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纪念天使协奏曲》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纪念天使协奏曲》读后感100字

2021-03-02 04:42: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纪念天使协奏曲》读后感100字

  《纪念天使协奏曲》是一本由[法]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纪念天使协奏曲》精选点评:

  ●本书荣获龚古尔文学奖,法国国民作家施米特用四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解答“我们能否改变命运”的难题。每篇故事都有一个令人意向不到的结局,每段文字都蕴含着契诃夫式的悲悯。改变的也许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你投向生活的目光……

  ●还不错的一些小故事,隐瞒,嫉妒,偏爱,误解…这些人性复杂的元素存在于每个人心里,并在特殊的条件下释放出混合的色彩,让我们恍然大悟自己是如此复杂…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的语言,总觉得有些情节里人物对话和情绪有些隔膜和虚假感,没有那种真实情感所产生的冲击力…如果作者要写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最好是长时间反复的去观察和聆听一个真正失去女儿的父亲是什么状态…这样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文字…

  ●位置倒转,救赎与堕落相遇。

  ●内容好看~封面不好看。第三篇给我感觉很像相爱相杀版触不可及(原著《第二次呼吸》,第四篇则是爱丽舍宫版《回家的诱惑》,只能说施米特这个哲学家也太懂风花雪月爱恨情仇了。他说这本书亦可以叫做《爱的错时》。每个故事都是感情体验不同步而带来的错位的故事。而表象之中负责救赎的是圣丽达,她是“一个什么都不说的客体”,“但我们通过她来叙述”。实际上救赎与堕落皆出自自愿选择,“合上的书本是沉默的”,是我们向之投注的目光与感情让它有了意义与色彩。

  ●四舍五入三星吧

  ●人们在时间的隧道里错过,他们几乎从不同步体验相同的感情,却承受痛苦的错过……

  ●太好看了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看得我浑身发抖

  ●四个短篇构成的小说集。个人较喜欢《下毒的女人》和《纪念天使协奏曲》,没曾想还真有这部协奏曲,贝尔格的东西听的太少了。近期看的小说都偏文字,这部书偏戏剧,就当故事看吧,适合假期。从结局上看,三部作品都是悲剧结尾,算是浪漫主义悲剧吧,毕竟,这是法国人擅长的。

  ●有点像茨威格 心理的转折更为温情和从容 四个小故事各有魅力 让人不由得相信爱,相信自由 相信命运在自己手中,一切都可以改变 非常喜欢

  ●好读的故事集

  《纪念天使协奏曲》读后感(一):《纪念天使协奏曲》

  ●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十恶不赦的杀人犯在爱上纯洁神圣的“天使”后,决定承认一切罪行,并借此系住神父,让他只关注自己。他的言辞和救赎甚至让玛丽产生了性快感,并让她重新相信上帝和人类。而在故事的最后我们才意识到,这一切的发生都浅薄得可怕。 ●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对不确定到底是失去了哪一个女儿的恐惧让格雷格深入思考和反思了自己作为父亲的极不称职。人们不也是这样,在失去之后才开始痛惜。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最后格雷格认为“自己失去的是所有四个女儿,而不是一个”。在设想和体会过失去其中任何一个女儿的感觉之后,他决心痛改前非。 ●最后的结论若再灵巧些,也算是欧亨利式的了。 ●精彩绝伦。“一场意外事故把一个混蛋改造成了无私的人,把一个圣人变成了恶棍。”重生的、堕落的亚伯憎恶自己,认为自己再也无法走出黑暗和痛苦。而凶手该隐为了拯救他的灵魂,跳入了湖中。对调的角色,殊途同归的结局。 ●让人唏嘘。全篇占据读者的心的一直都是复仇的紧张感,看到最后才会惊觉,爱情是么复杂多么深刻浓烈啊。 ●“有哪一种感情不会在表象上呈现出它的对立面,就如织物的衬里?有哪一种爱情可免于怨恨?温柔拂过的手稍后就可能抓起匕首。哪一种独占的激情逃得过愤怒?人们不就在冲动驱使下可以杀人吗?这种冲动又让生命传递?我们的情感不是变幻无常而是暧昧不清,根据冲击的不同,呈现或黑或白;在冲突中紧张,呈波浪状、蛇行,可以呈现最糟也可以呈现最好。” ●“如果说用《爱丽舍宫的爱情》来结束全书,那是因为它给出了钥匙:就如亨利和卡特琳娜那样,人们在时间的隧道里错过,他们几乎从不同步体验相同的感情,却承受痛苦的错过……因此,下毒的女人和她的神父就这样错过时机……因此,水手格雷格,在他女儿们年幼时,忘了做父亲。因此,克里斯和阿克塞尔如此不同的两个人相互欣赏,等到他们改变时,差距又一如既往地出现了……如果说有一天,有些解释能让我们明白我们所错过的,但它不能弥补。”

