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精选

2021-02-22 00:35: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精选

  《非虚构写作课》是一本由[美] 简 • 耶格尔(Jan Yager)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一):实用易操作的简明写作手册

  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实用的技能,我们可能会需要写信、公文、调查报告,写新闻,而这样一部《非虚构写作课》毫无疑问会对抓耳挠腮的写作者提供一些思路。

  本书的作者是简 • 耶格尔(Jan Yager),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社会学家,刑事司法学硕士,艺术学士。他是国际知名的畅销书作家,备受推崇的职场与人际关系导师,时间管理教练,风靡全球的“懒人”运动发起者。曾在Macmillan出版社、Grove出版社担任出版业务.

  本书的特点就是十分细致,建议比较有针对性,确实不愧是一部简明的写作手册。例如: 在电脑上写作,记得以多种方式进行备份 ;写作把握好时间节奏,不要熬夜赶工。以及需要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 出色的非虚构类写作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正确 ·易懂 ·思想 ·得体 。把握住这些细节有助于更好地写作,让生活工作更为顺心。

  广义上说,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创作(写作)。

  其实非虚构写作对于作者本人,其实是很大的挑战,这是因为非虚构写作混合了人物经历,学术理论和观察到的事实,他不仅要把事实描述明白,还要融入作者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因此想要把它写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书告诉我们要注意一些技巧,这些技巧大多十分有用:

  1、 如果你使用电脑写作,并且依赖软件提供的拼写或语 法检查工具,那么要记住,这些工具可能存在一些漏洞。

  2、 如果没有人为你限定写作的期限,你可自行限定。 做好参与式采访。对于一个作者来说,必须能够获得让受访者向你开放的路子,如果你自己无法获得这种路子,那就需要找另外一个受访者亲近的人打开路子。

  3、 用电脑写作并不适合每个人。

  总而言之把握住基本原则,多加训练,多谢多读,是可以达到非虚构的较高的写作水平的。

  《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二):第一版序

  如果老板要求你在下周五前写好报告,你是否会发怵?你是否想要给编辑写一封可发表的信?你能够做到写出通俗易懂的备忘录吗?即便你想要写作,但你是否还是推迟了写作计划呢?你是否一直希望写出专业的作品?如果你想写作却感到恐惧,想写得更好而不知道如何行动,那么本书很适合你阅读。无论是学生、行政秘书、编辑还是正在发展事业的写实用文体的专业作家,本书都能发挥作用。我希望本书能够让你了解好作品的基本要素,以掌握非虚构类写作的技巧。无论你写作是出于必要还是兴趣,不管你是否从未从写作中受益,是否有一天会凭写作而富有,非虚构类写作都会帮助你,让你变得更成功、更自信。

  市面上已经有大量书可指导我们如何成为职业作家、学者、社会学家,以及如何改善语法和风格。而本书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概括总结了写作风格与写作内容的所有基本要素。虽然本书不能代替那些详尽的语法或研究指导书,但是希望成为那些自觉不足的初学者的起点,成为那些想要拓展写作前景的作者的阶梯。为了能够让读者阅读顺畅,我省略了一些脚注,但保留了全文中及每章末的参考书目。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本书的任何主题,如去图书馆搜集资料、处理文字和语法、写商务信函或出版图书等,可从本书的参考书目中找到充足的资源。

  我希望你在阅读本书的时候,能够找到乐趣,并完成每一章的写作练习。总的来说,提升写作的方式有两种: · 勤写。 · 勤读。

  “勤写”不仅仅限于本书中的练习,还应该包括你必须写的其他非虚构类写作项目。而“勤读”则是指多读历史上著名作家或当代知名作家的优秀作品。传记作者、评论家安德烈·莫鲁瓦(纽约:达顿出版社,1960 年)在《写作的艺术》中阐述了阅读对写作的帮助,并且强调写作与作者的年龄无关:

  年轻作者训练写作最好的方式是阅读大师的作品—深入钻研大师的作品,了解大师是如何写作的。大师的写作方法就是很好的示例。一开始,他们可能是出于兴趣而阅读,就像千千万万的年轻热血作家初尝鲜一样。熟悉了那些作品之后,他们将以“琢磨”为目的反复阅读,参透其中的奥义。

  通过本书,我将苦心钻研十五年的写作经验分享给大家,以帮助大家在非虚构类写作中找到自信与乐趣。自1972 年在国家杂志上发表第一篇文章以来,我已经出版了七部非虚构类写作书,发表了一篇学术专题、一篇论文、几十篇报纸文章以及杂志文章。所以,我认为自己能够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窍门,以帮助你更轻松、自信地写作,帮助你从写作的恐惧与谬误中摆脱出来。非虚构类写作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经验,更是一项必要的技能。

