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锦集

2021-02-08 01:51: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锦集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是一本由[美] 埃米·莫林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一):伴你成长

  

作为新手妈妈,总是想给她最好的,却又一直担心过犹不及。于是总在一边和书学,一边摸索式前进。在抖音上看见的这本书的推荐,果断买了回来拜读,一路小心的读着,在希望有什么可以引起我的共鸣。

一、关于内疚

十三件事情,或多或少是自己正在经历的。第二件,他们绝不会被内疚感操控,基本上可以说是直击内心了。当我的宝宝第五个月的时候我的产假就到期了,又恰逢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时间,哺乳假自然就被单位驳回,狠心给宝宝断奶,回到基层上班。那一瞬间内心真的是充满了愧疚,尤其宝宝不肯吃奶粉,一直哭,我就陪着一起哭。甚至萌发了想辞职的冲动,我妈妈一直告诉我,孩子现在需要一个陪伴的母亲,但长远看她需要的是一个自信的母亲。后来想起那段孩子的哭闹,想起我内心的绝望,可能就是我过于内疚了,这种内疚来源于自己,总觉得这么早离开孩子,我可能不是一个好妈妈;这种内疚也源自于别人,工作就那么重要?孩子都不能陪伴,真的是不合格。可是莫林,做一个60分的母亲。那一瞬间真的是释然了,陪伴很重要,自己却也同样重要。

二、关于保护

第八章讲到绝不过度保护。其实这应该算是作为新手爸妈最容易走进的误区,我孩子出生的时候是冬天又恰逢疫情,于是连续三个月,我连小区都没有带孩子下去过,总觉得外面很冷,屋里也一直开着空调,可是孩子的爸爸总归是要上班的,不幸感冒,而后传染给孩子了,带孩子去医院的时候,我内心是很崩溃的。一直和他爸吵架,觉得如果没有她爸爸也许不会这么糟糕。后来在一起体检的时候,遇到一个八个月大的宝宝,从出生没出过门,没见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外的人,以至于体检全程都在哭,因为害怕。很庆幸我遇到了这本书,家长要陪伴孩子一起了解痛苦,解决痛苦。不过度保护,而要教会自保。

三、关于规矩

不管是第三章不让孩子成为宇宙的中心还是第七章决不允许孩子逃避责任,无一例外的谈起看规矩,中国爱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也一样,没有规矩就会自大,就会不懂尊重,就会自负,还会不承担责任,和他一起建立规矩,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大家的一起遵守,一起进步。

看完书很久了,很多也就忘记了。能记住这些,并一直坚持做下去,也许就是最好的。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二):乖女儿为何杀死好妈妈?避开13个陷阱,不让孩子变仇人

  近日,山东青岛发生了一起花季少女弑母的人伦惨剧。

  “周五在学校就想杀死妈妈,周六晚上我说给妈妈按摩,在按摩时,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把她勒死,之后把尸体装在行李箱内,反锁了家门,一个人跟母亲的遗体待了两天一夜”,冷漠的眼神,无情的讲述,令人不寒而栗。

  如果是一个平时就鸡飞狗跳的家庭,出了这样的事,似乎还能理解,但这对母女,一个大家眼里的完美妈妈,一个是成绩优异的乖女儿,单亲家庭,妈妈为女儿付出了全部心血,为何还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太严厉”只是个导火索。

01 表面完美的孩子,内心可能伤痕累累

  我样样都给她最好的,她表现越来越完美,怎么就养成了个仇人?一句话暴露这段畸形母女关系的软肋。虎妈们认为求全责备造就完美的孩子。事实上,这种表面完美的孩子,内心可能已经千疮百孔。

  美国作家埃米·莫林在新作《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中明确提出,苛求完美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害,对自己有合理期待的孩子才能欣赏他人的成功,也更能正确看待自己。

  作者讲述了另个版本的“虎妈”故事。

  大多数九年级学生能在地球科学之一科考试中得到C以上的成绩就高兴得不得了,凯莉却因为得了A-而落泪。尽管跟她搭档做实验一般都能得A,但没有人愿意这么做,因为只要别人的表现达不到她的要求,她就会言语粗暴。

  换而言之,如果凯莉得不到最高分,她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虽然她成绩很好,却总是认为自己还不够好。她的妈妈没有意识到女儿的心理已经出现问题,反而通过请家教、鼓励等方法来提出更高的要求。后来凯莉已经无法正常交际,她总是哭,而同学们对此报以“白眼”,睡眠也出现问题,整个人烦躁不安。

  反过来看,文初那对母女也是一样。邻居和同事说,张某对她的女儿特别好,特别注意培养女儿,给女儿报了好多兴趣班,钢琴,游泳都有。从来没看到张某打骂女儿,也见她凶过女儿。张某常常对人称赞她的女儿很聪明优秀,还说女儿将来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

  张某曾给女儿写过一首诗,诗中写道:女人是自己心中蓝色的忧伤,一直以为有缺口的爱虽不完美,却想在不完美中爱到极致。

  虽然口里说着接受不完美,事实上,她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女儿完美。只是她没有想到,女儿的负面情绪一直积聚,压抑太久,最终转化为对母亲浓浓的恨意。

02 父母追求完美主义,是育儿成功的大敌

  父母子女一场,本是最深的缘分,但却有父母倾其所把孩子养成了自己的仇人。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误入陷阱,用“妈妈为你好”代替了真的对孩子好。导致自己为孩子操碎了心,但孩子却一点不领情。

  那么如何划定教养子女的红线?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害怕孩子犯错,不会要求孩子做到完美,他们会遵循13条原则,有效避免亲子关系失控。

  认识到自身力量的孩子,会成长为勇敢奋进的人,所以理智的父母绝不姑息孩子的受害者心态。他们绝不被内疚感操纵,不让孩子成为宇宙中心,不过度保护孩子,绝不让恐惧支配自己的选择,也绝不受孩子控制。更重要的是,他们绝不苛求完美,允许孩子犯错,会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长为目光长远的人。

  这几年,不时有新闻曝光,名牌大学毕业生,甚至海归博士,毕业后不去工作,或者对工作不满就自暴自弃在家啃老,稍不如意还会辱骂父母。这时候很多父母就会感叹,怎么含辛茹苦养出了一个白眼狼啊,外人也跟着心酸不已,吐槽读书无用者有之,大骂这些孩子没良心有之。但其实,深入了解,冷静分析我们就会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大了变成这个样子,跟父母的教养方式息息相关。

  有不少家长都非常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严格督促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觉得成绩优异是体现这个孩子价值的唯一标准。然后把自己的成才理念,用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灌输给孩子们,限制了孩子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些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孩子,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在父母的压制下,无法排遣。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心理疾病。

  表扬少、批评多;动辄求全责备。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觉得自己永远都无法达到别人的期望,只能过着痛苦的生活。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与暴饮暴食、拖延和人际冲突有关,追求完美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和厌食症。

  多么讽刺,恰恰是渴望成功的完美主义者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孩子。

03 警惕5个信号,避免亲子关系失控

从未进过职业联赛的体育爸爸们会寄希望于他们的孩子取得自己从未获得的成就。尽管美国只有1%的高中生运动员能获得一级大学的奖学金,但体育爸爸们坚信,他们的孩子能创造奇迹。他们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创造更大的奇迹,跻身职业球队。 ——埃米·莫林《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

  显然,像这样崇尚高压育儿的父母不在少数。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完美的水平,他们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文章开始被亲生女儿杀死的张律师,在同事、邻居间口碑很好,大家都说她是个好人,也没见打过孩子,可为什么她的所作所为却在女儿心中激起了那么大的仇恨呢?求全责备,精神方面的高压和打击无疑是最主要的方面。

  5月29日,演员陈冲在微博晒出了一条博文,她21岁的大女儿从哈佛大学毕业了,并且获得了学校的最高荣誉和英语系毕业论文的最高奖项。妈妈称激动的想要哭一场。

  而曾几何时,陈冲的女儿还因为不会演戏,遭到各界网友的无情嘲讽。可见,最终成才的,往往不是完美的孩子。

  你可能很难分辨,是否给孩子施加了太多压力?对此莫林在书中给出了5个信号,分别是:批评多、赞美少;不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认为很多事情都能改变命运;经常发火;对孩子事无巨细。一旦踩到这几条红线,家长就该警惕了。您的孩子已经承受了过多压力,亲子关系正在走向不可控的地步。

  为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传递关于成就和失败的正确信息,我们要鼓励孩子追求卓越,而不是追求完美。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三):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就要避免受害者心态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循环中

