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100字

2021-02-06 00:35: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100字

  《要求太多的餐馆》是一本由宫泽贤治著作,雅众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20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一):即使过了一千年,提到童话,那个留了九个故事,只活了37年的日本国民作家,仍在榜单上。

把一只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几步?一般人会说3步。如果用有仪式感的方式呢?如果你参加过日本的茶道花道,那些复杂而微小的仪式感,会让你觉得有些震撼,甚至觉得净化。为什么呢?你有没有想过。

《要求太多的餐馆》是宫泽贤治一本经典的童话书,里面有很多个童话故事组成,被多次出版。语言很优美,故事情节都是用小朋友能够理解的方式来阐释,有种水彩画淡淡的感觉。同时,对于那些很沉重的话题,比如死亡,他处理的非常到位,很柔和,能够让你感受到作者有一颗仁慈的心。

宫泽贤治(1896 ~ 1933)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人与儿童文学巨匠,与新美南吉、小川未明等人齐名,被誉为“代表日本的国民作家”。他逝世时年仅 37 岁,却在短暂的人生中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文学遗产。他既是一位童话作家,又是一位诗人、教师、农艺改革指导者,他的作品和他的为人一样,意蕴深远,回味无穷。他的作品影响了数代人,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2000 年,日本《朝日新闻》进行了一项调查,由作者自由投票选出“一千年里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宫泽贤治名列第四。

一、语言优美有画面感,是积累金句陶冶情操的素材库。

书里有很多儿歌朗朗上口,也有很多的金句描写。在《银杏果》篇有几句很美的描写,他描写冷是这样的“天冷得如同坚硬的钢”让你对冷瞬间有个直观的了解。再比如“今天是所有孩子远走高飞的日子。由于过分伤心,昨天母亲已把扇形的金色头发全部掉光了。”你看这个比喻, 让你把抽象的东西悲伤变成有形的东西,金色头发掉光,更加容易理解,也更有画面感。

如果出门看到被霜打了的枫叶,你家孩子会怎么形容?如果有人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的人只会用,太好看了!美极了之类的词语,你不觉得他们太空洞,太浅显了吗?

当你的孩子面对作文掰着指头数字数,愁的抓耳挠腮的,你会不会给点日常的语言滋润呢?

二、蹲下来倒着看的视角,是观察也是反省。

在《要求过多的餐馆》这篇里,作者写的很有递进关系,他没有要求顾客一步到位,而是逐渐地要求,逐渐地让他们放掉控制和自由,一点点进到餐桌上。

先是告诉你餐馆要求很多,请各位一一容忍。然后要求顾客把头发梳理整齐,并把鞋上的泥土刮掉。接着是把枪支和弹药放下,再是脱掉帽子、外套和鞋子,然后是放下随身带的金属物品,再就是往脸上和手脚上涂抹奶油,耳朵也不能漏掉,然后是往头上洒香水,最后是用盐把全身彻底揉一下遍。你看这个过程里,每去掉一个东西,就减轻一点重量,也减少一定的附属感,让你逐渐回归本质,最后成为一个最本真的人,最后成为盘中餐。

这跟我们很多人看到食物上来就狼吞虎咽地吃是不同的。其实作者是用食物和人换个视角,从吃到被吃,把人当做食物,一步一步体会食物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让你去学会感同身受,也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反思和总结。当动物在我们手里,面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能逃脱时,它们是如何看待的?换过来如果是人呢?

所以这个故事让你看到,由吃到被吃,我们人是怎样变成一道食物的。过程让你感觉好笑,轻松,但同时也意味深长。

这本书里的故事有很多寓意,跟小朋友一起读,能让你感受到思想变轻,有想象力,这也是作者那种像水墨山水一般精炼的功力所在吧。

  《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二):童话里的故事是世界的另一面

  

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很多璀璨而明星,他们有的在生前就名利双收,有的死后才名声大噪。比如知名画家莫奈、音乐家巴赫,作家卡夫卡等。这本《要求太多的餐馆》的作者宫泽贤治属于后者,他生前自费出了一本童话集,甚至一本都没有卖出去,而死后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声誉。

《要求太多的餐馆》算是一本童话故事书。而童话故事里隐藏着现实中所很少洞察的残酷。

在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个童话故事,名字似乎叫做《狐狸与葡萄》,说的是在一个被积雪覆盖的深山里住着一个狐狸妈妈和小狐狸。对于这个故事的很多细节,我已经忘记了,但是我依然记得结局。

狐狸妈妈外出给小狐狸找吃的,去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回来。小狐狸在听到一阵枪响后缩在洞里,不敢出来,直到天黑才悄悄走出山洞,他没有找到妈妈却在附近发现了一串葡萄……

我记得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捧着这本书去问我妈妈:为什么狐狸妈妈没有回来?