  《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三):写作,从破除“天赋论”开始

  

只要一本书能带给你反思,这本书就有存在的意义。《非虚构写作课》就是这样一本书。

作者引用散文作家拉尔夫·瓦尔多 · 爱默生在《思维能力》中的一段话向我们强调写作和素材积累在于技巧不在乎天赋是否异禀和经历是否精彩。

“我们都是聪明人。人与人的区别在于是否会用技巧,而非是否有智慧。某学术社团中一位喜欢听从我意见的人,知道我写作有奇思妙想,认为我经历过一些了不起的事情,但我知道他的经历同样精彩。如果是我的经历,我也会将它们用在写作中。他经历过新旧事物,而我习惯于将这些食物结合在一起,这一点是他没有做到的。这也许最能说明问题。如果我们遇见过莎士比亚,未必会发现自己远不如他,而会认为我们是一样的,只不过他掌握了使用,分类素材的神奇技巧,而我们没有。”

我十分同意,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绝非聪明与否。总是自诩聪明而沾沾自喜不作努力的人视野是狭窄的,《伤仲永》就是家喻户晓的案例。原以为聪明加上勤奋,才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读到这幡然领悟。是否会用技巧才是分水岭。

一定要会用技巧。一定要会用技巧。一定要会用技巧。

请将这句话深刻记住,潜移默化运用,不管是写作,还是其他。

魔方高手拥有一套恢复公式,会阅读的人看书的速度是不会阅读的人10倍,掌握沟通话术的人既满足自己需求又让大家开心...你以为的天赋,不过是善用技巧和套路罢。写作也如此,我们都能做到。

按照作者的写作框架走,是清晰且事半功倍的。

1. 确定主题

2. 收集素材

3. 整理信息。制作任务清单。

4. 撰写初稿

5. 进行修改

6. 递交作品

7. 酌情收集他人对作品的批评意见。

看着朴素平凡的框架,才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精华。褪去花巧的套路,勤加练习,这就是《非虚构写作课》的要义。

  《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四):文章写不出来?从这本书开始吧!

  常常游览各平台上的文章很是羡慕怎么这么会表达呢?写出来的文字怎么这么简洁有力、逻辑性强呢?怎么写出来的呀!心理也期待有一天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 ,可是一摊开纸拿起笔来愣愣写不出一个字来。 虽然平时工作不用写文章,但难保你以后换一份好工作的时候刚好是要有文笔的,那你岂不是很沮丧,如果你学会了写文章,你就比别人多了一项竞争优势。 最近读了这本《非虚构写作课》后,我就认识到写好文章是可行的,人人都可以做到清晰的表述自己的想法。《非虚构写作课》的作者是国际知名畅销书作家简·耶格尔,她专注商业写作、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领域,已出版了48部作品被译为30多种语言,畅销全球。本书中作者以自己十五年的写作经验分享给我们。

  一、如何写好一篇文章? 《非虚构写作课》里告诉我们你在开展每项任务时,都必须先考虑自己的思路——你想说什么(想法);动机——为什么你想表达此观点(告知、说服、娱乐);目标读者——你想写给谁。一旦你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想如何写作,自然就有了自信。接下来有七个写作思路步骤: 1.确定主题。你想写(和必须写)的内容。 2.收集素材。研究你要用到的基本素材或其他相关信息。 3.整理信息。制造任务清单(要点列表或细节大纲)。 4.撰写初稿。 5.如有需要,进行修改。 6.递交作品。 7.酌情收集他人对作品的批评意见(例如,重写本作品,或者将批评意见用于当前或今后的写作)。 以上七个步骤只要用心收集素材、梳理思路、投入时间写作并反复修改,我们的写作技能便会随之而提高的。 二、如何有效解决写作障碍? 1.坚信写作能力可以培养 特伦斯.莫兰博士曾在公立中学担任过教写作的老师,他认为写作技巧是可以传授的。他的学生中有一个有写作天赋,另一个学生没有。但如今,前者已经从事房地产业务,而后者一直在从事写作 ,并且已经发表过作品。由此可见写作是一项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技能。虽然并非人人都能在文学殿堂中一举成名,但人人都可以做到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不必追求一次性写好 我们在开始写作的时候,就要求自己能够一次性的写好,就容易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心理学家德西.萨凡-加佳德认为,要求一次性完稿是一种任性的表现。因此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把自己所知的先写下来, 再进行反复修改与重写这一过程。先完成再完美。 3.创造属于自己的写作环境 如果我们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写作环境固然是好的。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会被生活上的一些人和事所干扰,但这并不能成为你不写作的理由。如果你真心想学好它就必须找出属于你的写作环境,像每天早起晚睡写一个小时;每个周末用两三个小时去写;如有可能去图书馆写等等。当你把它当成不得不做的态度去对待时,你一定能够找出属于自己的写作环境。 4.设定截稿日期 在我们写作过程中,如果没有设定截稿日期,常常会出现“我现在没心情写,迟点再写吧”“先打一会游戏再写”等等这类想法从而导致拖延。这时候你设置截稿日期很有必要,它会让人产生一定的心里压力,从而集中精力,高效率地完成写作。 5.虚心接受读者的批评 当我们写好一个篇文章时拿给读者看,我们就会从中得到一些反馈信息 ,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就会知道自己写的好不好,不好的地方加以改进,从而为下一次写作提升能力。 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在社交媒体线上进行沟通,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能让我们赢得更多的职业机会。

