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重生》经典影评集
《战火重生》是一部由马赫桑·科米兹古执导,Cem Aksakal / Cezmi Baskin / Bugra Gulsoy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火重生》精选点评:
●看的让人好悲伤!好几个场景潸然泪下,影片配乐做的也很棒。强推一下~~
●这电影网上没有字幕
●值得推荐的土耳其电影,现实感强烈,作为一个横跨欧亚的战乱丛生的国家,往前看往后看都是艰难抉择。向往安定美好的新生活,又难以舍弃故土人文情怀,真是故国不堪回首,病树仍有暖春的滋味。
●沉痛的战争,举步维艰的人生。电影把重点放在两个家庭背井离乡的苦难与生存,而对国家、战争的背景描述寥寥,容易触动泪点,但也削弱了国家和真实性的特色。
●忧伤的土耳其故事,宛如帕慕克的小说~~
●什么战争比和平更伟大?我来这里只是想过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而不是看着儿子一个接一个死去。200万人迁徙..
●这片的取景和配乐大赞,看完后我希望世界和平没有战争,这片太文艺而我太低俗。
●“什么样的战争能比和平更伟大?”人类总是用自己的无知去探求主的奥秘。但事实上,却总是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热爱生命,不仅仅是人的本能,也是真主造物的本意。
●其实,会震撼我。 往小了说,性格决定命运;往大了说,战争什么的我也说不明白就不说了……
●什么样的战争比和平更宝贵?
《战火重生》影评(一):沉重的片子
片子很真实,感人的同时带着沉重;
被战争而逼迫的人,演绎的故事,人物很大爱;
人与人之间的爱,很淳朴,带有对国、对家的爱。
印象深刻的:
哈瑟特的出生以及逝去时,他父亲的表现;
哈瑟特的生,让人充满了期待;
而他的死,让人一直心里不舒服。那个小朋友真是好好看啊。 我都不敢看下去了,后面通过数孩子的个数才知道死了,又倒回去看看,才知道,灾难总是接踵而来,并且欺负的是穷人。
卡德里的死;
亲哥哥亲手杀死弟弟,因为容忍不了弟弟想过女人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出生后之间相成为女人,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已经走了他的路,做了他的决定,那是他自己的生活,与别人无关。可是他又故意说那些让他哥哥生气的话。盛怒之下,哥哥杀死了弟弟。可是,那些眼泪。。弟弟的笑容,让人觉得他解脱了。也许下辈子他想当个女人,但是这辈子身为男人的他,即使再怎么想当女人,他选择了死亡,也许是从小到大与家人的不同观点影响,他自己也充满了痛苦,所以,他选择了脱光了女人的装饰,走向死亡。不能逆自己的意,不能顺他人的念。
疑问:临死前交给哥哥的东西是什么啊?
对国家的爱:
土耳其国家的人民,看了后,恩,最起码知道了这个国家的人都是长得什么样的,很高的鼻梁。皮肤黄偏黑,眼窝深陷。呵呵呵。。估计这个国家盛产美女和帅哥。
他们本来已经在挪威享受着福利待遇了,可是结尾那封信让人好感动啊。他说,很感激您帮我照顾我的孩子,来到这片陌生的国土,我们无法适应。我们决定回去,我会继续在战火中,将我的孩子们抚养成人。如果人们能唱同一首歌,支持同一个政权,在同一片土地上能够像兄弟一样相拥,那该多好。是我们掀起的战争,母亲却在一旁哭泣。我相信,只有母亲才能让战争告终。
在土耳其25年的内战当中,花费了3500亿美金,32000名游击队员,6000名安全卫队的成员死亡,5600人失踪,3200个村庄被遣散,200万人被迫迁徙。。。。
《战火重生》影评(二):当死亡遇上信仰(1)
对纯洁的信仰----《战火重生》
在中亚贫瘠的山区中,库尔德人在这里世世代代定居安乐,然而土耳其政府却一心要把土耳其变成一个发达的欧洲国家,宗教保守者们组成了反政府武装,以激进手段争取自治。
在一次交锋前,作为反政府军的弟弟回到家中,见到了正在探亲的政府军哥哥。门帘外,死亡正虎视眈眈地觊觎着这两个年轻人,门帘内,弟弟对哥哥的临死道别----“你死,和我死不一样。你死了,是个爱国烈士;我死了,是个恐怖分子。”第二天,父亲去辨认了几具炸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并为位列其中的儿子盖上了一面土耳其国旗...
