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用写作重建自我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用写作重建自我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2-06 04:45: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用写作重建自我经典读后感有感

  《用写作重建自我》是一本由黄鑫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用写作重建自我》读后感(一):前言

  看了老师的新书前言部分,看到“我扑通一下,掉进命运的大坑。身体垮掉,事业停滞,感受丧失…人生负面的遭遇,几乎一起发力,把我摁在坑底”我哭了,止不住泪涌。佩服老师的勇敢之余,更多的是对苦难深深的共鸣。在他人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同样的命运,我在为自己而哭泣。也许,每一个人都在苦难中,无一幸免,只看你有没有去发现它。

  《用写作重建自我》读后感(二):写书评:用写作重建自我

  从第一本书《让文字到指尖流淌》到新书《用写作重建自我》,黄鑫老师用她自己的经历为我开启了写作的大门,书里有自由书写的步骤,练习,如何分析,做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文字出来的时候去找寻自己的潜意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重要的是能够突破内心的束缚和恐惧,让自己开始书写的过程,把内心的东西呈现出来。这本书里的练习,例子,还有老师的鼓励,陪伴我开启自我书写的过程!感谢!

  《用写作重建自我》读后感(三):行动大于一切,输出倒逼输入,开始写作吧

  翻开书,最开始和家人的故事就让我动容,细腻真实。

  自由书写,疗愈自我,重建自我。这本书除了教我们写作技巧,让我知道写作不拘泥于形式,更重建心理,让我不要自我否定自我评判。书中有作者的家庭回忆录,是真实的自我重建写照,情感真实,梳理家庭中各种关系,开启新的思考。书中也节选了写作班同学的习作,能感觉到真实可操作。

  行动大于一切,输出倒逼输入,开始写作吧

  《用写作重建自我》读后感(四):在书写中疗愈

  从看黄老师的《让文字在指尖流淌》开始,加入黄老师的课程,轻松地开启自由书写。本以为书写是个“刻苦”的过程,没想到就这样轻轻松松走过来近一年光景。

  书写让我照见自己,看到了自己的潜意识流淌,也当我对自己有个更加清晰的解读。似乎变得轻松了,所有的灵感和创造力就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真的是非常感谢。此书中的写作方式在课堂上也都一一写过,真的是非常好的疗愈过程!就像黄老师说的: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作家。我想,人人都可以通过这样的写作来构建一个新的自我,开启生命的另一扇大门。

  《用写作重建自我》读后感(五):用写作重建自我

  自由书写,疗愈自我,重建自我,这本书里面教授我们写作的一些技巧,帮助创作者突破写作的瓶颈,并且强调写作的过程,而不拘泥于形式,不做自我否定和自我评判,在后面的章节中,书写了自己的家族回忆录,情感真实,在黄鑫老师梳理家庭各种关系的来龙去向之后,开启的一些新的思考,从家族的血脉浓情中,获得生生不息的生命能量,书中也节选了写作班同学的习作,让我看到写作班的一些真实场景;书中我也感受到了黄鑫老师和吴老师之间的师徒情深,世间正是因为有您这样最好的老师,我才立志成为最好的自己,感动……

  《用写作重建自我》读后感(六):探索自己,了解自己

  

作为老师的老学员,很高兴老师又有了新著作。但我更为高兴的是,这必将是惠及到更多的人,去学会探索自己、了解自己。一如当年的我。

我想,我们自出生以来,大多数人都是肉体凡胎,有着七情六欲,随着年龄增长,承受的越来越多,能倾诉的越来越少,因为,我们是“成年人”嘛!

但是,即使我们不能说,我们还是可以写的。把所有不能诉诸于口的情绪,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宣泄出来。

当我们能写的越来越多的时候,或许,你就是下一位作家了。

  《用写作重建自我》读后感(七):在写作中开出自我之花

  这不只是一本让你读起来大呼过瘾的书,而且用起来也极为方便。你不需要多么专业的心理学背景,也无需多么深厚的写作功力。是的,写作不是高不可攀的手艺,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更是一本操作性极强的写作手册,它像一个引子,为你提供一种写出自我的可能。书中的每一个练习都是在心理学支撑下的精心设计,从自由书写到个人散文,直至家族回忆录写作,你会发现凐灭在日常琐碎中的自己向你走来,那个你期待与之亲密相拥的真实自我,渐渐显现。同时,你也会由点及面,看见自己在家族中的位置,看见家族中的病毒和英雄故事,更好的帮助整个家族代谢创伤,惠及子孙后代。快开始吧,借由这本书,写出你的故事,写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用写作重建自我》读后感(八):自由书写,用写作讨好自己

