为自己的食物。
声音是最好的武器
你已进入我的领地,请在十分钟之内退出,否则,后果自负。当然动物们是用他们的语言描述以上的话。大象遇到狮群,他们立即用声音通知其他的大象,海狸遇到危险也会像家人们预警。龙虾优雅的弹奏着小提琴,但是声音很难听,巨大的噪声让捕猎者逃之夭夭,从而躲过一劫。
夜幕降临,月圆之夜,狼群集合,嗷嗷嗷,既是是狮子老虎都不敢靠近。啄木鸟大力啄木头,显示自己的领地。
动物会说话,非常的奇妙,建议你读一下《爱说话的动物》,如果你懂一门动物的语言,也会比懂一门外语更加有意思。
《爱说话的动物》读后感(三):《爱说话的动物》:聆听动物“对话”,原谅我不厚道地笑了
“啾、啾、啾”
“咦~啊”
“咕~咕~唧~唧”……
动物的声音,如奇妙的交响乐。百鸟歌唱,拉开拂晓朦胧的薄纱,多美妙的时刻。沐浴其中,何等幸福!
我喜欢每日清晨被这美妙的合奏唤醒,然后望着窗外日出东方,泛起的鱼肚白被染成一片橘色。更喜欢伴着这自然声响,天马行空地无限遐想。
缘分真的很奇妙,想什么就感召什么!
偶然得到了一本绘本, 自然清新的封面,看着十分赏心悦目。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
绘本是由法国著名童书科普作家、动物行为学家弗乐·斗盖与插画师娜塔莉·舒联袂出品。
他擅长用儿童的观察视角,贴近儿童生活的语言,生动、巧妙地将自然的科普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孩子们。他出版了《植物的秘密生活》、《动物的爱情》等畅销科普读物,被誉为“自然科学新闻人”。
而今天介绍的这本绘本是关于动物“说话”的内容。墙角的蜘蛛,水里的鱼儿,爬行缓慢的乌龟……它们会像人类一样说话、唱歌、喊叫、演奏乐曲吗?
那就跟随我,走进有趣又有料的科普童书——《爱说话的动物》,破解其中的奥秘吧!
清新自然的封面声音是个摸不着,看不见,无色无味,却又真实存在的波动现象,如何给孩子们科普无形又难懂的自然知识呢?
别急,作家弗乐·斗盖来发挥“自然科学新闻人”的作用,自有妙招!
通篇内容,采用的是贴近幼儿生活的通俗化语言,将一个个晦涩难懂的自然知识,用比喻或拟人手法,一一传递给孩子们。
例如:猫头鹰二重奏寻觅伴侣,蛙类开交响音乐会找爱人,六足小提琴手的蝗虫、蟋蟀靠摩擦双腿腿部齐声演奏,赶跑竞争者……将30+种动物的“对话”和场景表现了出来。
每种动物有独特的发声“乐器”和特有的信号接收器。
拟人化的动物形象象群用低吼的声音警告狮子,将有危险入侵的信息传播到十千米之外的其它象群。它发出的信号叫次声波,不是用大耳朵接收,而是粗壮的脚来感知声音传播到地面上次声波振动。
广阔的大海,蓝鲸、长须鲸聚集“开会”,靠发出噼噼啪啪、叮叮当当的“说话”声来交流。
海豚相遇会发出“咔哒”“哎呦”的声音互相打招呼、聊天。
蛇、蜥蜴和乌龟真是“哑巴”吗?但事实并非如此。
还有来搞笑的鲱鱼,靠腹部特殊的口袋储存大量空气,随时随地地放屁来发信号,告诉附近的 “哥们”,“我在这儿?别掉队啊。”
看到这,请原谅我和娃,不厚道地笑出鹅叫……
当然这本《爱说话的动物》的科普绘本的功能,不仅仅是科普自然知识,还具有潜移默化促进审美能力发展的作用。
用逼真、自然、清新的色彩,生动的动物形象,图文结合,去繁从简的有趣画面,非常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
逼真,自然的画面我家娃反复看了好几遍,不仅没失去兴趣,反倒成了她阅读后出题考我的知识点(老母亲表示很开森)
孩子愿意看,反复看,足以说明是适合孩子的好绘本,成功的绘本!