  “老师,我家孩子基础比较差,你要多帮我留意一下,多给他补补功课”。 “老师,我家孩子有多动症,如果上课的时候他不专心,记得多提醒一下他”。 每年在刚开学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家长,拉着他们的孩子到我跟前对我说这些话。这些父母表面上是在关心自己的孩子,但实际上却是怀着受害者的心态在养育孩子,这样只会制造新的受害者。 为什么这样说呢?不管孩子是基础差,还是上课不专心,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老师和家长的鼓励,而不是家长一句话就把孩子踩在了脚底下。家长直接在孩子的面前贬低孩子,说孩子基础差,或者是有多动症,上课不专心,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孩子往这个负面的方向越走越远。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倒霉的受害者,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这本书中写到:“认为孩子不可能成功,将成为孩子发展的最大障碍,远胜于任何艰难险阻、身体残缺或天知不足”。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埃米.莫林。她是美国知名的认知行为专家,TEDx超高人气演讲嘉宾。她热衷于公益活动,并且领养了很多孩子,她从自己身为治疗师的工作经验和身为养母的亲身经历中得知,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来自哪种家庭背景,都有可能建立起强大的内心世界。因此,她把这些养育技巧写成了这本书,呈现到大家的面前。 受害者心态是一个很难打破的循环 当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一名受害者的时候,他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他也许会这样想:“我学习基础很差,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没有用,永远都追不上别人,得不到爸妈的欢心”。他越是这样想,就有可能会放弃努力,成为那个学习不好的人。结果就陷入到了一个很难打破的循环之中。这样的现象被称作“习得性无助”。 在1967年的时候,马丁.塞利格曼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赛利格曼让狗承受电击,但其中一组狗可以通过压下一根杠杆来让电击停止。而另一组狗则无法停止电击。 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所有的狗都被放在同一个实验箱里承受电击。实验箱中间有一块较低的隔板,把箱子平分为两个部分,狗可以通过跳过隔板来躲避电击。在上一阶段实验中,能够停止电击的狗会跳过隔板避免电击。而无法停止电击的狗却没有这样做,它们干脆卧下来,任由你处置。 这个实验看起来是有些许的残忍,但是它却显示了狗狗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其实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如果孩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得到的信念是:“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没有用”,那么他就不会再去想着努力的去改变。即使被骂,被他人摒弃,他们也会坚持下去。而且,这些信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怎样做才能够让孩子摒弃受害者的心态呢? 1、追求美好的事物。 最近,幼儿园的新生源源不断的来。就有那么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他的家长主要是想让孩子在这暑假的两个月,来适应一下学校的生活。这个孩子因为是第一次上幼儿园,所以难免会哭泣。 到下午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当班老师把孩子带下楼,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啼啼哭哭地走下楼,一个箭步就跑上前抱起孩子问:“宝贝,你为什么哭呀?你是不是不喜欢这个幼儿园呀?你想去哪所幼儿园?是不是有小朋友打你呀?你是不是不喜欢这里的老师呀?” 没等老师解释一句,这位家长抱起啼哭的孩子,一个箭步上了车,一流烟就不见人影了。这简直把小班的老师气得直跺脚。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刚开始去学校的时候都会有啼哭的现象,这都是正常的。有些比较焦虑、恋家的孩子,有可能会哭上一个月,甚至是一个学期。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我们的家长细心的引导。 比方说我们在接孩子的时候可以这样问孩子:“宝贝,今天你在幼儿园开心吗?你跟哪个小朋友是好朋友呀?你喜欢哪个老师呀?”家长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到在幼儿园中也是有开心的事,在幼儿园里可以交到好朋友,在幼儿园里有像妈妈一样的老师。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就会很渴望的上幼儿园,喜欢过幼儿园的生活。 而不应该纵容孩子,或者是引导孩子去关注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如果孩子总是关注一些负面的经历,家长就不要问“今天过得怎么样?”这样的问题,而是要引导他描述一些比较正面的经历,比如说我们可以这样问:“今天在幼儿园让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我们要引导孩子追求美好的事物,避免让孩子怀着受害者的心态上幼儿园,否则只会让孩子更加焦虑,更加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班上有个男孩子,平时给人一种很忧郁的感觉。后来通过多方打探才知道:他生活在一个单亲离异的家庭。他的爸爸妈妈因为某种原因离婚了,他被判给了爸爸。爸爸早出晚归忙着上班,对他的照顾少之又少。平时他就跟奶奶生活在一块儿。 他的奶奶平时就经常在他耳边唠叨:“你的妈妈是一个坏女人,要不是你妈妈,你爸爸该有多幸福啊!” 一个没有母爱的孩子,本身就已经很可怜了,你再给他灌输妈妈不好的思想,这不是让他怀疑人生,让他变得更成悲观的人吗? 所以,我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让生活告诉孩子: “我们过的很开心”。就算你不喜欢孩子的妈妈,也不应该去诋毁。因为你诋毁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妈妈,而是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美好的形象,更是孩子对生活的渴望。 不仅如此,我们也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样,不要在孩子面前去抱怨生活,抱怨因为孩子的妈妈而带来生活中的种种困苦。这样只会让孩子怀着受害者的心态去憎恨妈妈。 3、教孩子认识自身的力量 这个学期我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班级的老教师就经常提醒我:“谁谁谁特别笨,特别难搞,特别难教”。刚开始的时候让我觉得接手了这样一个班级,简直是让我生无可恋。 可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并非我想象的那样。老教师说的这个孩子是难搞了一点,但也并非不是可塑之才。我发现这个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不是玩手,就是玩衣服,或者就是捣蛋,但他偶尔也有表现好的时候。 有一次他在上课的时候就表现的特别认真,这时我就抓住了机会,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他:“某某小朋友今天表现的特别棒,你看他今天上课认真了,今天学的内容,他全学会了”。 对,就是那么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特别难搞的孩子好好的表现了一天。对,这就是鼓励的力量。我们要适当的引导孩子,让他们认识自身的力量,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也很棒,自己可以更好。 其实就像是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孩子,或者是平时上课比较爱开小猜的孩子,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他们,让他们认识自身的力量。 “你看,谁谁谁今天认真听课了,他就懂得了很多知识,老师首先要表扬他”。孩子也会因为老师的鼓励,从而相信自己,他就会更加的努力去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应该尽量避免怀着受害者的心态养育孩子,避免孩子成为新的受害者。我们要让孩子追求美好的事物,保持乐观的心态,引导孩子认识自身的力量,摒弃受害者的心态。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这本书中就讲到受害者的心态。这本书一共有13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针对性的介绍和解决父母如何避免育儿中的误区。比如:内疚、恐惧、受孩子控制、苛求完美、偷懒走捷径、过度保护孩子等。 在育儿的过程中,同样也是我们父母成长的过程。我们把握好细节,就能够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提高他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加茁壮的成长,成为内心强大的孩子。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四):25岁研究生来信,令郭麒麟震惊、何炅叹气,不让孩子犯错有多可怕

  在一档名为《朋友请听好》的综艺节目中,易烊千玺读了一封信,这封信读完之后令在场的郭麒麟惊得张大了嘴巴,何炅更是直呼:“这孩子多半是废了”。

  这封信的主角是一个25岁的男生,研究生。他在信中说到妈妈对自己管得特别严格,让自己没有独立的感觉。被要求每天十一点前回家;生活费每周给一次,因为怕自己乱花钱,月底饿肚子;这么大,从来没有自己买过衣服;出去跟朋友吃饭,妈妈只给50块钱……

  一名25岁的研究生,无论从年龄上,还是智识上,我想都是一个完全可以有独立能力的成年人。但是他的妈妈对待他的方式,就好像他还是一个没有独立能力的幼儿,处处管控。最悲哀的是,这名25岁的研究生,尽管感到已经快要呼吸不过来了,想独立,但是却不敢。

  这种“不敢”的背后,诚然有如他自己所说的,怕妈妈伤心。但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无意识,他恐惧脱离了母亲的“管”之后,自己会犯错会不行!目前的生活状态虽然痛苦,但是却最安全。

  弱者追求安全感,强者拥抱不确定性。

  所谓“强者”和“弱者”,“富人”和“穷人”,最关键往往不是能力的差异,而是心态与思维模式的差异。过度追求确定性和安全感,不敢尝试、害怕犯错,导致机会一次次错失,能力也无法得到锻炼,于是,就造成了“弱”,那么,这种情况的根源在哪里?如何走出害怕犯错的陷阱?

01 不敢犯错的孩子背后,是怕孩子犯错的父母

  “妈妈,我想去下洗手间,但是起床要开灯,我怕去完洗手间之后会睡不着,你说我要不要去洗手间呢?”你能相信这话是从一个14岁的孩子口中说出的吗?

  这是在《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中,作者埃米·莫林碰到的一个真实案例。这个14岁的孩子,甚至连自己要不要去上洗手间这样的决定都要妈妈做,因为她害怕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无法承担后果,并且觉得有妈妈做决定挺好的。

  这个孩子的妈妈是一位全职妈妈,她抓住一切机会培养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帮她安排各种大小事务,每天穿什么衣服,几点钟吃饭,吃什么菜,看什么书,上什么课,什么时间做哪一门功课……事无巨细地包办。她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上空,时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这种养育方式,也叫直升机式养育。

  直升机式父母都会努力防止孩子犯错,为什么呢?

  一方面,防止孩子犯错既能教给他们“正确”的做事方法,也能让他们避免因为错误而受伤害、失败。比如,一个小时候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被嘲笑的妈妈,很可能会因为担心孩子受到同样的羞辱,就努力确保孩子的作业不要出错。在他们的心里,往往把犯错误和愚蠢等同,因此很难接受孩子犯错。

  另一方面,父母不想承担孩子犯错带来的后果。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不让孩子自己吃饭,因为担心孩子的饭掉得到处都是,过后要收拾;不让孩子自己选择衣服,因为担心孩子穿得奇怪出去被人指指点点,到时候丢脸的还是自己;等到孩子大一些,帮孩子检查修正作业,确保没有错误,因为担心一旦出错,老师会说父母不用心教育……

  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伤害,同时也减少自己的麻烦,父母们就会不遗余力地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人生经验为孩子铺设一条“正确”的路,以便让孩子能够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然而,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02 不被允许犯错的孩子,可能会付出终身的代价

  文章开头提到的这位25岁研究生,就像他自己说的,母亲管他是因为爱他。我想绝大多数的父母,做出的种种行为,出发点都是爱孩子,但是这种爱往往令人窒息。我想这位母亲如果听到自己儿子说这番话,可能会感到不可置信,因为他们的心里永远有一个念头:我这都是为你好啊!