  《纪念天使协奏曲》读后感(二):听哲学家讲几个小故事

  在《纪念天使协奏曲》里,一共收录了四部短篇小说,分别是《下毒的女人》《回家》《爱丽舍宫的爱情》,以及本书同名小说《纪念天使协奏曲》。

  这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回家》。——“您女儿死了”,听闻这个消息,有四个女儿的船员陷入纠结:究竟是哪个女儿死了?他希望是哪个女儿死了?……他有权利做这样的选择吗?

  《回家》的开头,船员格雷格收到电报,自己的女儿去世了,可他的反应却有些无动于衷、甚至近乎冷漠,我简直要觉得他在某些方面与加缪笔下的默尔索有些相似了……但很快地,格雷格从惊讶中回过神来,而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某一个女儿已经失去了生命时,尽管他悲痛不已,却也不由自主地去猜想,到底是哪一个女儿死了,并且在不得不承认自己尤其偏爱某个女儿、权衡利弊之下更愿意接受另一个不受宠的女儿死去后,格雷格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煎熬。

  虽然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曾体会过同胞之间那种手足情深的血缘羁绊,但我们可以推测出来的是,为人父母者,总是难以将一碗水彻底端平的——非不愿也,实不能也。毕竟,哪个家庭的父母会拿着秒表掐算,将时间均衡地分配给每一个子女?哪个家庭的父母又会拿着账本记录,将金钱平等地发配给每一个子女?更别提还有精力与爱,这些付出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也没有办法量化并进行比较,何况不是还有句俗语,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么?

  货船驶向回家的方向,格雷格的痛苦也一日胜过一日。辗转反侧中,他回忆起与女儿们相处的过往,发现自己忙于工作,自以为尽到了对家庭的责任,但其实他根本就不了解家人们内心的想法……那么,死去的是哪一个女儿,对他来说,又有什么不同呢?

  最后的最后,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大城号”靠岸,这个关于格雷格的故事也在他又哭又笑的叫喊声里结束。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格雷格学会了思考,尽管过程十分艰难困苦,但正因如此,他的精神和智力才得以觉醒,而随着格雷格的新生带给我们的,还有对于家庭、对于生死的反思。

  《费加罗文学周报》是这般评价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密特及其作品的:“虽是哲学教授出身,作者却善用貌似天真的黑色幽默,将高深哲思讲给普罗大众。”

  我想,恰恰因为作者本人同时也是一位哲学教授,是以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准确捕捉到事物的本质,然后去璞归真,把自己对善恶、生死、宗教、人性等意义的追问,化为笔下一个个爱与救赎的故事。读者们在故事里看到了他人,也看到了自己,读罢掩卷,留下的是无限的思考……

  《纪念天使协奏曲》读后感(三):一个故事读完让人唏嘘不已

  文:薇薇安

  玛丽是村子里的一个特别的存在, 虽然从外表看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 一个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每天固定的时间出门, 定期参加教堂的活动。 但是人们对于她的存在仍然是很忌惮的。 当她出现在路边的时候, 孩子们会小声的谈论她, 因为她是人们口中杀死了自己三任丈夫的人, 在被羁押期间,唯一的证人, 她的妹妹又因为事故离世了。 没有人能证明她是有罪的, 没有直接的证据指向她。 最终玛丽被无罪释放了。 后来村子里又传说,她杀死了自己的情人。 但是人们仍然没有证据能证明她的有罪。