  《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五):非虚构写作课丨从写作到出版,这本书就够了

  无论你是什么,都需要写作。

  偶然的一个原因,我读到了这本《非虚构写作课》,真是受益匪浅。

  这本书有三版,读到的这本是最新修订版。蓝色的封面设计新颖独特,内容夯实有力。作者从突破写作的方案、如何选择合适的写作工具、如何让内容更有吸引力、如何表达作品的风格、如何出版作品等一些关于怎样写作的内容,向我们一一讲述,读完本书,就像真正的上一堂堂写作课一般。认真的揣摩并落实作者所讲述的,出一本非虚构类的书将不再是梦想。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简.耶格尔。她是国际知名的畅销书作家,备受推崇的职场与人际关系导师,时间管理教练,风靡全球的“懒人”运动发起者。专注商业写作,已出版48部作品,代表作有《高效工作法:7天生产力改造》、《友情的力量》等等。

  这本《非虚构写作课》可谓是作者顷囊相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从非虚构写作:

  一、 内容要有吸引力

  这一章的题目为如何让内容更有吸引力,我的解读的为内容要有吸引力。

  既然是非虚构写作,我们就要搞清楚什么是非虚构写作,书中作者给出的解释是:

非虚构类写作是以写事实为主的写作,用以引导、说服、娱乐读者,也称作说明性写作或散文。基本上来说,除了小说、短故事、戏剧、诗词和剧本,其他都属于非虚构类写作。

  理解了非虚构类写作,我们首先要确定写什么内容,这就要求你得有想法,有想表达的欲望,因为好的作品源于好的想法。知道自己想写些什么了,接下来你需要收集素材进行研究。收集素材的方法多种多样,作者给出的有采访、观察积累、查问卷、使用现有资源。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备受欢迎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李笑来就是运用观察积累加上使用现有资源,为我们呈现了一本精彩的时间管理佳作。

  二、 表达作品的风格

  写出了精彩内容对于出书,就像高中生走艺考上大学,艺考分过了,文化课还没有考,仅完成了一半。如何表达风格,是指如何表达作品的内容,你通过写简单清晰的句子、风格统一的段落,来明确传达思想。确定作品的风格,才是关键。就像满大街都是卖猪头肉的,大家都知道张三家卤出来的猪头肉最香,肉肥而不腻最好吃。作者通过列举出《瓦尔登湖》、《时尚先生》杂志、《如何读书》像我们展示了著名作家的风格,通过文章段落的对比,进一步感受作家文字的简洁优美。作品的风格需要你表达清晰明确,这也是非虚构写作的关键。

  完成初稿后你要从头到尾的读一遍,检查其结构。继而作出修改,思考这本倾注心血写出的作品是否完全展示了你的写作风格。

  三、 出版作品的方法

  有了内容,写出了属于你风格的作品,或许你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出版或者发表这样一部著作了。你想象着作品出版后你会成为知名作家,还会获得一笔非常丰厚的版权费。殊不知发表一部作品似乎是非常的困难,这里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方法。

  1、 给编辑写询问信推荐作品

  编辑依赖作者而生存,没有作者,编辑便没有办法出版图书。书中作者列举自己给全国性的杂志社发送的一篇询问信,得到的回复也是很有意思,既没有采纳,也没有拒绝。

  我们可以遵循原则,多去尝试给编辑发送询问信。这是美国的的方式,换做中国我们可以给杂志社联系,发送邮件推荐自己的作品。

  2、 找到出版商

  如今出版作品的方式多种多样,自费、出版商投资等等。作者给出通过《文学市场》了解。在中国这方面的书籍还是比较少的,但是只要你的作品有吸引力,通过作家引荐找到出版商应该不是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为我们介绍了运用写作的技能,这一段是作者写作的感悟,肺腑之言读完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引发人的思考。但凡是爱好写作者,都有想出一本书的梦想,我们既不是明星也不是企业家,通过《非虚构写作课》这本书,踏实进取,只要你写出的内容吸引读者,相信出版一本书将不再是梦想!