  的确,这种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安排、打算,在父母们眼里,他们是在努力给孩子提供一种优质养育,他们努力确保孩子不犯错,能够在自己规划的正确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然后就能获得成功和幸福。因此,他们以孩子为中心,过度参与孩子的生活,但本质上已经侵入了孩子的“边界”。

边界是什么呢?我是我,你是你,我们是不同的个体,会有交集,也有彼此独立的部分,在我们有交集的地方,我们彼此亲密。我们尊重这个独立部分的存在,不随意侵入。

  而不断被侵入边界的孩子,要么感到很痛苦却又没有勇气改变,就像这名25岁的研究生;要么变成“巨婴”非常依赖父母,连要不要去洗手间的决定都没法做,就像那名14岁的女孩。

  有研究表明,不被允许犯错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患上各种心理疾病以及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弗吉尼亚州的玛丽·华盛顿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拥有直升机式父母的大学生更容易感到沮丧和生活不如意; 田西纳大学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有父母围绕左右的大学生更可能服用抗焦虑和抗抑郁的药物,也更可能滥用止痛药而成瘾; 科罗拉多大学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在时间不够灵活的刚性环境中长大的人,往往缺乏有助于他们达成目标的自我管理技能,还缺乏自控和自我调节技能。

  就像何炅感慨的那样,父母越晚放手,孩子就越晚学会飞。如果控制他一辈子,那这孩子就废了。

03 良好的容错机制,让孩子从错误中成长

  一个家庭是否有良好的容错机制,对孩子性格的养成非常重要。因为当孩子下意识害怕犯错的时候,他就会放慢尝试新事物的速度。

  父母的焦点不应该放在如何防止孩子犯错上,而是当孩子犯错之后,如何教会孩子认识错误,从中收获经验和成长。错误,是最好的老师。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家马努·卡普尔教授,在2006年提出了一个“有效失败”的概念。他以收获经验为横坐标,目标达成程度为纵坐标,把成功分为有效成功和无效成功,失败分成有效失败和无效失败。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父母就可以拿这个模型和孩子一起探讨一下。比如,孩子考试得了C,感到很挫败。父母就可以先跟孩子聊一聊,虽然目标没有达成,但是你自己从中有没有收获一些什么呢?这个是有效失败还是无效失败?有没有觉得自己表现好的地方,在哪一环节的知识掌握得还是可以的,然后有哪些地方是比较薄弱,导致得了C。再询问孩子,下次有什么样的目标,打算怎么去达成这个目标。帮助孩子一起复盘“错误”,孩子就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原来我从错误里也是能总结出经验,收获到东西的。

  另外,父母自己平时也可以谈一谈自己犯的错误,又是怎么补救的。这样可以让孩子看到,犯错并不可怕,任何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要从中吸取教训,并且努力做出弥补。

  每一个人都是从不断地试错中学习和成长起来的,父母为孩子扫清人生路上的所有错误,其实也等于剥夺了孩子成长的可能。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错误”,不如说是人生的必然经历。所以,做父母的,千万别怕孩子犯错!

  而对于所有的成年人来说,一定要有改变自己害怕犯错的勇气,勇敢地去尝试。

  记住:错误的代价,很小,但错过的代价,很大。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五):孩子,你不必太优秀,但一定要内心强大

  

01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刚开始聊生活的苦,工作的无奈,聊着聊着,画风突然转移到了带孩子上。

有人说:昨天刚和我孩子吵了一架,十道数学题,硬生生的做到了凌晨一点,搞的最后都红了眼睛。

有人说:从7点到12点,为了让儿子写篇作文,整整5个小时的斗智斗勇,真的累趴老母亲了。

还有人说:“都说上班就像上坟,听起来是挺恐怖的,但比起给我儿子辅导功课,就差远了,呵呵呵……”

真是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但这只是教育孩子的一个小侧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有诸多的问题:

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你怎么就这么笨?

我从小到大每次都会得100分,为啥我的孩子总是追求60分万岁?

孩子犯了错,我把她关小黑屋10分钟,可老公却说我那不叫管教,而是惩罚,管教和惩罚难道不一样吗?

关于教育孩子,只要一提及,很多家长估计要抓耳挠腮。

父母都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甚至认为,努力把孩子隔绝在痛苦和现实之外,就能确保他们拥有成功的人生。

然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获得必备的技能,让自己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就是这样一本书,它里面涵盖的知识点,能够教会父母用正确的养育方式,帮助孩子成为足以应对未来世界的内心强大的成年人。

02

千百年前,孟子曾说:“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了解作者的作品,需要我们认识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独特经历,了解了之后,才能更好的理解其文字的深刻内涵。

作者埃米·莫林, 美国知名认知行为专家、心理治疗师,在全球心理诊疗行业都具有非凡影响力。

之所以会写这本书,是源于作者生活中的一些经历。

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连失去了两位亲密的人。就在陷入无休止的抱怨时,作者提醒自己,内心强大的人绝不会怨天尤人。

于是,作者静下来,列出了内心强大的人绝不会做的13件事,这是在作者情绪极端低落的时候写给自己看的一篇文章,但在网络上传播后,几天之内,阅读量居然达到了几千万。

然后作者以这篇文章为契机,写了一本书来讲述这13件事。

本书从实践经验出发,结合案例分析、实战技巧、精准方案和具体而可靠的训练,帮助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塑造强健的内心,使他们成长为健康坚强的成年人。

读完之后,感触颇深。

03

昨天带娃出去,玩了一项游戏,孩子不尽兴,一直在哭闹。

我就说之前咱们说好了,出来一次只能玩一项游戏,可是他又不遵守规则了。

和孩子僵持了一会儿,孩子很委屈,一直闹着要回家。

看着孩子不开心的样子,作为职场妈妈的我,心里的内疚感慢慢滋生了出来,觉得再多玩一项又怎么了?也花不了多少钱。

于是,又让孩子玩了好几项游戏。

关于我的这个经历,想必很多职场妈妈都曾经历过。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很多职场妈妈都在努力寻找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平衡,虽然一些妈妈声称可以兼顾,既可以左手职业生涯发展,右手教育孩子。

但是时间一长,大多数妈妈都发现自己不是超人,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久而久之,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内心就会滋生内疚感。

内疚是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在很多情况下,孩子们也学会了如何利用他人的内疚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大人们也很容易中招,采取极端的措施来摆脱内疚感。

比如有的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说:“我一整天都没见到你”而做出让步,另一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说“可是别的孩子都会去”而做出让步。

我想很多父母知道了真相后,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用内疚感来操纵自己与别人。

那么,如何不被内疚感牵着鼻子走呢?

一是评估你的内疚是否适当

在审视自己的内疚是否合理时,要问自己下面这4个问题:

1.我做了什么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事情吗?

2.有什么事我可以改变的吗?

3.改变从哪里开始?

4.我应该做些什么来补偿我的孩子?

二是努力做到60分

有一句网络流行语:“足够好永远不够好。”作者认为,虽然它并非专门针对子女养育,但却是今天许多父母所采取的态度。

儿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也说:好妈妈就是60分妈妈,60分妈妈虽然会犯很多错误,但是凭借育儿中不完美的平常表现,却能养育出健康和有韧性的孩子。对于父亲,也绝对实用。

三是练习自我原谅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和孩子的相处中,作为父母,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此时很多父母会谴责自己。但是,适度内疚后,一定要早点儿原谅自己,继续往好父母的路上前进。

04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中国的父母要求孩子取得完美的成绩,因为他们相信孩子能做到,如果他们的孩子没做到,中国的父母就会认为这是因为孩子学习不够刻苦。”

对于其表达的观点,感同身受。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完美主义的父母,他们不只要求自己完美,也希望他们的孩子完美。

于是,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孩子在一次考试中考了99分,在别的父母眼里已经很棒了,但在完美者父母眼里,却会遭到鄙视:“怎么才考了99分,一定是你写作业时不操心……”

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如果你想进重点班,这次考试就得拿A。”

在激励孩子斗志时说:“隔壁小美每天练习4个小时”或“你姐姐数学考试从来没不及格过。”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追求卓越固然没有错。

但过分苛求完美就像给奔跑的孩子带上了枷锁,本来可以抵达彼岸,却因为枷锁的负重,累的气喘吁吁,最终还可能心理崩溃。

此时,作为理智聪明的家长,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做到尽力,同时让孩子知道不完美也没有关系。

在书中,关于这一点,作者给我们带来了3种做法:

1.问你自己,这一期望满足的是谁的需要

你想让孩子成为明星球员,是因为这么做会让你感觉良好吗?你想让孩子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你想让自己更像个好家长吗?你要确保,你的期望所满足的是孩子的需要,而不是你的需要。

2.注重努力过程,而非结果

你要说“我希望你坐下来学习一小时”,而不是“我希望你考试得A”。明确告诉孩子,坚持不懈和不断练习,能帮助他做得更好。

3.当孩子表现出不堪负重的迹象时,后退一步

如果你的孩子跃跃欲试,那么鼓励她就是正确的举动。但是当孩子出现强烈的抵触情绪时,你再让他坚持到底就没有好处了,如果他说他讨厌踢足球,或者他再也不想弹钢琴了,那可能就说明你的要求太高了。

“培养坚强的孩子易,补救颓丧的成人难”,对于孩子来说,童年时期充满了成长的机会,塑造坚强的内心要容易的多。

意识到这一点,作为大人,就要对症下药,而这本《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就是父母培育内心强大孩子最好的武器,如果你也想让孩子有勇气面对未来的困境和挑战,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或许这本书可以帮到你。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六):育儿路上无捷径,迷茫时候要谨记:规则、诚实和策略的重要性

  

1.育儿路上无捷径

经常有家长会为如何教育孩子而发愁,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很多钱,去请有名的辅导老师。可是,有智慧的父母都知道,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要想孩子优秀,最根本的方法,还是从家长自身入手。

  家长应该先努力提升自己,才能尽可能地开拓整个家庭的格局。

  我会不定期地去阅读一些教育相关的书籍,来不断地完善自己,纠正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还能够学习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我想,这对于每一个家长,都是最有性价比的一种提升方式。

  育儿的道路上,没有捷径。踏踏实实去改变,才是真。

2.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埃米·莫林。她是美国知名的认知行为专家,同时又是一名心理治疗师。她热心公益,在埃米·莫林很小的时候,她就渴望长大之后,能够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孩子。也确实如此,她一直践行着自己的理想,长大后,她领养了很多个孩子,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这本书刚开始只是埃米·莫林在网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却未曾想过,这篇文章竟然能引发大家如此之多的反响。于是,她又补充了很多素材,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书。

  刚开始,我很好奇,《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到底是哪13件事情呢?