  我在参加黄鑫老师的写作治疗课程,每天的自由书写让我不断的探索自己,我感觉自己好像和弗洛伊德链接上了,体验到自我分析的种种获益。

  我最近才发现,自己习惯讨好别人。我会自动的讨好任何一个人,路上遇见的陌生人,只要开口求助,我都尽力相帮,如果我帮不到我会非常自责。这可以说是我的善良,其实源自于我害怕被拒绝,被批评。

  这个发现我我在自由书写,和跟随黄鑫老师学习写作治疗之后发现,并且反复确认的。自由书写我会重复写某个人,某件事。一开始我还觉得自己太啰嗦了,小肚鸡肠反复纠缠不放下。现在知道,这是在探索和疗愈自己。

  自由书写+主题写作是有温和又锋利的工具组合。自由书写承接自我,接纳自我,讨好自我。主题写作集中精力推进特定的主题探索。

  我的亲身体验,先说这些。有一个更加详细的音频版本,我做的分享,可以在喜马拉雅APP上面搜索“写作疗心周六谈”,现在有10多个学习写作治疗的同学分享个人亲身经历。其中有我的分享,我把自己生命中最看重的那部分经历拿出来给大家看,证明我还活着。

  写作疗心周六谈在线收听__个人成长-喜马拉雅FM xima.tv

  《用写作重建自我》读后感(九):普通人为了什么而写作?

  

我从2018年开始写作。那时候的写作是绝对个人化的写作,文章并未在个人公众号公开。(实际上,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始终是在进行个人化的写作,由于我的公众号关注人数不多,文章阅读量也很低,尚不足以算作公开写作。)当时因为家庭的一些原因,促使我有了将生活、工作中一些想法写下来的冲动,我想我所遇到的很多问题,或许将来我的孩子也同样需要面对。如果能以文字形式加以记录,也许能为孩子的人生困惑提供参考。

为了什么而写作?这是我最近经常在思考的问题。法制图书编辑赵宏说,人活一世,最终能留在世上的只有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文字。古人写作,往往为了“立言”。然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所书所作除非观点新奇、立意奇特,否则很难在“文海”中崭露头角,毋宁说能长久留存于世人心中了。那么,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写作?在不能靠写作获取直接利益的当下,从事写作到底意义何在?

我想不妨跳出单一的功利主义视野,在以下这些方面多加以思考:

1.心流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发现心流》一书中,谈到,当你专注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注意力会异常集中,心情会处于非常平和的状态,这就是“心流体验”,而心流体验正是我们能自得其乐的“奥秘”。我想这种体验,是促使我能持续写作的内在动因。

由于口语表达和文字写作有很大的不同,在将想法转化成书面语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文章主题、结构投以更多关注,要对遣词造句多加斟酌。因此,心情会越发平静,外界的喧嚣便不自觉地被屏蔽了。这种专注,与从事工作本身有很大地不同。写作过程,正是缓解压力和情绪的过程。往往文章写完,心情也疏解了很多。

2.与自我和世界对话

在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一句被世人认为点燃了希腊文明火花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它时刻提醒人们,认识自己是一件何其重要的事情!

人类的本质是孤独的。古往今来,很多作家都在谈论孤独,同时也都在教我们如何在孤独中认识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人毕竟是社群动物,具有倾诉欲。然而,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能与自己感同身受之人很少。我们只有在各自经历到类似的事情时,才会在心中升腾起与他人经历所类似的幽微的同理心。

心理疗愈作家黄鑫在《用写作重建自我》一书中,强调“用我笔写我心”,表达了自由写作对心理疗愈的作用。某一个瞬间,或许我们急于诉说,而写作提供了你文思泉涌时一种表达方式。当我们把所思所想诉诸笔端后,再通过阅读自己的文字,能得到一种莫大的安慰,此时的自己更像是那个提笔写作时那个自己的朋友。彷佛揭开了自我的面纱,更清楚地看清了当下的自己。

当我们把作品公开,也许在某一点上能激起某个读者的共鸣。于是你我之间便产生了奇妙的联结,我们知道其实我们并不孤独。从实用主义角度而言,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周边的人,拓展自我影响力的边界。

