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米克的近路》经典影评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米克的近路》经典影评有感

2021-02-27 03:56: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米克的近路》经典影评有感

  《米克的近路》是一部由凯莉·雷查德执导,米歇尔·威廉姆斯 / 保罗·达诺 / 布鲁斯·格林伍德主演的一部西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米克的近路》影评(一):对西部片就是不免疫

  这电影倒是能看下去,就是没有完整的故事,也许导演就不是来讲故事的。一众实力演员,久违的保罗-达诺,当年的《血色将至》可是和丹尼尔-戴-刘易斯平分秋色,不过他不走主流,可惜了。

  《米克的近路》影评(二):《米克的近路》

  非典型西部片,没有公路的公路片,也没看出什么女性视角。

  仿佛一个圆,周而复始的推进,如同人困在某种终日走不出的线上。

  荒芜的环境加上纯粹的自然光线突出了其单调性,或平移或静止的记录车队的镜头延展了这条线,而镜头切换的长时间重叠,声音的过度提前将这种闭合性表达。

  《米克的近路》影评(三):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只有困惑和迷茫

  西部题材的小众独立电影,似乎仅仅在抒发导演自己的想法,所谓的女性视角,也仅仅是通过女主角对于一系列发生的事情的思想变化。大段的走路,不多的对白,用西部荒芜的场景,淡化人类的思维。走在荒漠里,没有希望,没有绝望,更多的是无助于迷茫。只有一个生活在大漠中的印第安人似乎知道前进的路,但是他的思想却不能为其他人带来任何的帮助。

  《米克的近路》影评(四):蛮荒与未知

  世界大概本来的面目吧 1845年 人类还没有被现代自动机械宠爱之前 他们算是精致的人儿吗 现代深邃执着的人儿们 内心大概都与这荒原相似吧 在自然中找到过真正快乐的人大概更容易与这部电影共鸣 。

其实我们内心底里是有追求的 而且大部分人的追求都相似 敢于放逐 是勇敢的 同时 体会到的 定不是一般大多数人在人造有限的环境中可以体会到的 生命自有其自然的固执吧

  《米克的近路》影评(五):迷路了

  本电影是“西部荒原电影”的代表式作品。影片利用大量长镜头和空镜头表现出了霍雷德式的空想,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真实感。不同于《等待戈多》主人公是消极地等待理想的到来,本片主人公则是主动跨越俄勒冈之路去寻找自己理想的家园。主人公们在荒原的探索、迷失,是对现代人在社会中迷茫心理的影射,印第安人的出现带来了希望,更是绝望。《米克的近路》以为有捷径可走,却往往是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 好吧,以上都是我瞎编的,看了近两个小时,我也不知道自己看了一部什么玩意儿,还我时间!!!!!艺术家和群众的分离呐,我这个大俗人是一点没get到导演到底想表达啥!不管怎么说,导演应该是玩得很开心,荒原景色确实别有一番特色。 PS:这部电影获得了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天主教文化奖!!!!!!(专门为获奖而拍的影片吧)

  《米克的近路》影评(六):米可的近路

  不知道说啥了啊,全Brisbane就一家电影院上映啊。 去了发现整个厅就俩人看啊。 欣赏不了啊,太文艺了啊,太独立了啊。 导演就不是拍给俺这种观众看的啊,就没剧情啊。 就是几个人横穿沙漠啊,白天走晚上休息啊。 太冷峻了啊,镜头都静止不带动的啊。 荒漠的摄影是很好,可是晚上就不打光的啊,夜里就靠一篝火,神马都看不见啊。 还有好几个夜晚的戏啊,有木有。。。 各种看不见人啊,只能听声啊,还各种西部口音啊,听不懂很崩溃的啊。。。 还有一印第安人,说土著语啊,神马都听不懂啊,也木有英语字幕啊。 最后到底走没走出沙漠啊,神马都不知道就结束了啊,没有结局啊。 快睡着了啊,跟这比《生命之树》简直太提神了啊。 太小众了啊,奥斯卡应该没戏了啊。 小米虽然演的好,但估计也悲剧了啊。 P.S. 冲着米歇尔威廉姆斯去的,可惜戏份不够多,但表演确实很好。 几乎完全融入角色,灰头土脸的村姑的感觉,很内敛的表演。 感觉是继去年《蓝色情人节》之后又一个“没有表演痕迹的表演”。