  翻开书,你很快就能知道:这13件事情分别是:

他们绝不姑息受害者心态他们绝不被内疚感操纵他们绝不让孩子成为宇宙中心他们绝不让恐惧支配自己的选择他们绝不受孩子控制他们绝不苛求完美他们绝不允许孩子逃避责任他们绝不过度保护孩子他们绝不为孩子的情绪而自责他们绝不防止孩子犯错误他们绝不把管教与惩罚混为一谈他们绝不偷懒走捷径他们绝不忘记自己的价值观

  这13点,我不想细致地在这里讨论,因为,这实际上是作者在做的事情。

  仅仅通过浏览这13项,我们就能感知到身为父母的不易。如果真的有父母能够做到这些,那我想,他其实已经无限地接近于完美的父母了。

3.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直到我们知道,我们不要什么。

  在我看来,这本书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它为我们圈定了一个准确的范围。

  很多的书籍,都要告诉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我们应该去做什么。而这本书,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告诉我们不应该去做什么。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给那些迷茫的父母,指明了一个更确切的方向。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直到我们知道,我们不要什么。

  就比如,在择偶的时候,我们说出的条件,其实不见得是我们真实的条件。一个女孩她想找一个男朋友,她当然希望这个男朋友是高富帅,然而高富帅人人爱,但却未必能够看得上自己,所以,更为实际的做法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样的。

  可以是,不想找本科以下学历的,不想找经常出差的,不想找不爱读书的等等。那么大家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一旦我们罗列出否定的答案,我们心中对自己的认知便会越来越清晰。

  这本书也就是告诉我们: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特别具体的事情,如果你能够在生活中尽量地去规避,那么你就已经是很棒的父母了。

4.规则、诚实与策略的重要性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纵观这本书,总结一下,作者实际上讲了这样几件事情。

  第一:规则的重要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而我们初为人父母,很容易就忽视了规则的重要性。我们会因为爱他,从而打破各种各样的规则,这实际上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予他过多的自由,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伤害,孩子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支配自己获得的权利。所以,作为家长,适当的束缚,反而会给孩子更强的安全感。我们制定合理的规则,孩子只需要遵守就好。

  当然,为了避免极端的现象,家长也不能够做那种完全控制式的人物,只是从大方向上,我们为年纪还小的孩子做出清晰的示范,告诉他们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事情在什么时间可以做,在什么时间不可以做。这样,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才会变得更为简单。他会把自己的精力,用在他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上去,而不用在情绪上过多地纠结。

  同样,规则的建立,还意味着家庭生活秩序的协调。

  一个健康的家庭,不应该以孩子为中心,不应该以孩子为最重要的人物,夫妻之间应该有彼此的空间,孩子也应该逐渐学会享受独处的乐趣。

  生活应该有规律,该早起的时候就早起,不因为一个人的疲惫而拖延整个家庭的计划。家务应该一起分担,彼此支持,这才是一个家庭应该有的温暖的样子,而不是通过一个人的自我牺牲,来满足其他所有成员的懒惰。

  第二:诚实的重要性。

  这个诚实,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成为完美的父母,所以我们要承认这一点。孩子呢,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他不可能是天才,当然了,他也有自己的潜力所在。所以,家长就要做好这个诚实的传递者:我们在夸赞孩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他本平凡的事实,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自己的天赋和热爱所在。

  诚实,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对于自身特性的一个了解,还包含着,当我们面临困境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接受自己处在困境中的事实,而不是一味地去逃避,假装不在乎,来麻痹自己。

  承担责任,我们会发现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起来,我们只需要去尽可能做一些什么事情,来改善当前的处境就好。我们会发现,能力就在我们自己手上,我们能够克服困难。假如我们不能够扭转逆境,那么我们尽力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诚实的重要性。

  第三:策略的重要性。

  家长,作为经历更多的人,理应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战斗经验。在孩子有困难需要我们提供策略的时候,家长应该予以支持。

  当然,这种支持不代表你要越俎代庖,很多种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只是多加引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就会突飞猛进。

  一旦他们拥有成就感,他们就会乐在其中。以后再遇到类似或者更困难的问题时,他们也将凭着以往的经验,选择面对,而不是逃避。

  有效的帮助,而不是过多地干预,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哪怕孩子会做错,会吃点苦头,也要忍住,这也是策略的一种。

  很多事情我们觉得不困难,是因为我们已经是一个大人了。我们也曾在很多事情上有过纠结,但是因为遇到的事情多了,可能也就麻木了,也就适应了。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很多事情还都是第一次遇到,所以,家长要多点耐心去引导。

  当孩子能够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并且有意愿想要改善自身处境的时候,家长就要用自身的经验,去为孩子量身制定一些可行的计划。同时呢,还要协调帮助孩子去完成这个计划,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是最有力的帮助,远胜于空洞的鼓励。

  所以,小孩子的内心强大,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本身也有着强大的内心。

end.

  以上三点,是我在阅读《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后,总结出来的三点经验。

  希望在追求成为好父母的路上,你能够不孤单。

  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断地试错、调整。这本书,汇集了很多父母走过的弯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是对父母们最好的警戒。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希望你全都没做过。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七):致父母:不要只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更要关心孩子飞得稳不稳

  “要不要给孩子读经典童话”这个话题,这几年被频繁提起,反对一方认为童话有些情节过于黑暗且三观不正,对孩子成长不利。

  比如在当当《亨舍尔与格莱特》这本经典童话下,就有很多父母表示“童话暗黑,不适合孩子阅读”:

  “真不知道这样的书也是大奖作品,故事太不好了,女儿一直问:妈妈为什么要扔掉他们?太不可思议了。” “以后再也不买传统欧洲童话故事类书了。面对孩子的问题为什么他们的妈妈不要他们了? 妈妈没有钱就要把孩子扔了么? 那个小女孩为什么杀死巫婆? 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讲了。” “画面水准相当高。但是这个故事太差劲了。哪有要把孩子扔了的亲妈?这叫我怎么给娃解释? 格林童话里总有这种不靠谱的。”

  但我却觉得,正是因为童话故事的多样性,才使得孩子能感受到世界的多种侧面,而非一厢情愿认为世界就是光明美好。

正如童书妈妈三川玲曾说:“孩子只有见识了世间的苦难,他的人生才开始深刻。”

  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要做的不是把黑暗与龌龊挡在门外,为孩子打造纯净真空环境,而是为孩子塑造一颗强大的内心,让孩子直面真实的人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飞得又高又稳。

就像埃米·莫林在《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里说的:“父母都想要给孩子最美好、最安全的未来,甚至认为,努力把孩子隔绝在痛苦和现实之外,就能最大限度地确保他们拥有成功的人生。然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获得必备的技能,让自己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那么如何让孩子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呢?要想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父母在教养方式上一定要避免一些误区,学会恰当的教养方法,才能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

  埃米·莫林的《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就是引导父母避免教育中的误区,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

  埃米·莫林是美国知名行为专家、心理治疗师。被《卫报》奉为“当今心里自主导师”,被《福布斯》称作“思想领袖之星”,她在TED所做的演讲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

  在《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里,埃米·莫林告诉我们,内心强大的父母在教养孩子时,都会避免做这13件事,并给出相应正确的教养方法。

  下面我会选取最有感触的3大教养方法,和大家分享:

一、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被内疚感操纵

  下面这些情形你是否也有过,或者现在也在做?

“很难对孩子说不” “无论我花多少时间陪伴孩子,总觉得陪伴孩子太少” “对比别人家父母,我总觉得我为孩子做得太少”

  如果你内心也经常出现上述情形,那你就是陷入了“父母内疚感”的误区:用短期舒适换取长期痛苦。

  比如孩子想吃零食,你明知道孩子吃太多零食对身体不好,但却因为孩子哭闹心软妥协,所以就允许孩子吃零食,当下愧疚感缓解了,但却会为孩子将来身体健康而内疚。

  父母的内疚往往源于错误的信念,尤其是职场妈妈们,虽然在工作,但却总觉得自己因为工作对孩子缺少陪伴,从而内疚,然后一味娇宠孩子。

  被内疚感操纵的父母常常会不自觉攀比,比如别人家父母给孩子送了昂贵六一礼物,与之对比就会觉得自己不是好父母,于是不断用物质满足孩子,并且对孩子百依百顺。

埃米·莫林在《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里说:“如果你为了减轻说不的内疚感而改变主意,孩子很可能会因为看到你在做决定时优柔寡断而感到焦虑。”

  被内疚感操纵的父母很难拒绝孩子要求,而孩子在父母的很难拒绝里,学会了利用父母的内疚感,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父母过度内疚会影响到自己的养育方式,从而对孩子过度骄纵,为此父母必须把内疚感控制到一定程度:

  1、适当内疚是有益的

  父母因为某些行为对孩子产生内疚,这很正常。比如你和丈夫离婚,你觉得没有给孩子一个完整家庭,而心怀内疚,但3年后,你如果还是心怀内疚,那么这种内疚就是过度的。

  适当内疚,可以让父母及时反思教养方式是否合理,是否伤害孩子,但过度内疚却会让父母陷入“被操纵”。

  2、别凡事都往坏处想

  印度电影《起跑线》里的妈妈一心想让女儿上昂贵私立学校,并用这样的理由说服丈夫“在公立学校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可怜的家伙会害怕跟别人沟通 ,如果别人说英文她就会惶恐,然后她会孤独和沮丧,她会不适应社会,如果她开始吸毒怎么办?”

