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远行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孤独远行读后感摘抄

2021-03-18 02:17: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远行读后感摘抄

  《孤独远行》是一本由阿Sam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01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远行》读后感(一):太刻意,生活就没意思了!

  真的要如此刻意的去生活?刻意的去品味吗?是不是太多的之乎者也了?一本华丽的旅行账本,走过什么街,坐过什么馆子,吃过什么菜,友人说过的什么话,天边飞过几只鸟……记的清清楚楚,这么刻意的生活真的太累了。

  貌似明察秋毫的观察力也没弄清楚稻田里是不长麦子的,即便收了麦子再种稻子那长麦子的时候也依然叫麦田,不管大麦还是小麦。当然,稻田比麦田好像诗意一些!

  看书的时候就觉得各种各样的感情在作者手指上百转千回的绕着,连文字也变得曲里拐弯!

  我是看一个微博博主推荐,他好像买了一箱子,评价甚好,估计是送人吧?我的也送人了,送给了星巴克的服务生小弟,因为书太重,实在懒得背回家。

  《孤独远行》读后感(二):孤独不止是情绪

  孤独并不等于“孤独感”,它也可以是一种状态。说到孤独,我想到的是一句歌词: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所以孤独可以是一个人的姿态,也可以是一群人报团取暖的状态,没有哪种是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不好的。在这本书中,可以感受到不一样温度的“孤独”,有些是清冷的,有些是热烈的,对于作者来说,旅行是排遣孤独的一种手段与方式。在大量的旅行散文中,阿Sam的这种叙事风格我最为喜欢,他旅行的地点不是主要的目标,它只是一个背景,而在这个地点所产生的思考与感受呈现出的思想却更加具体也更加迷人。有一两则关于孤独、关于遗憾的爱情故事,也很有吸引力。

  孤独不止是情绪,它可能也是一个人成熟过程中必然会感受到的,或者是人生必经的一种状态,但是我始终坚信“孤独”它有积极正面的意义,它触发思考,它会推着人们去找寻与之相处的方式,在寻找中也渐渐地就发现自己的喜好、优势或者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可以是旅行、可以是阅读、也可以是运动……

  《孤独远行》读后感(三):因为失望过,所以更满怀期待。

  工作很重要,手机很重要,可是当你有一天失去的时候才发现,就像是马蹄莲美的也充满毒性。没什么味道,却让人不可抗拒的迷恋着他的美。我们爱着却不敢奋不顾身

  随手拿起一件都是艺术品,而且河马常常使用这些器皿。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摆着好看,毕竟实际使用起来才更有意义

  所谓温暖,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熟悉又不做作,简单,又无须牵肠挂肚的想着去如何报答

  每个人都会对生活有着不同的定义,如果你身边有一个爱做饭会养花会拍照会写字,偶尔还会喝点小酒的人,我想你们很容易就能成为好朋友

  吃完了面,把汤也喝完了。都说,爱喝汤的人心也是暖的

  一个人慢慢爬到山顶看天色渐暗,这一天其实是最平常的一天,但微醺的日落,是我整个旅途中印象最深的一刻。我在思考着什么,听着什么样的音乐,和这座城市息息相关。

  旅行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一场电影

  原来春天已经这么鲜了

  知道,阿Sam 是因为刘同,听说他喊他师傅,但是去你的旅行让我有点失望,可能是我已经过了看别人的经历会痛哭流涕的年龄,也可能是我没有到独自一人在夜里哭泣的年龄,总之那本书让我觉得不太喜欢。但我很庆幸,还是看到这一本孤独远行,这是目前为止我看过所有写游记最好的一本吗?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旅行需要你觉得这就是你的家是你的日常。

  《孤独远行》读后感(四):偷来的幸福

  最早看到阿sam是一次旅行路上,在书店偶然看到《趁,此身未老》,封面是一位男性穿着节日红装,背上背着“LOVE”的字样。随手翻开来看,立刻被里面的文字所吸引,文字冷清中又带着温暖,于是开始关注他。

  阿Sam要发行新书——《孤独远行》,我提前就预定了签名版,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就看完了。

  和前三本书一样,都是冷清中有些温暖的调调,没错,这很阿sam。感触比较深的是他说道“旅行,是偷来的幸福,因为带不走,所以格外珍惜。”每年大部分时间都是旅行在外的阿sam都说“旅行是偷来的幸福”更何况你我呐。看到这句话时,怀念在路上,用脚步丈量一座城市的日子。慢慢自己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父母也逐渐老去,自己开始知道何为牵挂。一是孩子小,不忍和他有任何离别;二是父母年纪大了,挂念小孙子,我也深知能陪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三是工作越来越忙,自己不再是刚进公司懵懵懂懂的小女孩,开始独当一面了。如此,就被羁绊住了脚步。于是,就更爱看关于旅行的书了,自己无法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就看看别人的吧,要相信,在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总有一个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在出发,自己已近30岁,不再是那个背个双肩包就敢走天下的小姑娘了。不管怎样,希望自己在某一天,能重装出发,不管是在晨光微曦中,还是在烟雨迷离中。