  让我们抛开痛苦,带着自信与快乐走进写作!

  《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六):设定小环境,突破写作障碍

  在今天动笔之前,我已经三个多月未曾写下一篇完整的文章了。

  我当然清楚我必须得写点什么,可我就是不动笔,一直拖到将脑子里凌乱的信息全部忘掉。我明确意识到:这不是休息,这是拖延症,我遇到了写作障碍。

  两周前,我看到这本《非虚构写作课》。我想,这或许是重新找回节奏的一个契机。

  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其高大上的宣传:再版三次的经典教材、全球畅销二十年、内容包括有效写作的7大步骤,突破障碍的8大方案……好吧!死马且当活马医,能流畅写出一个段落也是赚。

  我阅读的重点,当然是全文第二章,“突破写作障碍的方案”:

  1. 坚信写作能力可以培养

  2. 不必依赖对写作的紧迫感

  3. 不必追求“一次性写好”

  4. 先随性写,再慢慢补充

  5. 创造属于自己的写作环境

  6. 虚心接受读者的批评意见

  7. 制定时间清单提醒自己写作

  8. 不必每天都坚持写作

  诚恳地说,这些内容中有一部分,是有些老生常谈了。但能够常谈的,必定都是经过多次验证的精华,值得反复思考与体悟,常看常新、常思就常有收获,常有收获,就比较能在行动上去督促自己。

  在这八个突破障碍的方案中,我感受比较深的是第4、5、7点。

  第4点:先随性写,再慢慢补充。所谓随性写,就是有什么写什么:零散的几句话、脑子里出现的一个场景、整理已有的信息……其实大多数作家的作品,都是由零散的片段组合而成的,少有作家在一开始就考虑得事无巨细,严格按照大纲走。甚至有作家说,写出大纲就意味着:好的!我可以排除一种写法了。

  零散的片段多了,可供整理为成篇文章的内容基础也就有了。修改合并,总是要比从零开始写要容易得多。而记录这些零散的信息,也能够带来灵感,能够让脑子里的想法越来越多、越来多精彩。

  如果实在不愿意写,这些零散的想法也可以采取录音的方法来记录,之后再把它们誊到纸上,这就又降低了难度。

  第5点:创造属于自己的写作环境。写作环境既包括让自己感觉舒适的地点、也包括能独属于自己的时间、最能静心写作的状态,是一个综合环境的统称。

  比如有人喜欢早起写作、有人喜欢饭后写作、有人喜欢下班后在办公室里多留一个小时、有人喜欢在咖啡厅里写作。家庭主妇可能把稿子藏在洗碗布底下,每天在厨房里写上几句,另一本写作指导书《写作课》的作家艾丽斯 马蒂森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请人照顾孩子,自己躲在洗衣房写上四个小时。

  每个人最适合写作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个环境。

  第7点:制定时间清单提醒自己写作。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对抗拖延症就靠它了。选择一个自己无法拒绝的时间、把它当成最重要的一件事来做。

  我个人的感受是:我必须把写作当成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来做。否则我就会不间断地把其他事情放在写作的前面,往往一直忙碌到到深夜不得不休息,也还一个字都没写。

  但放在刚起床时,我再怎么磨蹭,也总能写上几笔,哪怕不成篇章,至少也是个片段了。

  以上这三点,尽管表面看来,它们讲的分别是写作方法、写作氛围、与自我管理。但事实上,它们三个相互勾连,共同形成了一个小的写作环境。

  除此之外,作者又额外提出了关于写作内容的一些小建议:自由创作,这其实是对第4点的一个补充。其中提到了其他作家对于写作的建议,包括:如果你实在没得写,那就写“我不知道写什么”这件事;每天用十分钟的时间来自由创作,写的内容好不好、有没有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你学习写作。

  在章节的最后,作者给出了练习建议:自由创作,日后重读,以审视的眼光去修改;想拖延的时候,先把标题写下来,列出拖延的后果;设定完成后的奖励;安排写作清单;写下阅读一本书后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每个章节后都有练习内容,非常实用、且具有可操性。

  除了以上内容,这本书也包括如何整理信息、如何表达作品风格、以及提供了一些日常非虚构写作如信函、备忘录的注意事项和模板,是一本内容丰富、干货也比较多的指导书。确实称得上是经典之作了。

  但因为内容太丰富了,在具体的写作技巧上,就不是非常具体,建议与《完全写作指南》配套阅读,在非虚构写作这一方面的指导,基本上就完满了。

  当然,指导如何细致,如果不去实行也是白搭,对于想要写作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根据这些指导去自律自己的行为。

  无论如何,先坐下来写上十分钟吧!