《爱说话的动物》读后感(四):奇妙的语言
动物是怎么说话的呢?我以前只知道小猫喵喵,小狗汪汪,这样常见而简单的说话方式,复杂一点最多也就是蜜蜂飞舞着画着八字,知了用腹部唱歌,但是我却不知道原来在动物中还有那么多有趣的说话方式。
最让我吃惊的大概是蜘蛛吧。我一直觉得蜘蛛的是极为安静的,悄无声息地在各处织网捕猎,我以为它是安静而隐忍的猎人,却不知道原来蜘蛛也有沟通的语言,也会演奏乐曲。更没有想到的是,原来蛛网就是它们的“乐器”。我知道昆虫被蛛网困住的时候会挣扎,我曾以为赶过来的蜘蛛是“看见”了落网的猎物,原来它是感受到了震动。
那么有没有进入蛛网的“友军”呢?当然有啦,如果雄蜘蛛想要进入雌蜘蛛的网中,也是要极为小心的,它会像拨动竖琴、弹奏吉他、摇动手鼓那样整个身体跟着晃动着拨动蛛网,用嘴和脚演奏音乐,告诉雌蜘蛛我不是你的猎物呦。而雌蜘蛛如果同意就会摇动蛛网让它进来。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说话方式不是用肚子唱歌,不是用次声波交流而是“放屁”?!好吧,原来还有这样的交流方式。原来对于鲱鱼的最大印象是“红鲱鱼”的概念,特别是在我最爱的推理小说之中,“红鲱鱼”代表着视线的转移和迷惑人的障眼法。但是,现在让我记住它的则是它和同类间的交流方式——放屁。
对于大多数的鱼类而言,鱼鳔的主要功能是让他们漂浮在水中,可是对于鲱鱼来说却不一样,它们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没事的时候想聊聊天可怎么办呢?于是它们经常到水面吸入大量的空气并贮存在鱼鳔之中,这样就能够方便它们随时放屁沟通了。想一想它们要是吵架可怎么办呢?
好吧,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不管低吼、颤抖还是放屁……能和同胞保持联系的办法就是好办法!
还有很多我原来以为是“哑巴”的动物原来也有说话的能力,比如乌龟和蜥蜴。生物学家发现原来生活在亚马孙河流域的巨型侧颈龟能够发出十一种不同的声音。而新喀里多尼亚巨人守宫不但总是喋喋不休,居然还可以发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咆哮声。
而声音的用途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同伴间的日常交流,有寻求伴侣和爱情,有警告吓唬敌人,还有寻找捕食猎物……
不光是对于声音、交流我们知道的还远远不够,其实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又何尝不是太少太少了呢?让我们保持着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去走近一点听听动物们的语言,去走近一点看看这伟大的自然吧。
《爱说话的动物》读后感(五):《爱说话的动物》:奇妙无比的动物语言。
一直想给孩子读一些关于大自然的书,来培养一下孩子对于自然的敏感和热爱。一个对自然和动物敏感有共情意识的孩子,才会有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 看到《爱说话的动物》的封面就深深地被吸引了。浓浓的绿意一下就撞开了你的心扉,让你感受到那蓬勃的生命力量的震撼。那肥大的叶子,那如扇子般的条叶,梳子似的叶子……各种形态的叶片蜂拥地聚集在一起,再加上浓绿的背景色,给人的是无尽的清新和舒畅。
《爱说话的动物》作者是法国的弗乐·斗盖,他是法国著名的作家、记者和鸟类生态学家。他的创作灵感多是来源于我们居住的大自然中的生物,视角独特,《植物的秘密生活》《动物的爱情》《神奇的大迁徙》等绘本,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靡全世界。而《爱说话的动物》是他的一部新的力作。 除了人,世界上的动物也很爱说话! 呜、滴嘟、呜噜噜,黑顶林莺在呼朋引伴; 突突,突突——“竖笛手”铃蟾在演奏 还有很多你听不到或想不到的声音: 亚马逊河流域的巨型侧颈龟能发出11种不同的声音。 拿到书以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儿子也凑上前来嚷着让我给他读书。 我们一起去听听动物们的聚会吧! 1、清新爽朗的色调 翻开书本,扉页是纯色的绿,扑面而来,让你感觉就很激动,那么生动的颜色,洁净而又素雅,不带一丝一毫的沾染。又让你充满期待,动物们到底是说中文呢还是俄语呢?