  《孤独远行》读后感(五):苦涩与孤独,终会有归途。

  一年前通过刘同哥推荐的《不过,一场生活》认识了你,并逐渐喜欢上了你的作品,因为我本身也喜欢旅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感受那里的人文气息,让自己的心灵在自然世界中得到释放,一年后你的新作《孤独远行》我用了一个星期读完了,今天参加了你的分享会,你给我们分享了你在世界各地的旅行体验,介绍了你认为三个你觉得意义非凡的地方,冰岛,帕劳岛,印度。在活动中我向你互动:“如果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觉得能给你带来的第一感受是什么?你回答的是能够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气息给自己带来的心灵感触;又问了你“在旅行之后能给我们接下来的生活注入什么样的新鲜活力,而你说去一个地方能够熟悉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能够享受大自然带给你们的乐趣这样就足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了。你奖励我一个巴厘岛的纪念品,心里很开心[愉快] 像你在书中所说:“总是有一些人,会在你的生命里出现,消失。总是有一些城市,会在你的世界里有一片小天地。 所谓断离舍,我想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需要学习。 断,当你明白自己的周遭,与社会关系时,并不难做到。 离,像是曾经爱过一个人,你明知道没有结果,可在选择离开之前依旧会难过。时过境迁,回想起来有种劫后余生的喟叹,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舍,是最难的,因为有记忆有故事,你总会以为这样的舍是应该的”。 这本书最后一个故事很伤感,那些在青春里遇见,许下纯白誓言的爱情,在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失而复得之后,到最后才会明白谁是自己的依赖。 最后想要表达的是今天听你分享了你的世界各地的旅行游记,收获和感触很大。 未来,一直在路上……

  《孤独远行》读后感(六):享受孤独

  记得住沧海,无所谓桑田。

  淅淅沥沥的夜,昏黄的灯光里,执此卷享受Sam远行起起伏伏的路途上那些关于孤独的记忆,虽是一人,却有灵魂与思想相伴不离。时光不会辜负斑斓的人生,也许不晓得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但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的想法与年轮同步前行,因为没有回头路,同一片树叶不会两次掉进同一条河流。

  一个人的想法,注入旅途的向往时,便是让孤独占据了每一个角落。只有心灵深处,才知晓如何面对急于踏遍世界圣地的那份自由。不让悲伤停留在我们对岁月的叹息,或追逐雷克雅未克的极光,羞涩的揭开人间烟火;或因某个乐团启程冰岛,享受复杂星球上最单纯美好的眼前。不在乎青春已逝,倾听心灵的声音,澎湃激昂的热血,总能荡起回味无穷的涟漪。

  孤独,是一门最好的修行。回看落叶黄昏,静守大漠孤烟。驼铃点点,那苦行僧的脚步在两千年前的沙漠中绽开修行的莲花。波涛不息的古海,自由的气息从未停止,一个圆圈的距离,奏响了多少面纱未断的交响曲。一道佛语,几卷青竹,在孤独中虔听远方的呼唤。夹杂人生冷暖,在浓淡相宜里品味着遗世独立的清欢。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片地是留给孤独的。一人独处,向往慎独。自律的最浅层的理解,凝视花香,晓得花语与生活沧桑丝连藕断。浅读文字,研讨背景,总会删繁就简,避开鸡汤、直面自己。远行在路上,有着对爱情、感动最酸甜的感触。不管结伴与否,心中指定的方向,寻觅的符号,便是在孤独时倾听岁月的沉淀、将想法注入进在脚步里。

  对于孤独的享受,没有了独行的诚惶诚恐,华丽转身变成生命中每一个历程的伟大修行。看尽多娇江山,那份恬然揽得千山万水入怀。一左一右的踽踽脚步,让丰富的阅历不断质变成智慧的光芒。

  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斑斓无尽的电影,每个角落都留下自己喜欢的气息,在孤独的夜里,举杯红酒,欢庆自己的享受。愿有灵魂的你,都能守望Sam特立独行的远方。

  《孤独远行》读后感(七):行走在世间,给自己一个独立的空间

  有时候在想孤独到底是什么样的词儿呢? 褒义词吗? 那为什么人们都不喜欢孤独呢?贬义词?貌似也不能算是。 只是大家都不喜欢这个词。 我们喜欢热闹,周遭的事情一直在自己周围发生着,周围的热闹的, 自己的心里难道就不觉得孤独了么?