  她的理由看起来很合理,但深思会觉得不过是杞人忧天,因为她凡事都在往坏处想,其实这也是我们很多父母常犯的错误:没有学区房,孩子就无法上对口中学,从而人生被毁。

  其实成年人都知道,父母这些想法不过是过度焦虑所致,因为孩子的未来怎样,没有人能预知。

  所以我们不要遇到孩子的事,就往坏处想,这样就会避免被内疚感操纵。

  3、原谅犯错的自己

  谁也不是天生父母,养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所以父母要关注的重点不是内疚自责,而是及时反省,并原谅犯错的自己。

  表姐儿子出生后一直体弱多病,每次孩子生病,表姐就会自责,她坚持认为孩子体弱多病是因为自己孕期工作太拼所导致,所以她对孩子总百依百顺,从不过度呵责。

  表姐的娇宠养出了霸道自私、颐指气使的孩子,为此她更加内疚。

埃米·莫林在《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里说:“不要让自我谴责妨碍你成为最好的父母。”所以如果你曾对孩子犯错,不要纠结过去错误,原谅自己,才能严格要求孩子,做合格父母。

二、内心强大的父母,绝不让恐惧支配自己的选择

  这几年关于儿童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很多父母为此内心惶惶,如果有机会恨不得把孩子锁在家里,以保证安全。

  但保护和恐惧只有一线之隔,过度担心很容易演变成恐惧,从而影响孩子正常成长。

正如埃米·莫林在《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里说:“没完没了的育儿提醒、贩卖恐惧和制造轰动,很容易让你沦为一个育儿抑郁症患者。”

  父母基于恐惧的养育方式,会让孩子对世界充满焦虑与恐惧,因此父母必须克制恐惧,用最恰当的教养方式教育孩子。

  1、与其一味保护,不如教孩子自保

埃米·莫林在《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里说:“如果你想让孩子平安、健康地长大,你就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消除风险上,你要花些时间教孩子学习必要的安全技能。”

  因而父母与其总焦虑孩子安全问题,不如在合适年龄教会孩子自保的技能,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

  2、增加勇气,而非减少恐惧

  当孩子对你说:“妈妈我害怕”时,你会怎么回答?

  大部分妈妈都会说:“宝宝别怕,妈妈保护你。”这种说法虽然没问题,但并非最佳做法,因为妈妈们的这种说法不是为孩子增加面对恐惧的勇气,而是为孩子减少了恐惧。

  父母不可能一直保护孩子,所以教孩子应对恐惧的最佳办法是增加孩子的勇气,比如可以这样说:“那我们想想办法,怎么克服你的恐惧?”

  某种程度上父母对孩子的保护,其实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信任他们可以面对,不信任他们可以克服,所以当孩子面对恐惧时,父母要增加他们的勇气,而非总一味保护。

三、内心强大的父母,绝不受孩子控制

  虽说父母要放手,但放手并不意味着放纵,不意味着让孩子事事做主。

  很多父母往往把握不住这个界限,常常会因为对孩子放手,而被孩子控制。下面这些情形,对照你是否出现过:

“我给孩子制定的规则很难实现” “我经常和孩子争夺主导权” “我通过讨好来让孩子服从管教”

  其实父母重视孩子需求,尊重孩子是进步,但过度民主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不信任感,并凌驾到父母头上。

  父母给孩子太多权利,会让家庭等级秩序变得混乱,因为孩子需要的是规则,而非成为统治者。即使是青春期的孩子,也无法做出生活的最佳选择,所以父母不要凡事都让孩子自主选择。

  而且父母给孩子太多权利,会增加孩子心理问题风险,并让他们变得缺乏自制力,所以内心强大的父母,绝不会对孩子过度放权,更不会凡事都受孩子控制。

  1、家庭中建立清晰的等级秩序

  《奇葩说》曾有一期辩题:生二胎必须经过老大同意吗?虽然正方傅首尔发言很触动人心,但其实“生二胎经过老大同意”就是父母对孩子过度放权的表现。

  这种人生大事,怎么能由一个孩子决定?这不是问孩子“你要吃米饭还是面条”,这是牵扯到一个新生命。所以这个辩题无论正方说得多有道理,都逃不过他们的教养误区。

  在家里父母永远是父母,孩子永远是孩子,父母不太可能与孩子做朋友,因为孩子的朋友自然有同龄人。而父母要做的是树立父母权威,让孩子知道你才是家的主人,你才对事情有决定权。

  当然这不是说父母要对孩子专制,只是说父母不要被孩子控制,给孩子适当的选择权。

  2、拒绝卷入主导权之争

埃米·莫林在《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里说:“和孩子争吵意味着你会以不同的方式放弃主导权。”

  因为当你和孩子争论时,你会不再冷静,而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暴躁,从而通过挑衅控制你的情绪。

  比如当你对正看电视的孩子说:“到时间了,关掉电视。”孩子当然不会乖乖顺从,会和你讨价还价:“我想再看10分钟。”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父母会妥协,为了不让孩子哭闹,会允许他再看10分钟。这种做法乍看有道理,但其实这恰恰就是父母被孩子控制的表现。你让孩子决定了你的教养规则与方式。

  正确做法是在你准备关电视前告诉孩子还有10分钟就要关电视,让他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到点关电视时,孩子才不会大哭大闹,而你也会避免和孩子产生主导权之争。

埃米·莫林在《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里说:“帮孩子塑造强大的内心并不是要他擅长所有的事,而是要给予他能够发挥最大潜力的技能和工具。”

  因而父母教养孩子时,不要总是关注孩子飞得高不高,还要关注孩子飞得稳不稳。毕竟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就算暂时低飞,也能很快崛起,而一个内心软弱的孩子,遇到挫折时很可能会一蹶不振。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八):你还在为孩子不够优秀而焦虑不安?小心“受害者”思维侵蚀他的人生!

  有个妈妈很着急,她的孩子总是比别人家的孩子笨。学习成绩始终很差,各方面能力发展也比别人慢半拍。 这位妈妈很不甘心,她想方设法锻炼孩子,可是,孩子却变得越来越差劲。 这位妈妈很纳闷:“为什么偏偏我家的孩子不如别人?” 她却不知道,孩子的“愚笨”实际上是她亲手造成的!就在她不断努力改变孩子的过程中,实际上在给孩子消极的暗示,觉得自己就是个笨孩子。这给了孩子懒惰的借口,使他沉浸在“愚笨”的痛苦之中,不再努力。

  深受其害的孩子,始终将自己定义为处处不如别人的受害者。

  甚至在长大成人后,他们内心深处依然沿袭了曾经的思维方式。

  拼命用消极的方式暗示自己:我不行!以致当面对各种挑战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忍不住退缩,明明摆在眼前的机会,却在不停质疑自己能力的过程中拱手让人。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赤裸裸地向我们展示了这样残酷的真相!

  多少父母处于怜悯之心,努力改变孩子的“缺陷”,却又不停地将这些“缺陷”强化,最终成了孩子自怨自艾的借口!

  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不停地想改变孩子,使他们变得更优秀。可是,他们却不停地强化了孩子的缺点与不足。在不断强化的过程中,这种差异逐渐变得了真正的缺陷。

  无数压力使孩子内心深处感到无助,他们始终站在受害者的位置,变得绝望,蜷缩在孤单的一角。

  有一种现象叫做“习得性无助”。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经尝试将狗分组关进笼子里,进行电击。 其中一组狗的笼子里有关闭电击的装置;另一组的狗却没有,它们只能不停地遭受电击;最后一组狗则仅仅放进笼子,没有进行电击。 结果,当这3组狗一起进入公共箱子,进行集体电击的时候。其它狗都想到不同办法避免了电击,唯独中间曾经不停遭受电击的那组狗,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哀嚎,经受着电击的折磨。

  为何会想不出任何办法? 源于内心深处的绝望! 事实上,人也如此!如果,人们在不停努力的过程中,反复失败,丝毫没有任何走出去的办法,他就会沦陷到这样的内心状态。 一旦习惯如此,他就将自己视为受害者。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将自己放在不利的位置。

  从实验中,我们也能够看得出:环境塑造一个人。 如果,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接到的信息总是“我做什么都没有用”。时间久了,他就会像不停电击的狗一样,不停地感受绝望,最终失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家长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彻底摆脱“受害者心态”,促进孩子成长呢? 1、不要过多地关注孩子的抱怨,多关注积极的事情

  有些家长心思细腻敏感,他们十分关注孩子的情感,也会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可是,他们却总是将注意力放在孩子难过的情绪上。他们不停地安慰孩子,却未曾想到:自己正在用积极关注的做法鼓励孩子的受害行为。 他们将注意力越多地关注在孩子愤愤不平、悲伤难过的事情上,孩子就越容易陷入情绪旋涡,无法自拔。

  正确的做法是: 尝试转变话题,改为询问孩子每天发生的开心的事情,让他们感受到事情的美好。 而那些悲伤难过、愤愤不平的事情,我们需要静静地等待孩子情绪平稳之后,再详细和孩子理智地谈论。让他看到不愉快事情的另一面,用更加宽容、客观的事情关注事情本身。然后,在适当引导下,让他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肯定孩子的能力,帮助孩子关注他能改变的事情

  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无奈的事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是如此! 无论遇到怎样无奈的事情,我们都要冷静地将他们的想法引向更加积极的一面。 即使身陷绝境,我们依然有办法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事情的一部分。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如果陷入各种负面情绪之中,无法对事情有任何改善,反而会被自己的情绪吞噬,陷入彻底的绝望之中。 与其如此,不如引导孩子将注意力放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之中。用一种冷静的目光,审视当下的局势,你才会寻找到希望,看到更加积极的一面。

  一家名为“儿童抗癌协会”的组织,通过帮助身患重症的孩子练习武术、冥想等方式,认识自身力量,使他们重新获得掌控感。这些孩子在行动中,缓解了痛苦,改善了情绪,延长了生命。 在生死面前,一切都会显得微不足道。你看,身患绝症的孩子,依然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自己变得更好,何况是更多的人呢?