妈妈对我说:因为狐狸妈妈被猎人打死了。

“为什么猎人要打死狐狸妈妈?”

我没有得到答案。

后来我才明白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态法则,这就是世界运行的次序。

《要求太多的餐馆》这个童话故事让我读完之后有种后背冒冷汗的恐惧感。

两位年轻人走在深山里,筋疲力尽,又累又渴,突然遇到一家叫做“山猫轩”的西餐厅,喜出望外,况且这家餐厅既漂亮又客气,两个人几乎没有思考就往里面冲。

清理鞋面、放下武器、脱衣服、摘帽子之后,在身上、脸上涂上黄油、盐等调味品……

这时俩个人才惊觉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把自己做成了食物送到对方的嘴里。

在这个缤纷的世界里,即使时刻警觉也会被花言巧语所欺骗。

故事里的两位绅士一样,因为欲望一步一步走进对方设计好的陷阱里。

就像是那些总也无法清除的传销团队和总也打击不尽的电信诈骗团队。

在读《夜鹰之星》这一篇时,我总是想这不就是中国版的丑小鸭变白天鹅嘛。

不同之处就是丑小鸭原本就是白天鹅,而夜鹰就只是夜鹰而已。

因为长的丑,森林里的其他鸟儿都不喜欢他,鹰逼迫他改名字,如果不改将会吃掉他……

夜鹰决定离开,他飞向太阳,即便烧死也心甘情愿,但是越努力太阳距离他就越远。

他又不停地飞向星星,可是星星们都忙着自己的事情,也不愿意理睬他……

他就这么飞着,直到筋疲力尽……

夜鹰就好像每一个孤军奋战的自己。

为了逃避也好,为了想要成为最好的自己也好,能帮助自己达到目的的只有自己。

有句歌词是“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真是说出了童话最残酷的一面。

  《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三):有一些童话,是要用一生去读的。

  

大学时读过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当时便觉得这书有点不可思议,在封底印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全人类的幸福,就不可能有个人的幸福。”至今依然印象深刻。而这句话也是宫泽贤治一生所在追求的幸福。之后读过他的一首著名的诗《不畏风雨》,描绘的是一种自然朴素、坚强宁静的人生,而诗中的最后一句是“我想成为这样的人”,刚开始不以为意,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重读这首诗都有种不一样的感触。

《要求太多的餐馆》一书中共收录了17个童话故事,每个故事读完,都会引人深思,字里行间似乎总透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他的文字,似乎有一种魔力,让你在读完之后,还会一遍一遍的回味,一点一点的幻想那其中所描绘的浪漫场景。但当你深陷其中之时,你可能会蓦然发现,在这些文字下所透露出来的却是一种深深地无奈。

“要求太多的餐馆”,这样的故事在孩子看来应该是欢快滑稽的,但成年人读起来却是有点悚然的。“风又三郎”,将自然与男孩合为一体,用淳朴的文字描绘了小孩之间的友情,语言轻巧,毫无负担,却能让读者的内心有满满的感触。“大提琴手高修”,一个差劲的大提琴手,因琴技差而备受嘲讽,动物们在夜里去求助于他,而他在为动物付出的同时,也从动物的身上领悟到了各种拉琴的技巧,展现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开罗团长”,描述的是资本家黑斑蛙联合司法另一只黑斑蛙压迫工人雨蛙,而工人们在英明的领袖带领下觉醒,联合推翻资本家的故事。

宫泽贤治在国内似乎不被读者熟知,甚至听过他名字的人都不多,但他在日本却是家喻户晓的。日本近现代有很多艺术家都是读宫泽贤治的童话长大的,宫崎骏便是其中一位。宫崎骏非常推崇宫泽贤治,吉卜力工作室还曾做过一部《大提琴高修》用以纪念宫泽贤治,《千与千寻》中的场景也参考了《银河铁道之夜》中所描绘的场景。

宫泽贤治的一生只有短暂的37年岁月,但他却创作了许多流传百年的作品,他尝试着用自己的童话,带给人们觉醒和幸福。他的童话并不局限于“童”,是没有年龄分界的,全年龄皆可阅读的,而且他的作品是非常有力量的。

宫泽贤治的一生很短暂,但却是辉煌的。他的笔下是一个个浪漫美丽的童话故事,在他的童话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一切仿佛都在闪闪发光。但一切又是那样脆弱无力,他的故事总透露着一股淡淡的悲情,读懂之后内心总有种压抑的感觉。

宫泽贤治的作品是让人读完能产生敬畏之心的,虽然是童话,但却值得用一生去阅读的。宫泽贤治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是真正活过的,没有被人们所忘却,以他人的幸福为幸福,是宫泽贤治一生最美丽的样子。