正扉页忽然成了白色,暖暖的黄绿色和深绿色共同显示着这本书的名字——《爱说话的动物》。那体型庞大的字体,加上这会说话的语言,仿佛要向我们诉说————
动物们的出现更是让人仿佛进入了缤纷的动物世界。树上唧唧喳喳的鸟雀披着黄灰色的外衣在唱着歌,着绿色迷彩的大蟒蛇盘曲在树干上“嘶嘶”地叫着,奶白的小兔子抱着大象的鼻子在玩耍,绿衣白肚皮的小青蛙“呱呱呱……”的歌声,浓装的猴子举着尾巴摇旗呐喊,小老鼠好奇地看着这一切……
孩子是视觉动物,对色彩特别的敏感。色彩鲜明的图画,迅速抓住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找到自己认识的动物,探寻自己不认识的动物。这时候,我们一定告诉孩子,他手所指的是什么动物。所以,在跟孩子进行亲子共读之前,很有必要自己先做一做功课,免得孩子问我们,我们也不知道,那可就尴尬哦! 2、戏剧化的画面对比 接着我们去听听“鸟儿的音乐会”。 雄鸟为了吸引雌鸟的注意力,总是不失时机地卖弄一下歌喉。那黑顶林莺唱着婉转的曲子“乌噜噜”。鹪鹩唱起歌就像机关枪“滴滴滴滴”“突突突突”。猫头鹰“小伙子”从秋天就开始唱歌“呜——呜——呜——呜呜呜——”来吸引“美丽的姑娘”了。如果姑娘对他满意就会唱起“咕!咕——”来作为应答。在宁静的夜晚,他们就这样唱着二重奏一点一点地靠近。
鸟儿们为什么会唱各种各样美妙动听的歌曲呢? 因为他们嗓子深处有一个特别特别好的乐器——鸣管。 鸟儿的肺部有两个像风笛一样的小气囊,气囊可以充满空气。当鸟儿们想唱歌的时候,就会让气囊中的空气冲出来,吹到鸣管上,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响声了。 鲜明多彩的画面,鸟儿们不同的衣装,加上舒适的底色,让人感觉到动物们的欢快和活泼的生命力。简单凝练,形象的知识介绍,用纯白的底色,清亮简洁。多彩的浓色调,与简洁的白底色对比鲜明,形象更突出,更生动。 画面的鲜明对比,能够调节孩子们的心理,避免出现阅读疲劳。在这种张弛有度地阅读中,孩子们跟随着画面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3. 各种动物的聚会 书中的动物繁多,丰富多彩。有森林里的一角,还有鸟儿的汇聚;有青蛙乐团,还还有昆虫们的演奏;有蜘蛛的特技表演,还有不同的摇滚吼叫;有很多话痨,还有很多窃窃私语…… 蝙蝠的声音是美丽的陷阱,海豚的歌声能让你送命! 海里的陆地上的,大的小的,会飞的会跑的,会唱的会叫的……他们在这里来了个大聚会,各有各的展馆,各有各的表演,各有各的绝活,各有各的快活! 4. 精彩生动的科学知识 学科知识本来是枯燥的,难于理解和记忆的。如果你告诉孩子大象的体型有多大,重量有多种,长着怎样的耳朵等等,孩子肯定打瞌睡的。 “大象的正在打电话”,孩子一听就来兴趣了。大象的喉咙能够发出一种低声吼叫,能够传到10千米以外的地方,而且声音越低传播的越远。是不是很神奇呢? 而且这种声音,大象不是靠耳朵听得,而是用脚来听的。而且雌象也用这种声音来寻找自己的爱情,而且这种声音我们听不到,只有大象才能听到。 不仅仅大象有这种打“长途电话”的本事,海洋里的鲸也能够长距离的交流。蓝鲸的“长途电话”能够传到5000千米以外的地方。 海豚回用嘴巴看路。海豚的眼睛又小又近视,但是他们却从来不会撞上什么东西。因为他的头部有一个“雷达”,能够快速定位食物的位置,不能够把他们送进自己的肚子里。
小提琴手龙虾。龙虾的乐器拉的可难听了。当有危险的大鱼靠近龙虾时,龙虾就拿出自己的触须,用触须触碰眼睛下面的“琴弦”,就会发出巨大难听刺耳的声音,会让捕食
者胆战心惊,逃之大吉。 一本倾听动物语言的小书,一本引导孩子爱上动物了解动物的科普读物,一本让我们人类认识自然,倾听自然的好书。 让我们学会与动物对话,了解自然的奥秘!