  Just do it!Later(不是,划掉)

  《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七):7招助你突破写作障碍,成为高产出作者

  我们做任何事都会遇到障碍和困难。这就是客观规律。人性的懒惰和害怕困难有时候也会死死的困住你行动的步伐,没有反馈也会打击你行动的决心。写作也是这样的。这些困难几乎所有人都会遇到。但是初心也很重要。你到底是想试试看、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结果是不同的。

  对于写作,有这样一本书,可以帮助你突破写作障碍,掌握写作流程。它就是简·耶格尔的《非虚构写作课》。非虚构写作是什么意思呢?对于小说、戏剧、剧本、诗歌,其他的都叫非虚构写作。掌握写作技能,对于职场加薪升职或者个人将来独立发展,都非常有用。写作和演讲,是通用的打造个人影响力的技能。

  这本书有3部分对于作者非常有用。

突破写作障碍的方案

  1、设置截稿日期。

  设置截稿日期,会产生一定的心里压力和情绪,在一定压力下,精神会集中,效率也比较高。截稿日期自己设定也可以,或者外部设定,效果都是一样的。

  也不要太担心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在这方面你并不孤单,因为所有初学写作者都经历着和你一样的心情。

  2、坚信写作技能可以培养

  写作就是表达的一种。不是什么特殊的天赋。像音乐、体育在这方面确实有天赋的存在。非虚构写作并不需要什么天赋。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想成为一个文学家。

  把它当做一种可以练习和精进的技能,持续去练习。

  3、不追求一次性写好

  写作的秘密,很多大师也告诫过我们。修改。反复修改。

  海明威这个西部牛仔型作家说过:第一稿,永远像臭狗屎。没有一个好作品不经过反复修改打磨的。

  不信,你把写出来的东西,自己读一遍,改2遍。修改10篇作品看看有什么进步。

  4、固定写作时间

  每天写30分钟,哪怕10分钟。如果你说连十分钟都抽不出来,那就是扯淡了。随意写什么,不限内容。

  把你想说的一个想法、今天发生的一件事,表达清楚就可以。看看你写出来的东西,是不是你想表达的。因为重启,是耗费能量的。偶尔中断也不要有压力。接着写就可以了。

  5、虚心接受他人反馈

  把自己写的东西发到社交媒体,看看读者反馈。

  发给资深人士,外部的反馈很重要。

  6、制作写作清单,提醒自己写作

  把计划放在自己能看见的显眼位置。免得遗忘。

  既然成为目标,就要可见。哈佛大学有个研究,说84%的人无目标,13%有目标但没写下,只有3%的人明确写下目标,你猜他们10年后收入差距是多少?3%的是84%的10倍,是13%的5倍。

  7、早起一小时写作。

  做个晨型人。可能大部分人做不到,那早起15分钟,半小时。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其实早上起不来,强行起来,活动一下,困意就消失了。

写作流程

  专业和非专业,很多时候就体现在流程和“工序”上。做任何事,都是先后顺序的,这种顺序就是流程。专业的人理解流程,按照流程生产。内容生产也遵循这个规律。这也是本书有用的地方。那么写作流程是什么?

  1、确定主题

  主题就是你要表达的观点。或者说是一个结论。

  2、拟定大纲,确定写作框架

  一般说明文、议论文可以按照这2个框架

  总分总结构。先写结论,然后写分论点,最后再总结。

  时间顺序:按照事件发展来正着叙述。

  3、收集素材

  寻找支持论点素材,观点、故事、事实、数据都可以。收集素材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采访等获得。

  4、创作

  至少修改1遍。最好修改到自己满意。

  5、让他人审阅。

  听听外部反馈。

风格问题

  有了写什么,还有个怎么写的问题。

  作者给出4个原则

  1、正确用词,不要以辞害意。准确表达最重要

  2、易懂。

  用简单词,一句话一个要点,一个段落说明一个意思,一个段落由4-8句话组成。

  排版整齐,方便阅读。

  3、思想

  观点新颖,有一定思想性。

  4、得体

  简·耶格尔这本《非虚构写作课》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作为入门书算是比较好的。其中写作流程、写作风格和突破写作障碍这几章很有用。个人觉得写作障碍这一章意义尤其重大。因为非常多的人,往往是一开始被障碍卡住了,不再进行写作,所以后边的写作流程和写作风格也就不存在了。那么如何突破写作障碍,真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体会一番。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八):7个写作步骤帮你养成写作习惯