  《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四):日本“安徒生”笔下颇有深意的童话故事

  

小时候就喜爱各类童话故事,像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读了不下十遍。还有《格林童话》里的《白雪公主》、《灰姑娘》也是当时的最爱,童话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们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去探索一些奇妙的东西,所以长大后偶尔还是会去阅读一些童话类的读物。

最近阅读了被誉为日本“安徒生”的作家宫泽贤治的童话作品——《要求太多的餐馆》,这本书共收录17个话故事,每个故事都不仅有趣,且故事的情节也非常奇妙,拿到书看到封面,就忍不住想翻看起来,想赶快去阅读每一个精心写作的故事。

提起宫泽贤治,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儿童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童话作家之一,也是在日本最受欢迎的童话作家。他作品的强大的精神的感召力,几乎成为了日本文学的象征之一。

就连宫崎骏也十分喜爱他的童话集,宫崎骏作品里的很多灵感都来源于宫泽贤治的作品,我们熟悉的《千与千寻》中的水上列车,灵感来源于宫泽贤治的名篇《银河铁道之夜》。

书中17个故事,我比较喜欢的是《要求太多的餐馆》,故事讲述的是两个英国士兵装束的年轻绅士,扛着猎枪带着猎狗去深山打猎,猎狗冻死,两个人还不仅没有惋惜生命,还在感叹失去了多少钱,因为太饿,去了一家比较特别的餐馆——要求特别多。

每透过一面门都会写着不同的用餐要求,比如脱鞋子衣服,放猎枪子弹啊,往脸上涂奶油,身体抹盐巴,感觉越来越不对劲的两个人,才意识到,是这家餐馆要吃他们,而不是他们来吃饭,关键时刻被戴着斗笠的向导猎人所救,文末那句“他们那被吓得发皱的脸,却永远也不会恢复原状了....”似乎颇有深意!

全文采用对话式写作,,虽然比较简短,却有很多寓意,简单的对话也折射出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让读者领悟到简而易懂的道理,比如《要求太多的餐馆》前面猎狗死了的对话,不把动物的生命当一回事,不仅没有同情心,只想到自己的金钱损失,甚至还想着靠残杀野生动物取乐就很讽刺和批判绅士文明阶级的冷血与虚伪.......

感觉宫泽贤治的童话故事都颇有深意,不仅适合小朋友看,也同样适合大人阅读,每一个故事所表达的东西都值得人们去思考,我觉得是这本作品的最大魅力所在。

  《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五):宫泽贤治和他的理想世界

  《要求太多的餐馆》是宫泽贤治的一本童话集,由周龙梅、彭懿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宫泽贤治的书在日本国内有极大的声誉,甚至几度掀起宫泽热。就我个人而言,在这之前,我只零散阅读过他的一些童话,整体的感觉是他的作品的常读常新,就是每次阅读完之后的那种特殊的、复杂的文本气质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和不同的人生体会。这次出版的童话集,以他生前唯一公开发行的童话集《要求太多的餐馆》做书名,我想这也许是对宫泽贤治的一份敬意,事实上,他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真挚、单纯,还有他的悲天悯人的世界情怀,理应得到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尊重。

  宫泽贤治主要的代表作品是童话和诗歌,但也许读过宫泽贤治作品的读者会明显感觉到,他的文字并不仅仅局限于儿童群体,而是适合于全年龄段的读者阅读。就我的阅读体验来讲,在和娃娃一起阅读的时候,她的体会更偏向于儿童的天真,而作品也更能触及儿童的单纯的心灵;但对成年人来讲,我在阅读的过程中的体会则更偏向于对生命与世界的关注。在亲子阅读时,如何把童话世界的美好引导给娃娃,以及家长如何尊重并理解娃娃看待世界的方式,我想这是家长在亲子阅读时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

  虽然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但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来分析宫泽贤治的作品的话,我首先最想说的是作者的个人经验对他作品的影响。我们了解宫泽贤治的作品的前提,是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毫无疑问,一切文学作品的源泉肯定是他最为熟知的个人经验。有人说,宫泽贤治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人。诗人、童话作家、教师、农业师和农业改革者、宗教家……我们很难仅仅从一个角色来定位这位去世后享誉日本文坛的作家。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中,但是却身处普遍贫穷的社会环境,有一个既想逃离家庭和父权的反抗的心,但又始终无法与之决绝割裂开,终其一生,他一直在这种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中去走向世界。对这样一个性格比较独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劳动人民的生活,又比较敏感细腻的人来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给了他很多想象的空间,也许他所能寻找到的到世界中去的出路就是用童话这个载体,以此来思索和表达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通过各种意象,用象征和隐喻表达个体的焦虑,或者是感受到的危机。