  村子里经常会有慕名而来的游客, 大家也在村民的各种传闻中对玛丽更加的好奇。 村民对于她的态度也很尴尬。 当她出现在肉铺的时候,店长因为她喊了他的教名而觉得浑身一震,是的, 人们觉得她叫自己的名字是对自己人格的侵犯。 她出现在面包房里, 跟店里的人要求只买半个法棍。 原因是3个小时之后它就会变的更硬。

  小孩子们对她既好奇又害怕, 虽然嘴里喊着毒死人的女人, 但是实际上他们不敢当着她的面这么说, 甚至他们还会躲得远远的。

  直到有一天村子旁边的教堂里来了一位新的神父加百列, 玛丽每次都是早早的出现在教堂, 为的是让这位神父能关注到她, 觉得她跟其它的教民是不一样的。 然而时间久了她发现牧师没有注意到她。 她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差别。

  事情就是这样的, 对于自己而言自己是最独特的, 对于其他人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玛丽在看到加百列对于村里的其他人的格外关注的时候, 她决定向神父忏悔, 忏悔自己曾经杀害了自己三人丈夫和自己的情人的事实。 关于村子里传言的她毒死了人的事情是真的。 她觉得这样已经引起了神父的注意, 她的忏悔会得到神父的教导。 然而这个时候神父被调走了, 调离了这里去了其他的地方。

  玛丽还是玛丽, 虽然人们传着她杀人的事情, 但是他们还是没有证据。

  《纪念天使协奏曲》收录了法国作家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的4篇短篇小说,分别是《下毒的女人》《回家》《纪念天使协奏曲》和《爱丽舍宫的爱情》。

  施米特的短篇故事集系列包括:《我们都是奥黛特》《纪念天使协奏曲》《布鲁塞尔的两位先生》《奥斯坦德的沉思者》。他擅于讲述爱与救赎的故事,追问生命、宗教与人性的本真意义,笔下作品对生活的温情、平凡与酸楚有独到理解。

  日常生活中的善与恶并非黑与白的那么明显。 而人性的美与丑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清晰明了的解释。

  《纪念天使协奏曲》读后感(四):改变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你投向生活的目光

  短篇小说看的少,一向看大篇幅的我打开书本也看得津津有味起来。这本书由《下毒的女人》《回家》《纪念天使协奏曲》和《爱丽舍宫的爱情》四部短篇组成。书末附有作家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的写作日记,讲述了每个故事的创作灵感和起源。书里每个故事都有着出乎意料的结局。

  巜下毒的女人》一个法国小镇里,一个长相既不符合爱情,也不符合她的罪行的女人,却有着吸引男人的魅力。毒死三任丈夫的女人拒不认罪。可面对英俊的神父,她决定向上帝忏悔一切。当赎罪的时刻来临,她到底能否那一道门槛?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我们答案,而是留空白让读者们自己去猜想。

  《纪念天使协奏曲》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参加一场寻宝游戏的比赛时中途发起了事故,因一方羡慕嫉妒另一方的成就而想要在此处比赛中拔的头筹,于是被胜利冲昏头脑,在另一方遭遇危险时没有第一时间去抢救而发生的导致两人的命运以及性格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年少时,我们都想要争赢,阿克塞尔的琴技高超绝伦,令克里斯羞愧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于是在好胜心年轻气盛要自尊面子的心理驱使之下,克里斯更加希望能在这场寻宝游戏中获胜。

  所以,当他在游戏过程中看到阿克塞尔被困之时,没有第一时间抢救,而是先去夺冠,夺冠之后去抢救时发现对方已经失去意识,于是怕担负责任,选择逃离。

  逃避让他的心里很是愧疚,他以为对方已经死掉了,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在第一时间抢救,导致对方的死亡。一直生活在无尽的懊悔中,从此不再看重名利,默默的帮助需要的人。在故事的最后两位主人公相遇了,可是两人的性格却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阿克塞尔在受伤害后变得冷酷无情,从以前的风度翩翩,乐于助人,变得心狠手辣。