写作作为一种艺术创造,为我们这些缺乏信仰的现代人提供了精神上的补偿,让我们体会到了虚名之外的真正愉悦。

可以说,写作是与自我、与世界对话的过程。

3.构建认知体系

工作和生活往往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有些是专业知识的总结,有些是生活经验的累积,有些是思想层次的跨越。这一切,都构成了我们的认知体系。

这些年非常流行“思维导图”,强调通过图形可视化地再现一本书、一个知识或者一件工作的全貌。无论基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还是基于每天正在经历的生活,我们都会有自己关于知识和灵感的“高光时刻”,这些时刻转瞬即逝,如何留住这些时刻,从而架构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认知体系呢?写作可以。

通过写作,我们系统分析某个问题,这种分析要求我们还原事件的本真,并激发我们的思考,写作是重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我们在写作中的思考无形中构筑和重建了自我的认知体系。形成了独特的认知体系后,我们会对很多现象附加思考,不再人云亦云,不再随波逐流,我们更明晰了自己的来路,认清了自己的去路。

因此,可以说,写作可以带来“复利”的价值。

写在最后:

写作是一种较为个人化的体验,这种体验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本身,来源于阅读有质量的文字。写作所承载的根本价值是称其为“作品”的思想结晶。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法务茶话室

  《用写作重建自我》读后感(十):知行捕手读书笔记

  这本书定位非常精准,只有这样定位精准的书才能够吸引“狂热粉丝”,因为这是他们的刚需。我所理解的这些狂热分子画像:

  1、女性,30+

  2、生活遭遇问题

  3、原生家庭背景不错

  4、亟须突破困局

  5、需要榜样

  作者黄鑫在开头介绍了13年前的自己,生活过得一塌糊涂,没人疼,没人爱,落魄不堪。而现在写了五本书,成为心理学专家,成为通过写作解决自身问题的引航者。于是乎,多年前开了写作课,用写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得很棒。

  通过写作,你有那么多的精彩故事献出来,那么深的思念情感表达、倾吐出来,那么多的思想信念传递给他人。当你完成当天的工作量,那一天就是幸福的一天;而当你写出作品后,你开始对自己有了一些自信,曾经的失落和被拒绝感都得到了补偿,你的自我评价大幅提升,自我怀疑和自我羞愧得到缓解,你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心情更加平静,更爱你的家人和这个世界。

  自我重建:

  第一部分“觉察·看见”,是自我重建的起点。

  第二部分“探索·遇见”,是重建自我的路程。

  第三部分“和解·发现”,是重建自我的抵达。

  写作治疗有四大工具:自由书写、检查分析、入兴贵闲、作品疗遇。

  自我书写充分利用潜意识宝库,使写作不再困难。一个人写作所使用的素材,根本上只有自己的记忆和想象,无论你花多少时间观察外界,真到写的那一刻,调用的还是自己内在的记忆和想象。所以,学会理解和运用潜意识,才是你学会写作这门手艺的诀窍。而自由书写,尤其是清晨的自由书写,是充分利用潜意识的最好方法。

  自由书写帮助你擦掉虚假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模糊,呈现出自我的真相。

  价值观在人的内心而不在外表,自由书写引导你向内,看清你真正的目标和梦想,看清你的价值观,进而守护自己的价值观。

  当人在书写时,会凝神专注,内心越来越平静,烦恼和伤痛都抛到了一边,不知不觉进入心平气和的状态。

  在写作的道路上,几乎所有的“”头号敌人,都是自我否定和自我评判。

  写作处理情绪五个步骤:

  第一步:书写表达。

  第二步:看见理解。

  第三步:反观自我。

  第四步:接纳处理。

  第五步:引导写作。

  疗遇小组深层思维要点:

  1、写作治疗的核心在于抒情;

  2、“真·诚”是写作与治疗的首要条件;

  3、最大的写作技巧是“共情”;

  4、对作品共情而非评判的态度是作家成长的关键;

  5、完成的作品与创作的过程同等重要。

  在任何一个我们曾经经历的事件场景中,身体都是在场的,在场的师恩替必然会有各种感受和反应,身体存储了那些感受和反应。

  写作需要感官细节来做身体和心理的连接触点,记忆存储在感官细节里面,而不在抽象概念里。感官细节作为你身体的记忆,是你的写作可以深深信赖的起点,它比你的意识写作更真实可靠,也更长久。找到这个写作支点,就可以跟随记忆,让思绪自由流淌。

  写作治疗是我知道的最省钱和简便的方法,只做这些基本练习,就能带给你人生的改变。而你最奢侈的付出,就是时间和坚持!