  在职场中,你是否听到过“两个实力差不多的人竞争,选谁呢?选那个会写作的。”这种话,不知道别人,我是经常听到。谈到写作能力,大家经常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说“我上学的时候作文写得可好了。”这种对自己写作能力很自信的情况。另外一个是说“我很多年不写作,写不出来了。”这种否定自己的状态。

  写作其实是个熟能生巧的事,也有自己的步骤流程,行动起来,按照要点勤加练习,也能有不错的成绩。我本人学物流的目前能在各平台发布自己的文章,很多人会问我怎么练习写作能够事半功倍。今天我就来分享一本写作基础书,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写作课教程《非虚构写作课》,已经畅销20年,很多人通过学习取得了不俗的写作成就。

  《非虚构写作课》的作者简 • 耶格尔(Jan Yager),不光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还是一位作家,出版了48本书,畅销全球。这本《非虚构写作课》的中文版已经再版3次,跨越20多年,每次改版,他都会根据最新的写作环境,跟阅读这本书的写作者分享在新的写作经验和技巧。今天我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的是,书里的一小部分“写作的基本步骤”,书里更多的内容,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来分享。

  《非虚构写作课》里把写作总体思路分解为7个步骤:

  1、确定主题。你想写(或必须写)的内容。

  2、收集素材。研究你要用到的基本素材或其他相关信息。

  3、整理信息。制作任务清单(要点列表或细节大纲)。

  4、撰写初稿。

  5、进行修改。

  6、递交作品。

  7、酌情收集他人对作品的批评意见。

  首先说这个步骤非常好,能够顺利出稿,而且确保不跑题。我自己写作多年,反复练习,有3点可以分享给大家。1、以读带写。2、给自己增加写作动力。3、找到一起努力的伙伴。

  1、以读带写

  写作不难,但是需要反复练习,比如这次你需要写稿,临时写一个,隔很长时间也不再写了。等再写的时候,还要重新开始学。这就效果不好。我个人的经验是以读带写,平时养成固定写作的习惯。每次读完一本书,我就会写一篇书评,做一些读书笔记,这样就能坚持不断的输入和输出,一方面可以积累知识,转化成能力。另外一方面,养成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反复练习,越写越好。当然这个不是我发明的方法,这是我从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的笔记读书法》作者)、 赤羽雄二(《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作者)、 斋藤孝 (《深阅读: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作者)这三位阅读专家的身上发现的共同点,他们都有读书然后写书评的习惯,这不光让他们成为了阅读领域的专家,还成为了畅销书作家。

  2、给自己增加写作动力

  不得不说这是写作者最好的时代,各平台都给写作者收益的扶持,我们通过写作发布文章,可以赚钱。这给写作者很大的动力,也是我给自己增加的写作动力。我会给自己做出计划,每月写几篇,怎么写,大概什么主题,拿那些收益、奖金。有了这些银子的鼓励,我也更有学习和写作的动力。我还会定期参加各平台编辑组织的培训活动,一方面可以学习,另外一方面,完成培训作业,会得到很多奖品,这些奖品无形中也给了我写作的动力。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妨给自己增加写作动力,比如赚够多少收益,可以去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旅行。或者买一个喜欢的东西,这些都是给自己增加写作动力。拆分目标也是个好方法。想写一本十几万字的书,听上去挺难的,但是拆分到一年365天,每天写几百字就完成了。

  3、找到一起努力的伙伴

  一个人努力,就容易放弃,找到一起的努力的伙伴就能坚持下来。在此我也感谢一下这些年一直跟着我写的伙伴们,我们在群里分享写作心得,读书体会,分享收益奖金的消息,互通有无。一路走来,有人实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人出书成了作家,有人成为了平台的签约作者,希望我们一起能走更长的路。

  有好的伙伴,不光可以互相分享资源和收获,也是一种监督,比如大家同一批写的书,别人完成了,我没完成,这就是个督促,就会赶紧完成。一批提交的稿子,为什么别人拿到收益了,我没拿到,看看别人分享出来的获奖链接,学习一下,取长补短。

  简 • 耶格尔《非虚构写作课》在中提出“写作的自信来源于能力”,学习非虚构写作的基础知识,将会使你创作的文字更加契合你要传达的思想,这就是能力的体现。你未必刚读完这本书就能从第一个步骤顺利走到最后一个步骤。但是在反复理解和实践书中知识的过程中,你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就掌握这种能力,通过7个写作步骤养成写作习惯。