  《米克的近路》影评(七):近路

  是我喜欢的电影。我是不喜欢看电影院电影的人,对阿凡达也是比较烦感,阿片看了半小时就看不下去了。

  米克的近路是无意中找到的,总是感觉喜欢的电影越来越难找,这算是个意外的惊喜。感觉导演和演员都很对得起观众的100分钟。

  说白了电影就是讲故事,能这样娓娓道来的叙事,比那一惊一咋的,挤眉弄眼的卖弄表演,小丑似的滑集戏,更有味。

  路就在脚下,可要怎么走,特别是在荒芜的西部,走错了是要承担承受不起的后果,所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主观想法,导演都通过电影一一呈现给我们看,让我们也随着剧情,越来越想知道路是对了,还是错了。就象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总会遇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选择,有时可以马上知道结果,有些却要一直走下去,无法回头。影片中的人们,面对印帝安人,也有各自不同的态度,他们还做了一次印人的生死选择。表面看是他们决定印人的生死,而实质上却是他们的生死,全托付给了这个印人。让印人活着,他们才能活着的希望。对于印人的看法,也点出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阶级的人们残酷赤裸的本性。

  电影是什么,不是烟花,不是DJ,电影要丰富的多。

  《米克的近路》影评(八):这才是电影,电影不是烟花

  是我喜欢的电影。我是不喜欢看电影院电影的人,对阿凡达也是比较烦感,阿片看了半小时就看不下去了。

  米克的近路是无意中找到的,总是感觉喜欢的电影越来越难找,这算是个意外的惊喜。感觉导演和演员都很对得起观众的100分钟。

  说白了电影就是讲故事,能这样娓娓道来的叙事,比那一惊一咋的,挤眉弄眼的卖弄表演,小丑似的滑集戏,更有味。

  路就在脚下,可要怎么走,特别是在荒芜的西部,走错了是要承担承受不起的后果,所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主观想法,导演都通过电影一一呈现给我们看,让我们也随着剧情,越来越想知道路是对了,还是错了。就象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总会遇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选择,有时可以马上知道结果,有些却要一直走下去,无法回头。影片中的人们,面对印帝安人,也有各自不同的态度,他们还做了一次印人的生死选择。表面看是他们决定印人的生死,而实质上却是他们的生死,全托付给了这个印人。让印人活着,他们才有活着的希望。对于印人的看法,也点出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阶级的人们残酷赤裸的本性。

  电影是什么,不是烟花,不是DJ,电影要丰富的多。

  《米克的近路》影评(九):神秘主义与女性主义立场令影片有别于传统的西部公路题材

  有别于传统男性导演拍摄的粗犷西部片,凯莉·雷查德这部反类型的作品采用女性视角表达出对殖民政策和印度安土著的看法。跟她众多作品一样,仍然把目光聚焦在美国俄勒冈州这片广阔无垠的土地上。这次的背景追溯到19世纪的西部大迁徙拓荒时期,影片采用方形画幅还原出一派古典气息。 尽管有一个重要的悬念贯穿始终(众人能否找到水源),前半部分导演还是相当成功地抑制了可能出现的戏剧冲突,取而代之的则是枯燥无味反复出现的的日常生活描述,日出而行,日落而息。静止长镜头捕捉的自然景观,自然光的运用,以及人物孤独状态的展示绝对是导演的拿手戏。 意外的是后半段透过印第安土著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角色,影片的女性主义立场逐渐显露。尤其是女主角两次使用猎枪的场景特别耐人寻味,前面是惧怕印第安人的出现而鸣枪,后面却为捍卫印度安人而把枪头对准象征男性的向导,而开放式的结尾更是将这种义无反顾的女性主义推向顶峰。借助女主角的口吻与视角,导演大胆表露出对殖民主义的看法,美其名曰是以现代文明开化野蛮地区,实则却是以残暴手段毁灭原始文明。能在如此作者风格化的作品里看到如此尖锐的政治观点,实属难能可贵。

  《米克的近路》影评(十):《Meek's Cutoff》观感

  不知道说啥了啊,全Brisbane就一家电影院上映啊。

  去了发现整个厅就俩人看啊。

  欣赏不了啊,太文艺了啊,太独立了啊。

  导演就不是拍给俺这种观众看的啊,就没剧情啊。

  就是几个人横穿沙漠啊,白天走晚上休息啊。

  太冷峻了啊,镜头都静止不带动的啊。

  荒漠的摄影是很好,可是晚上就不打光的啊,夜里就靠一篝火,神马都看不见啊。

  还有好几个夜晚的戏啊,有木有。。。

  各种看不见人啊,只能听声啊,还各种西部口音啊,听不懂很崩溃的啊。。。

  还有一印第安人,说土著语啊,神马都听不懂啊,也木有英语字幕啊。

  最后到底走没走出沙漠啊,神马都不知道就结束了啊,没有结局啊。

  快睡着了啊,跟这比《生命之树》简直太提神了啊。

  太小众了啊,奥斯卡应该没戏了啊。

  小米虽然演的好,但估计也悲剧了啊。

  .S.

  冲着米歇尔威廉姆斯去的,可惜戏份不够多,但表演确实很好。

  几乎完全融入角色,灰头土脸的村姑的感觉,很内敛的表演。

  感觉是继去年《蓝色情人节》之后又一个“没有表演痕迹的表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