  自然是宫泽最主要的描写场景,我们看到的这些作品,发生的环境大部分是树林、原野等,这与他个人的出生地以及他求学的地方有关,树林和山野为他的个人书写提供了很丰富的空间,童话的世界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他打开了他所生活和学习的固定且封闭的地域空间,用文字呈现给我们一个个温暖又悲情的童话故事。作者“我”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上去体察这些或人或动物或鬼的角色,反思自我与社会,冷静且客观。

  宫泽每个故事都没有明确在说乡土,但每个故事都给我一种为乡土而书写的热情和诗意。他好像一个外来者,远远地站在那里,一个特别的存在一样。他毕生热爱他所生存的土地,全身心投入农业改革和土壤改良的工作中。他笔下的乡土裹挟着他为之焦虑和牵挂的所有一切,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社会该如何和平相处,面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金钱至上的诱惑,人们该如何处理和世界的关系。所有这些,作者将友谊、痛苦、陪伴、鼓励、理解、分离等情感,通过故事中的雪童子、雪婆子、大提琴手高修、夜鹰、风又三郎、好脾气的火山弹、冰河鼠、次老鼠、青蛙等这些意象表达出来,看似关乎的都是一些人与动物之间的小事情,但是却有着世界意识的大情怀。他说,没有全人类的幸福,就不可能有个人的幸福,这正印证了这一点。

  宫泽的作品带有很强的宗教哲学意味,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往往有一种神秘气息。因此,阅读宫泽的作品总会有一种像解读密码一样的感觉。他将宗教贯穿在自己的个人成长经验当中,他所面对的贫富、劳资以及宗教都是他作品当中不可割裂的内核,所以我们说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在阅读宫泽的作品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从中体会他那种自我牺牲式的求道精神、奉献精神,以及一些关于生与死、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世界的更深层次的哲学道理。

  关于宫泽贤治的文字,还需要提到的是,虽然他生前创作了很多作品,但是因为他一以贯之的改稿,我们目前看到的一些文字都是未定稿,这也可以体现作者追求完美、对文字敬畏的纯洁之心。在我看来,所有故事中的隐喻的重点并不在于对有些人和动物所表现出来的的黑色幽默的讽刺,而在于从人类与世界的角度,我们去拥抱世界,和动物、大自然保持一种最为亲密的、平等的情感关系,我想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吧。

  《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六):《要求太多的餐馆》——一起走进贤治笔下那个唯美浪漫的童话世界

宫泽贤治是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人与儿童文学巨匠,他的童话故事情节曲折有趣,文笔优美、想象瑰丽、思想深刻,蕴含了对生命、自然、善恶的观察和思考,启发着读者以另一种角度重新发现身边的世界。

“我讲述的这些故事,都是树林、原野、铁道线、彩虹和月光赋予我的。我是多么希望这些小故事中的某些内容能成为你的纯净透明的真正的食粮啊!”这是宫泽贤治在他自费出版的童话集《要求特别多的餐厅》中的自序,在这篇纯净的自序中,我们也可以发觉他笔下童话世界的绮丽与质朴。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贤治笔下那个唯美浪漫的童话世界,在丰富多彩的故事中获得美的享受。

宫泽贤治童话集《要求太多的餐馆》收录了《要求太多的餐馆》、《水仙月四日》、《大提琴手高修》、《夜鹰之星》、《风之又三郎》等十七篇童话。《水仙月四日》中可怕的雪婆子带来了暴雪,一个裹着红色毯子的孩子在雪地中步履维艰,雪童子违背雪婆子的命令,偷偷地保护孩子,直到孩子的爸爸赶来。《大提琴手高修》中由于技法不佳备受嘲笑的大提手高修在家练琴之时,被动物们先后跑来求助,他在付出的同时,也从动物身上,领悟出拉琴的技巧,最终取得了演奏的成功。《夜鹰之星》讲述了因丑陋而被处处排挤的夜鹰在对光明不辍的追寻中化为了真正的星星,永远地燃烧着、明亮着的故事。《风之又三郎》中塑造了一位神秘的风童子——“风又三郎”,作者描述了孩童之间纯朴的友情,使读者心中温暖满满,而这又何尝不饱含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态度呢。

这本书里最有趣的故事就是《要求太多的餐馆》了,两个年轻的绅士,在森林打猎时候迷了路,在又饿又累的之际发现了名为山猫轩的西餐馆,以为碰到了好运气的两个人走进了餐馆,发现餐馆里有无数的门,门上贴着一条又一条的要求,两个人一一按照要求行事,最后发现这是一个惊天的陷阱。书的封面就是这个故事的配图,长长的路是山猫的舌头,两个人一步步将自己变成了一道美味大餐。作者把人生的意义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揭露出来,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