  3、避免对孩子过多干预,引导孩子自行解决问题

  过多的干预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留给他一定的空间。 不要害怕孩子一时半会儿会受挫。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比你想象中要强大。 如果,每次孩子受到挫折,都有一个忧心忡忡的家长,他就会感觉到自己是需要帮助的,没有办法自行解决问题。 家长需要做的事情是放手!让孩子在自由玩耍、交往中,习得自行处理各种事情的各种能力。

  4、停止对孩子的愧疚与同情,放下对孩子的“特殊照顾”

  有些孩子可能天生有着一些缺陷,家长见到孩子难免会对他产生一丝同情。 还有一些孩子,也许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顺利,家长对他们产生了愧疚的情绪。 总之,无论何种情况,最终的结果就是:家长忍不住开始对孩子“特殊照顾”,他们怀疑孩子的能力,总是觉得孩子起步缓慢,需要更多的耐心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

  然而,这种想法却是不应该有的! 敏锐的孩子很容易就能从家长的态度中,觉察到他的“特殊”。 他会认为自己是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受害者”,在这种“特殊”的笼罩下,逐渐产生无助,逐渐变得懈怠,退缩。

  无论孩子如何,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千万不能将它视若温室里的花朵,过于小心的呵护。 即使孩子天生有着一定缺陷,或者经历了悲伤的过去,他依然能够像常人一样努力站起,用自己的努力获得美好人生!

  吉姆·阿博特生来就没有右手,他却渴望打棒球。家长却未曾犹豫过,他没有右手如何打球。而是将他视为正常人一般,让他加入了少年棒球联盟。

  渐渐地,他学会了用一只手投球,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投手。最终,他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还获得了一枚金牌。入选加州天使队,在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中打了10年棒球,赢得了87场比赛。

  吉姆·阿博特用行动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 他的成功,也源于父母对他的肯定和鼓励。他的父母从来都没有将他视为“特殊人”,果断让他尝试,最终获得了成功。 莫要给人生设限,就像尼克·胡哲,即使身患海豚症,却在不断努力中,拥有了比寻常人更加精彩的人生!

  5、家长应完善自我,远离受害者心态

  家长往往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育儿是育己的过程,如果你希望孩子拥有你期望中的能力,请先从自己开始改变,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 然而,有些家长往往一遇到挫折就会不停地抱怨,认为倒霉,却丝毫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他不停地在孩子面前抱怨,孩子就会感受到这种无奈。 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像家长一样,感到无助地杵在那里。 所以,想让孩子拥有强大内心,家长首先需要注意: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自怨自艾。 家长应该不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变得不断强大。

  遇到工作中的不公与挫折,也可以尝试用上述用在孩子身上的那一套方法:尝试将注意力关注在更加积极的事情中;面对无法改变的挫折,我们也应该及时关注充满希望的某些细节,好好把握,及时止损,努力将主动权攥紧在自己手中!

  以上分享的是《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这本书中,关于“受害者心态”的部分内容。

  这本书总共分为13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针对性地介绍了父母如何避免的育儿误区,比如:内疚、恐惧、受孩子控制、苛求完美、逃避责任、负面情绪、刻板等等……

  每个章节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供参考。

  育儿是育己的过程,在育儿的过程中,也许,你只需要把握好这些细节,就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与能力,使他们更加茁壮的成长。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九):《内心强大的父母》:你是父母,可你也曾经是孩子

