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师》观后感精选
《心理医师》是一部由乔纳斯·佩特执导,凯文·史派西 / 达拉斯·罗伯特斯 / 杰克·休斯顿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医师》观后感(一):《心理医师》
一群低落的人,相互交错的人生,好莱坞这个是非之地再次成为了故事发生地点,可能不是此类影片最出众的,甚至在某些时候会觉得不过又是一出矫情的无病呻吟。不过却在这个时刻契合着自己的心。
不安、躁动、绝望、愧疚、众叛亲离……
《心理医师》观后感(二):超过短评的字数了,所以——
如果说这是一部关于救赎与自我救赎的故事,
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如何发现本我、正视本我、最终完成自我调和的过程。
在这个以心理医生为圆心以他拥有的社会关系为半径的圆形里,
人与人戏剧性的相遇并且完成了这样一个调和的过程,结局皆大欢喜。
不过,片中的电影经纪人在跆拳道馆里却身著衣襟没有黑边的全白空手道服,
这算不算是个bug?
《心理医师》观后感(三):叨逼叨
hrink 很棒的名字 很糟糕 你知道这让我觉得它会解决我的烦恼 很明显 没有
心理医生是个很棒的名字 这部片子配不上这个棒名字
突兀的忽然大团圆 当然这种结局并不是不可能发生 谢特 只是大家忽然都在一瞬间变好 这种概率太小了
我记得初三学化学的时候 老师说从分子的角度说人是可能穿过墙的 这是个概率问题 大家都变好 佛光普照大地而我们不用强迫改变自己的陋习 啊哈 这也可能实现 如果你一直贴着墙的话
《心理医师》观后感(四):出口,SHRINK
我一向都比较喜欢看调子积极向上一点的影片。然而压抑的时期似乎太长,漫长的暑假都不够,竟还又添上本该美好的“十一”。人生里的不确定像个巨大的自动陀螺,不用抽也转得欢快。我很是有些惊慌失措——浮木似乎不是太远,我却未能确定自己伸出手去就能够到。我想我需要这样一部影片,影片里的人压抑而低调,被自己所谓的在乎裹起来滚下山坡,要么直接摔死,要么中途挣破逃出,总之,我想我需要一个出口,让我看到同类。我需要看到这样的影片,这就是SHRINK。
《心理医师》观后感(五):看不懂
配乐好听,画面很精致。
故事零散,肢解,乱七八糟的泼墨一般形成的做作的美感,
最后导演怕人看不懂拼凑起来,于是崩溃了。
但大部份内容看不太懂,心境透着毛玻璃一般,理解不了,
我已经看不懂了,因为我好了。
我不需要这种电影了。
我需要纪录片,现实,数据,理性,生活,那里更有趣。
想做的事:
1,再练英文花体。
2,身体好是第一要事。坚持YOGA.
《心理医师》观后感(六):生命像首旋律在你的世界中飘荡
这是一部好片子。通过描写不同的人在他们人生的某个阶段的经历,向观众阐述一个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生态度。每个人都会有“情以何堪”的故事,那些没法再沉沦再堕落的,时间能过修复它。那颗千疮百孔柔软的内脏,经过这一圈圈的轮回,也会变得更加坚强 有力。
喜欢片中的插曲,那让你觉得生命就像一支迷幻的乐曲 在飘荡。。。
《心理医师》观后感(七):我们是美好的神经病
最近一直很关心心理方面的书籍和电影。其实生活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的。只是深浅的问题。影片选材非常好,反映了高速发展的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人的精神世界却是残缺的。人生就是一面镜子,每个人现在的性格都与自己之前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反映着自己之前生活中经历的一切。中国人随着社会的进步,一小部分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己的心理问题,以及朋友的心理问题。
其实本片是一个大闷片儿,寻求刺激的朋友往往觉得超级没劲。
相信这世界是美好的,人性也是美好的!
《心理医师》观后感(八):其实
一种悬浮的触不到地的麻木缺氧的液体状态里。
这种液体是一种伤痛,
一种你认为只有自己懂得的伤痛。
你拒绝诉说,拒绝帮助,甚至拒绝眼泪。
你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慢慢地慢慢地被这种伤痛所包围,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点点一点点地往下沉,
你却什么都不做。
因为你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你只是看着自己,
无能为力。
当然,电影的结尾很圆满。
也许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出口,一个契机,一个连结点,一本剧本。
让我们知道我们都一样。
节奏和音乐让我想起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心理医师》观后感(九):咖啡加蜂蜜的结局。。。
Kevin Spacey就是那么个神奇的家伙,眼神,短短的一两句台词就都是戏,所以这个片子也注定不会很糟糕。
感觉就是American Beauty+Crash+7pounds,消沉的中年男子,一条主线贯穿了几个小人物,救赎和自我救赎,基本灰暗的调调。只是最后的大团圆就好像是往咖啡里加蜂蜜,甜是甜了,但不是个味儿。所有的人物在瞬间往好的方向折转,编剧定是执著于happy ending,硬是活生生的在转眼间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看到有人说Robin Williams更像gay,还真是吃惊。。。sex addict难道一定要长得跟种马一般?倒觉得他那种有些不好意思却又着迷的腔调很符合这个角色。当然,最后他对那个女孩子的色诱“义正言辞”的说no的时候还是很突兀的。好像有个开关在他脑子里似的,忽然就能关上了。。。
无论如何,还是值得看的片子。。。
《心理医师》观后感(十):最终的救赎只能来自自己
前面一直很精彩。故事,演技,拍摄,ost。
发生在Hollywood的故事。
围绕着一位Shrink展开的众多人物。
电影把情节描述的很好,可是结局狗血又突然,就像是逻辑A-B-C缺少了最重要的B环节,现象的爆发后并没有出现一个宣泄或是流逝的过程就进入尾声,尤其是这般天空由一直的阴暗突然变亮的尾声。
最近不知道为何,越来越觉得其实,很多的现象或是所谓的问题,其实存在就好,不必要一定去解决。存在本身就是存在意义的。
就像本片中所描述的痛苦、畏惧、孤独、愤怒,等等情绪,只是去描述就好,不需要一定find a way to solve it,因为每个人最后都会找到自己的救赎,无论过程多么艰难,或是最终方式为何,不必要成为其他人的拯救者,更不可能成为他人的救赎者,因为最终的decision或者说是顿悟,都是由自我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