  莫名的不是那么喜欢太热闹的环境,说不清具体的原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喜欢偶尔安静的待一会儿, 《没那么简单》里面唱的一样,周末晚上关上手机,静静坐在沙发里,喝着红酒看一个自己想看一直没有看的电影。 孤独于每个人来说在不同的时候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吧。

  有时候很好的朋友,走着走着就走散了, 有时候想起来当初在一起大家那么好的关系, 后来不知怎么的就疏远了, 再后来有的熟悉的人变成了陌生人, 又有陌生的人变成了熟悉的人, 来来回回的有时候觉得是真的挺孤独的。 明明信息越来越发达,隔着半个地球都能通过视频连接,分分钟就能更新你的状态给其它人。

  阿sam在书中提到了他的一个朋友,退了微博,删了微信,大家都联系不到他, 不知道去了哪里, 后来很久联系到他, 才得知朋友得了病, 很严重。 也许别人没有联系你,也是因为怕朋友担心,这个朋友后来是恢复了, 两人一起去看《滚蛋吧,肿瘤君》,之前看过这部片子, 觉得熊顿是一个很坚强和乐观的女孩子, 而在生病的过程中也有那么多的朋友在身边关心着她。

  和跟自己聊得来的朋友,不论是不是在一起都不会觉得孤独, 所以在信息没有能阻隔大家的时候, 跟朋友聊聊天即便朋友没有在你身边也是根本不会觉得孤独的一件事情了。

  阿sam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有故事记载下来,有些是温暖人心的, 有些是让人失落的。 但是不论是哪一种, 这才是生活原本的面貌, 不论是否我们愿意孤独相随, 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是这样的。

  为了生活奔波觉得辛苦没有人安慰的时候, 或者是一个人有好消息没人在身边分享的时候, 不妨给自己一个独立的空间, 这份孤独也许能助你更好的成长呢?

  《孤独远行》读后感(八):《且听风吟》

  你甚至感受不到这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书中没有千篇一律的对于国家及景点的介绍,没有常见的游记见闻,更没有让人早已厌烦的所谓旅游攻略。如果说别人的旅行是大鱼大肉,那么阿SAM的则是小葱拌豆腐,入口柔,却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孤独。

  感情真挚是这本书最大的优点,讲着所有分不清真假的故事,说着所有岁月里的曾经,都是阿SAM掏心掏肺的文字。在一个人旅行的背后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这点我想有过独自出游经验的人都感同身受,那是一种在陌生环境中的大寂寞,身边全是人类,但你却感觉身处另外一个星球,没有什么可说,没有什么可恋,你有的,只有回忆。

  所以你看阿SAM不论在哪里,不论是冰岛还是爱丁堡,成都或是上海,其实都是在陌生的地方回忆过去。就如他说“我们以为的忘记,不过是自欺欺人,删掉不等于遗忘。”那些人那些事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让人肝肠寸断,泪流满面。

  一边远离,一边纪念。

  但远离不是逃离,出走是为了归来。也像阿SAM所说“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这是我看过的所有关于家的解释最温暖的一句,无论你走多远,你的心都在父母那里。同学、亲人、朋友,当所有人都成为了人生中的过客,但你还有父母,他们在那里,你心里就永远都有一个家,给你在路上以无尽的动力,我们才有勇气一直走下去。

  阿SAM更为神奇的是尽管书中还是有写在各地的所见,但你感觉不到这是一个游客,无论是哪一个城市,哪一个酒吧,就好像阿SAM一直在这里,从没有离开,他就是属于他站立的位置,举起一杯酒,遥敬故乡人。然后却又看他穿梭在一个又一个城市,看他在繁华的都市中孤独的背影,看他微笑的享受着这一切。好像所有的地方等他来了,这里就变成了熟悉的城市,每一盏灯都亮到了固定的温度,照亮你我他。

  有些孤独说不出来,我很难去想象一个人这样游走日复一日是怎样的寂寞,即使目的地再繁华如海,但那旅途的过程总是孤独的,所以本书即使阿SAM已经尽力在用最轻松淡然的文字讲旅程,但那背后的一道孤单,是怎么也掩饰不掉的,越走越深,然后成为伙伴,一起走下去。

  《孤独远行》读后感(九):遇见自然,遇见美

  该书主要写作者随心所欲的旅行中的一些见闻,讲到冰岛看神奇的极光,到日本鹿儿岛寻访森林秘境,到爱丁堡品尝苏格兰气息的美酒等,中间穿插自叙工作经历、三五好友及一些爱情小记,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生活气息。