  没有哪个年代像当今社会这样重视教育,每个家长都有一套自己的育儿理念。揍是不揍?鼓励教育还是打击教育?上不上兴趣班?一大堆育儿路上的问号围绕着年轻的父母们。 每每这种焦虑导致生活鸡飞狗跳的时候,上一辈的老人们总是应景地摇摇头:“你说你小时候,哪有这么难带呀,不也过得挺好的?” 你气急败坏地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能一样吗?” 问题是,你确定这样焦虑的自己可以培养出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吗? 在教育中,我们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心理发展。我们常常容易看得到孩子的优秀,却不容易觉察到他心底的忧伤。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这本书的作者埃米.莫林作为一位畅销书的作者,有着无数耀眼的头衔。 她是认知行为专家、精神治疗医师、大学心理咨询师,拥有执业临床社工执照,TEDx演讲者,在全球心理诊疗行业具有非凡影响力。她的文章常发表在福布斯网、《今日心理》《时代周刊》《ELLE》《Cosmopolitan》《快公司》以及Business Insider网、福克斯新闻等媒体上,是福布斯网站点击量最高作者之一。 尽管生活颇多磨难,她仍然致力于帮助孩子从问题中走向自信。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了一系列方法,来帮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但是这本书显然是给父母看的,没错,作者就是想要告诉你。你要如何审视自己,让自己内心强大,才能帮助孩子成为想成为的人。 而作者也反向思维地展示了,那些内心强大的父母,所“不”会做的事。 其实你会发现,孩子所有的行为大概都是父母的折射。 一、爱与溺爱:从“度”上讲,不仅仅是多寡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妈妈会承认自己是“溺爱”孩子的,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给予的爱不够多。心疼、内疚、担心和焦虑总是伴随着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是啊,作为一个妈妈来讲,这种担心和焦虑大概从准妈妈这个身份就开始了,这是人的本能焦虑。可是,当我们知道这种焦虑不仅无济于事,还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时,我们就会设法战胜自己的情绪,这就是一个内心强大的妈妈。 有些打着爱的名义的“爱”,是父母掏心掏肺地付出,可是没有人希望这种付出换来糟糕的结果。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受原始家庭的影响而塑造的性格,有优点也有缺点。而当我们成为父母时,我们总是想尽办法规避这种缺陷和遗憾。 1、出于“爱”的保护,既无微不至,又束手束脚 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喜欢帮助孩子“解围”的家长。当孩子暴露在矛盾之中时,他们无论在何处,好像都能第一时间跳出来帮孩子化解矛盾。他们会说:“他小,他不懂这些。你们应该让着点他。” 我们也常常和一些家长聊天时,讨论吃亏这个问题。有些人看护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要保证孩子的安全,还要保证他们在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中“不能吃亏”。假如孩子在冲突中是占上风的,家长通常不会作声,但是一旦孩子处于弱势,家长一定会跳出来,为孩子讨回公道。许多在公共场合里陌生家长之间的战争,往往都是从维护孩子开始的。 我们先不去评判这样的行为到底对错。因为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那么这样的家长可能会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 全世界都对不起我 在家长第一时间跳出来保护孩子的时候,就已经造成了一个观点,就是完全是对方对不起我,我并没有任何过错。正常的社交生活中的矛盾,一定是双方造成的,并不一定代表着孰对孰错,有时候是两种观念和不同理解导致的差异。其实,孩子们的本质未必是坏的,他们因缺乏正确和有效的引导,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那种家长“护短”的行为,很难让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将事情失败的归因都放在外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总是能看到别人的缺点 有人撑腰的孩子,一旦在社交中受挫,就会觉得对方不好,这一切都是对方的错。但是一段关系或者是某种矛盾,一定是双方促成的,看到他人的缺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认识到一个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才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认识。看他人如此,看自己亦然。若总是盯着他人的缺点不放,就会对周围环境和身边人心生不满,格格不入。这其中,曾经费力袒护自己的父母也不能排除在外。因为这种思维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会因人而异。 自己无力改变糟糕的处境 既然在遇到问题时,归因都是外部的。而自我之外的因素又是无法控制的,那么很容易就产生无力之感,既抱怨糟糕的处境,又无力改变。陷入一个无限的循环,或者是黑洞。 以弱势的同情来达到目的 将自己放在弱势的一方,很容易达成目的,然而这种关系却并不可靠。追溯过去,因为“身体弱就可以不参加军训”,诸如此类事情,将孩子放在一个弱势的群体里,他天然就容易放弃尝试,也不再愿意去证明自己。在长大以后的成人关系中,会容易极端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2、出于“亏欠”心态的养育,并非补偿,而是放纵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现代职场妈妈常常一边在职场中打拼,一边又带着愧疚来陪伴孩子。因为妈妈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没有在孩子身边,而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向了职场。因而在陪伴孩子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种补偿的心态。 在这里就会觉得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是合理的。带着这种心态来养育孩子,就很少可以对孩子说:“不。” 其实,没有任何数据证明,陪伴孩子的时长,可以影响孩子的成长。 教育里最看重的依然是“言传身教”,陪伴虽然是孩子所需要的,但是他们需要的仍然是高质量的陪伴。是和你在一起时,你的一言一行,对他无声的沁润。 而且这种亏欠这种心态并不容易觉察。当旁人觉得你纵容孩子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出于爱才选择这样做。而当他不断地提出新要求,而你又不断的满足。并且你常常被他渴望的眼神打败,不忍心看到他失望的时候,放纵就悄悄地产生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内疚与亏欠都会造成负面影响。有时候,它会让我们反思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例如,当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情绪时,而对孩子大声吼叫之后,出于内疚我们会反思将来不能再用这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但是,我们仍然要注意的,是那些常态性的内疚与亏欠,因为它们将会让你不断的补偿,孩子不断地获得。很显然,这种补偿永远也无法填满无限的欲望。 3、出于“恐惧”情绪的限制,是以爱知名的不信任 在我们眼中,孩子是弱小的。在父母眼中,我们永远是孩子,而在我们眼中,孩子也是一样的。 安全问题无疑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问题。然而,除了安全之外的担忧,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理由呈现。 当孩子想要向前迈步尝试走路时,怕他摔倒了。怕他太累了。想要自己拿起餐具吃饭,怕他弄得到处都是、怕吃的太慢饭凉了。 家长之所以会严格限制孩子的各种尝试性的行为,大概是因为他们并不懂得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所具备的能力。因此,他们也就不能根据不同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去评估风险。 其实,做任何事都将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与其绑住孩子的双手,不如告诉他如何规避风险。 有时候,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仍然做不到适当的放手。 因为其实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恐惧,对于世界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了焦虑。但是,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我们常常知道,我们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看世界的方式。心存恐惧的父母很容易让孩子看到一个充斥着危险的世界。那么他又将如何与这个可怕的世界建立联系呢? 当我们责怪孩子腼腆、内向、胆小,我们是否反省过自己的行为呢? 二、权利与边界:从范围上讲,太松和太紧,都不值得鼓励 1、过于自由的孩子,没有边界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成了宇宙的中心 中国式的父母常常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宁可自己受苦也不让孩子吃一点点苦。一切为了孩子,然而结果却差强人意。因为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一方总是付出,一方总是索取。尤其是从上一代严格的教育中成长的父母,总是觉得孩子需要“释放”天性,需要百分百的尊重和自由快乐地成长。 然而,没有边界的自由,早已不是尊重,而是让孩子野蛮生长的土壤。 我们都相信孩子是性本善良,是单纯可爱的。但是当他无意识地伤害了别人,他却不能感受他人的痛苦和悲伤时,他便无法产生共情,会成为一个冷漠而自私的人。 给孩子自由,也要告诉他边界。那些不能做的事情,和可以做的事情,都可以让他自己来判断。放正自己的位置,宇宙之大,人越是知道自己无知,就越感到自己的渺小。 当一个合格的父母,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了孩子舍得下、牺牲得了自己。而是让彼此照亮对方的人生,有能力过好自己,才有可能真正地成就他人。 给孩子太多权利,可能反他被控制 曾几何时,尊重孩子被扭曲了好几个度,凡事都要咨询孩子的意见。这在作者~看来,是极不合适的。孩子可以决定自己的某些事情,而让一个年幼的孩子来参与家庭的决策,显然就是权利过度了。因为假如你让孩子们来投票决定要不要搬家,他通常不会考虑他所不知道的社会因素。而他思考的则是,搬去新的地方,他将会告别现在要好的伙伴们。 一旦孩子们参与各种决策,他将会被赋予超出年龄所对应的能力,让其错误的认识到他可以掌控任何事。 2、过于严苛的孩子,没有主见 苛责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过去老人带孩子常念的一句话就是:“乖、听话。”这好像成为了那时衡量一个好孩子和坏孩子的标准。可是当那些乖孩子长大以后,常常屡屡碰壁,反倒是那些当年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往往混得春风得意。所以说,“乖”这个词,是父母的需要,而孩子的成长完全不需要的。 当你很累很烦的时候,你希望孩子能乖一点;当你想做自己的事情时,你希望孩子乖一点;你希望他乖乖的,不要总是三天两头地给你惹麻烦。你也许觉得孩子必须得懂规矩,可实际上,那些规矩都是因你而定的,是你认为不能做的事情,而且只要孩子不执行,就会居高临下地摆出父母的权威,希望他服从。 假设孩子什么都听你的,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孩子还是他本身吗?不,他可能成为了另一个你,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非常成功和完美的人,复制你也无可非议。但是绝大多数的父母,总是在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要求孩子。甚至完全忽略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所能达到的程度。 高标准严要求的孩子,看起来是完美的。他们从不许自己犯错,然而,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不会犯错的人是不存在的。不断受到苛责的人生,反而脆弱的经不起风雨。而总是习惯服从的孩子也将很难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 你以为的管教可能只是惩罚 如果说溺爱孩子的家长,是因为感情太丰富,那么一管到底的家长,便常常是太过于理性了。溺爱的家长,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里都有爱,那么管教孩子的父母若是过度,就成了事事都讲“理”。 其实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是讲情的地方。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就更需要讲情了。管教本身是必要的,“管”在于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和偏差,即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教”在于告诉他怎么做。 所以,管教这件事与惩罚并没有任何关系。有人认为对待孩子该奖励则奖励,该惩罚则惩罚,惩罚的目的在于“让他长记性”,然而,教育里有句话常说:“什么事情,你若希望他做就诱惑他,你若不希望他做就强迫他。” 我们反观自己,让自己感到痛苦和难过的事情,自己还愿意去做吗?假如想让孩子养成某种好习惯,应该引导他去观察自己做这件事的好处,而惩罚只会让他越来越痛恨这件事,反而越走越远。 当前的教育理念中,有一种虎妈的理论。作为一种强势的教育观念,家长在教育这件事上占据了绝对的地位。也有不少先例证明这种理论的成功,例如钢琴家郎朗、周杰伦等等。 但是教育不在于研究个例,虎妈这样的家长需要一定的素质,对孩子的特质绝对的了解和正确的预判。只有那些充分认识到孩子有着某方面的潜力,而他受限于自己认知时,才出面干预指导。 三、成长与犯错:从时间上讲,无论你多大,都应该和孩子一同成长 1、选择如何养育孩子,就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在育儿这件事上,几乎没有对错,但是教育是一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辛勤耕耘。 我们在自己的原始家庭中长大,形成了现在的习惯和性格,曾经自己受过的伤不想让孩子再承受,曾经自己走过的坑也不想让孩子再经受。 选择高标准严要求的方式,孩子就会沿着一条规矩而严谨的道路去行走,但也容易缺乏创造性。而野蛮生长的孩子们,或许保留了天马行空的想法,但也容易触碰边界,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家孩子就是傻,什么不都不知道争,所以常常被人欺负。”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处于弱势的家长,孩子就长期被定位在这个弱势的圈子里了。 还有一种疼爱方式,是什么都不让做。脏的事情不能做、累的事情不能做、不安全的事情不能做,不符合家长标准的事情不能做。什么都不能做的孩子,渐渐也就没有了欲望,到后来可能你想让他去做去尝试,他都不会再去尝试了。 有时候,人生像一场不知道终点的马拉松,很多人日复一日地完成作息,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孩子也在忙忙碌碌中长大了。今天自己心情好就对孩子和颜悦色,明天心情不佳就对孩子大喊大叫,孩子也在人生的这种困惑中长大了。带着对人生的不理解,好像人生也不过是随波逐流。 而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养育方式,孩子的24小时都被各种各样的学习计划填满,表面上看,这是别人家的孩子。今天获得了这个奖,明天获得了那个奖,成绩优异,然而孩子们心理是否足够强大,能够正确认识成功和失败,正确看待鲜花和掌声,则需要好好深思。 2、做一个好妈妈很难,可是60分就足够了 每一个妈妈都想做一个好妈妈,可是每个人又都不止这一个角色。当人们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分散给自己的各个角色时,总是带着某种天然的矛盾。做女儿觉得亏欠了父母,做父母又觉得亏欠了孩子,做妻子觉得自己很累,做一个职场人又觉得偶有力不从心。 我们多么想奋力做一个好妈妈,但是被现实打败,又有着诸多无奈。 有人说,妈妈是超人,她有三头六臂。可是,我们自然地会认为,花一个小时做三件事的,总是比不过专注于花三个小时做一件事的。尤其是在教育这件事上。那么全职妈妈就一定是完美的妈妈了吗?也未必,因为人总是要搞定个体的需求,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这个别人也包括孩子。 全职妈妈这个群体非常特殊,很大概率上全职妈妈要比职场妈妈付出的更多。因为她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寻找并且让自己的存在更有意义。这当然会有一些社会因素,也会有一些经济上的因素。即便是富人阶层的全职太太,也未必会比普通家庭的全职妈妈们压力小。因为她们都必须找到一些除了妈妈这个角色之外的个人标签,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 实际上,并不存在百分百完美的妈妈。我们羡慕的那种搞得定一切的妈妈们,其实羡慕的是她们那种从容的状态。并非她们都是拥有着望尘莫及的能力,但是好心态和强大的内心却是必须的。 有时候,搞得定一切并非是真的搞定了一切,而是相信自己能够搞得定这一切。 做妈妈虽然是人的本能,但是当妈妈这件事,也是后天习得的能力。你若拥有了100分,你便不再需要努力了,而如果你是一个60分的妈妈,那么你就有无限潜力做个更好的妈妈。 3、你不应做了父母就停止努力,怎样要求孩子就要怎样要求自己 有多少家长抱怨孩子不学习,可是自己摸起书本还是上个世纪的事。有时候,我们不愿意承认,那些我们抱怨孩子的事情,恰恰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的事。而令我们惊喜的是,那些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事,也碰巧是我们也擅长的事。 然而,父母的双标,让孩子非常不服气。“不是说,让我自己进屋学习,那你们又为什么看电视呢?”“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的任务就是学习。进屋去。” 假设孩子的任务是学习这件事没有错,那么大人的任务是什么呢?挣钱养家吗?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也像自己一样,每天九九六,为生活累的不像样。所以回家就觉得应该尽量的放松,那么在孩子面前,他便容易认为人生就是来享乐的。他也愿意只挑那些让自己开心和快乐的事来做。 而且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件事,又是个伪命题。学习又是为了什么?人的一生几乎都在学习,学习各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创造更多的事物和规则。 不仅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大人一生的任务也离不开学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是学好习的前提。 如果将学习仅仅定义为考试和分数,那么当学业结束了,不再有考试,人们就当然会放弃学习,拒绝学习。 郑渊洁就曾经霸气的写过一句话:“先学爸,后学霸。”他曾经几十年如一日写作,雷打不动。教育里的言传身教永远是最直观和最有说服力的。 我们普通人并没有这份勇气和毅力,但是仍然可以从今天起,做出小小的改变。 我们会通过自己的改变告诉孩子:人生不应该是浑浑噩噩的,它是每一天都有新发现和新体验的一天。你会想去了解世上一切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东西。当你发现了学习的乐趣,你就会迫不及待地解锁更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停下来,好好审视自己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已经忘了:曾经我们也是一个孩子。 我们也曾经反抗父母权威,我们也曾不理解父母的行为,不屑于和他们沟通,但其实内心也是渴望父母的爱的。我们也曾糊里糊涂地被父母捧在心尖上,结果在自己的人生里屡屡碰壁。 人生来就是要克服困难的,一个具有强大内心的孩子,会更有勇气面对未来的困难和挑战,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而让孩子内心脆弱的不是困境,而是你面对困境的态度和行动。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读后感(十):逆向思维:如何才能避免养出内心脆弱的孩子