宫泽贤治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丰富的意象,这些发生在星空、雪地和森林里的故事,给孩子们创建了如同游戏一般的梦幻世界,也带给他们丰富的想象。而这一篇篇清新质朴、百读不厌的童话故事凝住了刹那,成为永恒,历经荏苒时光依旧绚丽如夏花。



  《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七):纯净与轻逸——评《要求太多的餐馆》

  

第一次读宫泽贤治的文字,瞬间被圈粉。纯净与轻逸,是宫泽贤治的文字一个很显著的特色。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纯净与美的气息。这种纯净的文字,与作者内心的纯净是分不开的,只有保持着一颗童心的人,才会写出这样纯净的文字。

在序言中,译者写到,“他留下来的,绝大多数是没有发表过的手稿。有日本学者形容他的作品都处于一种长眠的状态之中。”“他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永远地处于一种改稿的作业之中,无休无止。不要说哪些未完成的作品了,就是那些已经发表过的作品,他也会不厌其烦地对它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加工润色。“他对自己写出来的文字处于不满意的状态,他想通过多次修改来让自己的作品变得让自己满意,多次的修改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的作品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从反复修改文稿这点来看,宫泽贤志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为什么宫泽贤治的作品读起来那么有魅力。

在这本《要求太多的餐馆》中,选了宫泽贤治的17篇童话作品。他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给大人看的童话,因为有些作品,儿童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深意。作品中的想象是天马行空的,是精致的,在想象中同时又没有让人觉得荒诞或者难以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在他所营造的氛围中,让人有种置身其中的感觉,能在不知不觉之间进入情境中。这可能与宫泽贤志的写作追求有关系。“我喜欢这样的洁净食物和衣装。我讲述的这些故事,都是树林、原野、铁道线、彩虹和月光赋予我的。当我一个人走在槲树林的蓝色黄昏里,颤抖着立于十一月的山风中,我真的已经不能不怀着这样的感觉。我把这些真的好像发生过的事情原原本本地下了下来。“他努力去书写自己的生活,他所看过的风景,所体会到的人间冷暖。

他所写的动物与儿童,都是美与爱的化身。《水仙月四日》中写到了雪童子,当在暴风雪得怒吼中,雪童子听到了孩子的哭声。雪婆子说:“嘿,好一个怪孩子啊,好哇,把他捉过来!水仙月四日嘛,捉走一两个人算不了什么。”而雪童子却竭尽所能地去帮助那个孩子。给孩子盖上了厚厚的白雪,让孩子能在白雪的下面暖和地睡一觉。第二天,当孩子的家人赶来时,雪童子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雪童子一边喊,一边爬上后面的山丘,他的身后掀起了一道雪烟。小孩好像动了一下。那个穿皮大衣的人拼命朝这边跑来。” 雪童子的行为,让我们感觉到了温暖与爱。即使那个被救助的孩子,可以也永远不会知道,有人曾经用奋不顾身地为他做了那么多。

《好脾气的火山弹》中,在死火山山脚下的原野上,有一块黑色的没有棱角的石头,它的形状有点像一个两头压扁、拉长了的鸡蛋。因为外形,因为所处的环境,这块黑色石头遭受了有棱角的石头、槲树、黄花龙牙、青苔等的嘲笑,但是它却保持了一颗平常心,不为所动。而是选择了自己的节奏,平和地去接受一切。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沉默的时光,纵使十分努力,却看不到任何的起色。在暗无天日的岁月,在挣扎无用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像那块火山弹一样,对于扑面而来的嘲笑与不友善照单全收,默默地承受。面对不友善,反抗也许有时候是一种更简单直接的方式,但是兵刃相接,从来没有胜者。宫泽贤治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无奈,才能让心态变得如此超脱,写出了这么多温暖而有治愈的文字。

《大提琴手高修》一文中,大提琴手高修,是镇上一家无声电影院里的大提琴手,在演出中,总是处于离线的状态,他总是错误百出,而遭到了指挥的欺压。他在工作中是郁郁寡欢的,在生活中也是凌乱不堪,他独居,单调乏味,生活没有波澜,没有趣味。直到有一天,有动物来拜访他。大花猫、喜鹊老鼠等,以一种请求的方式,让他进行演奏练习。大花猫说:“我呀,不听先生的音乐是睡不着的。”灰色的小鸟说:“我是来向您请教音乐的。”小鼓手小狸猫,要求和高修的大提琴合奏。田鼠妈妈带着小田鼠,要求高修给小田鼠治病。