也许有人会不理解这种对现代文明近乎偏激的抵触,但当伊斯坦布尔用工业文明吞噬掉伊沙唯一的儿子,用色情文化腐蚀掉海达唯一的弟弟时,观众这才发现,那大山里原始而安静生活才是这一家真正的生命源泉,那被工业文明视为落后的物质生活和伦理观,正是和大山戈壁融为一体的,在那里,一草一木,都同神灵信仰紧紧相连,与库尔德人的灵魂永远深情相应。
当海达开枪打死做了男妓的弟弟时,他拿出了从家乡带来的一朵干枯了的野花,哽咽着说:“我的生活,就像这花,当我看到阳光,我已离死亡不远。”
伊斯兰意为和平,可现实世界却从来也永远无法安宁。只要有利益,欲望存在,就会有强势文明入侵弱小文明,对其消灭同化,以达到自己的进一步强大。脆弱的野花,坚强地开放在白雪中,暗示着古老文明的命运。
吉哈德意为挣扎,只有内心里对生命的超脱,才能外在表现为对死亡的无惧。库尔德人从来不是强盗民族,他们遵照神灵的意愿生活享受神灵赐予他们的幸福,可当有外族想用暴力剥夺他们这种信仰时,他们亦会遵照神灵的启示献身保卫自己的家园。
宗教从一开始就教导人类,纯洁的人,死后会升入天堂;那些为信仰赴死的人,在死去的瞬间会定看到神灵的光明,得到内心的安宁。
当这光明来临时,作为对黑暗抗争的战争,也将随即消散殆尽;而当光明未出现之时,死亡,就成了对光明的不断地祈求和争取。也许身在物质文明中的我们无法理解这种近乎骇人的信仰,那么就想一想吧,为什么我们这一生的许多理想终究只是理想,永远都无法实现?因为当现实和理想冲突之时,我们选择了对理想的抛弃,或转而寻求别的替代品。可理想真的生来就该被现实泯灭吗?库尔德人和许多有信仰的人一样,为了一个忠贞不渝的理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而待到生命的最后一秒,那理想就已不再是飘渺的幻想,而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用死亡实现信仰,那一刻,信仰就真的降临到了现实之中。
《战火重生》是一部献给孩子的电影,因为这些人,这些死亡,或者残忍,或者痛惜,或者可恨,都会被和平看见,都会被未来纪念。
《战火重生》影评(三):《战火重生》:战争,他们的人生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人类大规模冲突,反战也是人类共同的情绪,战争带来死亡,带来家庭的破灭,带来国家的易主,带来数不清的次生危害。因此,人类惧怕战争,爱好和平的人们不期待战争,然而自古以来,我们身居和平的时期总是少数,大多数时候,人类总是要面对各式各样的战争威胁,甚至于有的地区的人们,不得不与战争达成某种平衡,因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当然,并不是说他们好战,不过是因为战争在生活中的烙印太深了,对于这种可怕的屠杀,他们早已经习以为常,见惯不怪了。
当然,这并不是为战争进行洗白。我们当然知道和平的可贵,然而逃避战争如果带来的结果是比战争还要悲惨的话,那么战争对于一些地区的人来说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东西。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就是身处战争中的人们的众生相。没有人喜欢战争,但是却有人需要生存。生存在和平的地区,生活并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尊重,因此,战火纷飞的地区或许才能给他更多的安全感,这是一种荒诞的现实,然而确实是现实。
《战火重生》说的就是一个在战争中获得希望,然而在和平区域却让希望破灭的故事。在库尔德游击队出没的土耳其某一个村落,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他们信奉的宗教认为多子多福,且男主人认为有一个儿子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奈何自己的妻子一连五个孩子都是女儿。然而希望总是最后来到,即使是战火纷飞的日子里,这家人最终得以如愿。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土耳其的政府军却催促他们搬出去,离开这个战火纷飞的地区。
但搬离自己的家园,来到陌生的地域,对于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次冒险。因为在家乡,他们可以进行农作物生产,然而在城市,他们却不得不面对工作难寻的窘境。男主人虽然不舍,但依旧是搬出了自己的家乡。整村人来到了城市的贫民区之后,生活却陷入到了困境。男主的弟弟向往成为一个变性人,繁华的城市给了他融入的契机。村里的另一户肢体残疾的人想要去挪威投靠亲戚,因为那里有新生活。
然而现实是无奈的,几个家庭,分别获得了一些东西,有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然而有人却失去了全部希望。男主一家来到城市之后,不得不出去打工而不能照料新生的孩子,一次意外导致了小儿子身死,自己的弟弟最终如愿成为了变性人,但却遭到哥哥的惩处。出去投亲的人经过偷渡最终完成自己身居挪威的夙愿。在一个伤心的清晨,男主在和平时代失去了全部希望之后,选择了重回战火纷飞的家乡。
这是一个略显荒诞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的起因则是一场战争。当战争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东西之后,身处战争中的人们就能习得与战争相处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之内,他们的生活在不紧不慢地继续着。然而当这样的已经习惯了的生活被打破之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展示出来适应生活的能力的。这才是本片值得关注的点。
男主在战火纷飞的地区,喜迎自己的生命的希望,一个男孩,当时的条件是非常差的,但这个男孩给了男主一个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然而这个希望在和平地区却一概被抹杀了。生活的进步对于男主并没有带来应有的享受,反而是自己的妻子因此住院,自己在买来洗衣机之后,却意外地让儿子失去了生命。这样先进对于落后的虐杀,和平对于战争的打击,让男主彻底的失去了自己希望的人生。
然而有坏处就有好处,男主的弟弟异装癖甚至是变性人的想法,在战火纷飞的地区是不会被理解的,然而在和平区域,在有着诸多变性人的都市,这种行为在正常不过了。他逃离了自己的家乡,却能因此融入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圈子,虽然辛苦,但得到认同能抵消这种辛苦。这就如同偷渡到挪威的一家人一样,他们几经周折却最终迎来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此前的生活彻底的改变后,新生活熠熠生辉,这是他们想要的,这也是远离战争后,生活带给他们的新的希望。
因此,本片蕴含的一些情感是纷杂的,他既没有单纯的苛责战争带给人们的不幸,也没有过分的渲染和平带给他们的希望。一切的一切都应该顺着这几个角色之间的不同选择谈起。战争改变了区域的和平,然而人们最终做出的选择却是让这片区域的人适应战争,而不是让战争远离这片区域。这就值得深思了。没有人愿意接受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东西,人虽然有主观能动性,然而却不愿意被动接受调遣。战火可以驱赶人们,然而逃离家园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初衷,因为战争对我们来说是灾难,对他们来说是人生。
……
你好,再见