  在信息繁杂的时代生活,写作可以强迫我们启动独立思考,而不断的阅读和思考被动的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共同的阅读写作让我们收获了朋友,拓展了人脉,这种人脉因为共同完成的任务而更亲密。在读书会中不乏一起阅读写作走到一起结婚的例子,就是因为共同的提高能让我们感受到多巴胺的分泌,获得成长的快乐。

  《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九):《非虚构写作课》:初学者的入门宝典,有基础者的上升阶梯

  在日常工作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你熬夜加班花了几天时间写出来的汇报,老板瞟了几眼,就扔回来说:“重写!”

  你费了吃奶的劲儿,写出来的方案,客户觉得不行,要求要看再详细点的资料;

  你辛辛苦苦写的备忘录、会议纪要,被头儿批评,说写得狗屁不通……

  告诉你个秘密,这些场景,我之前都经历过,为了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读了很多书,希望能够寻觅好的方法和诀窍,而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美国畅销书作家简·耶格尔所写的《非虚构写作课》。

  简·耶格尔是一位跨界型选手,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他还是司法学硕士、社会学家、职场与人际关系导师、时间管理教练……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畅销书作家,现在已出版了48本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和文字,畅销全球。

  《非虚构写作课》这本书,详细解释了怎样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即多读和多写。

  那么,什么是非虚构写作呢?

  非虚构写作是以事实为主,主要是用来引导、说服和娱乐读者,又被称为说明性写作或散文,它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

  非虚构写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求职优势、晋升优势,它更是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表达自己,获得关注,有助于建立我们的个人品牌。

  具体我们应该如何做,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呢?

首先,我们要修炼杰出作家的四个必备因素。

  一是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想要写好文章,就要积累丰富的素材和知识,这样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二是要有耐心去修改或重写文章。海明威说过,所有的初稿都是狗屎。所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修改和重写,以便于更好地表达。

  三是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语言功底包括语法、标点符号和风格,想要提高,只有多读多记多写多练了。

  四是要自信和拥有智慧。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惟有你先相信自己和拥有智慧,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其次,我们要扫除写作路上的障碍,为写作提供方便。

  一来,写作是一项可以习得的技能。我们平时做好搜集和整理大量的素材,保证写文章时,可以立即找到需要用到的内容,同时,还要加强阅读和练习。

  二来,我们要做好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职场中,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所以要做好规划,以提高效率和优化结果。

  三来,要为自己准备好工作环境和工具。可以为自己准备专门的房间,没有的话,至少要有一个专门的书桌,周围有触手可及的书籍和资料。

  四来,要勇于接受批评。没有哪个作者写的文章,能像人民币那样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文章在发表之后,必然会有批评的声音,我们要勇敢地接纳不同的批评的声音。

  五来,不必要求自己日更。不要给自己施加那么多的压力,顺其自然地有感而发即可,不必硬性规定天天更文。

最后,写作时要注意内容和风格。

  一是内容要充实。写我们主动的想法、所见所闻或者所关注的事情。

  二是主题要合适。写可靠、明确、能够引人共鸣的主题。

  三是要有用户思维。要考虑自己要写给谁看,确定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以及写作的动机和目的。

  四是要注意风格。遣词用字要讲究,标点符号要准确,要做到正确、易懂、有思想而又得体,为读者带来知识或帮助。

  五是可以建立自己的风格样式表。这样有助于在自己写作时,可以预先进行自查自检。

  除了上述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之外,作者还为我们分享了有效写作的7大步骤:

  1.确定主题。找到你想写的或者必须写的内容。

  2.收集素材。搜集和整理你要用到的素材或者别的相关的信息资料。

  3.整理资料。制作写作的任务清单、罗列要点或者大纲。

  4.开始写初稿。不必担心不必害怕,直接开始写吧~

  5.进行必要的修改。

  6.交上自己的作品。

  7.收集别人对于这篇文章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帮助指导我们重写或修改这篇文章,或者可以用于指导我们今后的写作。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作者还建议我们每天写日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坚持每天花一个小时用于写作。书中每章节的末尾,还有一些针对性的小练习,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本书从思想认识到方法技巧,都为我们提供了有效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和建议,它既可以帮助初学写作者打好基础,也能够有效拓展有基础写作者的职业前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和学习。

  《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十):初学者要学的写作方法,在这本书里

  1.