  作者不仅讲出国旅行,还讲到对武汉、福建、拉萨等国人熟知的地方。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武汉夏季酷热,作者去了这么多地方,还是忘不了家乡武汉,忘不了热干面。

  本文语言明白晓畅,简洁且富有诗意,读起来像是亲切的朋友在和你交谈,配图恰到好处,在读者兴之所至,一页精致的风景图片映入眼帘,让读者一目了然,一睹为快。

  读着读着,不禁开始对作者有些艳羡,去那么多国家去看美景、品美酒、吃美食,人生自由潇洒若此,夫复何求?内心开始蠢蠢欲动。

  很多人也满世界跑,但是心是累的,作者不然,他认为无所事事是最好的旅行,不需要什么攻略和计划,带上一颗轻松的心上路才好。作者还是一个人出门,也不报团,认为这样既自由又方便,可见作者之随性和勇敢!他到某一处后,很有融入感,渐渐让疲乏的脚步慢下来,在山里像当地人一样看日落、观海豚、泡温泉、品茶香、嗅花香。让人们不禁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这个美丽的大自然!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路走下去,不禁让人感叹,原来这个地方的人们这样生活呀,他们都好悠闲呀,人生,活法各不同呀!

  比如说到去日本山里小住的那几日,作者白天光着脚寻芳探幽,看自700米高处流下的瀑布冲入谷底,迎着晚霞到海上漂流,晚上吃着当天从河里捕捞的鱼,喝着冰啤酒,大快朵颐后,优哉游哉地睡在与世隔绝的森林里。读到此处,让人感同身受,好似那山谷、那大海、那风声正在召唤你,即便现在还处在大雪纷飞的冬日,你仍能感到旅行的那种恣意与奔放!

  每一种相遇都是需要千万次的日出日落、长途飞行才能换来的机缘巧合,能有这样的旅行,的确不易,所以更是令人感到愉悦!

  书中有句话说:旅行,是偷来的幸福,因为带不走,所以格外珍惜。的确,旅行,是一段心灵放空的时期,那时身心最放松、最自由,不用考虑明天要早起上班,不用考虑房价又升了多少,不用考虑那些琐碎的烦恼,那时真是最享受的时候,看着看着,不禁想起自己以前的旅行,现在想想,果真很幸福!

  《孤独远行》读后感(十):无孤独不远行

  过年在家逛书店,随眼一扫,就看见了好几本关于孤独的书:《孤独六讲(蒋勋)》、《孤独是生命的礼物(余光中等)》、《孤独的城市》,还有就是阿Sam的这本《孤独远行》。貌似生活越来越喧嚣,但是人们的心灵却越来越孤独。

  而我一向喜欢独行。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在校门口碰见一个外院系的朋友,问我干嘛去,我说逛街。朋友大惊,说:“你们女生不是干什么都喜欢成群成伙,你怎么一个人?”我笑而不语。其实我一直是喜欢一个人的,在我经常旅行的岁月里,我通常都是一个人背包出门,在陌生城市的街头,吃着冰淇淋看人来人往。有一次去海边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明明是四十多个人一起去的,但不知怎地我一个人远远走上了沙丘,弄得当时的男友,现在的先生到处找我。现在的我早已成家生子,每天在家庭与办公室之间往来,其实我照样很期待和享受独处的时光,有时候哪怕只是午休时独自一人去办公室附近的河渠边看看阳光下的流水。所以阿Sam的这本《孤独远行》分外吸引我。

  原则上说,这本《孤独远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记,可以说完全没有攻略的价值。当然,阅读者可能看了他的书而飞去冰岛看极光,从芝加哥开始66号公路之旅,在斋普尔寻找“玫瑰之城”的回忆。但本书对于旅行的意义可能只是一些关于目的地的借鉴,如果想自由行安排行程,其实更需要一本《孤独星球》。

  本书更多的是他在旅途(包括人生旅途)中的思考,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本书是“关于孤独、旅行和爱的”。阿Sam说“孤独的人不远行,其实是希望你找到相爱的人一起上路,毕竟谁也不会一直孤独下去”。其实,我想他是说,孤独远行的人其实都期待找到一个爱的人一起上路。很多时候孤独的人,习惯了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路,不是不想爱,而是不愿意遇到一个不那么爱、或者不能一直爱下去的人便将就地结婚安定下来。一个人孤独可以是享受,而两个人被绑在一起孤独,那就是悲剧了。

  在全书末尾,左页是华丽的教堂穹顶,右页阿Sam写下“我们总是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可以陪你看看这个荒芜的世界”。孤独远行是一种生命的出走和选择,但有一个人相伴看世界,风景会大不同。就像当年,我把走过之处的照片发给后来的先生看,先生总是说,以后我们一起去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