  文/阳光小房子

  前段时间,一个在自家卤味店里案板下学习的女孩火了,她在有限的空间里,用一台旧笔记本电脑,一个旧台灯,端端正正的坐着,非常认真的在学习。

  这样一个背影被放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这个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从2月份开始上网课,4月父母开工之后,为了方便照顾,就把她带在自己工作的菜市场,小店铺总共8平米,他们只能腾出案板下的地方,原先是放凉菜的一块空间,让孩子学习。

  这个女孩的事情之所以被很多人关注,很多人都觉得自家孩子,有敞亮的书房,优质的学习用品,安静的学习环境,可孩子们还是各种发脾气,仿佛让TA学习,就是很委屈似的。

  这个孩子,在热闹的菜市场,并不算好的学习工具,面对记者的采访,还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脸,说明她内心十分强大,并没有因为父母没有给她好的条件心生怨恨,而是利用好有限的资源,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到最好。

  俞敏洪曾经说过:常常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我想其中之一就是内心强大。人生来就是要克服困难的,一个具有强大内心的孩子,会有更多勇气面对未来的困境和挑战,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内心强大的人能活出自我,拥有自己满意的人生

  在2019年有一部纪录片很火,名字叫《徒手攀岩》。这部片子记录的是,美国一个叫亚历克斯·霍诺德的年轻人,他不断练习攀岩,直到徒手登上酋长岩的过程。

  他从11岁就开始喜欢上攀岩,最初是父亲带着他去练习,后来他就爱上了这项运动,每周会花费6天的时间进行体能和攀岩技能的训练。

  因为他小时候父母关系并不好,加上他自身的问题,他很不喜欢社交,但他擅长学习,在学校其实是个学霸。

  在19岁的时候,他选择辍学,离开家,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攀岩上。他之所以选择攀岩,就是因为这件事一个人就能干,完全不需要搭档,比较适合自己的个性。

  谁知道,在后来他遇见了很多爱攀岩的人,他们彼此惺惺相惜。

  他曾经徒手攀岩上了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半穹顶,之后又成功登顶了墨西哥山岩光明之路的顶峰,在这部纪录片的最后,他登上了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914米高的酋长岩,耗时3小时56分钟。

  他真的是活出了自我的人,并且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才是真正内心强大。按照主流的价值观来看,学霸应该走的是精英之路,而精英之路中并没有攀岩这个职业。

  他的父母以及身边的人,都会质疑为什么他要走这样一条路,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因为他喜欢,他从攀岩中能够感受到乐趣,并且他特别享受那种不断征服更高岩壁的快乐。

  影片中有这样一幕,他去高校演讲,到了提问环节,一个男孩问:请问你现在身上有多少钱?亚力克斯说身上只有几十美元。其实男孩真正想问的是,你当下的状况能养活自己吗?他说:我现在的收入就相当于一个中等牙医的收入。

  很多人都说,我也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我就怕做着喜欢的事情赚不到钱。

  亚力克斯最初一定也赚不到钱,他住在车里,并且只吃素食,不攀岩或是不开车时,就在锻炼体能,直到他慢慢在攀岩届里有名气了,才渐渐有了钱。现在他是花旗银行和宝马汽车的代言人,也曾经登上过《美国国家地理》的封面。

  亚力克斯真的属于那种内心强大的人,因为他不惧挑战,也不会去迎合世界的期待,和自身的恐惧和谐相处,并且让生活的不确定性成为了常态

善用逆向思维,避免养出不能适应真实世界、内心脆弱的孩子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并且最好是一生都快乐,所以快乐养育的理念非常流行。我们总想让孩子顺利上学,顺利毕业,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之后买房、结婚、生子,顺利得过完这一生。

  现实并不是如此,也不可能永远这么美好。

  童行学院创始人、作家郝景芳有这样的洞见:面对日趋变幻的当今世界,许多父母矫枉过正,误以为努力把孩子隔绝在痛苦和现实之外,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拥有成功的人生。

  可不管我们从历史还是现实中,都很难找到这样一帆风顺的例子,人生或多或少都会经历挫折和痛苦,只有拥有强大内心的人,才能走到最后,并且越来越好。

  不过内心强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市面上也没有关于如何养出内心强大孩子的手册。

  查理.芒格曾说过:如果我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我就永远都不去那儿。他是一个特别善用逆向思维的人,并且通过这种思维方式,少走了很多弯路。

  最近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基于逆向思维,帮助父母养出内心强大孩子的书,《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锻炼孩子内心力量的13条核心法则》,作者埃米.莫林是认知行为专家和心理咨询师,这本书是以清单体的方式出现的。

  这份清单原本是写给自己的,因为她丈夫的爸爸突然得了癌症晚期,这件事让她非常伤心。她为了不放任自流,写下了内心强大的人绝对不会做的13件事,后来这些文章在博客里被疯传,可两周之后,老人就离开了世界。

  这些清单在她每次伤心欲绝时,都像一束光,让她重新振作起来。之后就有人问她:如何把这些技能交给孩子?于是她写下了这本书。

  书中介绍了内心强大的父母不该做的13件事,分别是:

  看着目录,估计每个父母都能看到自己养孩子的问题,这本书完全可以当作一个检查清单来用,是一本十分实用的养育工具书。书中每一章都详细介绍了现象,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如何改善这种现状,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有非常具体的练习建议。

我们如何才能养育出内心强大的孩子,最重要的三点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作者针对非常用心的列出了父母不能走入的养育陷阱,想要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其实最终还是要孩子爱和自由,而两个原则放在现实中,父母一定要做到这三件事:

  首先:设置明晰的规则,因为有规则才有自由

  心理学中有一种说法:不建立规则,就等于暴力。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规则就是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要让他们有安全意识,有自我保护意识,还让他们有不能随便打扰别人的意识。

  规则并不是用来限制和压抑孩子天性的,而是让他们可以在边界之内自由探索。

  规则不是随心所欲制定的,指定好的规则,要跟孩子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则,还要在规则之内,给孩子一切选择的权利。

  比如,早餐吃什么,你可以给孩子几个选择,而不是让孩子自由选择。

  在《养育的选择》中陈忻老师讲到奖励规则的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我们建立的规则是否遵循了孩子发展的规律;第二,我们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是否尊重了孩子的身心特点。

  不制定孩子做不到的规则,同时也要顺应孩子发展的规律,这样的规则才是有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

  其次: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有条件的接受行为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并不是没有情绪,只是他能看见情绪,接受情绪,并能够调节好情绪。

  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他们各种发脾气的瞬间,这时候不该告诉他们要懂事,要振作起来,而是接纳他们的情绪,不管他当下是生气、愤怒、悲伤还是焦虑,父母要看见他们的情绪,并且充分的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引导他们调节自身的情绪。

  情绪管理,真的要多重要有多重要。

  我们不能接受孩子发脾气时,打人、辱骂别人或是损坏东西的行为,告诉他们可以通过画画,或是把情绪写出来,放在一个地方暂存起来,因为情绪一旦被表达出来,它也就不再会占用人太多的注意力了,当孩子回归理性时,就能够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别怕孩子哭或是发脾气,因为这不能代表孩子不坚强。

  埃米.莫林在书中说到:坚强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并且知道如何用有意的方式处理这些情绪。

  第三:当孩子犯错时,对孩子进行耐心的管教和引导

  有些父母不喜欢孩子犯错,但这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聪明的父母都允许孩子犯错,因为犯错时最好的学习机会。

  科学家斯蒂芬.格伦讲过自己儿时的一个故事:

  他很小的时候,从冰箱里取出一杯牛奶,可是刚走了几步,手一滑,奶洒了一地。

  母亲听见声音赶过来,她没有大喊大叫,只是非常惊讶的说:

  “哦,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牛奶洒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了,反正已经洒在地上了,在我们收拾干净之前,你想玩一会儿吗?我想,玩牛奶说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然后,母亲拿来了抹布、海绵和拖把,让他自己选择一个工具,把地上的牛奶处理干净。

  最后,母亲带着他去后院,让他用水杯灌一杯水,让他练习如何能够更好的搬运一杯液体,经过不断地尝试,他最终掌握了诀窍。

  而这次犯错的经历,也为斯蒂芬.格伦成为科学家奠定了基础,因为科学就是要不断试错,找到新的解决方法的过程。

  对于犯错的孩子,用惩罚的方式是指向过去的,并且打一顿或是骂一顿,孩子就会自动地认为抵消了犯的错,不能从错误中学习到任何新东西。而管教是指向未来的,并且最终是指向解决问题这一点的。

  正像《去情绪化管教》中丹尼尔.西格尔所说:任何一次对孩子的管教,其最终目的都不是给予惩罚或类似的回应,而是“教”。只有教育才能春风化雨,使孩子受用终身。

  写在最后:

  即使做了父母,我们依然不是全能的,完美的,我们一定也会犯错,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会有手足无措情绪崩溃的瞬间,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大胆承认这一点,向外去寻求帮助,这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

  而我们自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当孩子看到父母能够积极的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就不知不觉的被影响了。 正如西方的那句谚语:孩子不会听你怎么说,他只会看你怎么做,然后去模仿。

  想要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我们就要先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