  著有《堂吉诃德》的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说:“笔乃心灵之舌。”中国的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

  在《非虚构写作课》一书中,作者介绍了临床学家、教师穆里尔.谢夫曼所说的观点:人有三种可以探索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情感的方式,“写作”是其中一种。

  可见,写文章应是通向内心深处的幽径,是生活里血肉的感官。

  那什么是非虚构写作呢?简.耶格尔介绍说:“非虚构写作是以写事实为主的写作,也称说明性写作或散文。基本上来说,除了小说、戏剧、诗词和剧本,其他都属于非虚构写作。”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写的报告、总结、书评和生活感慨等,都属于非虚构写作。

  简.耶格尔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刑事司法学硕士,艺术学士。他著的《非虚构写作课》详细地总结了非虚构写作中应该注意的各种事项,有关于内容的,有关于形式的,甚至连写作工具、出版方式和涉及到的法律也做出了细致的描述。

  其中的有些内容似乎离我们有些久远,但是其中的经典的建议却是永不过时。

  2.

  一般来说,开始写作得先构思自己准备写什么。但很多人可能会遇到问题:不知道写什么。基于这点,简.耶格尔建议,我们应从我们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因为,从兴趣方面入手,我们能诚恳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灵感看似荒芜的时候,“抒发情感”是表达的唯一出口,这时,人们能进入说话那样的自然状态,此时,人的情感是饱满真挚的,和思想是同步的。

  叔本华说,唯有发自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桂冠。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也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也不能打动人心。

  真实表达情感和想法,是写作技法训练的开始,也是写作技法训练的终结。

  思考好了自己写什么后,那怎样让自己的内容变得有吸引力呢?

  简.耶格尔在《非虚构写作课》中强调道:问问自己,是否每项陈述都有足够的材料支持,如示例、说明和引证等。

  所以,让自己的内容变得有趣的基本前提是,能否有证据支撑自己的说法。这意味着,我们在构思好了“写什么”后,我们需要查找取得相关材料,比如,做一些背景调查,查阅书籍资料等,让自己的想法“言之有物”。

  在得到相关的写作材料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笔记,提炼出关键点,再列出大纲,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铺展自己的思考,这样,“写什么”这个问题基本上是得到解决了。

  3.

  在决定好“写什么”后,写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怎样写”。

  简.耶格尔在《非虚构写作课中》称,“怎样写”关系到“读者群体”是哪些,不同的读者,采用的写作风格是不同的。写给老板看的和写给同事看的内容,语言风格自然不能一样;写给老师看的及写给普通读者看的文章,遣词造句方式也是有天壤之别。

  但无论采用哪种风格,一篇优秀得体的非虚构写作都应遵循几个准则:简洁、明确、优美。

  很多文章,辞藻华丽流于表面,或用词晦涩难,这样的文章没有考虑到读者的感受。尤其在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各种读物充斥在读者眼前,肤浅鄙陋的内容浪费读者的时间不说,更可能传递错误的价值观;而读起来佶屈聱牙的文字,并不能与读者共情地建立沟通桥梁,也不能为读者建立智识的自信,同样是一种无效的表达沟通方式。

  美国作家怀特说过:写作是一种信念的行动,不是语法的技巧。

  所以,关于“怎么写”的技巧和风格会有很多,但“真”和“对”是打动读者的核心,才是被理解和被接受的钥匙。

  同时,《非虚构写作课》中强调,不要希望文章能一次性写好,优秀的作品需要多次修改。

  一篇出色的非虚构文章,一般没有冗长的句式,文字轻快、顺畅,而要达到这种效果,任何作家都不能一蹴而就,他们都需要反复琢磨,字词是否凝练,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思想是否分明。

  鲁迅也认为: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所以说,写作是既容易又艰难的事情。

  4.

  但做任何事情都要找到比较对的方法。

  我之前看过一本介绍写作技法的书,作者强调道,要每天都练习写作。还遇到过写作培训班鼓吹,狠逼自己每天写万字。

  这些方法,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有隐患---紧急密集的任务紧迫感,会让他们对写作产生疲倦感,让人对写作产生“暂时”甚至“永久”的写作障碍。

  简.耶格尔在《非虚构写作课》中提出,不用每天都坚持写作,但是要制定提醒自己写作的时间清单,无法继续写的时候,不要丧失信心,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要坚信,写作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所以,简.耶格尔的很多建议,不论是对于写作初学者,还是对于遇到写作障碍的“老手”,都是不错的良策。该继续的时候就继续,该停下来的时候停下来,写作也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写作要取得进步,需要不断地增加知识储备和练习,需要渴望进步的决心和坚毅的态度。

  总之,要写出优秀的非虚构文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撸起袖子开始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