《爱说话的动物》读后感(六):大揭秘 | 动物声音及声音背后的自然奥秘
古人眼中的——动物的声音
古人特别喜欢大自然的山水花草和可爱的小动物们,他们会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写到诗词里。我小时候就背诵过好多关于大自然中和小动物的古诗,那时候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现在再读起来,感受全然不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唐 王维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唐 杜甫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读这些诗的时候,脑海里会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加上古人对动物声音的描述后,整个画面会立马变得3D立体起来,仿佛置身于这美景之中,任凭那悦耳的声音环绕,身临其境之感愈发强烈。
民谣歌手眼中的——动物的声音
在古代,人们用诗词表达自己对动物声音的兴趣;而到现代,民谣歌手喜欢把动物和它们的声音唱进歌曲里: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童年》罗大佑我是一只鸟儿,飞在多变的天堂,流浪迷失了方向,我没有同伴,我依然飞翔,慢慢地忘记了语言,我看见有人为我歌唱。——《孤鸟》靳松我已不再是你的小猫,每天都会藏你的衣角,在你需要疗伤的时候,喵喵喵喵喵。——《小猫》王继阳我是天空一只会说话的鸟,我是海里一条会飞翔的鱼,海的那边会是天空,海的那边还会是海吗。——《鱼》HelloQueen乐队抛开这些洒脱和浪漫,你知道动物声音背后的自然奥秘吗?
最近收到一本关于动物声音的绘本——《爱说话的动物》,让我十分欣喜,没有诗人的洒脱,没有歌手的浪漫,有的全是来自科学家的严谨与幽默,那动物语言到底有什么奥秘?让我们跟着《爱说话的动物》来大揭秘吧!
动物行为学家眼中的——动物的声音
《爱说话的动物》中,一共揭秘了37种动物的声音,以及动物声音背后的自然奥秘。这是法国著名童书科普作家、动物行为学家弗乐•斗盖,专门为小朋友创作的科普绘本。他用动物对话或自述的形式,带小朋友进入动物声音的世界,了解动物的语言,接通自然界的信号。
弗乐·斗盖是一个对自然、动植物、生物学尤为痴迷的动物行为学家和鸟类专家,他曾获得过“法国生态环境图书奖”、“法国国际地理节青少年读物奖”。
《爱说话的动物》的绘者纳塔莉·舒,是法国知名少儿科普图书画家,擅长创作低幼科普书、玩具书等儿童创意科普读物,已在法国多家著名少儿出版社出版多部幼儿科普作品。
《爱说话的动物》的创作团队可谓是强强联合!A fond la science(法国科普图书推荐网站)推荐本书说:“动物行为学家弗乐•斗盖曾用环游世界的鸟类和动物的爱情生活吸引了年轻读者。这本书是关于动物交流的。向小读者介绍动物世界的语言,这是多么好的主意啊……每两页形成一个组合:一页是幽默的插图,另一页则是孩子能够理解的对比解释…… 一本很好的介绍动物声音世界的书!”