动物们五花八门的要求,让被指挥批判得体无完肤、在乐队备受打击的高修重新进行调整自己的心态,他练习得更加努力了。在动物朋友的帮助下,高修的演奏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十天后的演出中,他精湛的演奏水准,不仅让观众折服,甚至是乐队的指挥与其他,都大为震惊。与其说高修在帮助动物们,不如说是动物们给心灰意冷的高修,带来了希望和动力,高修才能静下心来去练琴。他觉得自己的演奏是有意义的,但是到了演出结束,高修蓦然发现,他貌似为动物们做的一切,实际上却把他从绝望的泥淖中给解救了出来。

宫泽贤治是一位被遗忘的作家,通过读这本书,能让我们认识一位极其具有才华,但是实际上却被我们忽视了的作家。更多的人打开这本书,去探寻宫泽贤治为我们营造的童话世界。

  《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八):宫泽贤治诗意又梦幻的童话世界

  

“喂 嘿 你看/对面会有在雾中濡湿的/蘑菇形的小树林吧/去往那片地方/我的思考/十分迅速地流走/全都/融化在其中了啊/这里到处是款冬的花”

——《树林与思想》

写出这首诗的人,内心一定是柔软、细腻和深邃的。他不是画家,却用自己的文字描绘出了比画面还形象的风景。他就是日本最受欢迎的童话作家宫泽贤治。

宫泽贤治上辈子一定是一个精灵。在他的笔下,自然界万物都是那么美丽动人,熠熠生辉。他是一个天生的诗人,童话故事和诗歌都汲取了古老日本童谣的精华,音乐和韵律感十足。他还具有一颗金子般的悲悯之心,对于挣扎着生活的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于剥削劳动人民的资产阶级深恶痛绝。

《要求太多的餐馆》这本童话集中,收录了宫泽贤治最富盛名的17篇童话作品,每一篇都各有特色,令人回味无穷。宫泽贤治自己说:“我讲述的这些故事,都是树林、原野、铁道线、彩虹和月光赋予我的……我多么希望这些小故事中的某些内容能成为你的纯净透明的真正的食粮啊!”

《银杏果》这篇短短的童话看似在写秋天银杏树落果,有种悲春伤秋的情怀,但是却生动地写出了孩子们(银杏果)在离开母亲(银杏树)时复杂的心路历程。银杏树干枯的树枝象征着母亲逐渐衰老的脸庞,也比喻了她在送别孩子时的伤感和不舍。

和书名同名的《要求太多的餐馆》写了几个“绅士”去打猎,结果被山猫迷惑了的故事。山猫的餐馆有很多道门,每扇门上都写着一个要求。绅士们被循序渐进的要求所诱导,不知不觉脱光了衣服,往身上抹遍了奶油,涂上了盐巴,最后差点变成山猫的食物。这个故事和《冰河鼠的毛皮》一样,讽刺了那些衣冠楚楚,看似道貌岸然,内心却无比贪婪的自然破坏者。

《水仙月四日》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喜欢的一篇童话。一个可爱的小孩子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了暴风雪,雪婆婆执意要带走这个可怜的孩子,雪童子却动了恻隐之心。它把孩子推倒在他自己带的毯子之上,把他裹起来,然后用厚厚的积雪给他盖上一条暖暖的被子。这个举动成功地保护了这个孩子,让他免于被冻死的命运。

《奥斯贝尔和大象》还有《开罗团长》这两篇故事用动物(大象和雨蛙)隐喻了被资本家严重剥削的劳动人民。最后大象军团对剥削白象的主人发起了攻击,动物皇帝自上而下给青蛙下命令让它不许再刁难雨蛙。宫泽贤治给了这些动物一个美好的结局,让他们不再受制于他们的“主人”。

宫泽贤治的童话老少兼宜,带有深厚的日本文化积淀。夏目漱石先生曾说过,在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中,真实、善良、庄严和美学缺一不可。宫泽贤治的作品集合了这四种特性,既写出了人性和世事的真实样貌、也蕴含着一种纯真的悲悯情怀、还藏有愤世嫉俗的爱国情绪、还拥有晶莹剔透的美学氛围。他的《要求太多的餐馆》中的童话故事绚丽多彩,充满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久久思索。

  《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九):藏着黑色幽默的童话故事

  