  如果你在展示,就是让人物自己说话,作者的权力很小。而如果你在讲述,则是作者在不断说话,说出来的话,通常是一些头脑层面的评判,作者看似权力很大,实际上写作能力很弱。只有让人物自己说话,“展示而非讲述”,才能带给读者感同身受的体会和共鸣。展示感官细节可以引领读者进入故事当中,而不像阅读较为抽象的文字那样无关痛痒、隔岸观火。

  “伤疤实验”告诉我们:人是按照自己的自我意象去行事的。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被批评、贬低,那么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有瑕疵,丧失父母之爱的威胁让孩子非常恐慌,为了获得一个欣赏的眼神,孩子开始扭曲自己本来的面貌,来迎合他人的审美和评判标准。

  写作可以解决自身的问题,家庭的问题,还可以让一个大家庭更加和谐。

  写一个家族故事,非常有意义,也是一项大工程,或许还能够发现出乎意料的许多事情,作者就发现他大伯给他爸爸写的数十封信,那是战争时代真实记录,真实感想。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近几代并没有“大人物”出现,也不会有显赫的背景,如果想写更久远的前辈们,资料也很难找到。

  但可以考虑年老的时候,写回忆录的著作,说实话许多年前我就做好这样的计划了,所以也一直蛊惑那些曾经取得过成就的老年人,时不待我赶紧行动啊!

  家族回忆录例文

  《一生缘》

  作者:张健忠

  我和她的相识来源于一次美丽的邂逅,那是23年前一个夏天的下午,手捧着一束鲜花,裤脚开叉,狼狈不堪,刚刚失恋的我敲开了亲家的门,开门的是我堂姐的小女儿,读高中,笑容挺好的。进门的一刹那、我感觉眼前一亮,屋里站着一位笑容可掬的女子,长发披肩,苗条该凹的凹、该凸的凸,大而圆润的屁股勾勒出青春的美丽。“好一个美丽的女子!”我心里暗叹。

  “阿东,你的同学啊?”我问道。

  “不是,是君姐。”阿东笑着回答,“她刚中专毕业,想出来找工作“佛山大把啦,想找什么工作?”当时在佛山工作的我试问道。

  “还没定啊,就是看看。”阿东回答。

  “佛山大把,要不帮她找一个?”我说。

  阿东回答:“好啊!

  一个月过去以后,我又到了深圳,还住在我亲戚家,又碰见阿东和那个叫“君姐”的俊俏女人。

  “健舅,你不是说帮君姐介绍一个工作吗?”阿东见我就问。

  “啊?我只是看见靓女,随口说说而已。”我回答,“如果需要介绍,那我回去真的帮她找一份,有朋友开公司或者在其他单位,应该没问题。”我认真起来。

  交谈中,我了解到这个“君姐”为人正直,谦恭柔和,在班上还是班长,人品那是杠杠的,特别是听说堂姐夫帮她介绍的工作是给一位私人老板当秘书,要随同出差……那怎么行,股英雄救美的豪气油然而生……

  那天晚上,我发现“君姐”在灯下写着什么,便蹑手蹑脚地过去探头一看,是写给她妈妈的信,信中写道:“我今天碰到一个人,我觉得他很有能力,说帮我介绍工作……”

  那不正是写我吗?为了这份信任,我该好好帮她介绍一份工作,我暗下决心。

  回到佛山,我跟朋友交谈起找工作的事,刚好我朋友的公司就需要人,做内勤,负责办公室内务,接接电话,工资400元。后来金城大酒店又需要收银,工资1200元,但是要上夜班。

  通知、就业,一切都来得很顺。在过来的第一天,我带她到我单位分给我的房子,三房一厅,我问她:“我住三房一厅,随你要哪个房间,免费。”

  “我不能要,会给妈妈骂的。”阿君怯怯地说。

  外出租房间,租到的单间太小了,小到铁架床放直就不能放桌子,打横放铁床就放不下。于是我载着铁床回单位,锯开、焊接、焗漆,重新锻造一张能打横放的床,大功告成。房租200元,去了一个月收入的六分之一

  跟着就是我载着她吃遍佛山。一个汤馆,菜牌上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吃力只为讨好”,下联是“货真不妨价实”。那汤,真是靓,不过价格在当时也算不菲,12元一盅。

  我们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养育后代,而今走过了23年,其中酸甜苦辣都尝过,而今“五子登科”,我也觉得挺幸福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