图文结合接下来,我们就细细品读,动物行为学家和知名科普图书画家,是怎样将晦涩难懂的,“揭秘动物声音”这样专业的知识,轻松巧妙得科普给小朋友的。
①提问开篇+分类描写
作者弗乐·斗盖很会抓小朋友的心思,《爱说话的动物》用一个问题开篇:“声音是什么?”看到这个问题后,读者脑海里会立马搜索"声音到底是什么?"“声音是怎样形成的?”“声音靠什么传播?”等等问题。
然后作者顺势开始科普:声音是通过空气振动传播的;有时声音超过我们的听力范围,我们捕捉不到,但它确实存在;大自然不会绝对寂静,因为空气无处不在,等关于声音的知识。
在科普完这些关于声音的基本信息后,开始分类描写,比如鸟儿的音乐会、昆虫音乐家、动物世界的话痨、用声音捕食、用声音防御等,讲述了鸟、昆虫、蝙蝠、鲸、鱼等各种动物的叫声在传达什么信息,它们的“乐器”又是什么,有些动物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是为了进行交流:与自己的幼雏交谈,或是吸引异性等;有些动物利用回声定位捕食;有些动物在危险来临时用声音预警等。
鲸鱼妈妈和鲸鱼宝宝看完这些知识点后,就不会觉得夏日此起彼伏的知了声聒噪了,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场演唱会,因为只有雄性的蝉会唱歌,它们在争相获得雌蝉的青睐,这样加上爱情滤镜的蝉鸣,也显得可爱起来。
昆虫音乐家②大量的比喻与拟声词
小朋友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声词来帮助小朋友理解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比如在写“青蛙交响音乐会”的时候,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湖侧褶蛙的脸像吹起的泡泡一样鼓起来,它们欢快地叫着:呱,呱。铃蟾呢?它们会叫吗?铃蟾唱起情歌,听起来更像是一位竖笛手:突突,突突。瞧,来了ー只黄条背蟾蜍!它的乐器是下巴下面的一个蓝色的大口袋,口袋鼓起来:夸,夸,夸!林蛙轰隆隆的鸣叫似乎永不停歇:轰,轰,轰……欧洲树蛙的叫声则非常短促,像小提琴一样:丁零,丁零,丁零,丁零。青蛙和蟾蜍用来发声的鼓包叫作声囊。这一段话,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声词来向小朋友解释:青蛙的种类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而它们用来发声的鼓包,叫作声囊,声囊会像乐器一样,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像交响乐一样,隆重而热闹。
文字描述超细腻如果下一次碰到青蛙,说不定小朋友能根据声音来辨别青蛙的种类了!《爱说话的动物》中,就用大量的比喻和拟声词,帮小朋友理解不同动物的声音。
这就是作者用大自然的奇妙来满足小朋友的好奇心,用动物声音背后的科学知识来引导小朋友探索大自然的初衷。
③图与字的完美结合
为了给喜欢《爱说话的动物》这本书的小朋友留更多的悬念,我还是用“青蛙交响音乐会”来解释这一点。
绘者并没有在图中的小动物下面标明,这个动物谁?而是需要小朋友根据文字描述去寻找对应的动物,这就像“连连看”的游戏了。
青蛙交响乐首先,小朋友需要在文字中,找到小动物特点的描述,然后回到画面页,寻找对应的小动物,由于画面中是同一个大类的动物混在一起,很容易张冠李戴。这就非常考察小朋友的短时记忆能力、图画观察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有趣的模拟场景插图,搭配幽默易懂的语言,非常容易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当好奇心被调起来、探索欲被勾起来时,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引导小朋友观察、倾听自然,尊重、爱护动物,思考、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秘密。
鸟儿音乐会《爱说话的动物》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从动物语言这个特别的角度入手,为读者展示了动物的结构、行为等各种知识和奇妙的动物世界,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的科普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