在一个森林里有两个大兵和向导走失了,狗也死了,于是他们决定回去,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发现自己迷路了,饥肠辘辘的他们只好想办法先去填饱肚子。就在这时他们无意中一回头,竟然发现了一个漂亮的餐馆,名字叫做"山猫轩"。于是他们决定进去饱餐一顿。但是这个餐馆很奇怪,对他们很了解,而且要求特别多。一开始非常礼貌的用语让两个士兵也觉得很新奇,并且按照要求一步步的做:首先把头发梳整齐,鞋子上的泥土刷掉,然后把武器放在外面,摘下帽子,脱掉外套和鞋子,紧接着把身上坚硬的金属制品统统拿下来,接着就要把奶油涂满脸,这个时候两个士兵还以为是为了让他们更有仪式感的去吃饭呢,欣然接受着一切要求。当他们把“香水”倒在身上时,却闻到一股醋味。最后一条要求就是让他们把盐涂满全身,要求到这两个士兵终于感到不对劲了,发现自己变成了别人的食物,吓得两个士兵哭得死去活来。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汪汪汪的叫声,来了两条狗。转眼间房子不见了,士兵的衣服挂在了树上。他们看到了猎人,买了些吃了就赶紧回家了。在故事的最后:“即使回到了东京,泡了热水澡,两个人那如同废纸一样皱巴巴的脸,也无法再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了”。

这个故事出自《要求太多的餐馆》,这是日本国民作家宫泽贤治写给每个人的童话。这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里除了这个故事,还收录了16个童话故事。

宫泽贤治是日本诗人、儿童文学巨匠,被誉为“日本国民作家”。一八九六年生于岩手县。一九一八年毕业于盛冈高等农林学校(现为岩手大学)。曾任农业学校教师,后辞职务农。自费出版了童话集《要求太多的餐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宫崎骏曾评价道:“身份一位创作者,他展现了丰富的表现力,宫泽贤治始终是在前面引导我方向的那个人。”

也有日本哲学评论家这样说:宫泽贤治并不想以童话来讽刺人类,改良人类的社会,而是以童话提示人类应该怎样与动物等天地自然的生命建立亲密关系。

黑色幽默下的哲学

初看这个故事里面藏着浓浓的黑色幽默,两个即将被吃掉的人,在满足别人要求的同时,还不停的给对方找理由和借口,证明这是正常吃饭的程序,直到最后即将被吃掉,才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幡然醒悟自己的愚蠢。在这个故事中有了山猫让故事整体多了一丝玄幻色彩,作者在这里幻化出来的猫也在揭露着一种猫文化。猫在日本历史悠久,如果你深入研究猫,就会发现猫文化在日本比比皆是。他们认为猫来自未知,身上自带神秘光环。

通过这样富有想像力的故事,大开脑洞。在故事的开始走失的老猎人和口吐白沫本来已死的狗都奇迹般的出现拯救了那两个士兵,而山猫轩则消失了。人与猫的对比,真实与玄幻的下面较量,提醒着我们人和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故事虽短,读懂不易

除了要求太多的餐馆这个故事以为,还有16个其他的故事,有长有短,都是大自然发生的童话。银杏果离开母亲、夜鹰被迫逃离、青蛙娶妻等等这些都带有讽刺。整本书的故事都很简短,故事结构也不复杂,但是真正的读懂却是不容易的。

他的故事和我们常读的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不同,童话的内容并不是单单写给孩子的,很多内容超出了孩子理解范畴,更像是写给大人的。

细节描述逼真,有代入感

读《要求太多的餐馆》,感受宫泽贤治的文字,会有一种非常细腻鲜活之感,把动物和人的心理活动描述的淋漓尽致,把每一个细节讲得很到位,让读者从读故事,到深入故事,层层递进。

在夜鹰之星这一篇里这样写道:“那夜鹰奋力振翅飞翔时,天空如同被刀劈成了两半。一只独角仙买进了夜鹰的喉咙,拼命的在挣扎,夜鹰一口把它吞了下去,吞下去之后,夜鹰觉后脊梁有一股寒气掠过。”

这样侧面的描写把夜鹰即将被鹰吃掉的那种害怕描述了出来。“似乎卡在了喉咙里,抓挠夜鹰的喉咙,用力扑腾。”这里好像在说独角仙,又像是在说夜鹰。虽然是描写一只动物,但是心理刻画得非常细腻。

这就是《要求太多的餐馆》,不止儿童,就连成人也会喜欢读下去。

  《要求太多的餐馆》读后感(十):《要求太多的餐馆》:带你走进宫泽贤治的童话世界

  

世界上很多知名的作家、艺术家都是生前寂寂无闻、生后名声大噪。

梵高,以穷死作为一生故事的结局。38岁时,他因得精神疾病自杀而死,可是命运弄人,在他死后50年里,梵高的作品开始享誉全球,画作《向日葵》卖价最低,也能值4000万美元。

巴赫,在世时写了非常多的音乐,但他的作曲才华从未被世人真正认可。直到他去世 80 多年以后,门德尔松来到莱比锡时才发现了他的震撼音乐,这些手稿才一件件浮出水面,开始被后人珍惜。

童话界,也有这样一个作家,生前只有一篇文章得到过稿费,自费出版过一本童话集。他的人生很短暂,只有37岁,可是去世后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声誉,被评为“一千年里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他就是宫泽贤治,而他自费出版的童话集就是《要求太多的餐馆》。