  《回家》讲述一个父亲由最初的缺失到最后完全回归家庭。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身影,如今多少家庭男主外女主内,导致男人只要賺钱养家就够了,照顾家庭,抚育孩子全成了女人的事。

  长期海上工作的格雷格也如大多数父亲一样,在外辛苦賺钱养家,对妻子和孩子们关心甚少,但一封无头无脑的电报“您女儿死了”。他陷入纠结——究竟是哪个女儿死了?;打乱了他按部就班的工作。开始他以为无足重轻,但是电报简短的内容,死了一个女儿一直在他头脑挥之不去他一直在排除到底是哪个女儿死了。这一封言简意赅表达不清的电报,打乱了格雷格的心绪。他再也无法安心于船上的工作,他终于意识自己对家庭的缺失,对妻子和孩子了解甚少。

  作者通过这些简短富含哲理的故事去反馈生命便是由你所投注的目光与所做出的选择构成的,你决定了它将变得可怕还是令人赞叹,决定了它将被解读为成功还是灾难。

  《纪念天使协奏曲》读后感(五):你的人生错位了吗?

  你的人生错位了吗? 《纪念天使协奏曲》 我其实喜欢看长篇小说。总觉得短篇不过瘾。但也不得不承认,短篇小说是长篇小说的图示,是长篇缩减到最核心的部分。这种苛刻的形式不容背叛,必须精心测量给予描写、对话、段落的空间。所以,精彩的短篇不送错过。 《纪念天使协奏曲》这部部短篇小说集打破了我“长篇更好看”的想法,深深吸引了我。四个故事主题既独立又统一。作者总是冷静地描述而不做评判,把问题留给读者去思考。 《下毒的女人》中面对人间的律法,毒死三任丈夫的女人玛丽.莫雷斯蒂埃拒不认罪;可面对英俊的加百列神父,她决定向上帝忏悔一切。她受到感化并决定自首后,加百列神父却被调离,因此她选择了保持缄默直到死亡。作者想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天网恢恢,疏而有漏?是机会稍纵即逝?还是? 带着疑问,我读了第二篇《回家》。“您女儿死了”,听闻这个消息,有四个女儿的船员格雷格陷入纠结:凯特、格蕾丝、若昂、贝蒂,究竟是哪个女儿死了?他希望是哪个女儿死了?他有权利做这样的选择吗?在一天天的煎熬和痛苦的抉择中,格雷格意识到自己是多么不了解他的女儿们,她们是一些熟悉的陌生人,从属于他的权威的谜一样的人 。四个女儿,不过是四个陌生人! 同时,他痛苦地发现,自结婚后,妻子玛丽,不再是妻子,而是家庭的合作伙伴,是教育女儿的同事。他负责挣钱,她贡献时间,他一直认为很公平,很经典。直到灾难降临,他才发现,短短几天,他失去了所有的女儿,还有妻子。 好在,在生活的拐角处,处处充满惊喜。下船后,格雷格看到了等在岸边的妻子和四个女儿。原来,他失去的是妻子肚中那个女儿。两个月以后,格雷格告诉她们他不再出海,因为他接受了一份码头装卸工的工作。 她们欢喜雀跃,这个不久前疏远的令人生畏的陌生人,终于成了她们的父亲。 读完故事,我似乎有点明白了。人生中有着无数的岔路口。或许,在时间的隧道里,我们时常错过,难得同步体验相同的感情,所以时常承受痛苦的错过。但是,面临人生的交叉小径,我们永远有选择的权利,有权决定故事如何继续。《纪念天使协奏曲》里的克里斯和阿克塞尔,《爱丽舍宫的爱情》里的总统和夫人,不都是在错位的生活里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从而拥有了不同的生活吗? 改变的也许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你投向生活的目光!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构成,是你投向它的目光让其变得可怕或变得令人赞叹。相同的事件,不同的目光,就可能看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正如书中所写:当一本书写完,它的生命就开始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能做出一千种解读。我的解读是:你的生活是否也错位了?不要怕!正确看待,我们永远有选择的权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