《要求太多的餐馆》:带你走进宫泽贤治的童话世界

《要求太多的餐馆》收录了17篇童话,每篇都立意独特,发人深思,这并不是单纯地只给小朋友看的童话,成年人看上去也是饶有兴趣,更会忍不住往深处探究,作者是想传递什么,想批判什么。

《要求太多的餐馆》里,《银河铁道之夜》《大提琴手高修》《水仙月四日》《渡过雪原》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我都很喜欢。但今天我还要推荐一下其他相对提及较少的作品《银杏果》《夜鹰之星》《鸟箱先生和胡老鼠》。

《要求太多的餐馆》:带你走进宫泽贤治的童话世界

01.《银杏果》——儿啊,你高飞吧

《银杏果》构思独特,语言天真。它讲的是秋天到了,银杏熟了,他们要离开母亲出去旅行了。这些银杏小果互相诉说着,有忘了往水壶里灌水的,有互相吃醋说娘给姐姐带了薄荷水没给自己带的。他们热切期待着旅行日的到来,他们希望风会把自己带到天上去,成为一颗金色的星星,也有银杏果理智地说,北风待人不够热情,不会把自己吹到天上去,但是乌鸦肯定可以;有的银杏果说,娘用自己的头发编了网子,可以把网子揣在怀里,到魔鬼那里去救下公主,把信公主回带回城堡,就可以娶公主为妻。

“我讲述的这些故事,都是树林、原野、铁道线、彩虹和月光赋予我的”。《银杏果》的文字干净清冽,在冷得如坚硬的钢的冬天,看完后就像喝了一口清澈的甘泉。汩汩泉水进入心脾。银杏果们七嘴八舌的样子超级可爱。

故事很短,却有着你我的缩影。我们都曾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长大后我们都兴奋地要甩开母亲的双手,拥抱自己的世界。可是母亲呢,永远是那颗安静的、稳健的、不动如山的树,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我们提供营养,在我们成熟后深情地放手。

《要求太多的餐馆》:带你走进宫泽贤治的童话世界

02.《夜鹰之星》——死你都不怕,还怕生吗?

夜鹰因为长得很丑,被其他的鸟看着就讨厌,但是他的名字又和老鹰非常的像,总是会受到老鹰的欺负。老鹰一定要让夜鹰改名字,否则就让夜鹰过不上好日子。

起初,夜鹰还能据理力争,直面老鹰的刁难。后来,夜鹰想不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惹人讨厌呢?明明做了很多好事,为什么就仅仅因为自己的外貌丑陋,就被所有的小鸟讨厌呢?

夜莺想到要被鹰吃掉,非常地痛苦,跟翠鸟弟弟告别之后,夜莺要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他没有勇气在同这个地方生活下去了。

他想飞到太阳,可是太阳让他去问星星,他想飞到星星那,可是星星根本不理睬夜莺。在星星那儿,夜鹰辗转多次,同样受到了歧视。最后,筋疲力尽的夜莺朝着辽阔无边的天空一直飞去,直到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最终在拼命地飞翔中闭上了他噙满泪水的双眼。

故事结局,夜鹰变成了一颗熊熊燃烧的星。

夜鹰啊夜鹰,你连死的勇气都有,为什么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呢?以前你要知道你以前可是一个充满了自信的夜莺呀。生活可敬也可爱,人间有一万种值得。

03.《鸟箱先生和胡老鼠》

这篇故事,宫泽贤治应该是在揭示当时教育情况的糟糕。

有一个鸟箱,没有教育人的本事,却以老师自居。当他还是做鸟箱的时候,只是强硬地说不,没有一个学生有好的结果。

后来鸟箱遇到了老鼠,又打肿脸当老师,不区分老鼠的个性,一味让老鼠变成猫、狗、狮子、老虎的样子,可是它忘了老鼠的朋友本来就是蜘蛛、螨虫、蜈蚣。

老鼠的天性就是到处乱窜、走路畏畏缩缩、鬼鬼祟祟,可是愚笨的老师却要让学生像最讨厌的猫、狗、狮子和老虎学习,老鼠当然不听他的话,两个人正在理论的时候,忽然间一只老猫跑过来把老鼠给吃掉了。

老猫还说,教育如此,国家的前途更是莫测。

这可以说是对国家教育的直接讽刺了。

只有心如明镜、对人生有思考的人才会如此直接地表达出对国家的指责吧。

据说,光是研究宫泽贤治本人的书籍和作家在日本就多达几十种,读过他的文章后是真的佩服,觉得自己真的是走进了童话世界,超脱了纯净了。

有兴趣的话,不妨跟着他一起走进童话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